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74)
- 2023(5983)
- 2022(4964)
- 2021(4324)
- 2020(3275)
- 2019(7572)
- 2018(7306)
- 2017(13686)
- 2016(7412)
- 2015(8246)
- 2014(8310)
- 2013(8407)
- 2012(8301)
- 2011(7797)
- 2010(7962)
- 2009(7278)
- 2008(7193)
- 2007(6493)
- 2006(6175)
- 2005(5916)
- 学科
- 济(40380)
- 经济(40343)
- 业(18211)
- 管理(17784)
- 地方(16911)
- 中国(15333)
- 农(12102)
- 企(12065)
- 企业(12065)
- 业经(10450)
- 地方经济(9688)
- 发(9129)
- 方法(8888)
- 农业(8629)
- 融(7833)
- 金融(7833)
- 银(7516)
- 银行(7508)
- 行(7431)
- 数学(7418)
- 数学方法(7358)
- 环境(7204)
- 发展(6878)
- 展(6859)
- 贸(6682)
- 贸易(6670)
- 制(6444)
- 学(6383)
- 易(6343)
- 技术(6200)
- 机构
- 学院(109844)
- 大学(107005)
- 济(48548)
- 经济(47487)
- 研究(45500)
- 管理(37689)
- 中国(34760)
- 理学(30696)
- 理学院(30244)
- 管理学(29786)
- 管理学院(29571)
- 科学(26922)
- 京(24789)
- 所(23932)
- 研究所(21364)
- 财(21186)
- 中心(19860)
- 农(19845)
- 江(18762)
- 范(17231)
- 师范(17073)
- 北京(16584)
- 院(16460)
- 财经(15714)
- 州(15405)
- 农业(15173)
- 省(15118)
- 业大(14948)
- 经济学(14519)
- 经(14116)
- 基金
- 项目(66548)
- 科学(52279)
- 研究(51527)
- 基金(45447)
- 家(39254)
- 国家(38849)
- 社会(32823)
- 科学基金(32645)
- 社会科(31142)
- 社会科学(31139)
- 省(27941)
- 基金项目(23386)
- 划(22816)
- 教育(22646)
- 发(21926)
- 编号(21228)
- 自然(18613)
- 资助(18284)
- 自然科(18153)
- 自然科学(18151)
- 发展(18145)
- 展(17816)
- 自然科学基金(17787)
- 成果(17663)
- 课题(16256)
- 重点(15517)
- 创(13924)
- 部(13887)
- 国家社会(13423)
- 年(13153)
共检索到191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徐建青
清前期手工业的发展水平与特点徐建青清前期手工业行业门类众多,各行业发展状况不同,有关的数字资料又相当有限,要求对清前期手工业的发展水平作出精确估计,可能是不切实际的。但传统手工业到清代发展到成熟阶段,也是它发展的鼎盛时期,对这一时期的手工业发展水平作...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曾玲
一 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 自然条件是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人类生存的各个地区,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必然影响生活于其中的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速度和发展形式。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重视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与他们所处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明确指出;“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过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福建位于中国大陆的东南部,西北依山,山地丘陵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5%,河谷平原仅占5%,素有“东南山国”之称;东南濒海,海岸线曲折度高于东南沿海各省,总长度占全国海岸线的20%左右,海岸各河流的入口处多呈三角或三角港,自北而南形成沙埕、三沙、罗源、马尾、福清、兴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传统手工业因其吸收劳动力量大、服务面广的特点,在解决就业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缺乏对手工业应有的重视,劳动就业部门轻视手工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教育部门也忽视对手工业职业人才的培养。鉴于此,政府部门应大力扶持和促进手工业的发展,把手工业职业教育作为发展面向农村职业教育的重点,职业学校应将手工业领域作为学校创业教育的重点,并贴近市场积极开设手工业专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传统手工业 就业 创业 农村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行
本文探讨了清代手工业发展中 ,农民家庭手工业从副业向主业发展的趋势 ,及其经济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明文
