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57)
- 2023(3540)
- 2022(2749)
- 2021(2470)
- 2020(1821)
- 2019(4126)
- 2018(3862)
- 2017(6099)
- 2016(3325)
- 2015(3666)
- 2014(3372)
- 2013(3487)
- 2012(3223)
- 2011(2978)
- 2010(2954)
- 2009(2666)
- 2008(2515)
- 2007(2054)
- 2006(1921)
- 2005(1644)
- 学科
- 济(14697)
- 经济(14680)
- 农(9780)
- 业(9112)
- 农业(7069)
- 管理(6804)
- 企(6410)
- 企业(6410)
- 业经(6065)
- 地方(5364)
- 学(4672)
- 农业经济(4607)
- 中国(4443)
- 方法(3800)
- 发(3747)
- 财(3747)
- 贸(3434)
- 贸易(3432)
- 数学(3387)
- 数学方法(3337)
- 发展(3305)
- 展(3302)
- 易(3297)
- 建设(2791)
- 税(2695)
- 收入(2567)
- 税收(2512)
- 经济建设(2512)
- 电子(2502)
- 收(2479)
- 机构
- 学院(49164)
- 大学(47007)
- 研究(19168)
- 管理(16467)
- 济(15937)
- 经济(15486)
- 理学(14237)
- 理学院(14005)
- 中国(13846)
- 科学(13677)
- 管理学(13643)
- 管理学院(13561)
- 农(11589)
- 州(10297)
- 所(10014)
- 研究所(9394)
- 京(9358)
- 中心(9115)
- 江(8804)
- 农业(8797)
- 业大(8293)
- 范(7991)
- 师范(7878)
- 省(7731)
- 财(7719)
- 院(7299)
- 师范大学(6339)
- 室(6199)
- 研究院(5993)
- 财经(5977)
共检索到727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支平
福建与台湾的行郊 (或称郊行 )商人 ,是清代地方商帮的一个特殊组织名称 ,未曾见于中国的其他地区。由于文献资料的欠缺 ,学者们对此论述者甚少。本文根据新发现的族谱资料 ,就清代泉州黄氏郊商的经营发展历程及其乡族特征作一探索。通过分析黄氏郊商的谱系记录 ,发现所谓的族商 ,并不是在家族内普遍分布的。他们以最近亲的血缘关系为核心 ,逐步扩大到本家族、本宗族以及姑表亲戚 ,进而再向以地缘为纽带的同村、同乡、同县以及同府、同省的关系发展。郊商以其比较雄厚的经济实力 ,积极参与地方社会和乡族组织的各种事业 ,使得他们同士绅阶层一道 ,成为清代维护稳定甚而控制民间基层社会和乡族组织的两个主要力量。
关键词:
清代 泉州 郊商 乡族特征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支平
泉州黄宗汉家族在清代后期社会经济激变的环境里 ,以其在政治上取得比较显赫的地位 ,能够逐渐适应时代的变迁 ,从经营土地转而经营城市房店业、典当业以及其他种类的工商业 ,使得家族经济有着较快的发展。这个事例表明 ,中国近现代的工商业 ,与鸦片战争以前的社会经济 ,有着不可分割的某种传承关系 ;中国传统社会里的地主、官僚、高利贷者们 ,只要能够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 ,吸取先进的经营方式 ,也完全可以直接转化为近现代商业的企业主。
关键词:
清代泉州 黄宗汉家族 工商业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发诚
泉州沿海港湾曲折交错,一方面固然对于海商的出海对外贸易活动,提供了便捷的地理条件。但是在另一方面,港湾与港湾之间,港湾与陆地之间,却因为水陆的交错,影响到陆上货物的运输。因此,自宋代以来,泉州地区的民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颜波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史伟
清代郊商为闽台地区主要从事台海贸易的地域海商群体,其中实力雄厚的郊商不仅积极谋求经济的多元化发展,进入农业、手工业、典当业、商业等经济领域,且在多元化经济的经营中,将海洋贸易与生产领域的经济活动进行组织管理。"海陆互动"遂成为这部分郊商经济多元化发展的经营特征。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云 林丽珍
自唐中期到宋初以来,泉州逐渐崛起为著名的海港城市,吸引了南海诸蕃国、西亚、东非甚至欧洲的商人到来,这些商人被当时的泉州人称为“黑白蕃”。黑蕃商主要来自今东南亚诸国、南亚次大陆印度洋沿岸国家、东非国家;白蕃商主要来自今天阿拉伯半岛海湾各国、中亚部分国家、小亚细亚、北非、西班牙南部等地。他们开辟了到达泉州的海洋航线,开展海洋贸易,为包括泉州人在内的中国人运来香药、纺织品,也从中国输出瓷器等各种生活器具、丝绸、漆器、金属器皿等。一方面为宋朝统治者提供了高级香药、珠宝等奢侈品,另一方面也为宋朝提供了一些财政收入。宋朝泉州黑白蕃商是10—13世纪海洋贸易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也是宋元时期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建设者和践行者。
关键词:
宋朝泉州 黑白蕃商 海洋贸易 市舶收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正>入选理由学校坚定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坚持非营利的办学初衷,坚持“扎根晋江、服务泉州、面向福建”的办学宗旨,瞄准区域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在职业本科建设、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学校简介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前身是创办于1986年的福建省摩托汽车培训学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植凤寅
