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00)
2023(2221)
2022(1980)
2021(1942)
2020(1510)
2019(3636)
2018(3803)
2017(6490)
2016(3891)
2015(4612)
2014(4899)
2013(4644)
2012(4354)
2011(3880)
2010(4047)
2009(3571)
2008(3577)
2007(3411)
2006(3050)
2005(2818)
作者
(10517)
(8633)
(8541)
(8195)
(5870)
(4220)
(4105)
(3515)
(3386)
(3262)
(3153)
(3016)
(2902)
(2803)
(2764)
(2677)
(2673)
(2596)
(2585)
(2397)
(2294)
(2242)
(2128)
(2118)
(2057)
(2043)
(1982)
(1868)
(1800)
(1784)
学科
(11731)
经济(11714)
管理(11000)
(9637)
(8018)
企业(8018)
(4781)
地方(4255)
(4101)
中国(4048)
理论(3850)
教学(3467)
业经(3460)
(3438)
农业(3225)
教育(3213)
方法(3204)
(2867)
(2831)
财务(2822)
财务管理(2804)
企业财务(2600)
(2397)
银行(2394)
学法(2335)
教学法(2335)
(2329)
(2234)
(2229)
贸易(2226)
机构
学院(51549)
大学(48076)
管理(16446)
(14961)
研究(14794)
经济(14341)
理学(12954)
理学院(12778)
中国(12606)
管理学(12476)
管理学院(12378)
(12278)
(10658)
(10348)
科学(9517)
(9364)
(8320)
师范(8249)
技术(7951)
中心(7889)
职业(7888)
(7742)
(7343)
(7191)
财经(6649)
北京(6568)
研究所(6518)
业大(6249)
师范大学(6185)
(5732)
基金
项目(27598)
研究(23331)
科学(20264)
基金(16679)
(13636)
国家(13423)
(13049)
社会(12161)
教育(11918)
编号(11730)
科学基金(11229)
社会科(11211)
社会科学(11208)
成果(10407)
(9820)
课题(8838)
基金项目(8720)
(7926)
资助(7068)
自然(6891)
自然科(6668)
自然科学(6665)
项目编号(6655)
(6575)
自然科学基金(6502)
重点(6278)
规划(6108)
(6054)
大学(5780)
(5706)
期刊
(24079)
经济(24079)
研究(17105)
中国(15103)
教育(12166)
(9019)
(7173)
管理(7027)
学报(6738)
技术(6214)
(5799)
金融(5799)
科学(5640)
大学(4956)
业经(4837)
图书(4792)
农业(4508)
职业(4278)
学学(4274)
书馆(3737)
图书馆(3737)
财会(3633)
(3204)
论坛(3204)
财经(2961)
技术教育(2918)
职业技术(2918)
职业技术教育(2918)
(2886)
会计(2813)
共检索到888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郭睿君  
"中人"身份选择不以地位、经济、威望为拘,"面子"的大小并不是选择"中人"的绝对标准。一般亲族较为普遍的担任中人,妇女、佃人也可以作中参与到契约关系中。中人的选择是契约双方根据具体情况、实际需要,在其特定的乡土社会网络中,亲疏、远近、尊卑自由组合的结果,自身品质良好的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中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郭睿君  李琳琦  
中人报酬主要有银两、宴请和物品三种类型。本文通过对清代徽州契约文书的整理和分析得出,中资占交易总额的比值一般在2%—10%之间,尤以5%左右的居多,且清前期的比值略低于清中晚期。该比值的确定,与中人和契约双方的关系及其发挥的作用均有关联。中人报酬由哪一方支付带有不固定性,主要依据"成破"双方的经济地位以及对契约合同的遵守情况而定。在大多数情况下,获取报酬并不是中人作中的动因和目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秋梅  
清代,买卖契约作为重要的契约类型之一,一方面,在国家法的统一规范与国家政权的竭力参与下,表现出较高的统一性,其外在形式日趋规范与统一,契约内容渐趋明确与固定;另一方面,则因受到不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风俗等因素的影响,无论是在契约主体构成、交易标的选择,还是要件设置和订立程序方面又都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对买卖契约地区差异性的表现及其生成原因的分析,有助于为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清代国家法律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岸冰  
在徽州民间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以土地转让为基本内容的契约是贯穿徽州民间社会经济发展的主线,此类契约并以此为端点,辐射于徽州民间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一种更为广泛的社会契约经济。维系徽州契约经济发展的社会构造是多方面的,国家法律与地方宗族法规是规范契约经济的根本,信任是契约关系成立的前提,惩罚是契约关系维系的保障。这三重构造之间不断的调适、融合,对徽州民间财产流转的活跃,矛盾的化解,社会的稳定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使徽州民间契约经济在明清时期得到持续的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吴秉坤  
