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70)
- 2023(5293)
- 2022(4367)
- 2021(3831)
- 2020(3193)
- 2019(6883)
- 2018(6520)
- 2017(12039)
- 2016(6697)
- 2015(6917)
- 2014(6482)
- 2013(6301)
- 2012(5642)
- 2011(5050)
- 2010(4739)
- 2009(4285)
- 2008(4127)
- 2007(3452)
- 2006(2848)
- 2005(2256)
- 学科
- 济(23359)
- 经济(23330)
- 业(18865)
- 管理(18865)
- 企(14056)
- 企业(14056)
- 方法(11846)
- 数学(10876)
- 数学方法(10817)
- 农(7887)
- 贸(6818)
- 贸易(6818)
- 财(6731)
- 易(6681)
- 学(5946)
- 中国(5684)
- 农业(5546)
- 业经(5515)
- 技术(4642)
- 环境(4404)
- 务(4268)
- 财务(4267)
- 财务管理(4263)
- 企业财务(4067)
- 产业(3819)
- 制(3799)
- 划(3747)
- 出(3685)
- 银(3508)
- 地方(3421)
- 机构
- 大学(94819)
- 学院(94618)
- 济(37320)
- 经济(36782)
- 管理(35156)
- 研究(33786)
- 理学(32020)
- 理学院(31620)
- 管理学(30983)
- 管理学院(30846)
- 农(29392)
- 科学(25052)
- 农业(23990)
- 中国(23115)
- 业大(23042)
- 京(19098)
- 所(18678)
- 研究所(17749)
- 农业大学(16456)
- 中心(15050)
- 财(14507)
- 江(12552)
- 财经(12546)
- 业(12465)
- 省(12042)
- 室(11872)
- 科学院(11789)
- 院(11740)
- 经(11644)
- 经济学(11525)
- 基金
- 项目(74990)
- 科学(57695)
- 基金(55914)
- 家(53237)
- 国家(52822)
- 研究(44538)
- 科学基金(43688)
- 自然(31541)
- 自然科(30873)
- 自然科学(30857)
- 基金项目(30521)
- 自然科学基金(30347)
- 省(29835)
- 社会(29799)
- 社会科(28369)
- 社会科学(28360)
- 划(25748)
- 资助(21632)
- 教育(19635)
- 计划(17592)
- 重点(17242)
- 创(16315)
- 科技(16309)
- 发(15768)
- 业(15736)
- 部(15663)
- 科研(15525)
- 创新(15329)
- 编号(15049)
- 农(14279)
共检索到1205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姜雯 梁文馨 裴斐 苏安祥 马高兴 方东路 胡秋辉 马宁
【目的】采用双螺杆挤压工艺,以杏鲍菇粉和米粉为原料生产杏鲍菇挤压米产品,并分析产品的预测血糖指数,为开发营养全面、血糖生成指数低的食用菌挤压米产品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测定20%、40%、60%杏鲍菇粉添加量的挤压米蛋白质、粗纤维、氨基酸、脂肪等基本成分的含量;通过RVA快速粘度分析仪、旋转流变仪对不同杏鲍菇粉添加量的混合粉糊化特性、流变特性进行分析;通过扫描电镜、色度计、质构分析仪并结合体外消化和感官评价对不同添加量的杏鲍菇挤压米的内部结构、颜色、质构特性、淀粉水解率、预测血糖指数(pGI)、感官评分进行分析。【结果】与空白挤压米相比,杏鲍菇粉的添加使杏鲍菇挤压米的蛋白质、粗纤维、氨基酸含量显著增加,20%、40%、60%杏鲍菇粉添加使蛋白质含量分别增加了71.84%、70.19%、96.70%,粗纤维含量分别增加了850%、2350%、3750%,总氨基酸含量分别增加了40.98%、58.96%、66.03%。随着杏鲍菇粉添加量的增加,混合粉体系的糊化特性和流变特性均呈降低趋势,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崩解值、回生值逐渐减小,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逐渐降低,典型弱凝胶,弹性占比大,其中20%的杏鲍菇粉添加量最接近米粉的粉质参数。通过扫描电镜发现,与空白挤压米相比,杏鲍菇挤压米横截面孔隙随着杏鲍菇粉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多,结构紧密程度降低,其中20%的杏鲍菇挤压米结构紧密,裂痕少。杏鲍菇挤压米L~*、b~*值显著减小,a~*先增加后减小;蒸煮过后的吸水率、蒸煮损失率随着杏鲍菇粉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膨胀率影响不显著,20%杏鲍菇挤压米的蒸煮特性在添加组中最好。挤压米饭的硬度、弹性、胶着度、咀嚼性随杏鲍菇粉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粘聚性、回复性先减小后增加;淀粉的消化率、快速消化淀粉(RDS)、慢消化淀粉(SDS)、预测血糖指数(pGI)也随着杏鲍菇粉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均低于普通大米和空白挤压米;而抗性淀粉(RS)的含量均大于其他两组,且随杏鲍菇粉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20%杏鲍菇挤压米预测血糖指数(pGI)值最低(60.18),相较于普通大米降低了20.60,而且其抗性淀粉(RS)含量最高;感官评价结果显示,杏鲍菇挤压米饭外观结构、适口性、滋味、冷饭质地及综合评分随着杏鲍菇粉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气味评分则是先减小后增加,从得分来看,20%的杏鲍菇挤压米是66.75分,最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结论】20%的杏鲍菇挤压米营养丰富,质构指标适中,预测血糖指数(pGI)60.18,为中血糖生成指数(GI)食品,口感味道良好。添加杏鲍菇粉使挤压米的营养价值显著提高,具有较好的食用品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炎 翁洵 张玉平 夏志兰 何长征
