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66)
2023(10739)
2022(8947)
2021(7883)
2020(6267)
2019(14069)
2018(13516)
2017(24943)
2016(13787)
2015(14931)
2014(14578)
2013(14347)
2012(13632)
2011(12610)
2010(12575)
2009(11461)
2008(11145)
2007(9881)
2006(8941)
2005(8157)
作者
(44026)
(36846)
(36809)
(34380)
(23169)
(17877)
(16276)
(14419)
(14030)
(13081)
(12662)
(12263)
(11970)
(11602)
(11519)
(11304)
(11199)
(10936)
(10637)
(10519)
(9524)
(9080)
(9020)
(8376)
(8350)
(8257)
(8132)
(8103)
(7440)
(7343)
学科
(61337)
经济(61275)
(36742)
管理(35655)
(26482)
企业(26482)
方法(20515)
中国(19885)
(19289)
地方(19209)
数学(17933)
数学方法(17790)
业经(15104)
农业(13703)
(12765)
(12314)
贸易(12303)
(12104)
(11872)
环境(11116)
(11012)
地方经济(10852)
(10530)
银行(10473)
(10451)
金融(10451)
技术(10328)
(10158)
(10086)
产业(8602)
机构
学院(199909)
大学(197266)
(81974)
经济(80430)
研究(76190)
管理(71758)
理学(61888)
理学院(61065)
管理学(59875)
管理学院(59528)
中国(55963)
科学(50102)
(47197)
(42859)
(40729)
农业(37446)
研究所(37347)
业大(36694)
(34713)
中心(33757)
(31012)
财经(27388)
(27106)
北京(26937)
(26911)
师范(26468)
(26002)
(24936)
(24670)
经济学(24666)
基金
项目(137685)
科学(107327)
基金(98642)
研究(93737)
(89900)
国家(89101)
科学基金(74432)
社会(60463)
社会科(57424)
社会科学(57411)
(55980)
基金项目(52431)
自然(49398)
自然科(48299)
自然科学(48285)
自然科学基金(47433)
(47322)
教育(42135)
资助(39252)
编号(35804)
(35794)
重点(31763)
(29245)
(28796)
计划(27762)
成果(27751)
发展(27532)
创新(27405)
(27091)
科研(26700)
期刊
(93696)
经济(93696)
研究(57461)
中国(44488)
(44165)
学报(40880)
科学(35207)
农业(30314)
大学(29785)
学学(28520)
管理(26636)
(24469)
教育(21261)
(19604)
金融(19604)
业经(17568)
(16014)
技术(15871)
经济研究(15587)
财经(13256)
问题(12430)
业大(11842)
(11489)
科技(11100)
(10958)
商业(10194)
农业大学(10131)
技术经济(9700)
(9564)
资源(9537)
共检索到3043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顺   李洋   张冠智   徐鹏   林爱雨   武永军   杨振超  
为研究减少在番茄茎秆好氧堆肥过程中氮素损失的途径,提高堆肥品质,以粉碎的番茄茎秆为原料,按物料干重分别加入5%的腐殖酸(T1)、氯化钙(T2)和过磷酸钙(T3),同时以不进行任何添加的堆体作为对照(CK),进行45 d的好氧堆肥试验。结果表明:3种添加剂均可降低堆肥过程中的氮素损失,同时减少了NH_3的挥发量;堆肥结束时,CK、T1、T2和T3处理的氮素损失率分别为18.04%、15.00%、12.65%和14.05%,累计NH_3挥发量为CK(1 648.11 mg/kg)>T1(1 330.35 mg/kg)>T3(995.35 mg/kg)>T2(528.11 mg/kg)。其中,添加氯化钙的处理保氮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氮素损失率低至12.65%,NH_3挥发量减少67.96%;各处理高温期均≥3 d,发芽指数≥80%,表明堆体已经腐熟,无植物毒性。综上,番茄茎秆好氧堆肥中添加氯化钙,对于减少堆肥过程中的氮素损失较为理想。本研究可为番茄茎秆好氧堆肥保氮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白顺星  龚舒静  杨姝  秦向东  马胡坚  张光东  马俊花  
