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06)
- 2023(8064)
- 2022(6432)
- 2021(5852)
- 2020(5038)
- 2019(10920)
- 2018(10898)
- 2017(21345)
- 2016(11413)
- 2015(12544)
- 2014(12424)
- 2013(12624)
- 2012(11409)
- 2011(10082)
- 2010(10432)
- 2009(10142)
- 2008(10378)
- 2007(9735)
- 2006(8769)
- 2005(7889)
- 学科
- 业(78323)
- 企(62030)
- 企业(62030)
- 济(56601)
- 经济(56530)
- 管理(47505)
- 农(44107)
- 农业(29463)
- 业经(26380)
- 方法(23370)
- 财(19587)
- 数学(16359)
- 数学方法(16264)
- 务(15849)
- 财务(15842)
- 财务管理(15831)
- 企业财务(14963)
- 技术(14688)
- 策(13327)
- 制(12719)
- 中国(11799)
- 划(11297)
- 体(10952)
- 和(10349)
- 企业经济(10315)
- 经营(9963)
- 农业经济(9814)
- 技术管理(9609)
- 理论(9467)
- 贸(9151)
- 机构
- 学院(175465)
- 大学(164495)
- 济(80983)
- 经济(79751)
- 管理(76698)
- 理学(66345)
- 理学院(65878)
- 管理学(65135)
- 管理学院(64840)
- 研究(51585)
- 农(45966)
- 中国(44546)
- 财(34960)
- 农业(34734)
- 京(33107)
- 业大(30618)
- 科学(29070)
- 江(28159)
- 财经(27870)
- 所(25561)
- 中心(25243)
- 经(25151)
- 经济管理(24475)
- 经济学(23018)
- 研究所(22714)
- 州(21452)
- 商学(21063)
- 农业大学(21040)
- 经济学院(20972)
- 商学院(20894)
- 基金
- 项目(112497)
- 科学(91083)
- 研究(85932)
- 基金(83313)
- 家(70814)
- 国家(69973)
- 科学基金(62415)
- 社会(58219)
- 社会科(54878)
- 社会科学(54864)
- 省(46520)
- 基金项目(44316)
- 自然(38564)
- 自然科(37706)
- 自然科学(37699)
- 自然科学基金(37085)
- 教育(36207)
- 划(35799)
- 编号(35371)
- 资助(32737)
- 业(32299)
- 农(27521)
- 创(26910)
- 成果(26032)
- 发(25656)
- 部(25354)
- 制(24239)
- 创新(24190)
- 国家社会(24187)
- 重点(23908)
- 期刊
- 济(100241)
- 经济(100241)
- 农(50932)
- 研究(47397)
- 农业(34481)
- 中国(33184)
- 管理(29578)
- 财(29130)
- 业经(24911)
- 科学(23738)
- 学报(21328)
- 大学(17961)
- 业(17917)
- 融(17862)
- 金融(17862)
- 学学(17667)
- 技术(16953)
- 问题(13558)
- 财经(13548)
- 农村(13513)
- 村(13513)
- 农业经济(13477)
- 经济研究(13413)
- 技术经济(12598)
- 经(11744)
- 世界(11474)
- 经济问题(9989)
- 现代(9697)
- 商业(9496)
- 版(9464)
共检索到262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史志宏
本文对1644—1911年间的中国耕地面积、粮食亩产量和总产量、粮食产值以及包括经济作物生产在内的整个种植业的产值和包括林牧渔业在内的农业总产值等多项农业生产指标做出量化估计,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清代农业在中国传统农业发展历史上的地位及其对中国传统社会近代化转型的影响等问题。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巴斯·范鲁 张紫鹏
农业发展是历史研究,或者更确切地说,经济史研究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譬如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被视为推升英格兰工业化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前近代社会由于经济规模较小,农业在其福利和税收方面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几个世纪以来,许多所谓传统学派的学者试图对农业总产出进行量化。随着城市化的兴起,出现了另一种学派,着重研究农业变动的社会和文化涵义。不过,传统学派的重要地位一直延续至今。在中国,农业的定量研究同样是许多大讨论的基础。譬如最近兴起的大分流讨论,即针对18至19世纪中国相对于西欧的经济地位,其中农业部门增长或衰退的争论便是其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史志宏研究员在其《清代农业生产指标的估计》一文中,对...
