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09)
2023(17532)
2022(14785)
2021(13562)
2020(11416)
2019(25992)
2018(25508)
2017(48336)
2016(26315)
2015(29261)
2014(29184)
2013(28723)
2012(26786)
2011(24409)
2010(24304)
2009(22378)
2008(22090)
2007(19616)
2006(16973)
2005(15200)
作者
(79416)
(66672)
(66387)
(62746)
(42192)
(32127)
(30164)
(26172)
(25303)
(23600)
(22735)
(22404)
(21336)
(20838)
(20596)
(20550)
(20465)
(19778)
(19137)
(19114)
(16847)
(16379)
(16196)
(15249)
(15152)
(14916)
(14720)
(14715)
(13562)
(13358)
学科
(113186)
经济(113067)
管理(72646)
(70813)
(56089)
企业(56089)
方法(48732)
数学(42983)
数学方法(42439)
(31498)
中国(31060)
地方(28353)
(26503)
业经(24724)
(24453)
(22180)
贸易(22169)
(21473)
农业(21464)
(18984)
环境(17915)
(17362)
银行(17294)
(17220)
金融(17216)
技术(16955)
(16777)
(16568)
(16430)
财务(16371)
机构
学院(380379)
大学(379479)
(152867)
经济(149763)
管理(143409)
研究(132687)
理学(124229)
理学院(122701)
管理学(120318)
管理学院(119620)
中国(98195)
科学(85781)
(80415)
(73437)
(68875)
(67858)
研究所(63206)
业大(62004)
中心(61043)
农业(58270)
(57465)
财经(54490)
(51331)
师范(50669)
北京(49959)
(49455)
(47736)
经济学(46494)
(45802)
经济学院(42118)
基金
项目(261191)
科学(204708)
基金(189167)
研究(182990)
(168285)
国家(166899)
科学基金(141581)
社会(116079)
社会科(110015)
社会科学(109984)
(103786)
基金项目(100543)
自然(94166)
自然科(92026)
自然科学(91993)
自然科学基金(90337)
(88251)
教育(84115)
资助(76663)
编号(72690)
(60306)
重点(59896)
成果(57959)
(56568)
(54407)
科研(51012)
创新(50952)
课题(50854)
计划(50359)
国家社会(48056)
期刊
(166452)
经济(166452)
研究(104549)
中国(72875)
学报(68010)
(66593)
科学(60462)
(51982)
管理(51129)
大学(50000)
学学(47529)
农业(45386)
教育(38110)
(33249)
金融(33249)
技术(32732)
业经(28921)
经济研究(26658)
财经(26296)
(24258)
(22565)
问题(22357)
(20058)
科技(18533)
技术经济(18515)
商业(18142)
资源(18106)
统计(17933)
(17606)
业大(17402)
共检索到5546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文慧  燕红忠  
清代中后期,发商生息成为地方政府运营生息银两制的主要方式,但由于地方性史料阙如,相关研究还比较匮乏。本文利用土默特左旗清代历史档案,探讨了地方政府的发商生息对当地商贸的影响及其相关问题。地方政府的发商生息以地方商贸经济的繁荣为前提。在地方政府发商生息中,存在着商人承领本银、申解利银两方面的流程,这种流程规定体现出对地方商人的不利影响;从归本期限的角度看,地方政府发商生息虽有"生息"之名,而行"分割利润"之实,形成商人沉重的负担。就生息利银的支出用途而言,发商生息则对地方商业贸易的治安环境、商路维护、市场秩序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梁潇文  
清朝统治者否认归化城土默特蒙古是"带地投诚",并将土地恩赏于土默特众人"以资赡养",而大范围开垦致使该地区形成了性质不同的官属地与土默特户口地。本文通过分析相关满、汉文档案和土地租典契约,认为尽管土默特蒙古户口地的所有权归清朝统治者所有,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土默特蒙古能够支配其土地,以致相关禁垦、禁典政策成为一纸空文。与此同时,随着大量内地民人进入蒙古地区,带动了土默特蒙古人土地私有观念的产生和发展。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丹  