【目的】为了研究组合外源添加剂对杂交狼尾草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添加剂组合方式,在中温35℃、初始pH值为7.0、发酵体系TS质量分数为6%、VS接种率为20%条件下进行序批次厌氧发酵试验。【结果】外源添加剂影响力顺序为:纤维素酶﹥EDTA-2Na﹥吐温20﹥CoCl_2﹥NiCl_2﹥FeCl_2。优选的添加剂组合方案为:FeCl_210.0 mg/L,CoCl_21.0 mg/L,NiCl_21.0 mg/L,纤维素酶15 g/L,吐温20 250 mg/L,EDTA-2Na 0 g/L,该条件下累积产气量较对照组提高29.52%。【结论】组合外源添加剂能够明显影响杂交狼尾草厌氧发酵过程,并能够有效改善甲烷菌活性,提高原料产气效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单亚静  吴坤坦  高健玮  杨旭晨  郑嵘  
为探究纤维素降解菌在堆肥腐熟中的应用效果,试验将高温处理后的畜禽尸体与秸秆混匀后,分为不添加菌剂的对照组和添加1%的耐高温纤维菌(Parageobacillus thermoglucosidasius)的菌剂组,采用好氧静态通风的方式堆肥28 d,测定堆肥过程中的理化参数(温度、pH、含水率、铵态氮、硝态氮、亚硝态氮、总碳和总氮)和氮素转化功能基因拷贝数的变化等氮素损失相关的指标。结果显示,菌剂组的铵态氮含量和亚硝态氮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最终总氮含量菌剂组低于对照组。堆肥前期对照组的nirK拷贝数显著高于菌剂组,且与NH4+含量显著正相关;菌剂组的nirS拷贝数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与NO3-含量极显著正相关。堆肥中期,对照组的narG拷贝数极显著高于菌剂组,且与NH4+含量相关性接近显著水平(P=0.064);堆肥后期,对照组的nosZ拷贝数极显著高于菌剂组。以上结果表明,耐高温纤维素降解菌主要通过氨氧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在堆肥的前期来改变堆体的氮素循环,但也会促进反硝化作用导致氮素损失的增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常瑞雪  王智中  韩雪  李彦明  Frederick C MICHEL  
为降低有机肥料使用过程中痕量除草剂对农业安全生产的风险,采用市售基质、普通堆肥和受除草剂污染的堆肥为试材,设置4个处理(无污染堆肥、二氯吡啶酸污染堆肥、氟乐灵污染堆肥和环丙嘧啶酸污染堆肥),在0、5%、10%和20%不同堆肥用量条件下,以番茄的出苗率和播种后45d时植株的株高、叶片面积、茎粗、植株干质量、根长和壮苗指数为评价指标判断除草剂污染堆肥对番茄种子萌发及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草剂污染堆肥对番茄种子的萌发及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污染堆肥用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加,且对作物产物抑制作用的污染堆肥用量及抑制作用大小因除草剂种类而异,二氯吡啶酸污染堆肥对番茄生长的影响最大。植物生长指标茎...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雅杰  吴文良  刘原庆  孟凡乔  
为研究有机肥以及化肥对氮素利用以及损失的影响,针对当前蔬菜生产中面积较大和产量较高的番茄进行盆栽控制性试验,设置等氮条件下3个肥料处理,即有机肥(M)、化肥(U)、有机肥和化肥各半(MU),以及对照CK(不施氮肥、种植作物)和CKN(不施氮肥、不种作物),对番茄产量、氨挥发、N_2O排放等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MU、U、M 3个处理产量无显著差异。与U、MU相比,M能够降低氨挥发损失62%和57%,降低N_2O排放量53%和69%。土壤中残留的肥料氮量为M(64.9%)>MU(36.7%)>U(23.7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谢凤行  赵玉洁  周可  张峰峰  李亚玲  
