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22)
- 2023(10949)
- 2022(9373)
- 2021(8481)
- 2020(7323)
- 2019(16789)
- 2018(16273)
- 2017(31246)
- 2016(17365)
- 2015(19309)
- 2014(19162)
- 2013(18959)
- 2012(17628)
- 2011(16030)
- 2010(15845)
- 2009(14505)
- 2008(14451)
- 2007(12944)
- 2006(11069)
- 2005(9548)
- 学科
- 济(68952)
- 经济(68881)
- 管理(46172)
- 业(44720)
- 企(34926)
- 企业(34926)
- 方法(32943)
- 数学(29435)
- 数学方法(29184)
- 农(20538)
- 财(17715)
- 中国(16925)
- 学(16238)
- 地方(14874)
- 业经(14872)
- 贸(14495)
- 贸易(14494)
- 易(14045)
- 农业(13910)
- 制(11752)
- 务(10949)
- 财务(10933)
- 财务管理(10906)
- 环境(10814)
- 企业财务(10221)
- 技术(10220)
- 和(10138)
- 理论(9894)
- 银(9487)
- 银行(9426)
- 机构
- 大学(250462)
- 学院(248734)
- 济(97745)
- 经济(95629)
- 管理(92437)
- 研究(85337)
- 理学(80789)
- 理学院(79757)
- 管理学(78322)
- 管理学院(77861)
- 中国(62031)
- 科学(57257)
- 农(54024)
- 京(52608)
- 业大(45139)
- 所(44946)
- 农业(43437)
- 财(42862)
- 研究所(41555)
- 中心(39689)
- 江(37366)
- 财经(34922)
- 范(33127)
- 师范(32656)
- 北京(32148)
- 经(31675)
- 院(30342)
- 经济学(29963)
- 州(29406)
- 农业大学(29361)
- 基金
- 项目(174089)
- 科学(134715)
- 基金(125235)
- 研究(119669)
- 家(112706)
- 国家(111745)
- 科学基金(93578)
- 社会(75112)
- 社会科(71071)
- 社会科学(71045)
- 省(69630)
- 基金项目(67721)
- 自然(63155)
- 自然科(61662)
- 自然科学(61637)
- 自然科学基金(60566)
- 划(59246)
- 教育(55071)
- 资助(49808)
- 编号(47472)
- 重点(39677)
- 发(37711)
- 成果(37663)
- 部(37545)
- 创(36308)
- 计划(34860)
- 科研(34457)
- 创新(34004)
- 课题(32836)
- 大学(31795)
- 期刊
- 济(101348)
- 经济(101348)
- 研究(66030)
- 学报(49623)
- 农(47618)
- 中国(45345)
- 科学(41915)
- 大学(35503)
- 财(33860)
- 学学(33715)
- 农业(32034)
- 管理(29213)
- 教育(23392)
- 技术(19495)
- 融(18421)
- 金融(18421)
- 业(17818)
- 业经(17308)
- 财经(16825)
- 经济研究(16573)
- 版(14474)
- 经(14430)
- 问题(14383)
- 业大(13179)
- 科技(12467)
- 资源(12253)
- 技术经济(12131)
- 图书(12107)
- 商业(11550)
- 贸(11396)
共检索到3505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跃生
本文基于清代乾隆朝和嘉庆朝刑科题本婚姻家庭类和土地债务类档案所建立的数据库,定量分析清代中期老年人的居住方式。研究发现,多数老年人与已婚子女组成相对稳定的生活单位,与未婚子女生活、夫妇独居和单人独居也占一定比例。与以往认识不同之处在于,老年人与两个及以上已婚儿子组成的复合家庭所占比例不高。原因有二:一是拥有多个成年儿子的老年人比例较低,只有一子的老年人占比超过50%,他们失去了与子代组成复合家庭的条件;二是多子家庭亲子分爨比例较高,多子老年人并不硬性维系复合型大家庭生活方式,抑制子女的分家要求。论文还考察了老年人性别、配偶存故状态、年龄等因素对其居住方式的影响。本项研究使我们对清代中期中下层老年人的居住方式和特征有了比较具体和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
清代中期 老年人 居住方式 刑科题本档案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舒扬 杨洋
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至2012年全国基线调查数据,分析影响我国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居住偏好的因素。该研究区分老年人在有配偶和没有配偶两种情况下的居住偏好,并运用列联表分析检验老年人居住偏好与各潜在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进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居住偏好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老年人的居住偏好表现出明显的"依赖子女"或"靠近子女"特征。对于在有配偶时的居住偏好,中龄老年人、现在有配偶的老年人和日常生活能力有重度障碍的老年人更加偏好与子女一起居住。有中度和重度抑郁情况的老年人和子女中有非农业户口的老年人更加希望不与子女一起居住。养老经济来源依靠子女...
