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67)
- 2023(2202)
- 2022(1974)
- 2021(1874)
- 2020(1544)
- 2019(3683)
- 2018(3714)
- 2017(7078)
- 2016(3834)
- 2015(4293)
- 2014(4321)
- 2013(4313)
- 2012(4107)
- 2011(3939)
- 2010(4067)
- 2009(3603)
- 2008(3691)
- 2007(3501)
- 2006(3095)
- 2005(2997)
- 学科
- 济(14835)
- 经济(14820)
- 业(13647)
- 企(12952)
- 企业(12952)
- 管理(12482)
- 中国(4959)
- 方法(4748)
- 和(4455)
- 业经(4178)
- 策(3994)
- 学(3765)
- 理论(3629)
- 农(3526)
- 划(3462)
- 地方(3379)
- 贸(3373)
- 贸易(3371)
- 易(3285)
- 财(3251)
- 经营(3212)
- 数学(3111)
- 制(3050)
- 技术(3036)
- 数学方法(3004)
- 决策(2883)
- 计划(2816)
- 银(2552)
- 银行(2550)
- 销(2529)
- 机构
- 大学(57435)
- 学院(55525)
- 管理(23165)
- 济(22580)
- 经济(22043)
- 理学(19786)
- 研究(19620)
- 理学院(19536)
- 管理学(19269)
- 管理学院(19128)
- 中国(14689)
- 京(12324)
- 科学(10822)
- 财(9720)
- 所(9543)
- 江(8724)
- 范(8652)
- 师范(8620)
- 研究所(8530)
- 中心(8179)
- 北京(7968)
- 财经(7734)
- 州(7089)
- 院(7066)
- 经(6969)
- 师范大学(6915)
- 商学(6355)
- 商学院(6277)
- 图书(6077)
- 农(5956)
- 基金
- 项目(32773)
- 科学(26168)
- 研究(25670)
- 基金(23842)
- 家(19974)
- 国家(19786)
- 科学基金(17176)
- 社会(15867)
- 社会科(15063)
- 社会科学(15056)
- 基金项目(12370)
- 教育(12049)
- 省(11899)
- 编号(11534)
- 自然(10934)
- 自然科(10693)
- 自然科学(10692)
- 自然科学基金(10518)
- 划(10446)
- 成果(10276)
- 资助(9675)
- 项目编号(7623)
- 部(7512)
- 课题(7454)
- 重点(7112)
- 发(7105)
- 创(6840)
- 教育部(6736)
- 人文(6684)
- 性(6571)
共检索到911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与情报
[作者]
丁俊丽
清代是继宋之后历史上的第二次研韩高峰,留存大量韩集文献,这与清代刻书业的繁荣不无关系。清代韩集文献通过官刻、私刻、坊刻流传于世。官刻韩集文献极大地提高了韩愈在清代的地位;私刻韩集文献种类多,推动了清代韩愈研究的发展;坊刻韩集文献便于韩集的普及,扩大了韩愈的影响力。
关键词:
韩集文献 官刻 私刻 坊刻 价值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韩亮 郎筠
川陕苏区文献是研究中国革命史的重要史料。本文通过梳理苏区文献的存佚、特点及现状,回顾既往整理概况,略述《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资料集成》的整理思路、编纂方法,总结现有整理成果的得失及其对后续工作的启示。
关键词:
川陕苏区 川陕革命根据地 红色文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微
清末著名学者王闿运的楹联,将宋代以来的儒学发展隐括为"濂溪一脉""吾道南来""大江东去"三个阶段,从儒学文献的角度而言,可以将这三个阶段的学派源流著作统称为"道南文献"。"道南文献"有《道南录》《道南渊源录》《道南一脉》等共约80余种400余卷,主要可分为四类:濂溪学相关著作;《伊洛渊源录》及续作;以"道南"命名的著作;概述道统、学统类著作。"道南文献"的道统谱系以濂学为"元创",以濂洛关闽为"正脉",概述圣学"统宗",意在梳理宋代以来儒学的传承脉络,确立儒学正统、理学正宗。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闫超
清康熙时期掀起第一次修志热潮,其中《铁岭县志》是清代东北地区第一部县志,《盛京通志》是清代第一部官修东北通志;中期在全国修志热的推动下,东北地区修志活动掀起高潮,《黑龙江外记》是黑龙江地区第一部较为完备的地方志,《吉林外纪》是吉林地区最早的地方志。清后期的《吉林通志》是吉林地区第一部大型官修地方通志,《黑龙江述略》具有强烈爱国精神,《新民府志》采用统计表格的形式,颇具特色。清代东北地区由于其地处边疆,又为清朝的"龙兴之地",因此相比其他边疆地区,统治者更为重视该地区的修志;清后期民族危机的出现,引起东北知识分子群体通过修志对边疆危机进行思考;清代东北修志活动规模小于内地各省份,且呈现由南向北发展的趋势,主要集中于光绪及宣统时期。东北地区的修志活动推动了东北地区的文化发展,成为整个清代修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涵
