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72)
- 2023(2310)
- 2022(1830)
- 2021(1669)
- 2020(1365)
- 2019(3051)
- 2018(2832)
- 2017(5558)
- 2016(3026)
- 2015(3362)
- 2014(3046)
- 2013(3129)
- 2012(2973)
- 2011(2690)
- 2010(2621)
- 2009(2343)
- 2008(2322)
- 2007(2092)
- 2006(2016)
- 2005(1815)
- 学科
- 济(10875)
- 经济(10865)
- 税(8283)
- 税收(7787)
- 收(7747)
- 业(6529)
- 农(6066)
- 管理(5301)
- 地方(4308)
- 农业(4136)
- 财(3872)
- 学(3781)
- 企(3735)
- 企业(3735)
- 方法(3565)
- 数学(3248)
- 数学方法(3204)
- 业经(2563)
- 中国(2549)
- 财政(2357)
- 收入(2328)
- 制(2173)
- 政(2083)
- 土地(2029)
- 地方经济(1949)
- 和(1720)
- 环境(1618)
- 农业经济(1522)
- 资源(1464)
- 贸(1423)
- 机构
- 学院(41014)
- 大学(40832)
- 研究(17583)
- 济(15425)
- 经济(15067)
- 中国(14010)
- 管理(13812)
- 科学(12722)
- 农(12580)
- 理学(11956)
- 理学院(11761)
- 管理学(11407)
- 管理学院(11339)
- 所(9746)
- 农业(9590)
- 财(8983)
- 研究所(8951)
- 京(8937)
- 业大(8356)
- 中心(8329)
- 省(7973)
- 江(7140)
- 财经(6487)
- 院(6486)
- 范(6110)
- 师范(6040)
- 经(5966)
- 农业大学(5876)
- 科学院(5835)
- 室(5527)
共检索到651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胡恒
清代福建省出现了一类特殊的由县丞征收钱粮的方式,分征县丞具有钱粮征收重责,又往往具有刑名之权,具备了较独立的行政能力。分征县丞辖区相对独立,部分转化为县级政区。福建省还存在着驻守于县城之外的分守县丞,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钱粮之责,同时在司法案件处理中,权限亦有差别。由佐贰代征钱粮的现象除福建、甘肃外,其他地区也有部分存在,但不具备普遍性。
关键词:
福建 分征县丞 钱粮征收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金明
清代粤海关的设置与关税征收李金明康熙二十三年(168)清政府开放海禁后测分别于广东、福建、浙江、江南四省设立粤海关、闽海关、浙海关和江海关,目的是管理海上贸易与征收进出口关税,这就是我国历史上正式设立海关的开始。本文拟就粤海关的设置、关税的征收以及征...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郭永钦
清代地方钱粮奏报体例格式在明代钱粮征收册籍基础上发展,并逐渐形成了规范的式样,而目前研究仍较少涉及钱粮数据对应其他原始史料的文本传抄关系。本文主要通过对比奏销册、《赋役全书》、地方志、钱粮册与征信册等文本的标准化体例格式异同,梳理出奏报体例在明清时代起源、嬗变过程中的特点,以及各种文本间的相互关系。指出钱粮已未完考成分数的出现与考成制的结合是清代钱粮奏报的重要特点。各类钱粮记录文本不仅只存在单向的传抄关系,也存在着双向传抄的可能,体现了地方上在撰写钱粮奏报时不仅可能参考《赋役全书》中已有的款项信息,同时在原有《赋役全书》文本遭到破坏、重新修订时,亦可能参考现存奏销册数据。
关键词:
《赋役全书》 奏销 钱粮奏报 征信册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高福美
烧酒是清代京城消费市场上的重要商品,是崇文门关税收的大宗来源。清初以来酒禁政策的推行,导致京城周边地区大量烧锅转入私设。与此同时,清政府通过崇文门关酒税制度的调整,以实现"寓禁于征"之效果。酒禁与酒税制度之下,私酒运销日益严重且不可禁绝,成为清代京城烧酒市场发展的特殊现象。
关键词:
京城 酒禁 崇文门关 酒税 私酒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戴国庆
一、我国资源的优势和劣势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水流、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等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基础。自然资源的绝对丰度和相对丰度,对于一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是世界上的资源大国。仅以矿产品为例,我国已发现的矿产探明储量的潜在价值,仅次于原苏联和美国,居世界第三位。有15种矿产探明储量的绝对量和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占有优势;有8种矿产的探明储量和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也位居前列;有11种矿产自给有余,可以长期出口。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雪峰
土地价值不是来自其绝对价值,而是来自经济发展、城市扩张、制度安排。土地制度安排尤其是征地制度安排的根本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所产生剩余的分配问题。当前土地征收制度安排的一个特点是以土地财政的形式,将经济发展剩余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向中西部地区农民转移支付。当前的征地制度是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制度。总体来讲,当前中国土地征收制度是合理的。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关溪莹