关键词:
农村 老年人 居住偏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仇志娟 杜昊
利用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全国样本数据,对农村老年人的居住方式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当前农村老年人空巢居住意愿为三成左右,但实际上的空巢居住方式占五成以上,居住意愿与居住方式不一致性显著。为解释这一现象,通过建立有序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村老年人居住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主观居住意愿对老年人居住方式有显著的影响,客观因素对居住方式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婚姻状况、主要生活来源、社会养老保障情况、拥有自主产权住房情况、身体健康状况和日常生活是否需要照料、
关键词:
农村老年人 居住意愿 性别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仇志娟 杜昊
利用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全国样本数据,对农村老年人的居住方式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当前农村老年人空巢居住意愿为三成左右,但实际上的空巢居住方式占五成以上,居住意愿与居住方式不一致性显著。为解释这一现象,通过建立有序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村老年人居住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主观居住意愿对老年人居住方式有显著的影响,客观因素对居住方式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婚姻状况、主要生活来源、社会养老保障情况、拥有自主产权住房情况、身体健康状况和日常生活是否需要照料、家中是否有少年儿童对农村男性老年人居住方式存在显著影响;婚姻状况、现住房归属情况、身体健康状况、女儿数量和家中是否有少年儿童对农村女性老年人居住方式存在显著影响。
关键词:
农村老年人 居住意愿 性别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杜鹏
本文利用1982年和1990年人口普查原始数据对中国老年人的居住方式,特别是从1982年存活到1990年的老年人居住方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虽然中国家庭总体上正趋于核心化,但就老年人家庭而言,三代户家庭仍然是最主要的居住方式,而且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大,其比例趋向于不断提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恩艳 裴劲松 马光荣
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考察了影响农村老年人居住安排和居住意愿的因素。分析发现,健康状况越差、日常生活能力(ADL)越差和配偶去世的农村老年人越可能与子女一起居住;他们主观意愿上更想与子女一起居住,显示这些老年人对家庭养老有更高的需求;经济收入高低和是否有养老金对农村老年人居住安排和居住意愿没有显著影响。这说明,老年人与子女居住在一起主要是可以得到子女的贴身照料或情感慰藉,而不是获得经济上的支持。农村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的扩大和对老年人经济上的赡养支持并不能替代他们在生活照料和情感上的养老需求。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扬
清代社会存在着广泛利用尸体泄愤或获取利益的图赖行为,这类行为的出现自乾隆朝开始显著增多,从类型学的研究方法来看,案件的处理较为复杂。清代有专门规定禁止图赖、恐吓取财与威逼人致死的律例条文,其中经历了例文与司法实践相互调适并进而修改的立法过程,大体而言,立法旨趣逐渐趋于具体化。图赖案件在清代的具体时空分布,以乾嘉道时期所占比例最高,而嘉道时期社会失范趋势加速,故以嘉道时期刑科题本中"图赖"案为中心的研究,分析图赖者利用尸体的产生方式、尸体与图赖者关系以及图赖发生原因,对清代图赖现象进行微观考察,可以从社会与司法等方面剖析其生成机制,借此展现清代中央司法官员在案件审理中司法运作的实态。
关键词:
图赖 故杀 尸体 诉讼策略 清代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易成栋 任建宇
文章利用2005和2014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研究老年人居住意愿满足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的变化。研究发现,虽然中国老年人与子女同住仍是主流,但占比不断下降;老年人住非所愿的比例上升。老年人居住意愿满足程度受自理能力、子女的经济支持、地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影响。具体表现为:(1)年龄大、有配偶、子女多、生活能自理、态度积极、有自有住房、农村居住、所在省份人均GDP高和城市化率低的老年人更容易实现独立居住的意愿;且子女数量、有子女经济支持、人均GDP对该意愿满足程度的影响显著增加,而城市化率的影响显著下降。(2)年龄小、无配偶、生活不能自理、态度积极、经济状况自评好、无自有住房、城镇的老年人,更容易实现与子女同住的意愿;且有配偶、生活自理、患有慢性病、人均GDP对该意愿满足程度的影响显著增加,农村居民、城市化率对该意愿满足程度的影响在下降。(3)无配偶、有慢性病、有子女经济支持、城镇老年人更易实现住养老机构的意愿,且农村老年人越来越难实现该意愿。
关键词:
