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78)
- 2023(4180)
- 2022(3477)
- 2021(3359)
- 2020(2736)
- 2019(6132)
- 2018(6013)
- 2017(11883)
- 2016(6344)
- 2015(6944)
- 2014(6741)
- 2013(6735)
- 2012(6327)
- 2011(5791)
- 2010(6013)
- 2009(5617)
- 2008(5542)
- 2007(5266)
- 2006(4924)
- 2005(4303)
- 学科
- 农(43726)
- 济(30123)
- 经济(30085)
- 农业(29024)
- 业(26830)
- 业经(11916)
- 农业经济(9701)
- 管理(9647)
- 村(8872)
- 农村(8864)
- 发(7978)
- 中国(7824)
- 方法(7279)
- 发展(6984)
- 展(6983)
- 土地(6831)
- 数学(6775)
- 数学方法(6737)
- 制(6734)
- 劳(6574)
- 劳动(6573)
- 地方(6528)
- 企(6496)
- 企业(6496)
- 收入(6414)
- 农业劳动(6293)
- 人口(6275)
- 策(5995)
- 及其(5854)
- 动力(5815)
- 机构
- 学院(91699)
- 大学(86249)
- 济(44151)
- 经济(43473)
- 农(39382)
- 管理(35868)
- 研究(33504)
- 理学(31266)
- 理学院(31004)
- 管理学(30585)
- 管理学院(30441)
- 农业(29553)
- 中国(26791)
- 业大(21714)
- 科学(19423)
- 农业大学(17818)
- 京(17447)
- 所(17094)
- 中心(16574)
- 财(15623)
- 研究所(15401)
- 江(14600)
- 业(14162)
- 经济管理(14055)
- 发(12663)
- 财经(12292)
- 省(12230)
- 经济学(12093)
- 科学院(11977)
- 范(11710)
- 基金
- 项目(61636)
- 科学(48871)
- 研究(48844)
- 基金(44778)
- 家(39530)
- 国家(38653)
- 社会(32514)
- 科学基金(32344)
- 社会科(30283)
- 社会科学(30274)
- 省(25455)
- 农(25001)
- 基金项目(24116)
- 编号(21478)
- 教育(19733)
- 划(19595)
- 自然(18514)
- 自然科(18024)
- 自然科学(18020)
- 自然科学基金(17701)
- 资助(16668)
- 成果(16602)
- 发(15326)
- 部(14284)
- 业(14138)
- 国家社会(13777)
- 制(13347)
- 重点(13263)
- 课题(13222)
- 性(13015)
共检索到143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行
本文探讨了清代手工业发展中 ,农民家庭手工业从副业向主业发展的趋势 ,及其经济意义。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金铮
近代冀中定县家庭手工业的历史表明,手工业存续之原因,既有传统因素的惯性,也有现代因素的刺激,但以传统力量为主,现代因素是在配合传统力量中发挥作用的。最根本的原动力,自古皆然,即以手工业补农业之不足,维持农家生计。但要实现这个原动力,还需要农家自身和外部社会条件的支持:其一,历史传承、农闲时间和机会成本低一直是家庭手工业存在的传统力量,使得农闲不闲,从而缓解或解决了农业劳动力剩余问题。其二,手工业原料来源扩大,既有传统原料,又有现代原料,但以传统原料为主。现代机纱原料的供给,对手工织布是一个促进,反映出机器工业与手工业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关系。其三,手工业工具也以传统为主,但有些手工行业尤其是改...
关键词:
定县 手工业 传统 现代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晓玲
抗战时期晋绥边区家庭手工纺织业的发展,延续了近代手工业,开辟了边区通往经济现代化的新方向,反映出边区经济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与前进。在战争背景下,其发展呈现区域化、传统化、市场化等特征。在近代手工纺织业发展进程中,尽管传统要素一度被抛弃,但仍构成抗战时期边区手工纺织业发展的根基。边区政府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是手工纺织业发展、传统力量延续的关键动力。历史证明,在现代化进程中,不仅市场化与工业化需同步前进,尊重传统要素、注重传统的延续性亦至关重要。
关键词:
抗战时期 晋绥 手工纺织业 工业化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徐建青
在有关清代手工业的史料中经常出现“合伙”、“股分”一类词语,从其存在来看,已不是一种偶发现象,它存在于许多行业中。这种“合伙”、“股分”式的手工业生产,不仅仅是一种筹资方式,也成为一种广泛采用的企业组织形式。它也得到官府的认可。在清代手工业的发展中,这种“合伙”、“股分”形式的企业组织也具有一定地位。史料中对此没有统一称谓,本文权且承袭传统提法,称之为“合伙制”。 有关合伙制前人已有研究,本文再作探察,或有不妥,还请方家指正。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徐建青
清前期手工业的发展水平与特点徐建青清前期手工业行业门类众多,各行业发展状况不同,有关的数字资料又相当有限,要求对清前期手工业的发展水平作出精确估计,可能是不切实际的。但传统手工业到清代发展到成熟阶段,也是它发展的鼎盛时期,对这一时期的手工业发展水平作...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吴承明
一、涵义和界限“工场手工业”一词译自马克思所称Die Manufaktur。1932年瞿秋白译为“工厂手工业”,1945年商务版《德华大词典》同。1953、1961年版郭大力等译《资本论》作“手工制造业”。后马列著作编译局译作“工场手工业”。本文中,“工场手工业”指其经济性质,具体组织依习惯,如绸厂、布厂、磨坊、油坊、机房、铁作、木器作等;类称用“手工厂”。工场手工业是资本雇佣劳动者的生产形式。但雇佣多少人始具资本主义性质,当因生产力发展状况和民族历史条件而异。在研究资本主义萌芽时,当时史料多不能区分家属劳动与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小溪