广州世居满族是清政府由京津地区派驻广州的驻粤八旗兵的后裔。在他们对广州社会进行文化重构的过程中,钱粮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移民之初,它是国家权力为满族民众营造封闭文化体系的基石,随着清政府势微,日渐腐败的钱粮制度成为广州满汉民众沟通交融的催化剂和共同反抗清政府统治的纽带。
关键词:
广州世居满族 钱粮制度 驻粤八旗兵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建军 屈丁林
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和收入归属改革是研究者和决策者共同关注的前沿问题。从理论和国际实践来看,消费税可以在生产、批发和零售环节征收,生产和批发环节消费税宜划归中央政府,零售环节消费税可划归地方政府。消费税零售环节征收并归于地方政府可以更好增强消费税凸显性、发挥引导消费和组织收入作用、促进地方政府负责性及改善地方治理、助力健全地方税体系和现代财政制度。对我国消费税零售环节征收的数量测算发现,零售环节征收后,消费税在省际间分布变得比较均衡,零售环节消费税具有作为地方税的现实可行性。在改革中,应坚持中央立法、保持全国税制相对统一,以维护全国统一市场,按消费品分步骤、积极稳妥推进,并适当扩大消费税征收范围且零售环节征收。我国零售环节消费税宜作为省级政府专享税,并能够担当省级政府的主体税种;跨地网络购物零售环节消费税的征收与分配带来的更多是便利,消费税零售环节征收在征管上不是问题。
关键词:
消费税 征收环节 税收划分 地方税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曾军平
公平税收需要累进征收吗?基于征税目的,本文就人们普遍持有的、在税收公平性与累进性之间画等号的观点作出了批判分析。研究认为,累进税的公平性缺乏应有的理论支持:其一,不管税收是为公共产品进行筹资,还是要履行收入再分配的职能,现有支持累进税的理论依据都无法为其公平性作出合理的论证;其二,相比累进税,比例税的公平性更有保障,更能通过有关公平与否的可逆性检验。本研究的结论对税收理论研究与政策选择具有重要的规范含义。
关键词:
累进税 比例税 公平 税收 可逆性检验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吴业国 王棣
南宋县级官府经济职能突出。税赋的征收存在两种体制:即以揽户为媒介的民间税赋征收体制和由民户、乡都役人、县级令佐公吏等构成的官方税赋征收体制。后者涉及一套完备的税务制度和职事制度,其中,乡都役人的生存状态,为我们深入了解南宋税赋征收过程中的各种现象提供了很好的视角。而且,在这两种体制中存在着人事交叉现象。本文在制度层面上,对南宋税赋沉重的原因做出了解答。
关键词:
南宋 税赋 征收体制 揽户 乡都役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棣
宋代乡司处于宋代财税征收的第一线,实际上控制着县乡赋税征收的全过程,成为大权独揽的县下各乡征税总管,其职权与运作,直接关系着宋代县乡赋税征收体制的运转,影响到农村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和乡村基层社会的政治安定。宋代乡司的出现及其在县乡赋税征收体制的职权地位,是以商品经济的日趋繁荣及土地占有关系的剧烈变动为其深刻的经济背景,随着两税法之后乡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多样化及“惟以赀产为宗”的新税制的复杂化而逐步形成的,是两税法之后新的赋税征收模式的产物。乡司取得县乡征税总管的地位,正是由于他们能够适应宋代赋税征收体制的需要
关键词:
宋代,乡司,赋税征收,基层政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怡竹
研究目的:明确土地征收中被征收人参与的意义与功能,构建被征收人有效参与的制度框架,促进土地征收活动的顺利展开和实现土地征收中的公平正义。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文献解释法、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被征收人有效参与是土地征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前的土地征收程序属于行政主导型模式,被征收人的参与局限于表面、浅层次参与,很难对征收行为施加积极、有效影响。研究结论:应在正当法律程序理念指引下,着重完善信息公开、协商讨论、及时反馈等参与制度,才能更好确保被征收人的有效参与。
关键词:
土地法学 土地征收 正当程序 有效参与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向猛 朱立志
基于当前南方集体林地产权改革的实践,结合实际调研数据和相关理论分析征收林地使用费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认为,林地使用费的征收能够激励农户增加投入,促进林业生产。林地使用费作为明晰林地资源产权的一个保障,改变了林地资源产权权益人之间的收益预期,激励林地资源所有权人保护林地资源和林地资源使用权人提高林业生产。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范金民
清代江苏赋税钱粮积欠的大规模清查,始于雍正三年,迄于雍正九年底,分为三年至六年和七年至九年两个阶段。大规模的清查,直接成果明显,分清了官侵、吏蚀、民欠的类别、数额与比例,挖出了大批侵蚀亏空钱粮的州县贪官和作弊弄奸侵蚀钱粮的经承里书,惩处了大量包揽或花分诡寄甚至抗欠钱粮的不法生监绅宦,挽回了国家和地方的正常钱粮损失;起获了各地里书实收钱粮的底簿,一定程度上堵塞了经承册书诓骗侵蚀业户税粮的作弊渠道,因清查制订的汇欠、汇查册籍,也为清查后改革完善地方赋税征收制度与方式提供了有益借鉴,各地后来普遍实行版图法以清户口,顺庄法以征钱粮。清查期间或稍后,朝廷对江南赋税的征收定额也大幅度减低,较大程度地解决了...
关键词:
雍正时期 江苏 钱粮积欠 清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