辑佚是整理研究中国古籍的手段之一,明清以来,它逐渐形成和确立了自己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从而成为中国历史文献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辑佚学的研究是对保存在群书中的已失传文献的佚文进行搜集整理,编辑成册,以达到恢复其全貌,或辑录出一个残本的目的。我国古代辑佚工作始于南宋,消沉于元明,至清代则有大的发展,成果累累,功绩卓著。本文拟对清代辑佚工作做一全面系统的总结。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白兴勇
清代是中国阅读文化史上的兴盛时期,这一时期的山东虽不如江、浙等地文化繁荣,但也人才济济,留下了丰富的阅读文化史资料。1政治背景1.1清朝皇室的读书活动清朝皇帝自顺治入关以来,重视学习汉族文化,多于幼时即开始读书识字,"皇子六龄,即入上书房读书",且有严格的课读制度,"本朝家法之严,即皇子读书一事,已迥绝千古",其读书师傅亦皆宿儒硕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谢灼华 石宝军
193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郑鹤声、郑鹤春的《中国文献学概要》,首先以"文献学"冠书名,"结集翻译编纂诸端,谓之文;审订讲习印刷诸端,谓之献"。此书可视为我国文献学系统论述和研究的开始。1936年陈登原的《古今典籍聚散考》从政治、兵燹、藏弆、人事四方面考察我国文献兴衰聚散,则是中国文献史研究的滥觞。50年代后期王欣夫教授在复旦大学中文系讲授文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关瑾华
欧洲现藏广东俗文学文献是域外存藏此类汉籍的大宗,1970年代以来,艾伯华、李福清、梁陪炽、笠井直美等人陆续有专文介绍。这些文献,收集时间久远,不仅有不少孤本,而且在刊行时间、刊售书坊、编订者等方面也保存了许多罕见的材料,对于了解研究广东俗文学的发展历程、中欧文化交流的状况都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欧洲 广东俗文学文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云庆
美国收藏的中国古代图书文献述略王云庆我国历史悠久的古代文明举世瞩目,而代表文化成就的文献典籍浩如烟海。据世界著名图书馆学专家拉脱雷特教授估计:在19世纪末,中国的图书文献已超过全球其他所有国家出版物的总数。由于历史的原因,近代以来,中国的古文献资料大...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周生杰
19世纪30年代召开的几次近代文献展览会,以征集、展示各种地方文献为主,其目的在于传承地方学术传统,反映区域文化特色,凝聚民族的自信心。从各种史料中考察展览会征集文献的成就,包括:陈列地方文献的做法与效果,整理地方文献的方法与展览会在建设地方文献方面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
近代文献展览会 地方文献建设 影响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蒋永福 孟越
书目控制是文献控制的组成部分,而文献控制又是社会控制的组成部分。着重论述社会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认为社会控制论应该成为文献控制论的上位理论。在梳理我国文献控制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认为我国文献控制论研究目前处于低谷阶段。提出的主要观点有:①书目是书目控制的手段,文献控制的手段则包括书目手段在内的其他多种社会手段,但书目控制和文献控制的对象都是文献;②文献控制的目的是为了使文献的生产、传播和利用活动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维护,从而有利于保障社会成员的利益;③对文献控制手段的科学划分和控制机制的深入分析,是文献控制论研究的重点;④我国以往的文献控制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存在缺陷,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引入社会控...
关键词:
文献控制 社会控制 述评与展望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冰梅
本文介绍了文献中心的成立背景及其管理体制、建设宗旨与目标及抗战历史文献资源,分析资源整合共享的机制及资源建设的效果,阐述网络服务系统的功能与特色、主要服务模式与服务成效以及文献中心今后的展望。
关键词:
抗战文献 文献中心 重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