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40)
- 2023(10125)
- 2022(8437)
- 2021(8192)
- 2020(6571)
- 2019(15053)
- 2018(15162)
- 2017(27838)
- 2016(15616)
- 2015(17678)
- 2014(17858)
- 2013(17262)
- 2012(16476)
- 2011(14862)
- 2010(15033)
- 2009(14033)
- 2008(13857)
- 2007(12810)
- 2006(11565)
- 2005(10255)
- 学科
- 济(65047)
- 经济(64956)
- 农(51527)
- 业(43809)
- 农业(33861)
- 管理(33196)
- 企(21869)
- 企业(21869)
- 方法(19339)
- 地方(19283)
- 业经(19187)
- 中国(18016)
- 数学(16756)
- 数学方法(16508)
- 制(14494)
- 学(13746)
- 财(13300)
- 农业经济(12878)
- 发(12497)
- 体(11473)
- 贸(10594)
- 贸易(10585)
- 发展(10281)
- 展(10265)
- 易(10218)
- 村(9863)
- 农村(9837)
- 融(9713)
- 金融(9704)
- 银(9682)
- 机构
- 学院(218450)
- 大学(212354)
- 济(85032)
- 经济(82943)
- 研究(80066)
- 管理(77279)
- 理学(65682)
- 理学院(64824)
- 管理学(63441)
- 管理学院(63063)
- 农(62884)
- 中国(61962)
- 科学(51182)
- 农业(48197)
- 京(46334)
- 所(41967)
- 业大(41629)
- 中心(39003)
- 江(38008)
- 研究所(37946)
- 财(37467)
- 范(31782)
- 师范(31432)
- 省(30628)
- 农业大学(29903)
- 州(29206)
- 北京(28503)
- 财经(28377)
- 院(27810)
- 经(25550)
- 基金
- 项目(144764)
- 科学(111376)
- 研究(108666)
- 基金(100996)
- 家(89758)
- 国家(88508)
- 科学基金(73061)
- 社会(66646)
- 社会科(62231)
- 社会科学(62213)
- 省(60149)
- 基金项目(54055)
- 划(48512)
- 教育(47888)
- 编号(47108)
- 自然(45779)
- 自然科(44593)
- 自然科学(44577)
- 自然科学基金(43730)
- 资助(40027)
- 成果(38735)
- 农(34700)
- 发(33256)
- 课题(32542)
- 重点(32310)
- 部(31054)
- 创(28971)
- 性(27791)
- 创新(27009)
- 科研(26939)
- 期刊
- 济(109929)
- 经济(109929)
- 农(68360)
- 研究(62793)
- 中国(53642)
- 农业(46394)
- 学报(40797)
- 科学(35780)
- 大学(31023)
- 学学(29344)
- 财(27934)
- 教育(26721)
- 业经(24581)
- 管理(23962)
- 融(22616)
- 金融(22616)
- 业(22045)
- 技术(18736)
- 问题(15844)
- 版(15416)
- 农业经济(15319)
- 农村(15300)
- 村(15300)
- 经济研究(13298)
- 财经(13144)
- 世界(12841)
- 业大(12804)
- 资源(12285)
- 社会(11577)
- 经济问题(11493)
共检索到348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蒋勤
近年来,海量明清地方文献进入公藏机构,如何凭借零散的契约、账簿、票据等史料开辟新论题或是检验经典命题,成为亟待突破的难题。通过对民间账簿开展全面释读,并整体核算和变量提取,或可形成基于民间文书的价格研究新范式。以清代浙南松阳县石仓的农家账簿为核心史料,可构建一个19世纪地方食物类价格的体系及相对序列。在民间文书研究中,采用统一折米的方式可解决不同时空度量衡和货币不一致难题,提供了简易且有效的比较物价的方案。研究发现,米价较稳定,其次是猪肉价格,最后是盐价和糖价等外部商品的价格;而折米价格的变动则反映商品供应能力和需求的相对变动,从中或可窥见乡村市场与产业的兴衰。整体性分析和量化方法的结合,为系统发掘地方文献的研究价值开辟了新路。
关键词:
石仓 食物价格 乡村市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侣传振
以田野政治学为视角,选取浙南H村“百家合议会”实践为个案,通过建构“嵌入式治理”分析框架实证研究了协商民主嵌入乡村治理的内在机理及其对乡村治理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协商民主可以通过组织嵌入、过程嵌入与行为嵌入三种机制融入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过程,弥补乡村既有治理结构的功能性局限。组织嵌入、过程嵌入、行为嵌入以及彼此间的嵌入程度影响协商民主整体嵌入性,进而深刻影响乡村治理效果。当然,嵌入性并不排斥自主性,“高嵌入性-强自主性”形成的嵌入性自主,是协商民主嵌入式治理的理想类型,也是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重要路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侣传振