主持人的话:《福建省泉州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已于2012年底获国务院批准通过,泉州成为继温州、珠三角之后的第三个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该金融改革方案的最大特点在于明确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指向,旨在通过一系列改革探索寻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新模式和新途径。方案公布之后,福建省召开了一系列调研与会议,研究相关实施细则与配套措施。目前,"泉州金改区重点项目库"管理制度已经制定实施,首期重点推进项目已取得初步成效。下一步泉州金融改革将如何能做到配套全、措施活、服务实,值得关注。本期一线话题约请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翁海珠
目前我国农村图书馆建设存在着政府职能弱化等原因造成文化环境建设缺失。文章从侨乡泉州沿海农村图书馆建设的实践,探讨如何通过强化政府职能,创新经营机制等举措来建设侨乡农村图书馆,建立推动侨乡文化大繁荣、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的新机制。
关键词:
农村图书馆 建设 创新机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叶新才 李洪波 张国栋
乡村旅游在我国尚处于发展探索阶段,发展势头良好,但是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生态系统管理起源于传统的自然资源管理和利用过程,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根据生态学原理,以泉州市乡村旅游发展与管理为例,介绍乡村旅游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特点,构建乡村旅游的生态系统管理理论框架,分析泉州市乡村旅游发展与管理现状,并提出其生态系统管理建议,为我国制定乡村旅游区域化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生态系统管理 泉州市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泉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董建华
本文拟依托征信层面,首次从实证角度通过"定量+定性"方式对绿色信贷政策执行效率开展数理量化分析,意图通过对企业征信系统中已入库信贷数据的时序观测及趋势研判,以及用以度量、评估"绿色信贷"执行效率的指标变量体系设计,在此基础上尝试构造环保信息入库与企业环保意识、融资情况等参数间的相关性数理分析模型,从中探究征信体系如何通过环保信息入库这一制度性安排来实现"绿色信贷"的执行传导,并对企业环保、信用意识和金融机构放贷行为产生深远影响的信用传导机制,进而深层次探求"低碳金融"征信层面的制度设计缺陷及政策盲区,并相应提出提升绿色金融执行效率的较优选择路径。
关键词:
征信 绿色信贷 传导效应 实证分析 研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复兴
福建泉州,一个40万人口的南方中等城市,近年来的改革动作迭连不断。去年9月,处于南方一隅的泉州悄儿没声地又做了一件令经济界为之震动的事儿:把市属的41家国营企业一揽子与一家外商合资,而且外商拥有60%股份。对此,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称之为“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创举”。聪明而又实干的泉州人避开了令人烦恼的姓“资”姓“社”的争论,认认真真实实在在地做了一项理论家称之为“带有根本性变革”的大事。当然,对此现象的争论远远没有完结,本文也不做结论,只是把这事原原本本地介绍给大家,由你们来评说。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庄重明
开拓进取建设新泉州福建省泉州市房地产开发经营公司总经理庄重明房地产是一个整体,房地产经营是房地产经济活动的主体。研究如何加强房地产经营管理、深化房地产经营管理的改革,从而推动房地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在当前就十分重要。城市建设无非是房产和地产两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泉州市通过实施旧城改造,开展市地整理,由政府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统一管理,并合理分配土地收益,有效把握和调控城市土地供求关系,显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伟,凌起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泉州已跨入工业化加快发展阶段,成为福建乃至全国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合理的工业结构是区域工业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文章以1990—2000年为考察期,以福建省为参照系,选取31个工业行业,采用SSM对泉州市工业结构加以研究。针对分析所揭示出的问题,结合实际,对今后泉州市工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作出建议:①侧重对能源、原材料、新兴工业的增量投入,加快发展石油化工、机械、电子等产业;②注重对传统支柱产业的存量调整,改造提高纺织服装、建材陶瓷、食品饮料等产业;③保证资金投入、拓展外埠市场、扩大企业规模,提高支柱、重点产业的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