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培养基组成、培养温度、培养基pH值和溶解氧等对秸秆发酵生物添加剂生长的影响,优化了秸秆发酵生物添加剂的发酵参数。通过5 L发酵罐上罐试验确定秸秆发酵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合成,温度30℃,pH 5.0,搅拌速度300 r/min,通气量4 L/min,发酵周期24~27 h,酵母菌和乳酸菌的最大菌液浓度分别可达2.00×108,2.55×109个/mL。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宗成  吴金鑫  朱九刚  董志浩  李君风  邵涛  刘秦华  
【目的】随着食品业与加工业的不断发展,产生了诸如西瓜皮,蚕豆荚以及啤酒糟等大量的农副产物,造成环境的污染。为提高农副产物和小麦秸秆的饲料化程度,减小环境压力,通过探究添加剂对农副产物(西瓜皮、蚕豆荚和啤酒糟)与小麦秸秆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为提高农副产品利用率和青贮品质研究提供借鉴。【方法】以混合农副产物(西瓜皮﹕蚕豆荚﹕啤酒糟=1﹕3﹕4)和小麦秸秆为原材料,按鲜重比100%﹕0(MW)、25%﹕75%(X25)、50%﹕50%(X50)和75%﹕25%(X75)进行混合青贮,并对各混合青贮进行添加剂处理:添加1×10~6 cfu?g~(-1)布氏乳杆菌(B),0.2%FW纤维素酶(C)和1×10~6 cfu·g~(-1)鼠李糖乳杆菌(R),以无添加剂(CON)为对照,将不同处理的200g新鲜材料装入容积为250 mL的聚乙烯塑料瓶中。在室温下青贮60 d后,开窖分析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不同处理的青贮饲料与原料通过两层纱布和定性滤纸过滤,浸提液用于pH测定;将原材料和青贮饲料烘干至恒重后测定干物质含量(DM);蛋白质(CP)采用凯氏定氮法进行测定;采用范氏纤维测定法测定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WSC);培养基培养微生物后计数;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有机酸;氨态氮含量(NH_3-N)采用苯酚-次氯酸钠比色法测定。【结果】与MW相比,X25中NH_3-N含量显著降低(P<0.05);X50中pH和NH_3-N含量显著下降(P<0.05);此外,相比于MW,X25、X50和X75显著降低丁酸含量(P<0.05)。在MW中,与对照组相比,添加C显著降低pH和NH_3-N含量(P<0.05)。在X25中,与对照组相比,添加C显著降低pH(P<0.05),提高LA含量(P<0.05);添加R显著降低NH_3-N含量(P<0.05)。在X50中,与对照组相比,添加C显著降低pH和NH_3-N含量(P<0.05),添加B显著降低NH_3-N含量(P<0.05)。在X75中,与对照组相比,添加C能够显著降低pH和NH_3-N含量(P<0.05)。DM、NDF和ADF含量随小麦秸秆混合比例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相比之下,CP随小麦秸秆混合比例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与MW相比,X25、X50和X75显著提高了WSC含量(P<0.05)。在X25中,与对照组相比,添加C显著降低了NDF和ADF含量(P<0.05);在X50中,相比于对照组,添加B和C显著降低NDF含量(P<0.05);在X75中,相比于对照组,添加B、C和R显著降低NDF和ADF含量(P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韩雪林  史文娇  张娟  张磊  李苏涛  冯启贤  阳伏林  
以圆叶决明(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作为原料,分别添加0 (CK)、0.1%(Ⅰ组)、0.3%(Ⅱ组)、0.5%(Ⅲ组)、1.0%(Ⅳ组)柠檬酸(citric acid, CA)进行青贮调制,青贮时间分别为30、45和60 d,对圆叶决明青贮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进行测定分析,旨在探究CA和发酵时间对圆叶决明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 CA对圆叶决明青贮料干物质(dry matter, DM)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ater soluble carbohydrates, WSC)含量影响较小;2)试验组粗蛋白(crude protein, CP)和乳酸(lactic acid, LA)含量显著高于CK组(P 0.05)。综上所述,不同CA水平及发酵时间对圆叶决明青贮营养品质和发酵特性均有改善作用。其中,青贮时间为30 d、CA添加量为0.5%(FM)时改善效果最佳。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云颖  赵苗苗  双胡尔  吴哲  玉柱  
