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23)
2023(1723)
2022(1401)
2021(1299)
2020(1030)
2019(2332)
2018(2093)
2017(4004)
2016(2235)
2015(2694)
2014(2463)
2013(2498)
2012(2377)
2011(2189)
2010(2019)
2009(1748)
2008(1737)
2007(1409)
2006(1296)
2005(1153)
作者
(7568)
(6558)
(6382)
(6070)
(4033)
(3145)
(2832)
(2439)
(2381)
(2200)
(2181)
(2128)
(2115)
(2115)
(2084)
(2047)
(1880)
(1797)
(1733)
(1723)
(1620)
(1578)
(1503)
(1488)
(1480)
(1461)
(1366)
(1320)
(1305)
(1298)
学科
(11137)
经济(11133)
(5764)
(5450)
管理(5218)
地方(4344)
方法(4248)
数学(3964)
数学方法(3936)
农业(3671)
(2581)
业经(2500)
(2478)
贸易(2475)
(2394)
环境(2303)
(2278)
企业(2278)
生产(2186)
地方经济(2131)
中国(1842)
资源(1682)
(1662)
农业经济(1560)
服务(1556)
生态(1530)
服务业(1430)
(1371)
土地(1227)
技术(1211)
机构
学院(33914)
大学(32491)
(15941)
经济(15726)
研究(15313)
(12181)
管理(12059)
中国(11117)
理学(10486)
科学(10467)
理学院(10355)
管理学(10158)
管理学院(10107)
农业(9706)
(8367)
业大(8269)
研究所(7855)
(7396)
中心(6619)
农业大学(6039)
科学院(5918)
(5490)
(5072)
(4992)
(4877)
(4795)
(4729)
经济管理(4727)
经济学(4673)
北京(4418)
基金
项目(26535)
科学(20570)
基金(19438)
(18877)
国家(18766)
研究(17472)
科学基金(14919)
社会(11401)
社会科(10854)
社会科学(10853)
基金项目(10279)
自然(10235)
自然科(9881)
自然科学(9876)
(9813)
自然科学基金(9675)
(8861)
资助(7795)
教育(6641)
(6624)
编号(6505)
重点(6333)
计划(5580)
(5580)
(5579)
(5461)
国家社会(5331)
科技(5329)
(5321)
创新(5141)
期刊
(16736)
经济(16736)
(11069)
研究(8638)
农业(8193)
学报(7270)
中国(6970)
科学(6851)
大学(5172)
(5170)
学学(5134)
资源(3625)
管理(3485)
业经(2958)
技术(2784)
(2647)
问题(2578)
业大(2504)
经济研究(2407)
世界(2405)
(2216)
农业大学(2082)
技术经济(2071)
中国农业(1975)
现代(1842)
林业(1798)
科技(1747)
经济问题(1708)
农村(1688)
(1688)
共检索到488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郭松义  
在1994年第1期《中国经济史研究》上,本人以《清代南方稻作区的粮食生产》为题,就有清时期南方诸省的粮食亩产、总产和人均粮食拥有量,进行了讨论。现在,我们把目光移到北方旱作区,看一看在鸦片战争前夕,那里的粮食生产达到了什么水平。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闫述乾  王海强  
本文通过1987年以来陇中旱作农业地区气温变化与降水量、干旱成灾面积、粮食产量等重要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回归分析,发现干旱对甘肃陇中旱作农业区粮食生产影响非常大,相关系数达到了0.715。保护耕地面积、控制人口增长、大力推广抗旱农作物品种和节水农作技术等,稳定和提高甘肃陇中旱作农业区粮食产量对构建甘肃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蔡雪雄  李倩  
利用我国七大粮食主销区近5年的面板数据,以人均粮食产量为切入点,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实证分析技术投入、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土地投入、自然条件五大关键变量对主销区粮食生产安全的作用方向与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主销区五大关键变量的变动都会引起人均粮食产量的变化,除自然灾害具有相反的作用外,其余变量的提高均能增加主销区的人均粮食产量,且土地投入产出弹性最大,对保护主销区的粮食生产安全来说最为重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彭澧丽  龙方  卜蓓  
运用DEA方法测算2004—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补偿政策的效率。结果显示:我国粮食生产补偿政策的实施对粮食生产效率提高的影响并不显著,且呈反复波动趋势。根据我国分地区逐步推进粮食生产补偿政策实施的特征,运用双差分模型对我国粮食生产补偿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了其对粮食产量增长的政策影响。结果显示,我国粮食补贴政策对粮食产量的提高有正面效应,但其长期效应有待研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仁元  
