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93)
2023(11592)
2022(10233)
2021(9686)
2020(8151)
2019(18848)
2018(18900)
2017(37029)
2016(20181)
2015(22741)
2014(22835)
2013(22481)
2012(20458)
2011(18342)
2010(18327)
2009(17097)
2008(16640)
2007(14440)
2006(12657)
2005(11401)
作者
(57103)
(47316)
(46976)
(44773)
(30234)
(22683)
(21387)
(18515)
(18012)
(17018)
(16339)
(15856)
(14986)
(14958)
(14583)
(14549)
(14118)
(14013)
(13556)
(13452)
(11682)
(11632)
(11357)
(10743)
(10626)
(10542)
(10539)
(10448)
(9453)
(9209)
学科
(75632)
经济(75512)
管理(63217)
(57995)
(50047)
企业(50047)
方法(35099)
数学(30118)
数学方法(29784)
(23245)
(19765)
中国(19076)
(18720)
业经(17885)
(16318)
(14964)
财务(14897)
财务管理(14866)
地方(14321)
企业财务(14123)
(13320)
贸易(13314)
理论(13098)
(12955)
农业(12931)
(12884)
(12875)
银行(12845)
(12813)
环境(12752)
机构
大学(285268)
学院(281982)
管理(115151)
(110532)
经济(107978)
理学(99794)
理学院(98723)
管理学(97191)
管理学院(96671)
研究(91130)
中国(69782)
(60666)
科学(55541)
(54241)
(44779)
财经(43009)
(42897)
中心(42057)
业大(41227)
(41060)
研究所(40533)
(39012)
北京(38325)
(36369)
师范(36067)
(33396)
农业(33344)
(33160)
经济学(32744)
财经大学(32116)
基金
项目(193875)
科学(152677)
研究(144184)
基金(141189)
(121646)
国家(120648)
科学基金(104338)
社会(90221)
社会科(85439)
社会科学(85417)
基金项目(75599)
(75069)
自然(67750)
自然科(66132)
自然科学(66119)
教育(65821)
自然科学基金(64923)
(63092)
编号(59427)
资助(57852)
成果(48901)
(43198)
重点(42595)
(40484)
课题(40257)
(40095)
(39080)
创新(37725)
教育部(37439)
项目编号(37205)
期刊
(120945)
经济(120945)
研究(86222)
中国(52879)
学报(42800)
管理(42267)
(42104)
科学(39459)
(39182)
大学(32973)
教育(31577)
学学(30825)
(29033)
金融(29033)
农业(26480)
技术(23597)
财经(20967)
业经(19315)
经济研究(18187)
(17642)
问题(15608)
理论(15560)
图书(15242)
实践(14411)
(14411)
科技(13757)
(12990)
技术经济(12966)
现代(12938)
(12596)
共检索到4123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柏桦  刘立松  
中国古代国家为了限制官府与民间通过借贷谋取暴利,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保护正常的借贷关系,动用了法律的手段。明律中出现"违禁取利"的罪名,在法律上延续了前代"一本一利"的利息总量,确立了"利不过三分"的原则。清沿明制,进一步在法律上调整借贷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清代的借贷活动空前活跃,不仅存在着生活性和消费性借贷,也存在着生产性和经营性借贷,更存在着官吏、兵丁借贷,以及各种因官吏勒索及制度性缺陷而引起的借贷,而在"违禁取利"方面,统治者一味实施限制与打击,最终不但没有建立起他们期待的社会经济秩序,反而使朝廷失去经济控制能力,王朝的政治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杨军  李娜  
民间资本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民间借贷存在着立法不健全、借贷主体范围较窄、利率管制过严、监管缺位等问题,亟需出台专门法规与配套法律体系对此进行规范,以引导民间资本健康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群  
网络借贷是借助互联网技术产生的新型"金融脱媒"现象,这种新兴业态丰富了现行金融服务体系,有利于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但网络借贷行业也伴随着平台"跑路"、集资诈骗等突出问题。对网络借贷进行刑事规制是必要的,但应该有一个限度。就具体路径而言,倡导区分型犯罪圈和符合状刑罚圈相结合的规制模式,严密构筑刑事法网,完善轻罪制度,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构筑多元化的刑罚处罚方式,有助于实现在法治的基础上推动互联网金融包容式发展。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周翔鹤  
