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37)
2023(6852)
2022(5837)
2021(5353)
2020(4600)
2019(10246)
2018(10170)
2017(18868)
2016(10721)
2015(12114)
2014(12145)
2013(11690)
2012(11076)
2011(10149)
2010(10631)
2009(10301)
2008(10435)
2007(9512)
2006(8723)
2005(8316)
作者
(31648)
(26571)
(26471)
(25354)
(17067)
(12587)
(11878)
(10172)
(10016)
(9727)
(9326)
(9054)
(8848)
(8678)
(8657)
(8191)
(7887)
(7826)
(7783)
(7755)
(7006)
(6589)
(6436)
(6228)
(6199)
(5964)
(5959)
(5918)
(5433)
(5309)
学科
(38728)
经济(38633)
管理(36718)
(32056)
(28018)
企业(28018)
(15495)
(14293)
方法(13934)
中国(11704)
(11376)
数学(11301)
数学方法(11062)
(10670)
业经(10332)
(10313)
体制(9023)
(8831)
银行(8811)
(8440)
(8439)
财务(8413)
财务管理(8388)
企业财务(7989)
(7943)
金融(7940)
理论(7249)
农业(7093)
地方(6994)
(6885)
机构
大学(159890)
学院(156156)
(61411)
经济(59916)
管理(56423)
研究(55756)
理学(47391)
理学院(46767)
管理学(45906)
管理学院(45593)
中国(43308)
(34541)
(34194)
科学(33038)
(28569)
(26885)
财经(25887)
(25800)
中心(25494)
研究所(25474)
(23249)
(21972)
师范(21731)
业大(21624)
北京(21560)
(20577)
(20177)
农业(20024)
经济学(19098)
财经大学(19052)
基金
项目(99052)
科学(78492)
基金(72941)
研究(72851)
(63819)
国家(63278)
科学基金(53807)
社会(47157)
社会科(44553)
社会科学(44542)
基金项目(37901)
(37671)
教育(34425)
自然(34242)
自然科(33445)
自然科学(33432)
自然科学基金(32860)
(32513)
资助(29461)
编号(28759)
成果(26206)
(23697)
重点(22888)
(22835)
课题(21128)
(20375)
(20368)
教育部(19760)
国家社会(19722)
(19559)
期刊
(75320)
经济(75320)
研究(51862)
中国(36867)
(28838)
学报(26217)
(24395)
科学(24079)
管理(23345)
教育(20572)
大学(20331)
学学(18783)
(17888)
金融(17888)
农业(15417)
财经(13847)
技术(12345)
(11856)
业经(11065)
经济研究(10817)
问题(9864)
(8993)
图书(8215)
(7859)
(7530)
理论(7268)
会计(7020)
现代(7008)
财会(6985)
国际(6891)
共检索到2533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任小燕  
我国近代校董会存在着制度的本土之源。清代中期开始,在许多民办书院和少量官办书院中出现了董事制度,开始形成较为系统的董事制度文本。董事由地方士绅担任,在官府掌控之下经营书院,董事职权统括了书院人事、经费、田产、招生、教学、教务、考试等院务,实际上扮演着书院的"经理人"角色。董事制度产生于书院官学化空前加强、山长聘任与田产管理严重腐败、官府经费拮据与民间资本增加的时代背景,形塑于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科举取士的官僚选拔制度,以及传统社会的士绅治理模式。清代传统书院董事制度在清末以降国人办理的校董会制度中得以沿袭。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科  付金  
政府董事即政府委派或推选至公司董事会中履行公务职责的董事,其功能在于实现政府的政策目标或其他经济目标。国外基于政府董事的公职身份或其承担的公务职责,对其考评、激励、监督及法律责任等均体现了强烈的公法性。我国的国有股权董事类似于国外的政府董事,但现行法律仅承认其董事的私法身份而否认其公法定位。这使得其在公司独立法人地位的保护下,与公司内部人形成了利益同盟,削弱了其作为政府董事的基本功能。我国可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将国有股权董事定位为承担公务职责的政府董事,以适应我国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需要。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邢秋航  韩晓梅  
独立董事制度赋予独立董事对公司聘用会计师事务所施加影响的权利,然而独董是否在审计师选择中真正发挥作用饱受质疑。本文以2003-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董事网络视角出发,研究处于不同网络位置的独立董事对公司审计师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独立董事网络位置越趋于中心,其任职的公司越倾向于选择高质量审计师。进一步研究发现,如果公司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较低或公司中存在政治关联,上述关系受到抑制。本文的研究结果提供了独立董事履职情况的支持性证据,并对监管机构进一步完善独董制度有所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继禹  
独立董事制度是维护中小股东权益的重要制度。本文以近期万科公司与宝能公司收购战为背景,对于在这一事件中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据此对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改进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谈萧  
