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63)
- 2023(14159)
- 2022(12176)
- 2021(11149)
- 2020(9518)
- 2019(21713)
- 2018(21349)
- 2017(40721)
- 2016(22557)
- 2015(25273)
- 2014(25201)
- 2013(24865)
- 2012(23282)
- 2011(21449)
- 2010(21779)
- 2009(20382)
- 2008(20156)
- 2007(18261)
- 2006(15803)
- 2005(14521)
- 学科
- 济(98368)
- 经济(98283)
- 管理(59478)
- 业(58738)
- 企(46133)
- 企业(46133)
- 方法(42806)
- 数学(37818)
- 数学方法(37278)
- 中国(27615)
- 农(27340)
- 地方(24590)
- 财(22123)
- 学(21132)
- 业经(20743)
- 农业(18323)
- 贸(17822)
- 贸易(17809)
- 易(17194)
- 制(17160)
- 银(16273)
- 银行(16227)
- 融(15954)
- 金融(15952)
- 行(15629)
- 环境(14748)
- 理论(14696)
- 和(14442)
- 技术(14068)
- 务(13614)
- 机构
- 学院(325034)
- 大学(321361)
- 济(129352)
- 经济(126479)
- 管理(118117)
- 研究(115656)
- 理学(101092)
- 理学院(99851)
- 管理学(97586)
- 管理学院(96998)
- 中国(86563)
- 科学(75033)
- 京(69116)
- 农(63964)
- 所(61591)
- 财(59079)
- 研究所(55993)
- 中心(52698)
- 业大(52588)
- 农业(50729)
- 江(50377)
- 财经(46355)
- 范(43825)
- 北京(43712)
- 师范(43298)
- 经(41851)
- 院(41183)
- 州(41044)
- 经济学(39327)
- 省(37351)
- 基金
- 项目(214229)
- 科学(166269)
- 基金(152233)
- 研究(151755)
- 家(134862)
- 国家(133742)
- 科学基金(112489)
- 社会(93794)
- 社会科(88806)
- 社会科学(88781)
- 省(86879)
- 基金项目(79483)
- 自然(74199)
- 划(72936)
- 自然科(72497)
- 自然科学(72471)
- 自然科学基金(71146)
- 教育(70690)
- 资助(63992)
- 编号(61924)
- 发(50586)
- 成果(50419)
- 重点(49492)
- 部(46049)
- 创(44319)
- 课题(44158)
- 科研(41588)
- 创新(41489)
- 计划(41176)
- 发展(39452)
共检索到489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程勇 顾敏 丛野 邹崇顺 张学昆 王汉中
【目的】研究甘蓝型油菜发芽期耐湿抗性的遗传机制,为合理选配亲本和选育耐湿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6个耐湿性不同的甘蓝型油菜品种配制完全双列杂交组合,在水淹胁迫条件下萌发亲本及F1代种子,测定萌芽种子的相对根长、相对茎长、相对单株鲜重、相对芽苗率、相对电导率和相对活力指数,用GriffingⅠ方法对发芽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进行遗传分析。【结果】在30个组合间,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达到极显著水平,特殊配合力方差除了单位电导率外也达到极显著水平。遗传效应分析表明:相对于其它5个性状,作为最能代表甘蓝型油菜耐湿性的相对活力指数,其狭义遗传率最大,而广义遗传率相对较小。品种中双9号和P7...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学昆 范其新 陈洁 李加纳 王汉中
目的试图阐明不同耐湿基因型甘蓝型油菜苗期对缺氧胁迫的生理差异响应。方法试验采用不同耐湿基因型的甘蓝型油菜材料,对发芽种子和幼苗(3叶期)缺氧处理,测定种子发芽性状和幼苗可溶性糖、脯氨酸、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耐湿与不耐湿基因型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缺氧处理后耐湿材料发芽种子具有较高的相对发芽率、相对苗长、根长、苗重和活力指数,而相对电导率较低。3叶期幼苗缺氧处理后,耐湿材料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提高幅度显著高于不耐湿材料,MDA和相对电导率则显著较低;耐湿基因型POD活性显著提高,CAT活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刘艳 王瑞莉 叶桑 郜欢欢 雷维 陈柳依 吴家怡 孟丽姣 袁芳 唐章林 李加纳 周清元 崔翠
