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32)
2023(7276)
2022(6236)
2021(5836)
2020(5093)
2019(11343)
2018(11346)
2017(21396)
2016(12116)
2015(13919)
2014(14218)
2013(13675)
2012(12959)
2011(11708)
2010(12016)
2009(11850)
2008(12119)
2007(11341)
2006(10344)
2005(9946)
作者
(35521)
(29706)
(29531)
(28495)
(18978)
(14418)
(13427)
(11427)
(11283)
(11015)
(10273)
(10204)
(9755)
(9638)
(9632)
(9141)
(8753)
(8649)
(8647)
(8611)
(7870)
(7326)
(7207)
(6913)
(6878)
(6782)
(6776)
(6665)
(6114)
(5950)
学科
(42645)
经济(42555)
管理(39714)
(33934)
(29629)
企业(29629)
(22427)
(19295)
银行(19149)
(17795)
方法(16180)
(15189)
数学(13386)
中国(13185)
数学方法(13096)
(12850)
制度(12816)
(12253)
金融(12250)
(12073)
(11641)
业经(10765)
业务(10127)
(10118)
体制(9896)
(9012)
财务(8978)
财务管理(8949)
银行制(8809)
地方(8536)
机构
大学(172731)
学院(170195)
(67200)
经济(65455)
管理(61207)
研究(58786)
中国(53326)
理学(50150)
理学院(49546)
管理学(48577)
管理学院(48249)
(38818)
(37197)
科学(34540)
(30172)
(29460)
中心(29042)
(28777)
财经(28694)
研究所(26587)
(25711)
(24324)
(23920)
北京(23854)
银行(23330)
业大(23223)
农业(22559)
(22212)
(22067)
师范(21808)
基金
项目(103189)
科学(80528)
研究(75750)
基金(74785)
(64603)
国家(64043)
科学基金(54686)
社会(48041)
社会科(45412)
社会科学(45400)
(40476)
基金项目(38695)
教育(35793)
自然(34869)
自然科(34048)
自然科学(34039)
自然科学基金(33421)
(33286)
资助(31390)
编号(30328)
成果(27387)
(24080)
重点(23590)
(23261)
课题(22072)
(20769)
(20740)
(20521)
教育部(20191)
国家社会(19797)
期刊
(83409)
经济(83409)
研究(58883)
中国(42782)
(33354)
金融(33354)
(32873)
学报(27954)
(27672)
管理(25876)
科学(24868)
大学(21837)
教育(21449)
学学(20301)
农业(16476)
财经(15698)
技术(14385)
(13331)
业经(11803)
经济研究(11527)
问题(10871)
理论(9754)
(9217)
图书(8934)
(8876)
实践(8824)
(8824)
国际(8508)
(8297)
会计(8033)
共检索到291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德泰  
清代云南铜矿"底本银"制度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由云南巡抚刘藻奏请实行。实行之初仅限于汤丹、大水、碌碌三矿。政府根据各厂的生产规模,预先借给各厂一个季度生产所需银两。乾隆三十六年,清政府将"底本银"制度扩大到云南各铜厂,预借"底本银"数量由原来的一季度减少为二个月,所借"底本银"按40个月扣收还清。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廖合群  金姝兰  
德兴铜矿的开采促进了经济发展,然而,铜矿开采和选矿过程中排放大量废石、尾砂、废水、废气、粉尘及伴有局部噪声污染,导致矿山地貌和景观、水生生态系统和土壤生态环境被破坏,影响人体健康,环境代价巨大。初步估计,矿区土地复垦费大约为9.78亿元,大坞河流域土壤修复损失的土地价值为200亿元左右。随着铜矿的开发,污染还在继续,大坞河、乐安河、鄱阳湖的水质进一步下降,其环境代价不可估量。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庆德  
云南这一美丽富饶的地方,是人类文明的最早发源地之一,但其经济开发却长期处于部族分割状态中,表现出狭小的封闭性地域开发的特征。元置行省,把云南完全纳入封建中央王朝的统一经济体系,中经明代大量移民的涌入,以及明清时期改土归流等重大的政治变革举措,清代云南少数民族经济的开发已迈进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央王朝体系的经济运行变化对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鸭桥  
全国上下正在兴起的新一轮的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是在党和政府让利于民、不与民争利(大幅度减免农业税,《物权法》的颁布)的政策背景下,为了盘活集体林资源,提高农民的营林积极性而展开的。从云南省集体林林权改革的试点情况看,进一步的林权改革思路应为:一是当前急需理解产权的含义,保障权属的排它性,而不是简单地分山到户;二是长期固定农民的林地所有权,放开林地经营权的流转市场;三是取消林副产品税费以及限制林副产品经营的政策规定(如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等),通过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购买制度,实现森林资源的外部效益。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2007年,云南省正式启动实施公务卡结算制度改革。2010年,省财政厅紧紧抓住省政府提出的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建设的有利时机,将推进公务卡结算制度由单纯的财务管理提升到加强行政成本控制管理、建设效能政府和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高度来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玲  
