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1)
- 2023(1857)
- 2022(1625)
- 2021(1604)
- 2020(1215)
- 2019(2933)
- 2018(3049)
- 2017(5169)
- 2016(3140)
- 2015(3672)
- 2014(4032)
- 2013(3705)
- 2012(3394)
- 2011(3090)
- 2010(3248)
- 2009(2843)
- 2008(3004)
- 2007(2952)
- 2006(2630)
- 2005(2455)
- 学科
- 济(8824)
- 经济(8810)
- 管理(8794)
- 业(7258)
- 企(6294)
- 企业(6294)
- 理论(3526)
- 财(3392)
- 教学(3368)
- 农(3312)
- 中国(3286)
- 教育(3110)
- 制(2809)
- 地方(2699)
- 业经(2695)
- 务(2397)
- 财务(2388)
- 财务管理(2371)
- 学(2324)
- 学法(2262)
- 教学法(2262)
- 企业财务(2176)
- 农业(2153)
- 方法(2115)
- 银(2045)
- 银行(2041)
- 和(1959)
- 行(1893)
- 学理(1857)
- 学理论(1857)
- 机构
- 学院(42130)
- 大学(39638)
- 管理(12532)
- 研究(12289)
- 济(12048)
- 经济(11502)
- 中国(10397)
- 理学(9683)
- 理学院(9534)
- 管理学(9264)
- 管理学院(9187)
- 江(8689)
- 京(8688)
- 科学(7759)
- 财(7682)
- 州(7155)
- 范(6968)
- 师范(6903)
- 职业(6865)
- 技术(6795)
- 所(6553)
- 中心(6283)
- 北京(5721)
- 农(5700)
- 省(5679)
- 研究所(5462)
- 财经(5424)
- 师范大学(5190)
- 业大(5070)
- 技术学院(5002)
共检索到736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付永正 刁书仁
女真人在历史上素有经商传统,清廷也未明令禁止普通旗人经商,但东北旗人在驰禁前参与商贸活动多以农副产品、渔猎品等的兜售为主。由于务农比经商更易维持生计,八旗旗署的管控也挫伤了东北旗人经商的积极性。在弛禁后,清廷放松了对旗人的人身控制,东北旗人的经商规模有了较快发展,经商地点愈发集中于城镇,贩卖人参、开设车店、揽运货物、开设商铺是主要的经商方式。
关键词:
清代 东北旗人 经商 方式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付永正 张文霞
清代东北地区,是八旗驻防重点区域,当地驻防旗人群体一直参与着本地的采煤业。清廷对东北各地旗民呈报开办煤窑的态度,有其流变过程。咸丰朝弛解矿禁前,清廷一直限制东北旗民开采煤窑,既担心开采煤窑破坏地方风水,更忌惮开采中大量民籍劳工的聚集易生事端。咸丰朝以降,清廷逐渐放松了对旗民开采煤窑的限制,继而设置专门机构,督办矿务。弛禁前,东北旗人群体主要通过领票承办方式直接参与煤窑的开办;整个清代,东北旗人私行采挖煤炭的现象亦是普遍;东北各地兴办矿务后,旗籍官兵多通过各自差委,赞襄采煤业;光宣之际,资财雄厚的旗籍官绅富户,陆续有直接投资开办煤矿者。旗人群体参与经营的煤矿,总体成效不佳,这其中,既有内部匪患、外部国外资本的入侵挤压原因,更因采煤业并非晚清东北旗人谋生取利的最佳途径,而煤斤销路不畅则是造成成效不佳的直接原因。迨至清季民初,东北旗人参与经营的煤矿,命运同于民人经营的煤矿,最终陆续被日俄等国侵占。
关键词:
清代 东北地区 旗人群体 采煤业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付永正 张文霞
清代东北地区,是八旗驻防重点区域,当地驻防旗人群体一直参与着本地的采煤业。清廷对东北各地旗民呈报开办煤窑的态度,有其流变过程。咸丰朝弛解矿禁前,清廷一直限制东北旗民开采煤窑,既担心开采煤窑破坏地方风水,更忌惮开采中大量民籍劳工的聚集易生事端。咸丰朝以降,清廷逐渐放松了对旗民开采煤窑的限制,继而设置专门机构,督办矿务。弛禁前,东北旗人群体主要通过领票承办方式直接参与煤窑的开办;整个清代,东北旗人私行采挖煤炭的现象亦是普遍;东北各地兴办矿务后,旗籍官兵多通过各自差委,赞襄采煤业;光宣之际,资财雄厚的旗籍官绅富
关键词:
清代 东北地区 旗人群体 采煤业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琳琳
边疆省级公共图书馆是为边疆全省人民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信息的中枢平台,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十分重要,但受经济落后所限,与发达地区图书馆差距较大。黑龙江省图书馆作为东北边疆省级公共图书馆积极探索如何在有限经济条件下使公共效益最大化。随着图书馆事业的不断深入发展,黑龙江省图书馆需转变观念,加强开放、交流与合作,运用卓越绩效模式,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并逐步向智慧图书馆转型。
关键词:
边疆图书馆 黑龙江省图书馆 服务创新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华
明清时代封建社会已经发展到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商品流通更加频繁,在不少省分出现了著名的地方帮商人。其中安徽、山西、广东、山东、江西等地方帮商人,为个中佼佼者。明清时代湖南是否也形成了地方帮商人?其经济实力如何?在我研究明清湖南商品经济之前,对是否存在湖南帮商人,是持怀疑态度的。近几年来,我遍翻了所能看到的湖南省地方志及其他各省文献,经过仔细研究,写了几篇有关湖南商品经济的文章,改变了我的看法。关于明代湖南的情况,我还涉猎的不多,不敢冒然下结论。但我个人认为:到了清代,湖南不但商品经济十分发达,商业十分繁盛,除了大批外籍商人在此经商外,湖南地方商人不但存在,而且经济实力十分强大...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闫超
清康熙时期掀起第一次修志热潮,其中《铁岭县志》是清代东北地区第一部县志,《盛京通志》是清代第一部官修东北通志;中期在全国修志热的推动下,东北地区修志活动掀起高潮,《黑龙江外记》是黑龙江地区第一部较为完备的地方志,《吉林外纪》是吉林地区最早的地方志。清后期的《吉林通志》是吉林地区第一部大型官修地方通志,《黑龙江述略》具有强烈爱国精神,《新民府志》采用统计表格的形式,颇具特色。清代东北地区由于其地处边疆,又为清朝的"龙兴之地",因此相比其他边疆地区,统治者更为重视该地区的修志;清后期民族危机的出现,引起东北知识分子群体通过修志对边疆危机进行思考;清代东北修志活动规模小于内地各省份,且呈现由南向北发展的趋势,主要集中于光绪及宣统时期。东北地区的修志活动推动了东北地区的文化发展,成为整个清代修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伟杰 师海娟
