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3)
2023(1375)
2022(1141)
2021(1376)
2020(1012)
2019(2159)
2018(2000)
2017(3148)
2016(1930)
2015(2285)
2014(2060)
2013(1952)
2012(1983)
2011(1781)
2010(1908)
2009(1708)
2008(1676)
2007(1383)
2006(1297)
2005(1206)
作者
(4917)
(4164)
(4146)
(4091)
(2648)
(2037)
(1832)
(1634)
(1611)
(1515)
(1412)
(1408)
(1380)
(1338)
(1310)
(1267)
(1243)
(1203)
(1140)
(1108)
(1105)
(1048)
(996)
(990)
(971)
(971)
(969)
(908)
(880)
(840)
学科
(5177)
经济(5168)
教育(3745)
管理(3639)
(3022)
中国(2882)
(2464)
(2443)
企业(2443)
思想(2250)
政治(2102)
(1967)
思想政治(1865)
政治教育(1865)
治教(1865)
德育(1848)
(1517)
理论(1511)
研究(1497)
地方(1495)
农业(1395)
业经(1328)
(1266)
方法(1264)
(1212)
工作(1095)
(1012)
(954)
(875)
数学(814)
机构
大学(26047)
学院(23901)
研究(10125)
(7821)
经济(7593)
管理(7249)
中国(6438)
科学(6149)
理学(6048)
理学院(5935)
管理学(5761)
管理学院(5705)
(5703)
(5128)
(5081)
师范(5046)
研究所(4561)
教育(4405)
(4279)
(4221)
师范大学(4197)
中心(3973)
(3882)
北京(3627)
(3470)
业大(3324)
农业(3318)
(3284)
财经(3158)
(3002)
基金
项目(14636)
研究(11845)
科学(11142)
基金(9974)
(8600)
国家(8474)
社会(7303)
科学基金(6888)
社会科(6808)
社会科学(6807)
教育(5918)
(5779)
成果(5627)
编号(5359)
(4816)
基金项目(4816)
课题(3821)
自然(3748)
自然科(3673)
自然科学(3672)
资助(3654)
自然科学基金(3599)
(3452)
重点(3433)
项目编号(3400)
(3340)
(3287)
(3170)
大学(3067)
(3028)
期刊
(10762)
经济(10762)
研究(9850)
中国(7975)
教育(7852)
学报(5580)
(4720)
大学(4314)
科学(4034)
(3613)
学学(3574)
图书(3017)
管理(2982)
农业(2930)
书馆(2267)
图书馆(2267)
(1966)
(1909)
金融(1909)
财经(1865)
技术(1817)
(1793)
高等(1728)
职业(1699)
(1684)
社会(1643)
高等教育(1537)
(1443)
论坛(1443)
情报(1441)
共检索到437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琢  
《訄书·清儒》是章太炎对于清代学术史的全面考察,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从《清儒》在清代学术史研究中的奠基地位、古文经学与太炎对清代学术精神的总结、太炎对清代学术的思想突破,以及从《訄书》到《检论》的学术发展四个角度,可以对其进行深入解读,展现太炎对清代学术的历史总结与思想突破。具体而言,《清儒》在学术史的分期、脉络、派别、视角、体例等方面奠定了清代学术史研究的基础框架。《清儒》将清代学术精神总结为"求是观化",深刻把握了清代学术的总体特点,体现出章太炎立足清代学术,建立现代意义的中国文化的思想追求。在这一点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牛金成  杨英丽  
何清儒提倡职业教育是着重于职业生活的一种类型的教育,应具有一定的高低层次,其功能在于使职业生活与人生更加圆满;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应突出实用性,彰显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职业教育教材采用职业工作分析的方法编制;职业教育教学采用通过个人分析的因材施教及与实际工作相符的教学方法。何清儒的这些职业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今的职业教育发展具有着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崔延强  邓磊  
对于大学而言,从事学术既是首要责任,也是立足之本。在后工业时代的知识社会背景下,大学需要承担起多方面的义务,这也意味着现代大学的学术责任具有多重内涵。从事学术是对大学学术责任的狭义定位,大学的学术研究还隐含着一定的政治需要和社会目标,这是大学学术责任的广义延伸。大学的学术反映出在职业、道德、政治和社会这四方面的功能属性,体现现代大学功能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性。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蔡志新  
国学大师章太炎是坚定的重农论者,他曾明确指出农业是工商业发展的前提并要求改革中国近代的土地制度,但其基本主张前后不一,即原先赞同孙中山的平均地权纲领,后来却否定之。他也是典型的金属货币论者,但其金属主义货币理论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成熟的演进过程。他不仅主张实行一些兼顾税负公平和财政增收需要的征税举措,也主张谨慎对待外债,却又因为一度追随袁世凯的政治立场而错误地批评黄兴为维护中国主权而倡办国民捐以防止袁氏政府滥借外债的正确主张。他还能够辩证地看待侈靡式消费,并就民国初年东北经济的振兴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枭鹰  
高等教育学学术体系兼具知识体系、范畴体系、理论体系和规律体系的综合属性,是高等教育学体系建设的"元点"和"回归点"。作为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高等教育学学术体系可看作一种关于高等教育的逻辑化、原理化、系统化的"高深知识集合体";作为高等教育学范畴体系,高等教育学学术体系的构建集中表征为一种特殊的高等教育学范畴运动;作为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高等教育学学术体系主要以理论的方式出现、以理论的形态存在;作为高等教育规律体系,高等教育学学术体系以建立高等教育规律体系为其责任、使命、承诺和目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守蓉  程显雅  陈琰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着丰富的政治意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政治意蕴主要体现在政治方向、政治力量、政治诉求和政治思维四个维度。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鲜明政治方向,党的领导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最高政治力量,国家生态安全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根本政治诉求,底线思维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突出政治思维。