《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4期发表的吴承明的这篇文章,提出工场手工业是资本雇佣劳动者的生产形式。工业化初期,资本主义家庭劳动或散工制(Putting-out system)颇为流行,就其组织生产来说与工场手工业无异。该文主旨在研究工场手工业在我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因此,将商人雇主制与包买商作为散工制,并包括在工场手工业涵义之内。 西欧在工业革命前有个长达两个多世纪的工场手工业时期,它为西欧的工业革命铺平了道路。但只有英国是“自我”完成工业化的,稍晚实现工业化的国家都有个或长或短的机器大工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史建云
在近代中国,农村手工业的发展与近代工业之间存在多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本文主要以华北地区抗战之前的情况为依据,试从市场角度来说明近代农村手工业对近代民族工业的促进作用。由于传统社会中农村家庭手工业带有很大的自给性,由于农村手工业中最重要的纺织业主要市场在农村,人们常常认为农村手工业阻碍了近代工业开辟农村市场,对抗了机器工业的发展。这种观点,对传统的、以自给为主的农村手工业来说,也并不完全正确,对近代中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司徒尚纪
明代广东的经济文化,经过宋元以来的开拓,已跻进全国先进地区的行列。这在广东地方开发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与这个时期相适应,本省生产分布面貌也不同于过去,在农业和手工业分布上表现特别明显,体现了当时的广东经济地理特色。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帅
基于2017年全国调查数据的分析,探讨中国农民对政府的满意度现状,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重点研究人口结构特征、家庭资本和政治资本对政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民对各级政府的满意度从基层到高层依次递增,且总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政治身份与农民的政府满意度呈正向关系,即党员和村干部身份的农民对政府的满意度相对更高。家庭年收入对政府满意度呈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家庭年收入越高,其对政府满意度就会越高;但家庭负债与政府满意度呈现出负相关性,即家庭越负债,其对政府满意度越低。农民对政策的满意度以及农民的政治认同感也对政府满意度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尤其是保障性政策满意度与国家认同度越高,农民对政府的满意度也会越高。
关键词:
政府满意度 农村政策 家庭资本 政治资本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叶宜德,岳青,罗珏,汪和平,汪时东
通过对武穴、巫溪及宁国、岳西4县(市)807户农民家庭调查分析,发现农村正进入老龄化社会,赡养系数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低下,经济困难仍是农民应住院而未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农民对合作医疗认可度较高,而加强基金管理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认为要正确处理抗风险与受益面的关系;在宣传动员、组织管理中,要有农民代表参与,充分发挥村委会、乡镇卫生院等部门的作用;家庭外出流动人口增多对传统合作医疗提出了新的挑战。
关键词:
农村 合作医疗 家庭调查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云彦 石智雷
文章基于2007年8~9月对湖北省丹江口市、郧县和河南省淅川县58村3145户农村居民的抽样调查,以新迁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利用OLS回归模型,分析构成农户家庭禀赋的物质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对成员外出务工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户家庭禀赋对农民外出务工决策有着显著的影响,家庭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越丰富,成员外出的可能性越大。家庭财富积累状况和耕地数量与成员外出务工人数和可能性成"U"字形相关关系,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和较好的农民更倾向于外出务工。农民外出务工存在着家庭内在延续效应,有外出务工经验的家庭,家庭成员更容易外出。
关键词:
农户家庭禀赋 外出务工 家庭内在延续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继迁 郑宇清
文章利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数据,分析了失地农民的家庭禀赋对其就业机会与就业质量的影响。就业机会方面,家庭社会资本、家庭文化资本、家庭经济资本都有助于失地农民就业。家庭社会资本主要对自雇就业起显著积极的作用,家庭文化资本主要对受雇就业产生积极推动作用,家庭经济资本对促进失地农民自雇就业或受雇就业,都具有显著正向的影响,对自雇就业的影响更大。就业质量方面,对于受雇失地农民而言,家庭社会资本的积极功效集中于职业发展上,家庭文化资本的正向功效主要表现在工作稳定性方面,家庭经济资本对就业质量的四个方面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家庭禀赋 就业机会 就业质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翠霞 李岩
城郊失地农民家庭资产增长迅速,其选择及影响因素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通过对400名城郊失地农民的深入调查研究发现,城郊失地农民在家庭资产选择上表现出"求稳"和"冒险"并存的特点,生产经营和银行存款仍然是失地农民的主要投资方式,但股票和彩票投资参与占比远高于城市居民;投资风险偏好越高(即越冒险),风险投资参与占比越高;金融知识越丰富,稳定投资、风险投资和生产投资占比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稳定投资和风险投资占比越高;补偿金额越高,风险投资占比越高;年龄越大越倾向稳定投资,越不愿进行风险投资和生产投资;家庭人口越多,风险投资占比越多,稳定投资占比越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