公众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其参与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不仅对生态文明建设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也是加快美丽中国建设的有效举措。因此,政府要转变执政理念,完善生态利益表达机制;要引导公众发挥主体意识,参与生产过程各环节;要畅通公众参与渠道,提高生态治理能力;要培育参与意识,提高公众参与能力。公众多方位、多领域、多渠道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能最大限度地凝聚公众合力,最终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的美好愿景。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公众 参与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众议
真假、善恶、美丑,始终是衡量文艺价值的主要坐标。是以,中外文艺界在认识论、价值论和审美向度上进行了上千年,乃至数千年的论争。然而,立场和方法使然,真假、善恶的界定尚且没有明确的定义,美丑就更不必说了。这其中既有时代社会的原因,也有民族、群体、个人的取法,很难一概而论。但同时这又不能否定相对的客观美、普遍美,譬如母爱,又譬如爱情,乃至自然山水之美。如此,问题的复杂性可想而知。反过来,这种复杂性促使美学不断发展。联系到"三大体系"建设,如何找到既有内核又有外延的公约数和同心圆,便是文学原理的话语之弧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即如何在建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的同时,凸显话语体系之纲。
关键词:
“三大体系” 话语 问题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杨孟哲
20世纪50年代的交通大学西迁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要求合理分布工业和高等教育格局状况下做出的决策,可以视为高等院校1952年院系调整后的余波。更重要的是,它是在当时中国遭受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威胁封锁的国际形势下,不得不进行的战略调整举措。而在毛泽东做出关于时局缓和判断的《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后,交通大学内部产生了回迁上海的激烈论争。周恩来对交大回迁问题的相关讲话,则事实上促成了中共上海市委和交通大学校方的态度转向。最终,在各方的商讨协调下,开启了交通大学从分设两地办学到独立建校的历史进程。
关键词:
交通大学 西迁 上海 西安 周恩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香
旗人生计问题因八旗驻防制度产生,自雍正帝后日益凸显,历任清朝皇帝采取不同措施寻求解决。徐世昌督东时期,在奉天省积极推行旗人学校教育和实业教育,培养了大量有知识和技艺的旗人,为解决旗人生计问题找到一条新路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区域性,也为近代中国农业社会转型中广大民众生计问题的解决做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徐世昌 旗人生计 学校教育 实业教育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裴明明
<正>清朝是离现代社会最近的封建王朝,其林业管理与生态演变的结果对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建设有着直接影响。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林区,清代对林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开启了东北生态环境巨变的演进历程。由郑辉著、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林业管理》一书,聚焦中国古代林业管理,对从先秦到清代的林业管理政策、管理机构、管理职能等依次进行介绍,同时总结了传统林业的生态思想与生态文化。该书对中国林业与生态发展史的论述清晰、考究翔实,是一部具有极强理论参考价值的专著,为探究清代东北地区的林业管理与生态效益的发展情况提供了可靠的支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黄楠 李光杰
文章从清代流人所处的历史背景以及产生原因角度出发,简述了流人及流人文化对东北地区语言建构的影响。通过分析流人对东北地区原住民族的生活方式、经济文化的影响,认为流人的汉语语言与当地语言产生了语言接触,从而使清代流人语言对东北方言的形成起到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
清代 流人 流人文化 语言接触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儒煜 王媛玉
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的持续下滑引来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东北现象"的成因众说纷纭,各有其解。从经济基础看,"东北现象"的生成具有历史必然性,无论是东北地区的产业定位、国家的政策选择,还是其所处的宏观经济周期,都注定了"东北现象"的产生不可避免。经济基础的必然性进一步导致了上层建筑的僵化,从而加剧了东北经济的下滑态势。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东北现象"的破解最根本的就是要重建东北地区的产业体系,打破旧有束缚,进而实现经济的复苏与繁荣。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宏春
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十多年来,推动东北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东北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新一轮东北振兴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既有"三期叠加"等共性方面的原因,也有产业结构、体制机制等个性方面的原因,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已到了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多年来,东北地区增速明显放缓主要缘于人员外流、产业失衡、体制僵化、改革滞后、创新不足。实现新一轮东北振兴应深化改革、聚集人气、优化产业、城乡统筹、创新驱动、保护生态、改善民生、营造氛围、扩大开放。
关键词:
东北振兴 改革 体制 产业 创新 民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