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
- 2023(102)
- 2022(88)
- 2021(79)
- 2020(85)
- 2019(197)
- 2018(211)
- 2017(394)
- 2016(209)
- 2015(243)
- 2014(200)
- 2013(230)
- 2012(207)
- 2011(166)
- 2010(174)
- 2009(191)
- 2008(156)
- 2007(175)
- 2006(156)
- 2005(146)
- 学科
- 济(731)
- 经济(730)
- 地方(329)
- 学(285)
- 中国(264)
- 管理(239)
- 业(221)
- 地方经济(202)
- 企(170)
- 企业(170)
- 农(170)
- 方法(165)
- 教育(162)
- 贸(145)
- 贸易(145)
- 易(141)
- 业经(137)
- 数学(136)
- 数学方法(133)
- 农业(111)
- 年(108)
- 电子(108)
- 理论(102)
- 网上(102)
- 网上贸易(102)
- 财(96)
- 史(95)
- 和(95)
- 图书(92)
- 书馆(87)
- 机构
- 大学(2713)
- 学院(2237)
- 研究(1097)
- 中国(754)
- 济(743)
- 管理(720)
- 科学(718)
- 经济(716)
- 京(634)
- 理学(587)
- 理学院(569)
- 所(559)
- 管理学(544)
- 管理学院(540)
- 研究所(519)
- 农(490)
- 范(472)
- 师范(466)
- 中心(450)
- 北京(415)
- 业大(406)
- 江(403)
- 师范大学(399)
- 院(381)
- 农业(378)
- 财(343)
- 清华(320)
- 清华大学(319)
- 科学院(313)
- 省(311)
共检索到45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龙登高
吴老仙逝一周年之际,李伯重教授等主编的"清华经济史丛书"②即将推出《吴承明文集——经济史:理论与实证》,以纪念这位杰出的清华学长。文集由刘兰兮和吴洪老师汇编,方行先生以耄耋之年亲自审定并作序。主要收录吴老1990年代以来也就是70岁以后的论文,并附吴老与方行先生1982—2004年长达二十多年有关传统经济的讨论通信,及叶坦教授的吴老生平与学术的述评。翻阅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争平
吴承明先生为中国经济史研究领域的拓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对年轻的中国经济史研究人员成长也如春风化雨,惠泽寰中。对我本人来讲,吴老是我从事经济史研究的引路人。一1982年,我本来想考其他专业的研究生,读了吴承明先生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述略》及其他有关中国经济史的论著,才下决心改考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吴承明老师门下的经济史专业研究生。我选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朱荫贵
无数事例证明,求学过程中的莘莘学子,如果能获得学养深厚而又人格高尚的前辈学者的关爱指点,哪怕在关键时刻的只言片语,也实在是人生难得的机遇,是求学路上难得的幸事。"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一语点醒梦中人,茅塞顿开驱迷雾"等语,应该就是这种际遇的生动写照。幸运的是,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霍喜福 赵世民 马润卯 王生良
10月2日,原国家物价局局长成致平同志走了。物价系统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领导,这是经济学界的损失,更是物价工作的损失。斯人已去,音容宛在;耆德虽逝,典范永存。山西省物价局、价格协会邀请部分离退休老干部和熟悉成老的工作人员召开追思会,追忆成老、缅怀成老。在大家的心目中,成老是好党员、好干部、好领导!在此,我们把大家对成老的一些回忆做一简单整理,以表达对成老的怀念和敬意!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邵瑞庆 陈春华
今日的中国会计已全面融入全球会计浪潮。面对挑战和竞争,我们不能忘记,更毋须妄自菲薄。在会计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拥有自己的积淀,拥有属于自己的会计大师。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郭松义
吴老是我国德高望重、学术名声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经济史学家。他为人低调谦和,并能提携后辈。我与吴老相识受其教诲,那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事。那是由经君健教授负责主持的有关商业史问题的小型研讨会上,大概是会议的最后一天,组织者敦请吴老给大家讲讲话(题目已忘)。会前,我走到他跟前致意。吴老客气地说:知道,知道。接着又说:头年我去美国作学术访问,带了些书去,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刚
汪老晚年是在华威西里社科院宿舍度过的。常因一些问题要请教,我家距离又不算太远,见老人家的次数就略多些。有些事给我留下了极深印象。一、"春蚕到死丝方尽,焟烛成灰泪始干"每次去拜访,按了门铃,通常是阿姨来开门。阿姨早已熟悉我了,边引我进屋边叫汪老。总见老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玉茹
恩师吴承明先生离开我们快一年了,先生走后的日子,每每念及先生,都会翻开先生为我书写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评语、我赴东瀛访学先生写给我的信与贺年卡、博士研究生阶段先生指导我读书学习的信件、先生为我修改的博士学位论文手稿、为我的博士论文和个人文集撰写的序言,看着先生娟秀的笔迹,在先生指导下学习的过往历历在目,仿佛昨日;翻开相册看到昔日的照片,和先生一起品美食、小酌聊天,听先生讲在"五七"干校劳动期间镇上牙科诊所的镶牙的人如何从一脸盆的假牙中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水连
清晨,阳台上的鸟叫将我从梦中唤醒,城市还安然寂静,一夜的小雨将空气净化得格外清新,迎面而来的微风夹杂着花香。这是一个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的时节。倚窗而坐,翻开《来去无尘:一位财政部长的生前事》,回望着吴波一生的点点滴滴,心灵也如这春天的清晨一样宁静且清透。吴波,这个名字对我并不陌生,他是共和国第五任财政部长。不过以前对他的了解也仅限于此。通过学习他的先进事迹,才了解到他不仅是一位财政部长,更是一位好前辈、好党员。对于每一位财政人而言,他就如同一座高山,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杨长明
岁月如静静流淌的江水,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在中铁大桥局这个温暖的大集体里工作与学习了四十多个春秋。这里,有我流过的汗水、付出的辛劳,但更多的是人生的收获。师傅布置的第一项业务1970年4月,我被分配到后勤组的财务小组工作。上班第一天,财务组长胡泰师傅交给我的第一件事是核对与计算某中心料库季度材料动态表。记得动态表有三四十页,每页25行,每行列有材料名称、规格、单价、计量单位,以及收(购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伯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与人之间确实存在着一种缘分。荀子说:"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辨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一个人能够遇到好老师,是他一辈子的福气。然而这种福气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正如佛家所云:世间万物皆因缘而生,因缘聚则物在,因缘散则物灭。我本人在读书和工作时,有幸得到多位良师的指导,因此我是非常有福之人。在这些老师中,吴承明先生是给我指导最多、帮助最大者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劳
作者通过回顾自己作为第一届研究生在中国农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经历,介绍了当时的研究生教学、科研情况,同时介绍了自己的导师吴仲贤教授的学养、学风、师德。
关键词:
吴仲贤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业大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