我国按照农业区划原则确定的九大农区是:东北区、内蒙及长城沿线区、黄淮海区、黄土高原区、长江中下游区、西南区、华南区、甘新区、青藏区。改革开放以来,各大农区的粮食生产格局和潜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从我国九大农区资源情况、粮食生产的现状分析入手,研究各大农区粮食生产潜力,从中寻找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郭松义  
在古代社会,农业是国民经济最主导的部门,而粮食生产又是其中的核心,因为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社会求以发展的基础。在我国历史上,粮食问题既是广大农民辛勤劳作之所系,同时也是历代统治者关注的焦点。考察历史上的粮食生产,必然要触及到当时的亩产、总产、人均拥有量等基本课题。近年来,在国内外先后有不少学者参与了这个讨论,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但因这个题目难度很大,特别是资料零散不成系统,加上计量上的问题,在很多方面,一时还无法得出众所首肯的结论。有鉴于此,本人不嫌浅陋,以接邻近代的清代为例,探讨一下1840年前夕中国南方稻作区的粮食亩产、总产和人均拥有量问题。作为一个讨论的参与者,目的只是想把我们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郭造强  李霄汉  鲍宁智  崔俊辉  
该文提出河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必要性,指出核心区由70个县(市、区),面积超过200万hm2,集中连片,建成后商品粮达到110亿kg。并论述了核心区发展思路、建设重点和落实各项政策,加强组织领导的五项保障措施。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杜凯  
李军教授等的新作《气候变化对清代华北地区粮食生产及粮价波动的影响》2021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粮食生产更是中国社会的重中之重,对历史时期粮食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解决当前所面临的全球性粮食问题。该书以清代华北平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及粮价波动的影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静  马潇璨  
选取产粮区玉米、水稻和小麦三种作物,在考虑农业水污染的情况下,利用能够弥补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dmu)数量相对不足的窗式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方法探究产粮区2003-2012年三种作物用水效率及其决定因素。结果表明:三种粮食作物生产用水效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均有所提高,但明显低于各自的技术效率;用水效率从高至低依次为玉米、小麦和水稻,而技术效率则依次为水稻、玉米和小麦;粮食主产省用水效率均比非粮食主产省高;长期偏低的农业水价并未真正反映水资源的经济价值。依据以上情况,提出产粮区应通过引入先进农业灌溉设备与技术,并根据产粮区粮食生...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贵舫  丁秀平  
随着国内外粮食市场形势的变化,主要以促进产量增长为目标的粮食支持政策以及具有高度"政策市"特点的粮价形成方式存在着变革的必要。对此,本文在结合我国粮价形成机制中面临的双重性以及粮食生产者对成本、价格、市场方面所表现出的行为进行研究,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粮食生产者的行为特点,探讨合同订购制取代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前景,确定并完善建立支持粮食生产核心区价格形成机制的思路和方向,以稳定粮食主产区的价格,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勇明  陈兰兰  
价格变动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李勇明陈兰兰我国是一个产粮大国,又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粮食生产问题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但是,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市场机制和价格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海燕  张世英  
本文研究我国26个省份的粮食产量问题,对全国粮食生产数据进行建模,了解我国粮食生产的整体情况;对26个省份粮食生产数据建立平行数据模型,分析粮食生产的地区差异;然后利用分层聚类分析法把26个省份的粮食生产结构情况分为四类,进一步研究粮食生产的区域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谢杰  
本文用中国1978-2004年间的粮食生产相关投入要素数据,并考虑农业改革的政策影响,通过逐步回归和加权最小二乘回归等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方法,构建了一个统计特征合理的中国粮食生产函数。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发现:土地和化肥使用是影响粮食生产的最主要要素,并认为在土地、化肥施用以达极限的背景下,技术进步是提高我国粮食产量的新的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