清统治者在土默特地区涉少数民族刑事案件司法中,始终强调司法差异性,在处理蒙古地区民族关系时常常采取"民族隔离"的做法,反映了清朝统治者严重的民族歧视思想。随着大批内地灾民涌入包括土默特地区在内的蒙古地区,处理这一地区汉民与蒙民对土地等资源争夺的案件,成为清代蒙古地区刑事法律治理的主要问题和特点。刑事治理的变迁折射出清代边疆地区民族关系治理政策的演变,统治者在蒙古地区采取"蒙汉分治"的刑事法治存在着明显的形式化与低效。对清代边疆刑事治理的批判性研究表明,在边疆民族地区推进法治建设中,一定要严格把握好民族平等这一重要标尺,将各民族之间司法平等的法律文化理念深深植根于边疆民族地区民众中。同时,要妥善处理好边疆地区经济利益关系,避免因经济利益矛盾影响地区的民族关系。在立足当地实际时,力戒片面强调"因俗而治"的特殊性而忽略了对普遍性的遵循。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文慧   燕红忠  
发商生息是将一定数额本金交商人营运以获取生息收入的一种放贷行为。因地方经费短缺,发商生息逐渐成为清代州县公共经费的重要补充。论文基于乾嘉道三朝晋、皖两省州县志书的相关记载,从发商生息提供公共经费的视角探讨了清代地方社会治理问题。以士绅、宗族为背景的社会性捐款成为地方发商生息本金之主导,且所占比例不断增大。生息银钱的营运管理权也逐渐从以政府为主导转向地方士绅参与和自治的方向。18世纪后半叶,士绅对公共生息经费的影响和控制逐渐增强,为其在19世纪后期迅速成为地方社会治理的领导者提供了重要的社会经济基础,同时士绅在发商生息事务中与商人相互合作,间接推动了中国早期近代化过程中的特殊群体——绅商阶层的形成。因此,发商生息所提供的公共经费不仅推动了清代地方公共品的提供和民众福利,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地方社会的公共治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家庭  张容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东中西部差异明显。东部文化产业规模大,但对GDP贡献度低,应发挥其市场环境完善、潜在文化消费巨大的优势,以市场为依托,扩大规模满足当地文化需求;中部文化产业发展迅猛,已具备一定规模,可将文化产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有利工具,进一步吸引外来文化消费;西部文化产业对GDP贡献大,但规模小,当地文化消费低,政府应大力支持,吸引外部文化消费,进一步发挥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春声  
市场整合(market integration)是一个经济学界尚未有明确定义的概念,但在经济史学界的应用已日见普遍。一般说来,它指某一市场或市场区域各组成部分和组成要素协调和相互关连的情况,即市场结构的有机统一。市场整合程度越高,其在维持商品供需平衡方面的有效性也越高。以往的研究已经表明,清代中叶以广州和佛山为中心、联结广东全省和邻省(特别是广西)部分地区的多层次市场网络,在保证本市场区域内部各地商品供需的基本平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柯  何凡能  席建超  
本文从风能资源的丰富度、稳定度、人文环境对风能资源开发适宜度和自然环境适宜度等四个方面,分别选取了较有代表性的有效风能密度、风能可用时数、人口密度、森林郁闭度四项量化指标,利用综合指数法对我国陆地10m高度风能资源开发潜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中部和西部、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中北部、东北平原南部、山东和辽东半岛,以及江苏、浙江、福建和海南的沿海地带,风力资源优越,环境因子限制小,是风能规模开发潜力最高的地区;内蒙古锡林郭勒高原、呼伦贝尔高原、新疆东部和西北克拉玛依地区、东北平原、河北北部和东部沿海(除了最高潜力地区)为次高潜力区;大兴安岭、山东西北部、河南北部、江苏大部、安徽中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世薇  张平宇  
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在综合考虑各县域人均GDP和GDP总量变化的基础上,运用象限图法和泰尔指数法,分析了新疆不同县域经济发展类型和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新疆县域经济呈现不同的增长类型,且在东疆、南疆、北疆之间及区内各县市之间呈现分异性。区域经济滞后型的县域明显多于经济活跃型的县域,经济活跃型的县域集中分布于天山北坡、铁路、公路主干线上,经济滞后型县域集中分布于南疆以及北疆、东疆的边远地区。泰尔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在区域总体差异扩大的同时,东疆、南疆、北疆三大区域之间的差异和区内各县域之间的差异都在逐步扩大,并且区内差异是区域总体差异的主要贡献者。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韩萍  