以杏鲍菇菌渣为堆肥原料,分别添加硝酸钾、硫酸铵和尿素,调节堆体碳氮比(C/N)至20,研究添加不同化学氮肥对杏鲍菇菌渣堆肥的温度、p H、电导率(EC)、氧化还原电位(ORP)及有机(无机)态氮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尿素和硫酸铵的堆肥升温较快,达到的最高温度较高,并且具有较低的p H值和较高的ORP值,堆肥最终的腐熟程度比添加硝酸钾的堆肥高;添加3种化学氮肥后,随着堆肥时间的推进,堆肥中的DOC、DON、NH4+–N、NO3––N、NO2––N含量都发生了变化,到堆肥结束时,添加硝酸钾的堆肥中DOC和DON含量高于添加硫酸铵和尿素的堆肥中的含量。综合分析,添加不同形态的化学氮肥对堆肥过程中的温度、酸碱度和氧化还原电位等产生影响,进而导致堆肥的腐熟程度不同。
关键词:
杏鲍菇菌渣 硝酸钾 硫酸铵 尿素 堆肥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方勇 王红盼 裴斐 马宁 汤晓智 杨文建 胡秋辉
【目的】通过研究金针菇-发芽糙米复配粉的淀粉、蛋白质和挥发性物质在挤压前后的变化,探讨挤压膨化工艺对金针菇-发芽糙米复配粉的消化特性和风味的改善影响,为膨化产品的消化特性及风味分析提供参考。【方法】将金针菇-发芽糙米复配粉原料进行挤压膨化加工,利用扫描电镜、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红外光谱以及体外消化等方法对淀粉和蛋白质的颗粒微观结构、蛋白质分子量和二级结构、淀粉和蛋白质的消化率等进行分析,探讨挤压膨化对金针菇-发芽糙米膨化产品消化特性的影响,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风味成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金针菇-发芽糙米复配粉原料经挤压膨化后,产品中淀粉颗粒由典型的大米颗粒外貌变为无规则形状,淀粉含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冬媛 邓媛元 张名位 马永轩 张雁 魏振承 张瑞芬 刘磊 唐小俊 遆慧慧
【目的】探讨发芽-挤压膨化-高温α-淀粉酶协同处理对速食糙米粉的冲调性、流动性、色度、风味和淀粉消化性能等品质特性的影响,为高品质速食糙米食品的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糙米经发芽处理后采用高温α-淀粉酶辅助挤压膨化协同处理(Extrusion-Germinated Brown Rice-Enzyme,EGBRE),以糙米发芽直接挤压膨化处理(Extrusion-Germinated Brown Rice,EGBR)、糙米不发芽分别采用高温α-淀粉酶辅助挤压膨化协同处理(Extrusion-Brown Rice-Enzyme,EBRE)和直接挤压膨化处理(Extrusion-Brown Ric...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丽源 郑林用 甘炳成 彭卫红 唐杰 黄忠乾 谭伟
本文以杏鲍菇为试验材料,以采后生理生化指标为考核指标,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杏鲍菇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有利于延缓杏鲍菇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劣变及衰老进程。贮藏温度4℃明显抑制了杏鲍菇的开伞、失重、褐变程度、多酚氧化酶活性以及蛋白质、Vc、总糖的快速流失,丙二醛含量的快速增加,延缓了菇体的物质代谢,较好地保持了菇体的商业品质。由此可见,低温贮藏是有效的贮藏方式。
关键词:
杏鲍菇 贮藏温度 保鲜 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方勇 王红盼 杨文建 裴斐 刘俊飞 汤晓智 马宁 胡秋辉
【目的】研究挤压操作参数对金针菇复配发芽糙米膨化产品营养品质、理化性质以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的影响,优化金针菇复配发芽糙米挤压膨化的工艺条件,为复合型功能休闲食品的开发及质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金针菇与发芽糙米的复配粉经过双螺杆挤压膨化机在不同的物料含水量、挤压膨化温度、螺杆转速的条件下挤压得到复合型膨化产品,分析挤压操作参数对产品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径向膨化率变化的影响,对比分析金针菇复配发芽糙米膨化产品与未添加金针菇的发芽糙米膨化产品的氨基酸含量的变化以及挤压膨化产品的硬度、容积密度、吸水性指数、水溶性指数、色差等理化特性的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杜双奎 魏益民 张波 蒋长兴 张明晶