【目的】寻找苯磺隆胁迫下油菜种子萌发性状相关的QTL及其耐性基因,为筛选与培育耐苯磺隆油菜种质以及探究油菜种子萌发过程中苯磺隆耐性分子机理奠定基础。【方法】用0.15 mg·kg~(-1)苯磺隆溶液处理由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10D130和甘蓝型油菜常规品种ZS11构建的包含175个株系的高世代重组自交系(RIL)群体,进行种子发芽试验,以蒸馏水为对照,分别测定其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根长和相对干重。然后,利用油菜6K SNP芯片对该RIL群体进行基因分型,通过JoinMap4.0软件构建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基于该遗传图谱,利用MapQTL软件多QTL作图法对4个性状的相对值进行QTL定位,根据各QTL置信区间查找甘蓝型油菜的基因序列,并依次与拟南芥基因组序列进行BLAST,筛选可能与耐苯磺隆胁迫相关的候选基因。【结果】频数分布表明4个相对性状的变异范围较大,且呈连续性分布,符合数量性状表现特征,适宜进行QTL遗传分析。相关分析表明,相对发芽率和相对发芽势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87。构建的遗传图谱包含1 897个多态性SNP标记,覆盖甘蓝型油菜基因组3 214.19 cM,标记之间的平均图距为1.69 cM。利用此图谱共检测到22个相关QTL,表型贡献率变幅为6.4%—12.6%。其中,与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关的QTL分别有6个和3个,与相对根长和相对干重有关的QTL分别为8个和5个。在A01染色体64.857 cM、55.935 cM和56.645 cM处检测到的相对发芽势与相对发芽率QTL的置信区间完全或者部分重叠。通过分析QTL置信区间上甘蓝型油菜对应的区间序列,筛选到30个可能与油菜耐苯磺隆有关的候选基因,其中包括18个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5个糖基转移酶家族基因、1个GSTF相关基因、1个ABC转运蛋白相关基因和1个ALS基因,这些基因均与除草剂抗性机制有关,尤其ALS为磺酰脲类除草剂靶位点酶;另外筛选到1个BHLH和1个JAZ6基因,BHLH与JAZ蛋白可通过相互作用来防御胁迫;检测到1个LSU2蛋白相关基因和1个MATE家族成员,前者参与细胞氧化剂解毒及植物防御反应,后者参与类黄酮、生物碱、金属离子、其他多种代谢物的转运及有毒物质引起的植物胁迫响应。【结论】检测到与相关QTL共22个,筛选出可能与苯磺隆耐性有关的候选基因30个。这些基因通过加速毒性分子的转运与代谢从而响应有毒物质引起的胁迫反应,可能参与植物对苯磺隆的抗性调节与反应机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浩杰 张雪花 蒲晓斌 张锦芳 蒋俊 柴靓 蒋梁材
对18份甘蓝型油菜资源材料进行田间模拟湿害处理,10 d后取功能叶测定生理指标和形态指标,研究湿害胁迫下油菜生理和形态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湿害处理后,油菜生长受到严重抑制,主要表现为根鲜重、根长、地上部鲜重、株高、全株鲜重、地上部干重、根干重、根冠比下降。同时,湿害处理后,油菜生理指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MDA)、脯氨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都升高,不同材料上升的幅度有差异;植株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下降;生理指标耐湿系数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变异系数介于2.50%~69.96%;湿害胁迫后,通过生理指标耐湿系数的隶属函数值对18份材料耐湿性进行了评价,筛选到3份耐湿性...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湿害胁迫 耐湿性 形态指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浩杰 柴靓 蒲晓斌 张锦芳 蒋俊 崔成 张雪花 蒋梁材
对15份油菜资源材料分别进行室内发芽和田间模拟湿害鉴定,以研究湿害胁迫对产量的影响及耐湿性不同鉴定方法之间的一致性。结果表明,15份油菜资源耐湿性具有较大的遗传差异。室内缺氧发芽鉴定下,15份材料表现为活力指数、成苗率、相对苗长、相对根长和相对鲜重等耐湿性指标有较大差异;田间模拟湿害胁迫后,油菜生长受到严重抑制,主要表现为根鲜重、根长、地上部鲜重、株高、全株鲜重、地上部干重、根干重、根冠比下降。同时,油菜生理指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MDA)、脯氨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都升高;田间湿害后15份材料株高、有效分枝数、有效角果数、每果粒数和单株产量极显著降低,其中有效角果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真 蒲圆圆 高长斌 周广生 涂金星 傅廷栋
