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94)
- 2023(8837)
- 2022(6792)
- 2021(5909)
- 2020(4520)
- 2019(10020)
- 2018(10008)
- 2017(18788)
- 2016(10335)
- 2015(11536)
- 2014(11821)
- 2013(11516)
- 2012(10793)
- 2011(9993)
- 2010(10132)
- 2009(9326)
- 2008(9068)
- 2007(8250)
- 2006(7814)
- 2005(7568)
- 学科
- 济(51539)
- 经济(51487)
- 业(25621)
- 管理(24021)
- 地方(20673)
- 中国(20544)
- 农(18181)
- 企(17014)
- 企业(17014)
- 业经(14427)
- 农业(12684)
- 发(12013)
- 方法(10905)
- 地方经济(10866)
- 融(9536)
- 金融(9535)
- 银(9453)
- 银行(9438)
- 学(9418)
- 发展(9354)
- 展(9332)
- 行(9265)
- 制(8934)
- 数学(8794)
- 数学方法(8731)
- 环境(8503)
- 财(8170)
- 产业(8029)
- 贸(7842)
- 贸易(7831)
- 机构
- 学院(149524)
- 大学(145248)
- 济(62017)
- 经济(60594)
- 研究(60215)
- 管理(50279)
- 中国(45734)
- 理学(41083)
- 理学院(40500)
- 管理学(39756)
- 管理学院(39482)
- 科学(37228)
- 京(32820)
- 所(31760)
- 农(29043)
- 研究所(28583)
- 财(28165)
- 中心(26544)
- 江(25027)
- 范(23217)
- 师范(22985)
- 农业(22284)
- 院(21775)
- 业大(21706)
- 北京(21579)
- 省(21409)
- 州(20846)
- 财经(20840)
- 经济学(18918)
- 科学院(18841)
- 基金
- 项目(94048)
- 科学(73496)
- 研究(71266)
- 基金(64662)
- 家(56629)
- 国家(56060)
- 科学基金(46944)
- 社会(45000)
- 社会科(42520)
- 社会科学(42509)
- 省(39764)
- 基金项目(33748)
- 划(32028)
- 教育(30931)
- 编号(29615)
- 发(27878)
- 自然(27777)
- 自然科(27056)
- 自然科学(27050)
- 自然科学基金(26515)
- 资助(25114)
- 成果(24492)
- 发展(22755)
- 展(22365)
- 课题(22238)
- 重点(22027)
- 创(19223)
- 部(19057)
- 国家社会(18440)
- 创新(18035)
共检索到2517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邓玉娜
本文基于对清代河南城镇密度、交易面积与半径、城镇规模等因素的考察,认为该省城镇化的发展一直保持了以中小城镇为主的格局。在地形、交通、人口分布、人地关系、风俗习惯等诸条件的重叠作用下,省内各区域之间城镇化发展不平衡,豫东最高,豫北、豫南次之,豫西最低。并且,认为咸同时期的连年兵燹对城镇化发展有限止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城镇的发展,对于小城镇的影响则相对较小。
关键词:
清代 河南 城镇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书茂
城镇化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河南作为全国传统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城镇化水平低、质量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具有典型意义。针对存在的问题,必须努力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场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创新城镇化发展体制和机制。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路径探究 河南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闫芳 汤振兴
[目的]以往对产业集聚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研究较多,对结果研究较少,文章基于作用结果的角度,综合评价河南省产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贡献。[方法]该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基于产业集聚的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入手对河南省产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发展进行评价。[结果](1)经济助推城镇化是基于产业集聚的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评价因素,其次是社会助推城镇化、环境助推城镇化和科技助推城镇化;(2)从经济和社会城镇化而言,基于产业集聚的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一直处于不断发展上升阶段;(3)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能耗降低率(E_1)以及单位土地使用面积SO_2、化学需氧量排放量(E_2)是评价不同区域产业集聚对当地环境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指标;(4)而集聚区每万从业人员有效发明专利数是评价产业集聚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科技推动作用的重要指标。[结论]产业集聚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在经济和社会城镇化方面表现为一定的助推作用,对环境和科技城镇化的影响与各地域集聚区发展水平有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思敬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动力。河南作为我国的传统农业大省和"粮仓",城镇化率较低、发展起点较低、发展任务繁重。文章在分析了河南省城镇化建设理念、政府政策、城镇结构、产业结构、城镇地域发展以及城镇治理方式方法等六大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研究了河南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论述了河南城镇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路径和对策,为河南城镇化建设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参考。
关键词:
河南省 新型城镇化 发展路径 对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志伟
利用2001年~2012年河南省1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基于PVAR的GMM估计、面板格兰杰因果检验、面板脉冲响应分析和面板方差分解等诸多实证方法,笔者考察了金融发展对就业城镇化、生活方式城镇化、城市建设城镇化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发展对河南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影响,金融发展显著抑制了就业城镇化的推进,但是短期内显著促进户籍人口城镇化进程,对生活方式城镇化和城区建设城镇化的支持则很不明显。格兰杰因果检验和方差分解分析表明:金融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主要通过就业城镇化、户籍人口城镇化渠道产生。研究对河南省乃至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推进中配套金融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城镇化 实证研究 河南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炜 马承伟 杨晓东
采用实地调查法对沁阳市村镇建设用地的现状进行了现场踏勘 ,并结合GB5 0 188— 93《村镇规划标准》 ,利用定性判定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对沁阳市村镇建设用地的潜力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 ,沁阳市村镇建设用地的内部潜力为 86 1 6hm2 ,城区建设用地潜力为 16 6 0hm2 ,闲散地的潜力为 2 2 5 7hm2 ,建设用地潜力合计为12 5 3 3hm2 。提出了村镇建设用地整理的途径 :可以通过撤乡并镇、迁村并点 ,调整村镇等级结构 ,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率 ,为村镇建设提供大量用地 ;可以通过改造村镇内部的闲置土地 ,盘活建设用地存量 ;通过乡镇企业进入工业园区 ,非农...