田宅典当,是中国封建社会财富转移的一种重要方式。其内部存在不同的类型,这种类型区分就体现在典当契约的不同格式中。学术界有一种观点,即以"典契"和"当契"来指代这种不同类型,认为"典"、"当"有别。最新发现的一批徽州典当契约证明,"典"与"当"并无本质区别,二者是可以交互使用,因此用"典契"与"当契"来指代"典当契"中的不同类型是不太合适的。根据民国徽州的契文格式手抄本,典当契的不同类型可以用"当契包租式"、"当契包利式"和"当契交业式"来加以区分。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振忠  
王振忠,1992年历史学博士,1998年晋升教授,现为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盛承  
在湖北天门熊氏田地交易契约中,民田以粮起科,渔田、官庄田以银起科,田赋科则相差甚大。此种差异是天门县明清赋税制度演变的直接体现,与明代王府庄田的圈拨及其在清代的清理有直接关系。明代民田以粮起科,清代相沿不变。明代潞藩渔田、兴藩官庄田征收租银,入清以后二者按租起赋,田赋以银起科。天门县赋税征收时分立米册和银册,当税粮跨册过割时,通过转换税粮形态来维持税粮与册籍在类型上的统一。清代更名田是一种抽象的田地及赋税门类,在地域社会中有各种名目,契约中的渔田即潞藩更名田,官庄田即官庄更名田。另外,天门县的田赋科则既无清初的"本色米复归"现象,亦非兼征白银与实物,而"固化"的科则确定的税额是摊派实征税额的计税单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江太新  苏金玉  
亩产问题是经济史研究中的一个大问题,学术界对此已发表了许多意见,应该说是有成绩的,但由于过去的研究,缺乏占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所以得出的结论又是不能令人满意。我在治史过程中,经过多年的积累,从《屯溪档案》中获得一批珍贵的材料,很有助于解决清代徽州地区的粮食亩产问题,我们想通过这个地区的个案研究,也许能为研究亩产问题提供一点有益借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严玲  赵黎明  
公共项目的本质是一组利益相关者围绕公共需求,共享项目资源而缔结的长期性契约。公共项目契约与市场契约之间是一种互补关系,项目契约是通过要素市场而形成的,但是项目契约与市场契约相比,不是依赖于社会分工和各利益主体的比较优势,而是依赖于形成项目契约的项目团队之间合作生产带来的效益和产生的财富。回答了公共项目的本质以及项目与市场的边界,就使项目具有了可分析性,奠定了项目治理理论的基石。文中最后指出了基于公共项目治理理论的代建绩效改善途径。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蕾  
徽州文书是20世纪中国民间历史文献领域的重大发现,由其形成和推动的徽学研究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文章简要回顾中山大学徽学研究、徽州文书收藏历史与传统;介绍中山大学图书馆藏徽州文书的规模、类型与特色,以及徽州文书分类整理与研究的初步成果和进展;论述徽州文书的数字人文发展趋势及其意义。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马振  
中山大学图书馆藏徽州文书中约有1.5万件教育考试类文献,具有保存完整、以应试为导向的特点,主要为书院教育类文献和科举应试类文献。徽州文书中教育考试类文献是封建教育体系之下书院教育与科举应试的产物,鲜活地体现了当时基层教育的状态。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支平  
泉州黄宗汉家族在清代后期社会经济激变的环境里 ,以其在政治上取得比较显赫的地位 ,能够逐渐适应时代的变迁 ,从经营土地转而经营城市房店业、典当业以及其他种类的工商业 ,使得家族经济有着较快的发展。这个事例表明 ,中国近现代的工商业 ,与鸦片战争以前的社会经济 ,有着不可分割的某种传承关系 ;中国传统社会里的地主、官僚、高利贷者们 ,只要能够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 ,吸取先进的经营方式 ,也完全可以直接转化为近现代商业的企业主。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蕾  
徽州文书是20世纪中国民间历史文献领域的重大发现,由其形成和推动的徽学研究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文章简要回顾中山大学徽学研究、徽州文书收藏历史与传统;介绍中山大学图书馆藏徽州文书的规模、类型与特色,以及徽州文书分类整理与研究的初步成果和进展;论述徽州文书的数字人文发展趋势、研究与实践重点及其对人文科学研究发展的意义。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唐智燕  
清代宁波契约文书中"更田"、"更地"等"更~"说法十分常见,弄清楚其含义,将有助于正确解读该批文契。本文主要依据文契中出现的"更~"与"众~"及"采~"异文现象,认为"更~"与"众~"或"采~"所指相同,即用以指称两家或几家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某一处田、地、山或屋等,因而"更田"与"更名田"无关,它指的是两家或几家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某一处田,"更地"也不是指"屯更地",它指的是两家或几家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某一处地。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支平  
本文通过对一批尚未被人引用的清代台湾中部民间契约文书的分析,就清代台湾开发过程中汉民与番民(即"平埔族")的土地交易,归纳出四个特点。一、清代台湾汉番之间的土地承耕、承租,不能与我们平常所认知的大陆地区的租佃关系等同起来,出租土地的番民,从名义上是地主,但是他们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二、开发期的台湾,租种者承耕的土地大多属于初垦或半熟状态,因此在租谷的交纳上需要工本费的折算,与大陆福建等地的地租交纳方式差异较大;三、由于经济及耕作技术上的优势,汉民承耕、承租番民的土地,经过若干年的产权更换交易之后,往往反客为主,番民的地主身份日益弱化,而汉民逐渐成为土地的实际主人;四、在清代台湾汉番土地交易中,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