以黄淮海平原玉米主产区53份玉米品种为材料,以德国布拉本德食品仪器公司DSE-25型双螺杆挤压膨化实验室工作站为膨化设备,研究了玉米籽粒品质性状与挤压膨化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相同挤压膨化工艺条件下,不同玉米品种挤压膨化物的径向膨化率、容积密度、水溶性指数、吸水性指数、硬度差异较大。与夏玉米品种相比,春玉米品种挤压膨化物具有较高的径向膨化率、吸水性指数和产量,较低的水溶性指数和机械能耗。玉米容重与挤压膨化物质量指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而百粒重、百粒体积与径向膨化率、扭矩、五区压力以及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淀粉含量高、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低的玉米品种,其挤压膨化物有较大径向膨化率,较小容积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田平平 王杰 秦晓艺 李丹青
【目的】探讨采后不同处理方式对杏鲍菇贮藏品质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为杏鲍菇贮藏保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新鲜采收的杏鲍菇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0.03 mm的聚乙烯(PE)薄膜袋封口包装、0.05 mm的PE薄膜袋封口包装和1.5%壳聚糖涂膜3种处理,以0.05 mm PE保鲜袋不封口为对照,于4℃、相对湿度85%—95%的条件下贮藏,通过测定失重率、色差值、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还原糖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理化指标,以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3种抗氧化酶活性以及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H2O...
关键词:
杏鲍菇 采后处理 贮藏品质 抗氧化酶系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璐 杜双田 金凌云 荆留萍 李慧君 朱永真 王崇鼎 江微
【目的】研究杏鲍菇的营养生理特性。【方法】以杏鲍菇菌株XBG-01为供试材料,测定不同培养基中菌落的直径及菌丝生长速率,观察气生菌丝的长势,研究不同的碳源、氮源、无机盐、维生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杏鲍菇能以多种单糖、双糖、多糖等作为碳源,其中以果糖、葡萄糖和甘露糖为碳源时,菌丝生长均较好,最适碳源为果糖;在供试氮源中,杏鲍菇对复合氮源、无机氮源、氨基酸均能利用,其中以蛋白胨为最适氮源,麦芽浸粉和酵母膏次之;无机盐中的1.0 g/L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维生素中6 mg/L维生素B2、烟酸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中8 mg/L IAA、KT,均对杏鲍菇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
关键词:
杏鲍菇 营养生理 菌丝体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倩 王晗 马赛 胡秋辉 马宁 苏安祥 李辰 马高兴
【目的】以杏鲍菇多糖(PEP)为原料,探究其基本理化性质和对葡萄糖扩散和吸附能力的影响。利用体外模拟消化模型制备PEP模拟消化产物(D-PEP),探究PEP和D-PEP对与糖代谢相关的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并进一步评价其与α-葡萄糖苷酶的相互作用。【方法】首先基于前人的研究方法对PEP的基本理化性质进行评价;然后采用DNS法测定PEP和D-PEP对α-淀粉酶活力的抑制效果,采用对硝基苯-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法测定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最后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PEP和D-PEP与α-葡萄糖苷酶的相互作用。【结果】PEP具备良好的溶解/溶胀性、持水/持油性,且其对葡萄糖扩散和吸附能力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EP对麦芽糖酶和α-葡萄糖苷酶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α-淀粉酶没有抑制作用,当PEP浓度为4 mg·mL-1时,其对麦芽糖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分别为(77.20±2.71)%和(78.91±0.51)%。然而消化产物D-PEP对3种酶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4 mg·m L-1的D-PEP对α-淀粉酶、麦芽糖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分别为(84.08±1.79)%、(20.58±1.20)%和(95.58±0.12)%。荧光光谱法结果表明,随着PEP和D-PEP浓度增大,α-葡萄糖苷酶的内源荧光逐渐减弱,且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内源荧光淬灭以静态淬灭为主,其结合位点大于等于1。【结论】与PEP相比,D-PEP不仅能抑制麦芽糖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对α-淀粉酶活力也有显著的抑制效果,D-PEP对淀粉消化酶表现出更好的抑制效果,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机体糖代谢。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丙虎 张波 魏益民 宁更哲