关键词:
村镇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整理 用地潜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志伟
基于2006年~2012年河南省108个县级地区的面板数据,分别以就业城镇化和户籍城镇化为被解释变量,利用静态面板估计、动态面板估计和交互项估计等实证方法,本文较为系统地考察了金融发展对县域城镇化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对就业城镇化、户籍城镇化均有比较显著的正面影响,但对户籍城镇化的积极影响更强;伴随地区收入水平提升,金融发展对就业、户籍城镇化的积极影响都会更加显著;伴随地区服务业占比提升,金融发展对就业城镇化的积极影响会有所下降,对户籍城镇化的正面影响则会有所增加;伴随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加,金融发展对就业城镇化的积极影响会逐渐减弱,对户籍城镇化的正面影响则会不断增强。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县域 城镇化 河南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文茂林 王文卿
面对城镇化推进中普遍存在的生产、就业、消费和居住不一致,城市居住人口和户籍人口不一致,土地与人口城镇化速度不一致等问题,各地都在进行着不同城镇化模式的有益探索。据有关报道,国务院已将提高城镇化质量、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列入重要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全国城镇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红玲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对于实现中国农村社会结构转型、城乡发展融合、消费结构升级、经济稳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构建适用于河南省的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与耦合协调度测算其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的权重及二者的耦合度与协调发展度,划分其耦合与协调阶段类型。结果表明: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超前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郑州、许昌与洛阳新型城镇水平居于河南省前列,周口、南阳、驻马店与商丘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名列前茅;河南省新型城镇化高值区集聚在以郑州为核心的区域,南部区域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明显高于北部地区;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处于中高水平拮抗耦合阶段,多数城市已达到高水平拮抗耦合,北部地区耦合强度远高于南部,三门峡—洛阳—焦作—新乡—鹤壁—濮阳的耦合高值区串联成片;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整体隶属于轻度失调,多数城市已达到濒临失调,中部、南部的协调发展水平高于北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邱书钦
河南省面临着城镇化发展滞后、三农问题突出的现实问题,因此研究河南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构建了反映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对于二者协调发展的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VAR模型,探讨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
关键词: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邱书钦
河南省面临着城镇化发展滞后、三农问题突出的现实问题,因此研究河南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构建了反映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对于二者协调发展的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VAR模型,探讨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
关键词: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岳花艳
党的十八大报告和2012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城镇化提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其中提出,城镇化是中国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河南省作为农业和人口大省,其城镇化在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存在着征地不规范、规划不科学、体制机制创新滞后等不少较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本文对河南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瓶颈进行了深入剖析,从注重粮食安全、科学规划、加强城乡统筹等方面给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河南 新型城镇化 发展瓶颈 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巧玲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农村城镇化发展称为必然,而如今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研究利用河南省统计年鉴等资料11年来对河南省18个县市城市和乡村人口变化的统计数据,以城市化率为测度指标,将传统统计学方法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法相结合,通过计算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标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标,探讨河南省农村城镇化发展存在的差异性,并对差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河南省农村城镇化发展水平总体表现为上升趋势,其中豫中和豫西城市化率较高,豫南和豫东城市化率较低,但增长速度较快;(2)各区域内农村城镇化发展空间差异较大,豫中表现最为明显,但总体呈现不断缩小的趋...
关键词:
ESDA 城镇化 空间格局 河南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伟红 徐艳红 于鲁冀 梁亦欣
通过构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2005-2014年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进行动态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评价时间段内:1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处于稳步上升态势,2011年开始,河南省18个省辖市均摆脱了失调状态,但整体协调发展水平仍较低;2各省辖市的协调发展度地域差异较大,省会郑州的辐射效应较为明显;3目前全省18个省辖市中仅有郑州达到了"良好协调",其他省辖市仍以"初级协调"和"中级协调"发展状态为主,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具有较大的依赖和破坏。在对以上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改善对策...
关键词:
城镇化 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度 河南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