我国区域格局的划分目前形成了四大板块: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由于各地区资源和环境的差异,经济发展速度也存在巨大的差异。文章分析我国不同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差异,通过分析,试图揭示文化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并从政策等方面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燕红忠  李凤  
从商业经营的角度来看,清代的商人可以划分为行商、坐贾和牙商三个层次。牙商是清代商人群体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沟通行商和坐贾的一类特殊的居间商人,但目前对这类商人的经营状况的研究仍然比较薄弱。本文主要探讨了清代牙商的类别划分,牙商群体的构成及牙佣状况,牙商的职能和作用,以及牙商的经营方式和经营业务的发展变化等内容,反映了清代牙商的经营和发展特点。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梁四宝  燕红忠  
边疆经济价值的提高和利益机制的刺激是清代边疆开发的经济根源。而政府对边疆开发的实绩具有很强的影响 ,商人则在这一开发过程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清代边疆开发在取得一系列经济绩效的同时 ,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跃生  
本文基于清代乾隆朝和嘉庆朝刑科题本婚姻家庭类和土地债务类档案所建立的数据库,定量分析清代中期老年人的居住方式。研究发现,多数老年人与已婚子女组成相对稳定的生活单位,与未婚子女生活、夫妇独居和单人独居也占一定比例。与以往认识不同之处在于,老年人与两个及以上已婚儿子组成的复合家庭所占比例不高。原因有二:一是拥有多个成年儿子的老年人比例较低,只有一子的老年人占比超过50%,他们失去了与子代组成复合家庭的条件;二是多子家庭亲子分爨比例较高,多子老年人并不硬性维系复合型大家庭生活方式,抑制子女的分家要求。论文还考察了老年人性别、配偶存故状态、年龄等因素对其居住方式的影响。本项研究使我们对清代中期中下层老年人的居住方式和特征有了比较具体和清晰的认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伊伊  
盈利能力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先决条件。文章通过建立以资产收益率为因变量的固定效应模型,分区域对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银行规模和信贷净利得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程度逐步加深,地方GDP和成本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程度逐步减弱。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崔也光  王银  
本文以化工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制造业三个传统的制造业行业为样本,收集了2010-2013年四年数据,从无形资产研发强度和研发效率的角度对比中国和美国、德国的差异,并对我国无形资产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知识产权指数对我国不同区域的无形资产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制造业企业对研发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研发强度和研发效率均较低,进而导致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始终较低,且无形资产结构不合理;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水平"东高西低",区域发展不均衡。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宋雪雁  张伟民  杨芳芳  张祥青  
[目的/意义]对清代宗室爵位等级及其路径迭代进行分析,以丰富清代宗室封爵等级研究成果,为后续学者进一步分析封爵制度和进行其他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方法/过程]利用定量的分析方法,对《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封爵卷进行标注、统计分析,并根据乾隆十三年“钦定爵表”,对宗室子嗣进行路径迭代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封爵卷自“封爵等级”到“封号”,内容条目数量整体上呈现递减趋势,临时条例主要集中在乾隆朝及以前,而具体事件则主要分布在乾隆朝及之后;路径迭代分析极大地反映了子嗣地位在清代贵族中的重要性,同时严密的爵位等级加上降袭、考封等封爵方式以及世袭罔替、按次承袭的袭爵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宗室爵位冗滥,有助于维护清朝社会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