以田野政治学为视角,选取浙南H村“百家合议会”实践为个案,通过建构“嵌入式治理”分析框架实证研究了协商民主嵌入乡村治理的内在机理及其对乡村治理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协商民主可以通过组织嵌入、过程嵌入与行为嵌入三种机制融入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过程,弥补乡村既有治理结构的功能性局限。组织嵌入、过程嵌入、行为嵌入以及彼此间的嵌入程度影响协商民主整体嵌入性,进而深刻影响乡村治理效果。当然,嵌入性并不排斥自主性,“高嵌入性-强自主性”形成的嵌入性自主,是协商民主嵌入式治理的理想类型,也是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重要路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建哲
晋商账簿对研究晋商和会计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通过对清光绪二十四年晋商积金账簿的解读与分析,从中发现积金账簿是晋商股俸制下的股东个人记账账簿,并且账簿有其自身的记账方式和特点,这对深化晋商个人日用账簿和合伙制的认识与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清代 晋商 积金账 股俸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楠 甄茂生
本文利用浙江南部松阳县石仓村阙氏族谱及分家契约文书,对中国传统社会分家制度与生育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在传统社会分家制度的作用下,出生次序与生育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出生次序每滞后1个单位,生育子女数量平均减少0.3人。其原因在于分家制度导致分家前后财产产权属性的变化,对处于不同婚育周期的儿子产生不同的生育激励。出生次序靠前的儿子,容易产生"搭便车"行为,可以用分家前大家庭的财富养育自己的儿女,因而有多生育子女的倾向;而出生次序靠后,特别是分家时还未到婚育年龄的儿子,受分家后经济条件的约束会抑制自身生育水平。本文不仅为中国传统社会是否存在人口控制提供了新的实证证据,同时首次从...
关键词:
分家析产 出生次序 生育行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夏凤珍
华侨华人是特殊的资源,他们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当华侨华人中的一些人毅然回故乡担任既不是"官",也不是"吏"的"村官"时,更是全方位快速推进了侨乡新农村建设,他们因此有了一个特别的称谓"华侨村官"。本文总结了浙南华侨华人回乡领导新农村建设实践的成功经验、真实动因和面临的困惑、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使其可持续性的建议。
关键词:
华侨村官 侨乡 新农村建设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秋根 郭兆斌
伴随长途贩运贸易和商品流通的发展,为解决资金和经营人才缺乏问题,晋商创立股俸制合伙商号。为了明确权益,晋商在编制簿记报告时,将作为独立市场主体的商号之资产和负债做了区分。有些商号将账务分为进、缴、存、该4类,并采用"进-缴""存-该"双轨制结算法计算盈亏和稽核账务,这即是中国传统的复式账法——龙门账。据现存晋商簿记报告可知,龙门账簿记报告在清代前期至少出现了3种不同的编制方法,其中两种为之前所未见,但其本质上都采用"进-缴"和"存-该"双轨结算方法。四柱账法向龙门账的演变与商号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一定关系,也与中国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有关系的。
关键词:
晋商 龙门账 复式簿记 资本主义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秋根 郭兆斌
伴随长途贩运贸易和商品流通的发展,为解决资金和经营人才缺乏问题,晋商创立股俸制合伙商号。为了明确权益,晋商在编制簿记报告时,将作为独立市场主体的商号之资产和负债做了区分。有些商号将账务分为进、缴、存、该4类,并采用"进-缴""存-该"双轨制结算法计算盈亏和稽核账务,这即是中国传统的复式账法——龙门账。据现存晋商簿记报告可知,龙门账簿记报告在清代前期至少出现了3种不同的编制方法,其中两种为之前所未见,但其本质上都采用"进-缴"和"存-该"双轨结算方法。四柱账法向龙门账的演变与商号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一定关
关键词:
晋商 龙门账 复式簿记 资本主义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周亚 李善靖
文化市场的活跃和学术研究的聚焦,使包括票号账簿在内的民间文献热度空前。与此同时,此类文献也存在着归户不清、考证不足、研究不深的问题。对票号账簿的利用,首先应坚持“归户”原则,从账簿的真伪、性质、归属等方面予以综合判断,然后从形式和内容上进行深入分析。恒隆光账簿在形式上具有总结账的一般属性,体现了严谨性和规范性的统一;在内容上则呈现出票号账簿的特殊性,并由此透漏了它的票号身份。票号账簿的内容极为丰富,对会计史、金融历史地理、区域史、社会史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具体操作层面,要素化和谱系化的数据处理是实现其史料价值的重要手段。数据库的建立,则可以把各相关要素进行有效关联,整体提升史料的利用价值。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克强
中国农村土地价格体系华中农业大学土管学院(邮编:430070)王克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市场中的土地要素市场也在形成与发展中。在土地市场中,土地价格是土地市场运行结果的反映,合理地价也是影响土地市场发育的主要因素。这种互动作用,与其他生产资料市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景义