为研究刈割时期及添加剂对苜蓿(Medicago sativa)青贮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选择2个茬次,现蕾、初花、盛花3个时期刈割,并以无添加(CK)、丙酸钠(SP,0.5%)、乳酸菌(LD,106 cfu·g(-1))3种处理进行苜蓿青贮制作,在贮存45d后取样,分析其发酵品质及营养价值。结果发现,随着收获时期的延迟,青贮苜蓿pH值呈下降的趋势;丙酸钠及乳酸菌添加剂的添加对苜蓿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有显著的改善作用;随着同一茬次生育期的延长,青贮苜蓿中的粗蛋白(CP)含量显著降低(P<0.05);刈割时期可显著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金鹏  赵杰  李君风  董志浩  陈雷  白云峰  贾玉山  邵涛  
[目的]本文旨在评价甲酸、纤维素酶和乳酸菌对水稻秸秆青贮发酵品质和结构性碳水化合物降解的影响。[方法]试验设无添加对照组(CK)、甲酸添加(6 m L·kg~(-1))组(F)、纤维素酶添加(0.5 g·kg~(-1))组(C)、乳酸菌添加1×106CFU·g~(-1)组(L)和乳酸菌+纤维素酶组合添加组(CL),添加量以鲜质量计。水稻秸秆青贮6、15、30和60 d后采集样品,分析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组分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甲酸(F组)显著提高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P<0.05),明显改善水稻秸秆青贮发酵品质;相对于L组,CL组并没有进一步改善青贮发酵品质。整个青贮过程中,F组始终显示最低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P<0.05),C组和CL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酸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作用最为明显,乳酸菌和纤维素酶组合添加不但提高了发酵品质,还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具有较为明显的降解作用。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思伟  李魁英  张海娜  李元迎  石少轻  王昆  
为探讨不同混合比例和添加剂对花生秧(Arachis hypogaea)、全株玉米(Zea mays)混合青贮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两因素试验设计,设对照组、添加乳酸菌(Lactobacillus)组及添加复合添加剂组,分别制作花生秧、全株玉米比例为0︰1、1︰3、1︰1、3︰1、1︰0的混合青贮,每组3个重复,60 d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1)在感官评价方面,混合青贮的气味和评价总分随着花生秧添加比例的增加显著下降(P <0.05)。当花生秧、全株玉米混合青贮的混合比例为1︰3时,混合青贮的青贮品质和营养成分最优,与青贮玉米相似;使用复合青贮添加剂可提高混合青贮的青贮品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晟国  彭彦  李茹玉  李展鑫  黄逸豪  王国磊  任竹青  吴健  
为开发畜禽粪便好氧堆肥的高效降解转化和除臭固氮菌剂,进一步提高堆肥效率和品质,通过菌株产酶和除臭能力分析筛选堆肥发酵功能菌株,分别研制了2种复合菌剂(复合菌剂Ⅰ和复合菌剂Ⅱ),探究添加复合菌剂对鸡粪好氧堆肥常规理化指标、纤维素酶和脲酶活性、氮损失、堆肥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和实验室前期研制的复合菌剂Ⅲ相比,复合菌剂Ⅰ因含有机物质降解能力较高的菌株,能显著增加堆体纤维酶活性,后期纤维素酶酶活高达4.937 U/g;添加复合菌剂Ⅰ可显著提高堆体温度,最高温度可达65.8℃,比对照组高5.8℃;而复合菌剂Ⅱ因含有除臭能力较强的菌株,能显著降低堆体的脲酶活性和氮损失;添加复合菌剂Ⅱ提高了堆肥产品的总养分含量,堆肥产物总养分可达到5.32%,显著高于对照组(4.52%)。2种复合菌剂均能加快堆肥腐熟,堆肥第7天时,种子发芽指数(GI)值分别为75.12%和75.29%,而对照组GI值仅为47.89%。结果表明,本研究研制的复合菌剂Ⅰ和Ⅱ在鸡粪好氧堆肥应用中有良好的效果,可使堆肥升温、腐熟程度高,增加纤维素酶活性,降低脲酶活性,减少堆肥产物总养分流失和氮损失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灿  何腾兵  杨志勇  袁昌权  陈瑞应  付天岭  