关键词:
农业 中国 英格兰 清代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鸣
本文使用新技术窗口DEA中的Window Malmquist指数模型,使用1978-2013年的中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估算了传统农业生产率和气候变化下农业生产率变化情况,并分阶段、分区域比较分析了传统农业生产率和气候变化下农业生产率的差异,以期回答我国农业生产率是否被低估。实证分析后发现:(1) 1978-2013年,有60%年份的气候变化下农业生产率小于传统农业生产率,即传统农业生产率在大部分年份是被高估的。气候变化下的农业生产率更为稳定,表明气候因素对稳定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作用。(2)日照时数、降水量的增加有利于西部地区农业生产率的提升,西部地区也是受益于气候变化最明显的地区。1978-2013年,气候因素限制了中国中部地区的传统农业大省的农业生产率,尽管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率有了提升。(3)技术效率的累积变化和技术进步是推动气候变化下的农业生产率提升的主要贡献因素。(4)在不同政策时期内,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差异较大。对此,本文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祥州 朱满德
本文应用生产者支持估计(PSE)方法及有关指标分析南非农业政策的支持水平、结构特征和市场效应。结果表明:2006年以来南非农业补贴水平呈明显下降趋势;农业支持政策结构单一,价格支持主要由关税措施实现,挂钩直接补贴由农业投入品补贴和灾害性补偿构成,不挂钩的直接补贴措施尚未实施;农业补贴对农产品市场的扭曲效应显著减少。
关键词:
南非 农业政策 支持水平 结构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庆 张慧铭 李波
文章根据中国农业1978~2013年的投入产出数据,首先把建立了农业增加值的对数ARIMA(1,1,0)时序模型。构造农业增加值关于劳动投入、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有效灌溉面积、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之间的Cobb-Douglas函数(即多元对数线性回归),逐步回归分析,得到农业增加值与劳动投入负相关与化肥施用量的正相关,回归方程表明了农业科技的重要性和人力因素的次要性。然后,利用2013年31地区农业生产要素,提取出农业人力财政投入因子和非人力财政投入因子进行定量综合评价。最后,由非参检验中的位置检验、中位数检验得到2013年我国西部与东部农业产出存在显著性差异的结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鸣 周发明
本文以湖南省2012年88个县域数据为样本,应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各县域剔除环境因素、随机误差影响前后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测度和分析,发现宏观经济的持续快速扩张与政府财政补贴金额的增加加剧了投入冗余程度,不利于农业效率的改进,而农村金融支持与人力资本投资能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效率;在剥离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人力资本水平以及政策支持力度差异等外部因素影响后,绝大多数的县域规模效率值降低,而纯技术效率值提高且普遍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因此,规模扩张仍然是湖南各县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重要瓶颈,湖南应根据各地区效率差异而采取不同导向政策。
关键词:
湖南 县域 农业生产效率 三阶段DEA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方卫
资本存量是指在一定时点上所积存的实物资本,反映在一定时点上人们所实际掌握物质生产手段。本文介绍了通常采用的估计资本存量的方法,即永续盘存法。并以我国1981—1997 年农业投资额为实例,计算了我国1980—1997 年的农业资本存量。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正刚
明末清初,四川地区屡遭战乱,造成人口大量下降,社会经济处于瘫痪之中,史称“蜀省荐罹惨劫之后,民无遗类,地尽抛荒”。清末和民国年间编修的四川各地方志书在《户口卷》内,绝大部分均有“靡有孑遗”之记录。这虽属夸张之辞,但至少反映了清初四川土旷人稀之事实。面对四川“有可耕之田,而无耕田之民”的凋零状况,统治者及时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垦荒措施,积极鼓励各省人民入川落籍垦荒,于是出现了清前期近百年的“湖广填四川”大规模移民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雷钦礼
论有关标志等距抽样总体指标的估计雷钦礼有关标志排队等距抽样是在我国发展起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独特抽样方法。多年来,我国统计学界一直致力于抽取方法的完善和改进,从“随机起点,顺序等距抽样”和“半距起点,顺序等距抽样”到“随机起点,对称等距抽样”,使抽取方...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高志前,刘彦
我国技术出口统计有两大体系,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公布的技术出口统计和国家科委公布的高技术产品出口统计。两种技术出口统计差距很大。例如:1995年,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公布的技术出口额为25.3亿美元,国家科委公布的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为100.9亿美元。由此...
关键词:
技术出口;高技术产品出口;统计指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刁怀宏 陶永勇
生产要素的配置变化内生着技术进步,而农业技术进步的基本性质表现为由生产要素决定的新的生产函数和要素资源间边际技术替代率发生变动。在中性技术进步和固定规模报酬假定下,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余值法"推导出一种简洁的测算技术进步率的方法,对改革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变化和技术进步做了考察。
关键词:
生产要素 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纯彬 李顺毅
本文以明代时期的北直隶、山东、河南为例,从生产要素的角度分析明代华北农业发展的推动因素。一是人口的增长、迁移和耕地面积的增加。二是农田水利,除了治理河流,井灌得到了广泛采用。三是农业技术有所进步。本文还尝试用生产函数模型,分别对中性、劳动增强型和土地增强型的技术进步率进行估计。结果表明,明代华北农业的增长方式主要依赖于劳动和耕地的增加。在资源约束日益加剧的今天,要进一步重视技术进步在推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同时在技术选择和创新中还特别需要注意与各地的资源禀赋条件相适应。
关键词:
明代华北 农业发展 生产要素 技术进步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封福育
本文应用非线性平滑转换模型对中国农业部门1978-2005年间的生产效率进行了重新估计。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部门生产效率存在明显的非线性调整特征,且生产效率由高机制到低机制之间的非线性平滑转换可由指数转换函数模型描述。进一步的分析发现,中国农业部门的生产效率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其波动幅度在88%~100%之间,估计得到的平均生产效率约为理想状态时的93.8%。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要求政府继续推动农业科技发展,加强土地的集约化经营并提高农业部门劳动者素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马成文
经过20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农产品供求总量矛盾已基本缓解,并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温饱问题的解决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农产品供求的主要矛盾,已从供给总量短缺、需求无法选择条件下的数量问题,转化为供求之间因品种和品质不适应而形成的结构问题。农业发展正面临着由单纯的资源约束转为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的压力,结构问题已成为制约今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出现的农产品卖难,价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冯海发
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贯彻执行,我们在农业经济研究中所接触到的西方国家的农业经济研究资料越来越多;同时,为了分析我国和西方国家农业生产水平的差距,也不可避免地经常要把我国的农业生产率指标与西方国家相比。这样,搞清楚西方国家的农业生产率指标的涵义,对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国外的农业经济研究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