扶贫行动不仅由资金和物资援助所组成,而且还包括文教、卫生和科技等诸方面的综合投入,这在我国决策层、实际操作部门和学者之间均已达成共识。然而欲使援助有效地传递到扶贫计划的目标人群,还需要辅之以适当的制度安排,即进行制度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一点,国际社会已有广泛讨论,但在我国扶贫领域尚未引起充分的关注。依笔者之见,正是这种疏忽阻碍着目前扶贫效率的改善,故而拟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扶贫攻坚战的个案研究,概述信贷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制度安排,分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探寻进行制度创新从而改善扶贫手段的途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云南省教育厅确定从2009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学生开始实施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据介绍,当地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将由省教育厅制定统一的考试标准、统一考试科目、统一考试时间,统一发布全省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蓝皮书,并根据质量评价与监测的需要建立抽考制度。考试结果既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欧阳颖丽  
针对电动轮自卸卡车故障率高,运行成本较大的问题,德兴铜矿于2012年6月开始了一项名为CI的电动轮持续改进活动。通过这一活动的实施,德兴铜矿在减少设备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改善道路和油耗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建辉  
关于清代生息银两制的兴起问题─—清代生息银两制度考论之一张建辉一生息银两是清王朝的一项重要的财政金融制度,也是清代官款生息的一个表现方式。①它的运行与官田地租、商品流通、金融周转、工矿交通等社会生产领域关系甚为密切,又为皇室机构、各级政府衙门和八旗绿...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祺  
清代云南食盐专卖制度"官运制"的建立、运作过程中,反腐败是中央政府建立和运行这一制度的主要核心。但是出于反腐败的目的,盐课正额和作为食盐生产、运输成本的盈余的定额都被长期固定,造成了燃料价格上涨背景下的成本经费不足。由此官僚被迫长期挪用经费,中央政府也不得不允许官僚自主挪用,造成了贪腐的新机会,也引起了中央的对官员的不信任。但是中央对于地方财政状况却难以具体把握,经费定额越发固定,对亏课的官僚惩处也越严厉,官僚则不断将补偿亏课压力转嫁给百姓,激起百姓反抗。以此"官运制"的运作为线索,可知清朝的清代财政中官僚腐败与反腐的互动结构,即官僚在经费定额内的自主调配的必要性与中央对地方具体财政监管乏力的矛盾。最终,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官运制"废止。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姜海林  申登明  
制度变迁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把制度变量引入经济增长模型,并将制度变迁效应从索洛余值中分离出来,分析制度变迁对云南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根据实证分析,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总影响为:在把制度变量引入经济计量模型之后,技术进步率从3.9125%下降到2.3045%,技术进步率下降的部分为1.608%。或者把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总影响看作是:在把制度变量引入经济计量模型之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41.85%下降到24.65%,下降部分为17.2%。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洪华喜  廖晓祥  
本文通过将制度变革量化 ,运用SPSS软件中的主成份分析功能和C -D函数模型 ,对 1 978年以来的制度变革在云南省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 ,发现经济体制变革对云南省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贡献 ,是促进云南经济增长的最关键变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雅琴  
自1995年实行过渡期转移支付至今,我国对转移支付具体制度安排的改革从未中断。目前,我国转移支付制度仍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着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甚至还与我国公共财政制度建设目标相背离。所以,有必要对转移支付制度进行明确定位,确定其目标及结果。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是纠正政府间财力不均衡,追求的最终结果是公共服务均等化。只有在明确以上问题的基础上,才可能对转移支付的具体政策及措施进行合理的制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沈国强  李维昌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推行以来 ,农村养老保险的经济社会基础发生了深刻变化 ,一方面是以集体经济为基础的集体养老功能严重退化、甚至完全丧失 ,另一方面是以完全的家庭养老保障为模式的农村养老保险面临着诸多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在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今天 ,如何解决农村的养老保险问题事关农村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云南省的农村老龄化问题并非比全国其他省区严重 ,但作为相对落后的地区 ,及时探讨农村的养老保险问题 ,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则显得十分重要。本文认为 ,在诸如云南这样的边远省区 ,尤其是分散落后的农村 ,制定和实施有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计划并纳入制度建设的轨道 ,是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官波  施择  宁平  侯明明  
从发展森林碳汇是应对气候变暖的重要措施以及市场化是森林碳汇发展的必然趋势的视角出发,分析森林碳汇制度与云南桥头堡建设的关系,提出森林碳汇制度的建立将对云南省桥头堡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和提升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