董事责任保险是为公司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职业责任提供的一种补偿性保险。对我国上市公司而言,董事责任保险既是对董事及高管人员利益的保障,也可帮助股东监督经营者的行为,对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亦具有积极意义。然而,根据我国目前的董事民事责任制度、证券民事赔偿制度以及诉讼费用制度,董事责任保险并无大多发展空间。为充分发挥董事责任保险的价值,我国在引入董事责任保险制度时,有必要同步完善证券民事诉讼机制,合理设计董事责任承保范围,规定董事适度支付保险费用,并采取期内索赔式保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中燕  周泽将  
政治关联的影响力往往仅在一定范围内有效,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效应,然而这一事实却长期为学术界所忽视。笔者以2007年至2014年的中国资本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异地任职和银行贷款双重维度,从独立董事的视角实证考察了政治关联的地域效应。研究结果揭示:本地政治关联显著降低了独立董事异地任职的数量、高低和比例,而异地政治关联则对独立董事异地任职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本地政治关联有助于企业获取银行贷款,而异地政治关联对银行贷款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以上经验证据反映出政治关联影响了独立董事监督功能的发挥,且政治关联效用的发挥会受限于地域因素。为使得独立董事降低代理成本、保护投资者利益功能的充分发挥,笔...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英珊  刘永攀  
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提高企业持续发展能力并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引进独立董事制度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论述了在我国证券市场建立董事制度的必要性,并对上市公司引进独立董事制度提出了几点意见。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甘功仁  
关于在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改革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问题 ,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但是 ,目前我们对独立董事制度 ,在理论上还缺乏研究 ,在实践上则存在形式主义盲目引进的倾向。为了真正发挥独立董事制度对完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作用 ,本文认为必须客观地分析评价独立董事制度的功能 ,切忌把独立董事制度看作“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 ,同时还必须从中国现存的政治、经济体制以及公司制度的现实出发 ,建立健全中国式的独立董事制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叶祥松  曹宗平  
一、建立和完善独立董事的 生成和退出机制 关于独立董事的产生,2000年11月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上市公司治理指引(草案)》第16条规定,董事会下设提名委员会,应主要由独立董事组成,并由独立董事担任主席;第19条规定,提名委员会对董事会规模和构成向董事会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萍  
文章通过对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提名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如何从完善独立董事提名权制度的角度增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从而真正发挥独立董事的职能,同时完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吴世农  
虽然从短期和微观的角度看,独立董事在维护中小投资者权益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但从长远和宏观的角度看,独立董事在推动上市公司克服其治理结构的缺陷方面将发挥积极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唐波  陈德棉  
根源于独立董事制度运行的制度环境存在设计上的重大缺陷,关键是现有公司治理结构、法律法规约束和独立董事制度安排妨碍了独立董事制度正常运作。要使独立董事制度充分、切实和有效发挥其独特制度优势,必须全力深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改革,努力推进公司治理建设;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行和实施独立董事职业化、进一步细化和明确独立董事责权利、健全对独立董事的责任追究系统建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陆申  
独立董事制度是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措施。本文在对现行独立董事制度运作情况分析的基础上 ,就健全独立董事制度 ,发挥独立董事作用提出了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靳远文  
由于我国股权结构、经济发展程度、法律环境、文化的差异性,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未起到预期的效果。本文认为,有必要从加强独立性、规范和定位职能和角色、完善法律环境、严格独立董事任职能力、建立和健全激励风险机制、加强外部市场建设等来对独立董事制度进行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