【目的】评价甘蓝型油菜双单倍体(doubled haploid,DH)群体苗期耐湿性,筛选极端耐湿性DH系。【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株高(PH)、根长(RL)、地上部干重(SDW)、根干重(RDW)、根冠比(R/S)、总干重(TDW)等6个性状的耐湿系数作为耐湿性评价指标,对甘蓝型油菜DH群体的118个株系及其亲本进行苗期耐湿性评价。【结果】(1)与对照相比,湿害严重抑制了甘蓝型油菜苗期的生长,6个评价指标均表现出显著差异,其中根干重的变异系数最大;(2)在对照和湿害条件下,群体各株系各性状均表现出超亲连续分离,大部分呈正态分布,湿害条件下的分离更为明显;(3)相关性分析表明,地上部干重、根干...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苗期 耐湿性 评价指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戴维 牛应泽 郭世星 蒋俊
用6个含油量不同的甘蓝型油菜品系,按照Griffing方法I配制30个正反交组合,加上6个自交系亲本,共36个组合,在四川雅安和安县两个试验点进行随机区组试验,对油菜籽含油量杂种优势及配合力进行分析,并观察环境效应。结果表明:含油量在两个不同环境下大多数组合都具有明显的中亲优势,多数组合表现出超亲优势,含油量杂种优势在不同环境下表现有差异,但出现杂种优势的组合具有较高一致性。含油量的广义遗传力大于90%,狭义遗传力大于70%。各材料间的含油量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配合力也受环境的影响,但在不同环境下配合力的表现总体上一致。含油量反交效应达极显著。分析表明,高含油量杂交油菜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朝芝 刘后利
以双低、低硫、低芥3种类型的优质甘蓝型油菜品系为亲本,配置了双低×低芥、低硫×双低和低芥×低硫3套不完全双列杂交系统.通过配合力分析,选出了各自的优良亲本和优良组合;重复亲本在各系统中显著性状的一般配合力表现为:效应值方向一致,大小上略有差异,相对位置稳定;当选的优良组合亲本至少有一为优良的,亲本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与相应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一致.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配合力 品质 农艺性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俊 蒲晓斌 张锦芳 李浩杰 柴靓 黄驰 胡海兵 郑本川 牛应泽 蒋梁材
选用甘蓝型油菜J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5个(A1、A2、A3、A4、A5)、恢复系3个(R1、R2、R3),采用5×3不完全双列杂交,对15个杂交组合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和遗传力的估算与分析,旨为探明亲本材料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①在一般配合力上,3个父本的优劣顺序为R3>R2>R1,5个母本的优劣顺序为A4>A1>A2>A5>A3。②组合A2×R3在株高、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和单株产量等性状的特殊配合力均表现最好,15个组合中,单株产量排名前3的组合是A2×R3、A1×R1、A2×R1。③性状遗传力中以单株产量的广义遗传力最高,分枝部位最低,结合田间表现,R3、A2、A4这3份材料的...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农艺性状 配合力 遗传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国建 俎峰 刘坚坚 李劲峰 董云松 罗延青 赵凯琴 陈苇 束正齐 王敬乔
利用35个甘蓝型油菜Ogura胞质不育系与4个恢复系进行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采用4×35不完全双列杂交,对140个组合的9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和遗传力的估算,其中包括根据云南地方气候特点制定的主茎冻荚与主茎阴荚性状。研究表明,一般配合力综合排名母本前5名分为a19>a29>a21>a20>a2;父本优劣排名次序为21r>64r>68r>16r;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最好的组合为a17×21r。本研究旨在探明亲本材料的应用潜力,为生产上利用Ogura胞质不育系统选育甘蓝型油菜强优势组合提供数据支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胡盛 李阳阳 唐章林 李加纳 曲存民 刘列钊
