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6)
2023(502)
2022(443)
2021(499)
2020(415)
2019(964)
2018(857)
2017(1453)
2016(878)
2015(1024)
2014(1049)
2013(1079)
2012(1100)
2011(955)
2010(971)
2009(877)
2008(788)
2007(620)
2006(597)
2005(559)
作者
(2839)
(2646)
(2506)
(2402)
(1656)
(1424)
(1045)
(1044)
(973)
(940)
(924)
(902)
(860)
(811)
(794)
(726)
(724)
(701)
(687)
(676)
(645)
(644)
(639)
(636)
(613)
(604)
(582)
(576)
(562)
(532)
学科
(3642)
经济(3640)
地方(2717)
(2204)
农业(1556)
(1432)
(1381)
地方经济(1160)
管理(1106)
中国(952)
环境(888)
业经(887)
方法(836)
数学(778)
数学方法(775)
农业经济(755)
生态(752)
资源(682)
(634)
事业(617)
土地(601)
(532)
(457)
(446)
企业(446)
(441)
财政(409)
(386)
(372)
农村(368)
机构
学院(11948)
大学(10894)
(5505)
研究(5191)
(4845)
科学(4301)
(3752)
(3684)
(3517)
中国(3462)
管理(3462)
经济(3388)
农业(3187)
(3031)
研究所(2836)
理学(2816)
业大(2766)
理学院(2707)
湖南(2573)
管理学(2572)
管理学院(2553)
中心(2457)
(2340)
师范(2313)
农业大学(2163)
(2152)
科学院(2037)
环境(1836)
(1831)
资源(1794)
基金
项目(8755)
科学(6384)
基金(5714)
研究(5662)
(5338)
国家(5291)
(4977)
科学基金(4151)
(3591)
基金项目(3383)
自然(3064)
社会(2999)
自然科(2965)
自然科学(2964)
(2926)
自然科学基金(2891)
社会科(2775)
社会科学(2771)
(2582)
教育(2577)
重点(2267)
资助(2220)
编号(2215)
科技(2155)
计划(1973)
(1964)
课题(1891)
(1810)
成果(1767)
(1565)
期刊
(5167)
经济(5167)
(3584)
学报(3439)
中国(3247)
研究(2934)
农业(2781)
大学(2485)
学学(2314)
科学(2198)
资源(1807)
图书(1570)
(1446)
书馆(1406)
图书馆(1406)
(1316)
(1151)
业大(1148)
(1134)
(1074)
农业大学(1022)
教育(1002)
环境(942)
地理(930)
(917)
金融(917)
林业(883)
长江(858)
(838)
业经(829)
共检索到20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寻霖  
官书局刻书为清代刻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末湖南官书局目前所知湖南、传忠、思贤三所,在清代刻书史上都有较大影响。但除思贤外,其余二局却少有人论述。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磊  
考察了官书局刻书的特点 ,论述了其兴盛的原因和不足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寻霖  
湖南刻书宋元明清四代不如江苏、浙江,宋元明三代亦不如福建、江西。清代以后湖南刻书已不让闽、赣、鄂、粤及其他各省,并在官书局刻书、私人刻书、书坊刻书等方面或多或少有所超越。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于蕾  
藩府刻书为明代刻书重要特征及组成部分,无论数量及质量皆为当时翘楚。本文简要介绍湖南明代藩府刻书。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汪家熔  
本刊1987年第6期至1989年第2期连续刊登过汪先生的《近代图书文化史话》,后来因故停止,现在商得汪先生同意,继续下去。近代图书文化史话是个系列,其中必有近年常见的题目。对这些,和作者1987—1989年已发表过的相同:写文章的目的是给读者新东西,所以每个题目或者要有新发掘材料,或者有持之有据的新观点,或者两者具备。由于篇幅有限,所以每个题目中可能一些常见的材料和叙述就一笔略过,或不重复,以便多提供新鲜材料和新观点,读者或能谅解。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吴家驹  
崇文书局是清末五大官书局之一。本文对其设局始末、刻书内容、特点与影响作了较为详细的考评与阐述。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桂平  
