- 年份
- 2024(6583)
- 2023(9548)
- 2022(8178)
- 2021(7999)
- 2020(6620)
- 2019(15168)
- 2018(14883)
- 2017(27854)
- 2016(15173)
- 2015(17426)
- 2014(17045)
- 2013(15928)
- 2012(14454)
- 2011(12689)
- 2010(12366)
- 2009(10739)
- 2008(9945)
- 2007(8619)
- 2006(7056)
- 2005(5591)
- 学科
- 济(54305)
- 经济(54139)
- 管理(39939)
- 业(36799)
- 企(31419)
- 企业(31419)
- 方法(29900)
- 数学(25721)
- 数学方法(25325)
- 中国(15826)
- 农(15650)
- 财(14169)
- 教育(12977)
- 理论(12845)
- 业经(12736)
- 和(10317)
- 农业(10140)
- 地方(10025)
- 制(9988)
- 学(9236)
- 务(9115)
- 财务(9078)
- 财务管理(9057)
- 技术(8803)
- 教学(8654)
- 企业财务(8622)
- 环境(8301)
- 研究(8021)
- 贸(8014)
- 贸易(8010)
- 机构
- 大学(198496)
- 学院(192380)
- 管理(78375)
- 济(74575)
- 经济(72820)
- 理学(68630)
- 理学院(67910)
- 管理学(66509)
- 管理学院(66132)
- 研究(60209)
- 中国(42062)
- 京(40485)
- 科学(35023)
- 财(33250)
- 中心(29670)
- 江(28796)
- 范(28473)
- 业大(28323)
- 师范(28231)
- 农(27821)
- 财经(27379)
- 所(26438)
- 经(25144)
- 北京(24759)
- 研究所(24167)
- 师范大学(22981)
- 院(22967)
- 经济学(22778)
- 州(22466)
- 农业(21216)
- 基金
- 项目(141642)
- 科学(112979)
- 研究(108547)
- 基金(101939)
- 家(86903)
- 国家(86097)
- 科学基金(75850)
- 社会(69784)
- 社会科(65125)
- 社会科学(65103)
- 省(56799)
- 教育(54628)
- 基金项目(54225)
- 自然(47847)
- 划(47690)
- 自然科(46788)
- 自然科学(46776)
- 自然科学基金(45907)
- 编号(45188)
- 资助(40627)
- 成果(36255)
- 部(32632)
- 重点(32041)
- 课题(31829)
- 创(30591)
- 大学(29786)
- 发(29535)
- 教育部(28909)
- 创新(28253)
- 国家社会(28185)
共检索到2768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泽芳 张小平 黄红选
通过对2013年参加清华大学博士生必修环节社会实践全体研究生的调研,客观评估社会实践的育人成效,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方案。结果发现:社会实践较好地实现了其预期育人目标,但博士生的参与态度、实践项目的专业匹配度、导师的重视程度是影响当前博士生社会实践成效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社会实践 育人成效 影响因素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杨存荣 金善锟 沈培华
清华大学助教博士生制度的实践与探索杨存荣金善锟沈培华博士生兼任助教(含教学助理TA、科研助理RA和管理助理MA)称为助教博士生。自1989年试点,1990年起全面试行以来,助教博士生制度在清华大学已走过六年历程。经过不断探索和改进,清华大学助教博士...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务农
消除"唯论文"是当前学术治理领域破除"五唯"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清华大学明确不再将博士在学期间发表论文作为学位申请的硬性指标,该规定出台后通过网络媒体广泛传播,引起了广泛讨论。本研究旨在对清华大学新规网络传播中的不同解码进行分析,以剖析新规的潜在影响,规避新规执行的风险,推动后续学术治理的实效性。研究发现,简单地消除博士生发文要求将会引起一系列新的学术治理困境,而要超越这些困境则需要从以下四方面综合施治:政策引导与高校自主相结合,考虑不同学科、水平高校的具体特点;从论文治理回归科研治理,处理好发表论文与学术研究的关系;从数字依赖到数据改进,用更好的数据评价科研产出;从局部手术到生态治理,系统性优化博士生学习和成长环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骆新娥 朱亲云 陈秋生
加强博士生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骆新娥,朱亲云,陈秋生博士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以及国家的经济与科技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而且关系到我国未来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因此,在研究生教育改革中,切实...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杰 肖曦 李鹏辉 王琼
从清华大学开展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出发,阐述了清华大学在工程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创新选拔录取机制、形成特色培养方案、广纳优秀导师、完善培养质量保障等方面的方法和举措。结合清华大学工程博士生教育工作的重点,对工程博士生培养问题提出若干思考和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全面提高博士生综合素质是当今我国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课题,浙江大学通过选派在学博士生到乡镇担任镇长助理的实践,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践证明,博士生赴乡镇基层挂职锻炼,不但提高了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和社会实践能力,也有利于他们发挥自己的知识优势,架设高校和社会之间的桥梁。博士生到基层挂职锻炼不失为全面提高博士生能力和素质的一种好形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秦荻辉