【目的】干旱是甘蓝型油菜生长发育过程中一种常见的非生物胁迫,严重影响了其产量和品质。联合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转录组差异表达分析,筛选干旱胁迫条件下影响甘蓝型油菜籽粒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变化的候选基因,为解释干旱胁迫下甘蓝型油菜籽粒含油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旱棚盆栽方式模拟干旱胁迫环境,使用183份甘蓝型油菜构成的自然群体,于2019和2020年在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收获2年的籽粒,并进行籽粒含油量以及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将得到的表型数据与60K芯片的基因型数据(包含34 103个SNP)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同时,结合相同处理下花后不同干旱时间段(30、40和50 d)的籽粒转录组差异基因数据,筛选共有基因,并利用甘蓝型油菜和拟南芥数据库注释信息、已报道的相关文献和转录组差异基因表达水平鉴定与干旱胁迫下甘蓝型油菜籽粒含油量及蛋白质含量变化相关的候选基因。【结果】通过对2年间籽粒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分析,发现材料重复性较好,干旱胁迫造成甘蓝型油菜籽粒的含油量下降,蛋白质含量上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得出的最佳模型主要为一般线性模型下的Q或na?ve模型,共检测出38个显著关联位点(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陆俊杏 陆奇丰 张凯 柴友荣 李加纳 钱伟 吕俊 卢坤 梁颖
【目的】分析BnMAPK1组织特异性表达特征,探究其在损伤和病原菌胁迫下的特征及参加的信号途径。【方法】在电子克隆的基础上,克隆BnMAPK1的启动子序列。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BnMAPK1的诱导表达特征。【结果】从甘蓝型油菜中克隆了MAPK1的启动子序列,发现它含有多个激素响应元件和逆境胁迫响应元件。还发现植物激素茉莉酸甲酯(MeJA)、水杨酸(SA)、脱落酸(ABA)和过氧化氢(H2O2),及损伤(wound)和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均能在转录水平上激活BnMAPK1。甘蓝型油菜在损伤和接种核菌盘后,JA信号途径标志基因PDF1....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项俊 陈兆波 王沛 余龙江 栗茂腾
分析了干旱诱导下抽薹期甘蓝型油菜的生化指标和蒸腾作用变化及Ca2+处理对其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甘蓝型油菜叶片中的脯氨酸、可溶性糖以及丙二醛含量明显增加,经Ca2+预处理其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高于仅用双蒸水处理的材料,而丙二醛含量则是蒸馏水处理的材料高于Ca2+预处理的材料;气孔导度日变化分析以及气孔观察显示,Ca2+预处理可以明显促使干旱过程中叶片表皮气孔关闭,进而使叶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降低,从而减少了干旱条件下水分的蒸发。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飞 徐芳森 石桃雄 赵尊康 石磊 蔡红梅 马朝芝 孟金陵
以收集的94份白菜型油菜(Brassica rapa)、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为材料,利用大田小区试验,设正常施肥(CK)、低氮(LN)、低磷(LP)3种处理,在成熟期考察籽粒产量、株高、一次分枝数、每角果粒数、千粒重和角果数以及低氮或低磷与正常施肥间的籽粒产量比值(氮、磷效率),研究评价不同油菜材料对低氮、低磷胁迫反应的差异和产量潜力。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在3种处理条件下都具有最高的平均籽粒产量,生产潜力大;白菜型的氮、磷效率最高,可能携带更多氮、磷高效相关的基因;芥菜型油菜的氮、磷效率虽不及白菜型油菜,但高于甘蓝型油菜,同时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书芬 傅廷栋 李媛媛 朱家成 王建平 马朝芝
采用SRAP标记对甘蓝型油菜品种1141B、垦C1、32B和32C的多态性进行了分析。每对引物组合产生13~36对比较清晰的扩增带,20对引物组合共产生419条扩增带,平均每对引物组合产生20.95条。20对引物组合共产生多态性带116条,每对引物组合产生3~10条,平均5.8条。每对引物组合产生的多态性带的比例为18.75%~38.89%,平均为28.23%。用24对引物组合对组合1141B×垦C1构建的F2群体各单株多态性进行了分析,F2群体多态性标记75条,平均为3.12条。用卡平方测验检测F2群体各单株标记基因型频率是否偏离了期望比例1∶2∶1(共显性标记)和3∶1(显性标记)的分离规...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多态性 SRAP标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