本文论述了在清代的不同时期,学术的发展趋势、统治阶级的文化政策以及社会思想的流变对江南藏书家刻书的影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华  
明清时代封建社会已经发展到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商品流通更加频繁,在不少省分出现了著名的地方帮商人。其中安徽、山西、广东、山东、江西等地方帮商人,为个中佼佼者。明清时代湖南是否也形成了地方帮商人?其经济实力如何?在我研究明清湖南商品经济之前,对是否存在湖南帮商人,是持怀疑态度的。近几年来,我遍翻了所能看到的湖南省地方志及其他各省文献,经过仔细研究,写了几篇有关湖南商品经济的文章,改变了我的看法。关于明代湖南的情况,我还涉猎的不多,不敢冒然下结论。但我个人认为:到了清代,湖南不但商品经济十分发达,商业十分繁盛,除了大批外籍商人在此经商外,湖南地方商人不但存在,而且经济实力十分强大...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佳  
丛书是将原本单行的多种图书汇印在一起并重新拟定一总书名的文献类型。一般可分为汇编丛书、类编丛书、郡邑丛书、家族丛书及个人独撰丛书五种。中国丛书起源于宋代,然宋、元、明三代,湖南并未产生严格意义上的丛书,只有一些类似独撰丛书的个人著述总集。清代是中国丛书的繁荣期,因受当地风气影响,除王先谦于江苏学政任内编刊的《皇朝经解续编》、《南菁书院丛书》,钟谦钧、方功惠在广东任职期间,分别编刊的《古经解汇函》、《碧琳琅馆丛书》较有影响外,湖南本土则以新化邓显鹤及湘乡曾氏编刊的《船山遗书》、长沙丁取忠编刊的《白芙堂算学丛书》、善化陈运溶编纂的《麓山精舍丛书》最著。总体而言,清代湖南丛书编刊并不兴盛。在《中国丛...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邓永飞  
本文对清代中后期湖南境内过度开垦所引起的环境恶化作了比较具体的考察,在此基础上对在水、旱灾害日趋严重的情况下,湖南水稻生产出现的一些新变化,如农村高利贷与水稻再生产的关系,农民对高产还是稳产的两难选择,以及湖南人民为了维持水稻生产所作的斗争,作了比较深入的论述。研究表明:随着水、旱灾害的加重,虽然清代中后期湖南农民为了维持水稻生产作了很大努力,水稻生产却日趋艰难,这严重地影响了近代湖南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瑶  
清至民国湖南湘乡县涟水船户的家族文献,与地方志、《湖南省例成案》等官方文献互相印证,共同摹绘出内陆河道上以运输、捕鱼为生的船户历史。乾隆年间,湖南商贸繁荣,涟水上有六七千只倒划船,装载煤炭及客货,秘密走私硫磺。直至民国年间,涟水河道长期为陈氏、邓氏和潘氏宗族把持。三姓充当埠头,负责管理各埠船户,为官府转运漕粮,共同垄断河道的商旅运输和捕鱼权。三姓分别在宗族内部设立分房轮充运漕之役的机制,后演变为募役当差的应役方式。涟水运漕船户宗族与官方运漕制度之间的长期互动关系,为了解明清州县以下基层运漕机制与实际漕务运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瑶  
清至民国湖南湘乡县涟水船户的家族文献,与地方志、《湖南省例成案》等官方文献互相印证,共同摹绘出内陆河道上以运输、捕鱼为生的船户历史。乾隆年间,湖南商贸繁荣,涟水上有六七千只倒划船,装载煤炭及客货,秘密走私硫磺。直至民国年间,涟水河道长期为陈氏、邓氏和潘氏宗族把持。三姓充当埠头,负责管理各埠船户,为官府转运漕粮,共同垄断河道的商旅运输和捕鱼权。三姓分别在宗族内部设立分房轮充运漕之役的机制,后演变为募役当差的应役方式。涟水运漕船户宗族与官方运漕制度之间的长期互动关系,为了解明清州县以下基层运漕机制与实际漕务运作办法提供了实例,也说明官方运漕制度为船户群体提供了组织化的制度背景。涟水船户建构宗族组织的历程,与其他地区船户的社会组织形态存在较大差异,展现出主动灵活的应对能力。船户等水上社群的经济能力、社会组织和文化水平,不可一概而论,需对其内部的阶层分化予以具体分析。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葵波  
本文就清代各朝武英殿刻书沿革情况及殿本的价值进行论述,从一个侧面揭示清代图书事业发展的历史规律。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郭平兴  
现存晚清官书局史料数量庞大,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却缺乏基本的文献史料整理。应加强晚清官书局史料的搜集整理、影印出版、缩微复印、数字加工,以及检索工具的研制,以提高利用率。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荣琴  
本文以铜、铅、锌、锡矿为中心讨论了清代湖南矿业兴衰变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矿业兴衰的原因。通过对在采矿厂(点)的数量变化、对各矿种产量变化以及对宝南钱局炉座数量变化的分析,文中认为,清代湖南矿业的发展总体上呈现为一个从徘徊、准备到迅速上升,然后又急剧下降、再徘徊并略有上升的过程。而铜、铅、锌、锡矿的兴衰轨迹非常清楚,可以分为康熙雍正预备徘徊期、乾隆至嘉庆初繁荣期、嘉庆十年以后衰落期三个阶段。在影响矿业发展的诸因素中,技术因素非常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