众所周知,借贷资本对推动资本主义及其以后社会的经济生活起着积极的作用。而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情况如何呢?根据一般的看法,借贷被认为仅发生于以下两种情况,一是破产小农为维持再生产和生活而举债,一是部分地主阶级为奢侈消费而举债。应付这两种需要,社会上有活跃的高利贷资本。而高利贷资本由于其重利盘剥并残酷兼并土地而受到一致严厉的遣责。然而,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对于中国高利贷问题的研究,大多侧重在官僚、商人以及宏观方面的探讨,对于一般乡村的借贷关系尤其是细部形态的考察,尚属少见。”可以说,封建社会里正常的借贷关系一向被忽略了。当然封建社会里的经济单位一般规模较小,周转速度也慢,但是否它们就完全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蔡睿  
作为规制民间借贷利息的现行规则,"两线三区"标准存在缺乏弹性、对高利贷威慑不足、容易被规避的缺陷,在法定利率上限设置较高的情况下对借款人保护不足的问题尤其突出。为弥补"两线三区"标准的不足,在现有规则下可引入显失公平规则,与"两线三区"标准配合共同规制民间借贷的利息;在借款利息显失公平的判断上可以24%作为利息客观显著失衡的认定基准,同时引入动态系统论的思想,利用表见证明规则实现主客观要件的互动;民间借贷的利息规制具有政策调控与受害人救济二元目标,前者的实现有赖于行政和立法的协力,司法机关应从政策调控任务之中脱身,专注于受害人救济,显失公平规则在这一过程中将发挥主要作用,"两线三区"标准则退出历史舞台或仅作为辅助标准存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鲁钊阳  
作为新金融业态的典型代表和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P2P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给当前金融机构体系带来了挑战,P2P网络借贷的风险也日益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关注。P2P网络借贷涉及P2P网络借贷平台本身、金融消费者和资金需求者等三个主体,在当前法制不健全的情况下,这三个主体都面临着不同的法律风险。要确保P2P网络借贷的健康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引导作用,也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来规避P2P网络借贷风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鲁钊阳  
作为新金融业态的典型代表和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P2P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给当前金融机构体系带来了挑战,P2P网络借贷的风险也日益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关注。P2P网络借贷涉及P2P网络借贷平台本身、金融消费者和资金需求者等三个主体,在当前法制不健全的情况下,这三个主体都面临着不同的法律风险。要确保P2P网络借贷的健康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引导作用,也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来规避P2P网络借贷风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志武  林展  彭凯翔  
本文利用清代1732—1895年间刑科题本中的近5千件命案记录,对民间借贷双方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在借贷纠纷引发的命案中,一旦借贷利率高于零,被打死方为贷方的概率超过借方,而且利率越高,贷方死亡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这说明一旦发生债务违约,贷方对包括生命风险在内的违约成本是不对称地更高。这一发现不仅与传统"高利贷剥削"论和放贷者"超经济强制"论的推断相反,而且从人命风险等交易违约成本的角度说明传统高利贷的成因。如果忽视契约执行时可能的暴力冲突所要求的风险溢价,人们可能难以完整解释民间借贷的高额利率。另外,本文也发现,对高利贷的道义批判可能加剧了借贷纠纷中的极端冲突。上述发现有助于人们...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道云  
民间商事借贷是民间借贷规范的重点,民间隐性的经营性借贷和经营性高利贷是民间借贷规范的难点。建议有关部门确立民间隐性的经营性借贷的法律认定标准和识别方法,对其进行阳光化、合法化和规范化改造;建构民间商事借贷监管机制,明确监管机构及其权责,健全商事借贷经营主体市场退出相关规定,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行有最高利率限制的利率市场化,出台相关政策扩大民间投资渠道,发挥政策在民间商事借贷发展中的引导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付晨玉  杨艳琳  