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连年的高速增长,华夏神州沧桑巨变。但与之不相协调的是,占全国人口总量近七成的农民的收入增幅已连续6年下滑,“九五”(2.89%)比“八五”(8.92%) 降了6个百分点。这67万个行政村小康的实现无疑对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着决定作用,解决“三农”问题已成重中之重。不仅要求税费征收、户籍管理、土地流转、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何晓波
民族地区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基础、民族文化等具有特殊性,在实现从传统农村向现代社区转型的过程中必然会呈现新时期特点。民族地区乡村通过发展特色手工业实现乡村社区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成为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发展模式。以云南大理周城村为例,通过周城特色手工业(扎染)的分析,从促进社区发展的动力源、组织社会化、功能整合的维度对民族地区乡村发展特色手工业作发展社会学研究。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裴安平
本文根据已有的考古资料,按不同的服务对象、生产目的、生产方式,将史前晚期手工业的主体部分分成特殊与普通两种类型,并对不同类型的生产方式及其相关特点进行了探讨。初步揭示了中国史前晚期个体手工业发展所受双重制约,以及手工业与农业分工并未成为中国史前晚期社会转型主要动力的原因。
关键词:
史前晚期 特殊手工业 普通手工业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吴承明
一、涵义和界限“工场手工业”一词译自马克思所称Die Manufaktur。1932年瞿秋白译为“工厂手工业”,1945年商务版《德华大词典》同。1953、1961年版郭大力等译《资本论》作“手工制造业”。后马列著作编译局译作“工场手工业”。本文中,“工场手工业”指其经济性质,具体组织依习惯,如绸厂、布厂、磨坊、油坊、机房、铁作、木器作等;类称用“手工厂”。工场手工业是资本雇佣劳动者的生产形式。但雇佣多少人始具资本主义性质,当因生产力发展状况和民族历史条件而异。在研究资本主义萌芽时,当时史料多不能区分家属劳动与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小溪
《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4期发表的吴承明的这篇文章,提出工场手工业是资本雇佣劳动者的生产形式。工业化初期,资本主义家庭劳动或散工制(Putting-out system)颇为流行,就其组织生产来说与工场手工业无异。该文主旨在研究工场手工业在我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因此,将商人雇主制与包买商作为散工制,并包括在工场手工业涵义之内。 西欧在工业革命前有个长达两个多世纪的工场手工业时期,它为西欧的工业革命铺平了道路。但只有英国是“自我”完成工业化的,稍晚实现工业化的国家都有个或长或短的机器大工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志龙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魏金玉
本文根据《中国经济史·清代经济卷》 ,参以师友与时贤的研究 ,从生产力、生产关系诸方面阐述了清代前期封建经济发展的特点与水平。作者认为 ,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在清代前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 ,不仅经济总量增长 ,经济结构、制度形式、经济运行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变化 ,特别是其间有新的因素显现。但从更广阔的范围看 ,当时的生产与交换以家庭劳动为基础 ,落后于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生产与交换的经济 ,落后于近、现代社会 ,落后于资本主义
关键词:
清代前期 经济发展 家庭劳动 雇佣劳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魏金玉
本文是对《高峰、发展与落后:清代前期封建经济发展的特点与水平》一文的几点补充。本文认为:首先,清代经济的宏观趋势,总的说来,是在不断发展、持续发展,虽然有时快时慢和起伏波动,却没有明显的长期持续停滞、下滑和衰退。其次,我们强调清代社会经济的一个根本特点是:社会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是以家庭劳动为基楚的。这同资本主义的以雇佣劳动为基楚的社会生产、流通和消费的经济是大不相同的。所以不能用分析和计量后者的概念和方法来审视前者。最后,就制度创新而言,清代经济也是持续发展的。
关键词:
清代前期 封建经济 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彭南生
本文重点探讨了近代手工业与民族机器工业之间的互补关系。两个层次之间既有竞争,也有互补,对其竞争的一面,学术界探讨较多,而对其互补则分析不足。本文认为,在外国资本主义的排斥和打击下,近代手工业与民族机器工业存在着四种形式的互补关系,即:结构性互补、关联性互补、水平性互补、劳动技术性互补。两者间的互补是近代手工业长期存在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
近代手工业,民族机器工业,工业互补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蔡锋
夏代的手工业生产工匠身份以自由人为主要组成部分 ,而在王室及贵族作坊中也有少部分的奴隶。作为自由人的工匠在社会中因其职业的重要 ,受到王室和贵族的尊敬。殷代手工业生产中有一部分奴隶 ,但人数不是很多 ,其地位低下 ,境遇悲惨 ;文献记载与甲骨卜辞中的“百工”、“多工”可能是大中贵族作坊与村社民间专业作坊中的自由手工业生产者 ;“我工”、“宗工”是王室作坊的工匠 ,其地位比较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