老龄化 居住意愿 居住选择 中国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明锋 张立龙 熊文靓
文章从宏观(社会变迁)和微观(父母—子女)层次探讨了丧偶老年人与子女同住或分居的形成机制。从传统孝道约束力已经衰弱的前提出发,提出当代丧偶老年人的居住安排主要受亲子需求、家庭资源和个人偏好影响的假设,并基于2015年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为研究假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分析结果表明,亲子间需求越小、家庭资源越充足、丧偶老年人自主权力越大,独居的可能性越大。随着住房拥有率的提高和自理期的延长,丧偶老年人独居比例将继续增长。从年龄维度看,丧偶老年人的居住安排呈现倒U形轨迹,独居的可能性随年龄而增加,在85岁左右达到顶峰,随后趋于下降,重返子女家庭或入住养老机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杜鹏
以往对中国老年人居住方式变化的分析多是以某一时点的横断面数据(如普查)为基础进行的,本文则利用北京老年病医学研究中心1992~1994年进行的“北京老龄化多维纵向研究”数据,对同一批北京老年人的居住方式在两年之内的变化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从中发现,即使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老年人的居住方式也会出现很大变化,老年人不愿与子女共同生活以及相信“养儿防老”的比例正在增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兰先 孔令卫
文章以服务利用行为模型为分析框架,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老年人的倾向因素、使能因素以及需要因素三个方面考察老年人居家照料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及其表现出的城乡差异。结果表明,居家照料服务供给、户籍类型、是否认为自己是家庭的负担、年龄、IADL总分对老年人居家照料服务的利用具有显著影响。同时,城乡老年人在居家照料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兰先 孔令卫
文章以服务利用行为模型为分析框架,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老年人的倾向因素、使能因素以及需要因素三个方面考察老年人居家照料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及其表现出的城乡差异。结果表明,居家照料服务供给、户籍类型、是否认为自己是家庭的负担、年龄、IADL总分对老年人居家照料服务的利用具有显著影响。同时,城乡老年人在居家照料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栋
本文以北京市朝阳区养老方式与服务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了解北京市老年人养老方式意愿的同时,全面分析北京市老年人养老方式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生活自理状况、子女数量、收入状况和养老观念均对老年人养老方式意愿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养老方式 居家养老 社区养老 机构养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从容 雒娜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养老方式的选择是老年人养老最基本的问题。文章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西安市老年人对养老方式选择的倾向,探讨影响其选择的因素。调查发现,家庭养老仍是老年人养老方式的主要选择,自我养老是第二大选择。经多元逻辑回归分析得出,老年人的月收入、文化程度、子女的生活照顾、健康状况及自理能力是影响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老年人 养老方式 影响因素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景秋 刘欢 齐英茜 李雪妍
本文以北京60岁及以上的老年群体为研究对象,使用第六次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数据,通过统计和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北京城市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及生活满意度。研究表明:1北京城市老龄化空间从市中心向外围,呈现出由高向低的波状结构,峰值出现在三环及其周边地区;在北京内城及西北和西南近郊区人口老龄化趋势较为明显;2北京老年样本人群的居住方式以2口之家为主,其次为4口和5口之家,且后者年龄层低于前者,独居和空巢老人样本年龄多集中在70岁以上;现有住户主要通过购买单位房和租用公共房来解决居住问题;3北京城市老年群体对其目前生活状态的满意程度总体呈中上水平,从收入、健康、生活状态和开心度4个方面来看,样本人群的开心度要略高于其他三项,对收入的满意度相对要低;4利用二分Logistic模型,从居住方式、邻里关系、周边配套服务设施、社区环境状况4个维度进行分析,发现大型购物设施、社区文体活动、邻里关系、社区认同感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正向影响度大,而空巢、医疗设施和物业管理水平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产生负向影响。
关键词:
老龄化 满意度 居住环境 抽样数据 北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