【目的】探讨不同小麦品种谷朊粉特性与挤压组织化系统参数和产品特性的关系,提出适宜谷朊粉挤压专用小麦品种的主要特性和品种选育目标。【方法】以小麦品种制得的谷朊粉为原料,以德国布拉本德食品仪器公司DSE-25型双螺杆挤压实验室工作站为设备,分析小麦品种的谷朊粉特性与挤压加工系统参数、挤压组织化产品质构特性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在相同挤压组织化工艺条件下,不同小麦品种谷朊粉的挤压组织化特性有较大差异。谷朊粉蛋白质含量与扭矩、模头压力、剪切力、硬度、黏聚性、弹性和咀嚼度等均呈极显著正相关(α=0.01),与组织化度呈显著负相关(α=0.05)。谷蛋白含量与扭矩、模头压力、产品黏聚性呈显著正相关(α=...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颖 晁桂梅 杨秋歌 高金锋 王鹏科 张盼 冯佰利
【目的】研究食品添加剂对糜子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为糜子产业发展提供依据。【方法】以糜子"榆黍1号"为供试材料,用碱提法制备糜子淀粉,测定其基本理化特性和糊化特性,并研究了不同食品添加剂(淀粉乳、蔗糖、NaCl、pH)对糜子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制备的糜子淀粉的淀粉含量为895.8g/kg,白度达到98.2%,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均较低,不易变质;与小米淀粉相比,糜子淀粉的黏度较大,热稳定性好,抗老化能力强,糊化温度较低。随着淀粉乳质量分数的增加,糜子淀粉的峰值黏度增加,热稳定性变差,抗老化能力减弱,糊化温度降低;随着蔗糖和NaCl的加入,糜子淀粉的峰值黏度增加,抗老化能力减弱,糊化温度升高...
关键词:
糜子淀粉 理化指标 食品添加剂 糊化特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樊玉萍 杜双田 王崇鼎 方尚瑜 吴秀珍
【目的】探讨杏鲍菇栽培基质不同含水率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规律,为杏鲍菇的生产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杏鲍菇PE-1菌株为供试材料,在栽培基质含水率为59.0%,60.5%,62.0%,63.5%,65.0%,66.5%和68.0%时,以该菌株生长周期、子实体形态及基质利用率为指标,研究不同含水率基质对杏鲍菇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当栽培基质含水率为65.0%左右时,各指标均达最大值,其中,子实体鲜质量为286g/袋,生产周期为48.5d,子实体密度为0.528g/mm3,子实体长度为191mm,栽培基质利用率为35.68%。【结论】杏鲍菇栽培基质的最佳含水率为65.0%,此时杏鲍菇的生物学效率最...
关键词:
杏鲍菇 基质含水率 生长发育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锋亮 陈相艳 王宪昌 尹婧 赵晓燕
【目的】分析不同品种小麦品质与挤压膨化产品理化特性之间的关系,探讨适合生产挤压膨化食品的小麦品质特性。【方法】16个小麦品种经实验型双螺杆挤压机在相同参数条件下挤压得到膨化型小麦粉产品,分析小麦品种品质、挤压膨化产品理化特性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不同品种小麦的品质特性和相应挤压膨化产品的理化特性之间均有较大差异;挤压膨化产品的色差与千粒重、面粉白度、弱化度,吸水性指数与籽粒蛋白质含量、沉淀值、湿面筋含量、形成时间,水溶性指数与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拉伸长度,糊化度与籽粒蛋白质含量、沉淀值、湿面筋含量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色差与籽粒硬度、降落数值,吸水性指数与容重,...
关键词:
小麦 品质特性 挤压膨化 加工适用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柴鑫 安晶 张玉龙 邹洪涛 虞娜 范庆锋
【目的】农业机械田间作业对土壤造成的碾压会显著影响土壤物理性质与结构,进而对作物产量与土壤环境产生重大影响。论文旨在探究不同黏粒添加量对有机碳含量不同的黑土土壤抗压特性的影响规律。【方法】通过人工提取黏粒的方式向有机碳(TOC)含量不同的3种黑土(M0、M1、M2)中分别添加不同量的黏粒0%、10%、20%、40%(记做C0、C1、C2、C3),制备不同TOC和黏粒含量的土壤样品(M0C0、M0C1、M0C2、M0C3、M1C0、M1C1、M1C2、M1C3、M2C0、M2C1、M2C2、M2C3)。调整土壤含水量为20%,容重1.1 g·CM-3,进行室内单轴压缩试验,测定压缩曲线并求得相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