[期刊] 求索  [作者] 郑兴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牢牢把握中国基本国情和具体农情,深刻洞悉农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与新问题,站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高度,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逻辑主线,以增进农民福祉为人本旨归,以市场化、组织化和合作化为实践路向,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目标向度,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论述,层次鲜明地勾画出新形势下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图,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守蓉  程显雅  陈琰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着丰富的政治意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政治意蕴主要体现在政治方向、政治力量、政治诉求和政治思维四个维度。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鲜明政治方向,党的领导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最高政治力量,国家生态安全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根本政治诉求,底线思维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突出政治思维。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颜鹏飞  李朝辉  王今朝  马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牛金成  
民国时期我国著名的职业教育家何清儒秉承整体人生职业指导观,认为职业指导是帮助个人解决各种职业问题的指导,具有广泛性、辅助性、个别性、关联性、合作性和持续性。职业指导有科学的依据,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采用一定的方法按一定的步骤进行指导,并提出要创造性地进行职业指导。何清儒在职业指导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已形成较为完善的职业指导思想体系,对当时的职业指导理论界和实践界产生了较大影响,时至今日,对我国职业指导仍有着一定的借鉴与启示作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银慧  
何清儒从时代特征出发,提出体现时代精神的职业指导思想,成为现代职业指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倡导通过创造性的职业指导来提高职业指导的地位,采用调查与面洽相统一的个别指导方法,重视高中阶段职业指导,强调从师资训练入手,推行职业指导。这些极具实践指导意义的理论,不但推进了现代职业指导的发展,而且也为今天职业指导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高瞻  
1999年3月29日,对美国股市而言,是载入史册的一天,道·琼斯指数是日收盘首次突破万点,以1000678点报收。3月中旬以来,道·琼斯指数数度向万点大关冲击,但均未获得成功。关前徘徊,曾使投资者产生畏高情绪,一时间,保守心态占据上风,纽约股市回档...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晓洁  
在西学东渐背景下的近代中国,如何重整传统文化资源来抵御西学的入侵,是有识之士面临的共同问题。尊荀抑孟是章太炎研究先秦子学,彰显自己经世用心时的整体立场。受制于中国近代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章太炎认为孟子以道德介入政治的路径过于理想化,无法切中现实之弊,不如荀子的政治治理思想务实、理性而有效验。因此,相比于其他诸子,对孟子的研究是章太炎学术思想中极为薄弱的部分。尽管如此,章太炎还是通过以佛解孟的方式对孟子人性论进行诠释,以外道的“神我”来诠释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这一命题,鲜明地体现了他在近代学者中比较独特的研究方式与学术特点。作为具有双重身份的近代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章太炎的思想观点亦有学术和政治两方面的用心,并经常因为二者之间的张力而使得其前后言说具有一定的矛盾性。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彭传华  
章太炎秉承事功与学术二元的评价观,对古今中外"既立"诸学都进行分解与批判,其分解与批判的对象自然包括王学。与学界所持"章太炎对王学的态度在不同的阶段呈现截然不同的面貌"的观点迥然不同,本文研究表明,章太炎就其一生而言,大体上都是非王。按章太炎学术发展的内在脉络,可以将其对王学的批评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具体思想历程如下:在章太炎"转俗成真"的学术前期,《訄书·王学》以科学主义的视角批评王学"立义至单""无组织经纬",指责王学"以良知自贵"造成与科学的疏离;《谴王氏》以民本主义的原则批评王学"其学既卑,其功又不足邵";《答铁铮》以民族主义的原则批评王学"偏于我见";《检论·议王》以实用主义的标准批评王学不能治国、不能布政,讥讽阳明为"匹夫游侠之士",指陈王学之失在于"剀切而不得分齐"。在其"回真向俗"的学术后期,章太炎以佛学的立场批评王学"轻礼教""尚阴谋",并批评王学的良知说不能了生悟死,质疑亲民说所造成的思想流毒。总体来看,章太炎一生非王,尽管晚年对王学有所肯定,依然是情非得已,"只是应时方便",不是真正意义的归王。章太炎在前后不同时期对王学批评有着不同的侧重,这正好印证了其思想经历了由"转俗成真"到"回真向俗"的精神蜕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