本文侧重介绍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生英语课程的设置与实践,同时简要地介绍了该校英语学位课程考试形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丁雪梅 钱乙余
本文结合哈尔滨工业大学近几年来在博士生培养中的探索和实践,探讨在研究生培养中如何从优化课程设置和优化培养过程这两个重要环节入手,拓宽博士生知识面的问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从丛
南京大学博士生英语教学改革以面向国际学术交流、提高博士生使用英语从事实际学术交流的能力为基本宗旨,以国际学术交流实用文体教学为重心,引入“中国传统文化之英语表达”,建设网络辅助教学系统,实行开放式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
博士生英语 教学改革 国际学术交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淑林 陈伟
笔者首先简要介绍了我校两次自审博士生导师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及所取得的经验与产生的问题 ,并由此对我校博士生导师由“自行审批”改为上岗遴选聘任的进一步改革进行了探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新忠 邢晓
在博士生教育改革政策推动与高校积极响应之下,我国博士生分流历经遴选分流、分流淘汰、分流退出等形态的更迭,不断朝着制度化、常态化方向发展,成为高校改善高层次人才培养制度、优化博士生培养过程管理、强化培养质量保障的重要举措。然而,现行以竞争与淘汰逻辑为主的单一式分流实践遮蔽了“分类培养与多元成才”的博士生分流的本质内涵与价值追求,致使分流成效不佳,亟待从分流目标、分流主体、分流方式、分流结果及分流保障等方面加以系统优化,构建以分流目标的人本性、分流主体的交互性、分流方式的多样性、分流过程的嵌套性、分流结果的发展性为本质特征的立体式分流模式,充分发挥教育分流在博士生教育改革中的功效。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彭安臣
从博士生资助理论、博士生资助方式与模式、博士生资助与博士生培养的关系以及博士生资助政策改革四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博士生资助研究成果。认为关于博士生资助问题的后续研究应把国外经验与中国国情有机结合起来,加强调查与实证研究以推动理论的发展,基于博士生教育特征建立博士生资助体系。
关键词:
博士生资助 理论 实践 述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唐静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知识管理系统不断涌现,为显性知识的有效管理做出了突出贡献,而高校隐性知识管理系统的搭建还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本文以知识转化模式为切入点,通过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学科专业主文献管理系统的建设实践对高校隐性知识管理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玥 翟月
分析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生资格考试的实践,可以发现该校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资格考试制度,在资格考试的条件、要求、程序、安排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规定。这不仅对于资格考试在该校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我国高等院校博士生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霄 谢萍
博士生的创新能力是反映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随着博士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多元化,学术创新能力之外的通用技能也越来越重要。基于《自然》杂志2019年"全球博士生调查"得到的15个国家的5 383位在读博士生的数据,利用OLS回归、似不相关回归和门槛效应模型等方法,分析自主学习和与导师互动两种时间投入与博士生学术和通用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博士生的通用能力较好,但学术能力不足。在所测度的时间投入范围内,博士生的两种能力并非随自主学习时间的增加而一直提高,而是呈三次曲线的关系。分样本回归的结果保持稳健。另外,与导师互动的时间投入不仅显著促进博士生的两种能力发展,还相对延缓下降拐点的出现。博士生与其自己"蛮干",倒不如多与导师交流,获得导师的指导,进而"巧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研究型大学博士毕业生学术职业选择的变化趋势——基于清华大学2007~2016年数据的分析
十年实践结硕果 校地携手育英才——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十年改革回顾
高水平大学博士生招生的多重制度逻辑——基于组织社会学的视角
前沿交叉学科平台能否促进博士生学术发展?——基于某研究型大学博士生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军队医学博士生需求现状和特征分析——基于三所军医大学的调查
温故而知新 践行以育人——清华大学实践教育浅析
推进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 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山东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探索及成效
发挥品牌优势 突出育人特色——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育人特色探索与实践
基于CIPP模型的大学生公益社团实践育人成效评价
教育学博士生线上学术互动的张力及消解——基于学术社会化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