【目的】针对养殖粪污资源化使用过程中存在部分重金属超标的关键问题,探讨猪粪重金属污染的解决途径,对于畜禽排泄物无害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遵义地区养殖猪鲜粪为研究对象,进行好氧堆肥和厌氧发酵模拟实验,采用石墨消解仪对猪粪进行消解,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以及原子吸收(Ice 3000)实验室测定猪粪Cd(镉)、Cu(铜)、Zn(锌)全量及有效态含量。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好氧堆肥后和厌氧发酵过程中猪粪(Cd、Cu、Zn)全量及其有效态含量变化,并开展相关性分析。【结果】好氧堆肥和厌氧发酵处理均可增加猪粪中典型有害重金属Cu、Zn、Cd含量,均呈现出“浓缩效应”。好氧堆肥能显著降低猪粪Zn的有效性,使有效态Zn从39.64%降至24.23%,但对Cu、Cd钝化效果不明显;厌氧发酵后可以显著(P<0.05,下同)抑制猪粪中Cu、Zn、Cd有效性,使有效态Cu从25.21%降至8.72%,有效态Zn从39.64%降至28.37%,有效态Cd从56.31%降至42.63%。厌氧发酵处理对不同Cd污染程度的猪粪,其有效态Cd含量及其比例均随着厌氧发酵时间的延长显著降低(P<0.05)。【结论】不同粪肥处理方式对猪粪中重金属Cu、Zn、Cd有效性的影响有明显差异,尤以厌氧发酵处理可明显钝化猪粪中重金属Cu、Zn、Cd,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粪便重金属处理方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文军  夏永秋  杨奇勇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三个供氮水平下(施氮50 kg/hm2、150 kg/hm2、250 kg/hm2)施用肥料添加剂对苏南太湖地区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土壤氮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和肥料添加剂对水稻产量、氮肥吸收利用及表观损失氮均有显著影响,但只有在水稻产量和氮肥农学利用率指标上二者表现出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随施氮量增加,水稻产量、累积吸氮量、土壤残留无机氮(Nmin)、表观损失氮增加,氮肥吸收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降低;与单施尿素相比,尿素配施肥料添加剂可进一步增加水稻产量、累积吸氮量,并能提升氮肥利用率和降低表观损失氮量,且该效应总体上随施氮量增加而愈趋明显;施用肥料添加剂对水...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洁洁  杨金艳  陈步涨  姚波  裴建川  李梅  钟铃  方宇斐  
【目的】为了提升污泥在园林绿化方面的应用潜力,探讨填埋污泥发酵时最佳的木屑添加量,以期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杭州地区某填埋池污泥为主要原料,基于不同碳氮比控制木屑添加量,配制了T_1、T_2、T_3等3组发酵物料处理,通过间歇式好氧发酵,分析了发酵过程中温度、pH、电导率、氮、磷、钾和重金属形态等理化指标的变化。【结果】发酵为典型中温发酵(30~45℃),发酵过程中不同木屑添加量之间温度呈现差异显著(P<0.05),pH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受木屑添加量影响显著(P<0.05);电导率受木屑添加量影响较小。发酵结束后,3组处理铵态氮损失率分别为30%、47%、42%,硝态氮增加了8.25、6.27、3.85倍,说明木屑添加量对氮素影响大。总磷增长率分别为7.0%、11.8%、10.8%,有效磷占比为8%、9%、9%,总钾占比为27%、36%、44%,有效钾占比为8%、12%、17%,其中仅T_1和T_2之间总钾呈现显著差异(P<0.05)。铜的生物有效态分配率分别从初始的32%、38%、40%增加至72%、74%、74%,生物可利用态锌分别从84%、85%、86%增加至96%、98%、97%;不同木屑添加量下,生物有效态、可氧化态铜、锌分别呈显著差异(P80%)],但T_2毒性显著大于T_3毒性(P<0.05)。【结论】发酵过程pH、氮、钾、生物可利用态铜、稳定态锌和种子发芽指数受木屑添加量显著影响(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