如果我们把社会经济系统中单纯的价值系统抽象出来,那么对作为社会经济系统最优的必要条件的合理价格体系可作如下分析。标准对价格体系进行研究大体上有两种方法:其一为实证式研究方法,即在具体条件下研究价格是如何形成的,回答“是什么”之类的问题;其二为规范式研究方法,它回答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袁为鹏 马德斌
统泰升号商业账簿可能是国内迄今发现保存最为完备、系统的清代民间商业账簿。本文详细介绍了1798—1850年间位于北直隶宁津县大柳镇(今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大柳镇)的统泰升商号的历史背景与经营状况,商号账簿的保存数量及年代分布,账簿的记账方式,账本结构与分类情形。并通过介绍课题组正在整理之中的物价、银钱比价及借贷利率数据库的情况,初步揭示了统泰升号账簿对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重要史料价值,强调了商业账簿史料对于中国经济史研究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统泰升商号 商业账簿 1798—185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骆永民 项福正
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在乡村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选用乡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农家书屋为研究视角,结合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开展实证研究后发现:农家书屋显著提升了农民的非农收入占比,并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是不折不扣的“黄金书屋”;农家书屋通过助推乡风文明建设、提升居民人力资本等途径促进农民增收,在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村庄效果更佳,且具有缩小收入差距的重要作用;农家书屋能够辅助交通、金融等农村基础设施更好地带动非农就业。由此,乡村文化建设不仅直接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共同富裕,还为其他促进农民增收的因素提供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菱菱 王中良
刘建民先生收藏的《立账簿头绪》是一份十分珍贵的会计史研究资料,该资料总结了晋商典当业会计账簿的种类、记账方法以及簿记编制等内容,改变了中式簿记师徒口耳相传的传授方式,是对中国会计史上中式簿记的一种理论总结。《立账簿头绪》介绍了20种晋商典当业会计账簿的记账方法以及6种记账规则,体现了晋商典当业账簿组织种类多、分工细,设置科学、体系完备,贴近经营实际,灵活适用的特点。通过介绍《立账簿头绪》,分析晋商典当业账簿的种类、记账方法与规则、特点,弥补了当前晋商典当业学术研究的一些薄弱环节,并为会计史学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清代 晋商 典当业 账簿 立账簿头绪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澜江
农家乐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文化占领着中国旅游业市场较大的比重,它以其独有的乡村体验式旅游备受城市游客的追捧,但风光背后也存在不少问题使其一定程度上陷入瓶颈,难以进一步取得实效性的进展。本文通过分析农家乐旅游的基本情况,探究了其取得成功的原因,并根据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及建议,为农家乐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助其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旅游 农家乐 乡村文化 旅游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乡村旅游地品牌个性特征研究——以西安长安区“农家乐”为例
城市郊区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因素研究——以成都农家乐为例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以浙江德清总分馆改革为例
融合治理视域下的乡村治理体系:机制与效能——以浙江为例
乡村物流发展对策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以湖南省为例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农家书屋建设——关于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清中叶以降浙南乡村家族人口与家族经济——兼论非马尔萨斯式的中国生育模式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效果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乡村治理基本单元的多层化体系建构——以三种农村集体资产改革为例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撬动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与路径优化——以广西巴马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