本文在理论分析P2P网络借贷产业规制措施的基础上,通过构建VAR模型从结构规制和行为规制两个方面研究中国P2P网络借贷产业规制对市场绩效和普惠金融水平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结构规制和行为规制均能在短期内提高市场绩效和普惠金融水平,但是它们长期的产业规制效果不明显;结构规制和行为规制均能有效预测市场绩效和普惠金融水平的变动。政策建议:通过完善结构规制和行为规制指标,提高长期规制效果;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推进利率市场化,配合产业规制措施直接促进市场绩效和普惠金融水平的提高。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许前川  
目前,民间借贷成为我国最热门的投资方式之一,而温州、鄂尔多斯等地区"跑路潮"揭示的民间借贷危机令世人震惊。民间借贷具有自身独特的法律特征,既不同于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贷款人的借贷,也不同于高利贷。国家干预民间借贷是民间借贷调节机制二元化、国家经济调节职能的发达、社会本位价值取向的确立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国家应对民间借贷进行调节,但应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在承认民间借贷正当权利的基础上,应当坚持社会经济效益优先、兼顾社会公平的原则,采取疏导而非打压的政策,规范民间借贷行为,使其合法化、阳光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常宇豪  
民间借贷是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回顾民间借贷法律规制的进程与衍变,对重构规制理念、完善规制体系、促进民间借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为背景,运用历史分期和事件分析等方法,将民间借贷法律规制划分为三个时期,研究各个时期规制进程和阶段性特征,即规制框架初步建立、模式基本形成、监管总体宽松的规制形成期,刑法规制框架基本建立、规制手段趋于完善、监管总体严厉的规制发展期,以及规制模式向激励型转变、监管松紧趋向适度的规制提升期。总结近30年民间借贷法律规制的衍变规律,总体趋向是规制理念走向成熟、规制范围更趋广阔、规制方式趋于灵活、规制体系逐步完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常宇豪  
民间借贷是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回顾民间借贷法律规制的进程与衍变,对重构规制理念、完善规制体系、促进民间借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为背景,运用历史分期和事件分析等方法,将民间借贷法律规制划分为三个时期,研究各个时期规制进程和阶段性特征,即规制框架初步建立、模式基本形成、监管总体宽松的规制形成期,刑法规制框架基本建立、规制手段趋于完善、监管总体严厉的规制发展期,以及规制模式向激励型转变、监管松紧趋向适度的规制提升期。总结近30年民间借贷法律规制的衍变规律,总体趋向是规制理念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威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借贷为主的民间金融活动愈发频繁,虽然缓解了民间资金短缺的问题,但其随意性和高风险性等先天缺陷也逐渐凸显,加之我国与民间借贷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造成了民间借贷纠纷事件频发,严重影响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基于此,本文对我国农村民间借贷存在的风险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继而提出了相应的规制策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叶斌  熊秉元  
民间借贷时常引发犯罪行为,这是民间借贷利率管制和高利贷入罪的重要理由。本文采用中国裁判文书网刑事一审判决书的犯罪数据,基于民间借贷利率上限调整和高利贷入罪的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民间借贷法律规制对犯罪的影响。结果显示,民间借贷利率上限提高会增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诈骗罪、合同诈骗罪和赌博罪,而高利贷入罪不但没有遏制民间借贷相关犯罪,反而增加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诈骗罪、合同诈骗罪、强迫交易罪和敲诈勒索罪。基于两项结果的解释,进一步分析发现,小额贷款公司对主要的民间借贷相关犯罪和高利贷入罪所引发的犯罪都产生了负向影响,即小额贷款公司对民间借贷相关犯罪和高利贷入罪所引发的犯罪具有抑制作用。基于溯因推理,对于这三方面事实的最佳解释是,民间借贷引发犯罪的重要机制在于民间资金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因此,防治民间借贷相关犯罪问题的主要政策措施应是缓解资金供需矛盾。一方面,通过支持受到监管的民间贷款主体,增加融资借款渠道充分供给借款人;另一方面,也要打击存在暴力催收行为的职业放贷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