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89)
- 2023(7137)
- 2022(5932)
- 2021(5377)
- 2020(4557)
- 2019(10144)
- 2018(9720)
- 2017(18278)
- 2016(10420)
- 2015(11281)
- 2014(10964)
- 2013(10914)
- 2012(10070)
- 2011(9159)
- 2010(8899)
- 2009(8273)
- 2008(8344)
- 2007(7109)
- 2006(6189)
- 2005(5220)
- 学科
- 济(39794)
- 经济(39740)
- 管理(29167)
- 业(28610)
- 企(22485)
- 企业(22485)
- 方法(20542)
- 数学(18263)
- 数学方法(18091)
- 农(12022)
- 学(11920)
- 财(10416)
- 贸(9255)
- 贸易(9253)
- 中国(9078)
- 易(8988)
- 业经(8597)
- 农业(8106)
- 环境(6829)
- 技术(6719)
- 务(6455)
- 财务(6447)
- 财务管理(6436)
- 地方(6359)
- 制(6337)
- 企业财务(6177)
- 划(5757)
- 银(5496)
- 融(5455)
- 金融(5453)
- 机构
- 大学(157165)
- 学院(155223)
- 济(58864)
- 研究(58471)
- 经济(57881)
- 管理(56147)
- 理学(50455)
- 理学院(49771)
- 管理学(48565)
- 管理学院(48339)
- 农(45077)
- 科学(43071)
- 中国(40342)
- 农业(36782)
- 业大(34758)
- 所(33183)
- 京(33048)
- 研究所(31352)
- 中心(24947)
- 财(24520)
- 农业大学(24267)
- 江(22612)
- 财经(20783)
- 院(20360)
- 省(20140)
- 科学院(19932)
- 北京(19622)
- 业(19596)
- 室(19562)
- 范(19156)
- 基金
- 项目(116529)
- 科学(89794)
- 基金(86262)
- 家(81787)
- 国家(81159)
- 研究(71275)
- 科学基金(66328)
- 自然(47848)
- 自然科(46765)
- 自然科学(46742)
- 基金项目(46734)
- 社会(45974)
- 自然科学基金(45970)
- 省(45710)
- 社会科(43573)
- 社会科学(43560)
- 划(40062)
- 资助(34453)
- 教育(32076)
- 重点(27308)
- 计划(26690)
- 编号(25048)
- 部(24957)
- 创(24479)
- 科技(24343)
- 发(24257)
- 科研(23788)
- 创新(23015)
- 业(22954)
- 农(21182)
共检索到2097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君雷 吴碧球 黄所生 黄凤宽
以6个抗褐飞虱水稻品种为试材,采用盆栽淹水试验方法,研究淹水胁迫对抗褐飞虱水稻品种次生物质的影响及其与褐飞虱取食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淹水胁迫对水稻品种次生物质含量变化有影响,但影响程度因品种而异。受淹水胁迫的影响,Ptb33和570011草酸含量、TN1和IR56、B.W、RP1976-18-6-4-2总酚含量及RHT单宁含量在淹水后均增加而高于对照;而TN1单宁含量和Ptb33总酚含量在淹水后则均减少而低于对照;RP1976-18-6-4-2草酸含量、RHT和570011总酚含量及B.W、Ptb33和570011单宁含量变化波动较大。进一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淹水后,仅褐飞虱生物型Ⅱ雌成虫在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碧球1黄所生1黄凤宽1周君雷2
以6个抗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水稻品种为试材,采用盆栽淹水试验方法,研究淹水胁迫对抗褐飞虱水稻品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影响及其与褐飞虱取食量的关系。结果表明:TN1、Babawee、RHT、Ptb33、RP1976-18-6-4-2和570011游离氨基酸含量受淹水胁迫的影响很大,其中RHT游离氨基酸含量在淹水后均高于对照,RP1976-18-6-4-2和570011在淹水达3 d以上时高于对照,IR56游离氨基酸含量仅在淹水3 d时高于对照; TN1可溶性糖含量受淹水胁迫影响波动较大; IR56、Babawee、RHT、Ptb33和570011可溶性糖含量受淹水胁迫...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碧球 黄所生 黄凤宽 陈燕 凌炎 龙丽萍
为探讨淹水胁迫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生物型Ⅱ和孟加拉型在抗该生物型水稻品种取食量的影响,采用蜜露量测定法测定经不同淹水胁迫处理后,水稻植株上褐飞虱不同生物型雌成虫个体分泌的蜜露量。结果表明:淹水胁迫对褐飞虱不同生物型在抗该型品种上取食量的影响程度不同,以褐飞虱生物型Ⅱ雌成虫在ASD7上的取食量受淹水胁迫影响最大;褐飞虱生物型Ⅱ在IR36、IR42上的取食量及孟加拉型在IR56、RNR3070、OM997-6和ARC5833上的取食量受淹水胁迫影响较大;褐飞虱生物型Ⅱ在OM997-6上的取食量及褐飞虱2种生物型在RP1976-18-6-4-2和ARC5984上的取食量受...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凯 钟乐荣 丁文兵 李有志
为探明水稻应对白背飞虱取食胁迫的生理基础,分析了3个水稻品种(Rathu Heenati、R9810–T和丰源优272)在白背飞虱取食胁迫不同时间(0、3、6、12、18、24、30和36 h)的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白背飞虱取食胁迫下,水稻Rathu Heenati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变化小,R9810–T和丰源优272丙二醛和过氧化氢含量随胁迫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3个水稻品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都随胁迫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Rathu Heenati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小,R9810–T过氧化氢酶活性呈下降趋势,丰源优27...
关键词:
水稻 白背飞虱 取食胁迫 保护酶活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朗 孙荣科 姜建军 黄立飞 李容柏
运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水稻植株的挥发性次生物质,并进行GC/MS分析,比较水稻抗、感褐飞虱植株中挥发性次生物质总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感性植株的挥发性次生物质总量明显高于抗性植株,前者比后者高45.4%;挥发性次生物质总量随植株抗性增强而降低,1级最低,7级最高;挥发性次生物质总量随植株所含抗性基因数的增加而减少。
关键词:
水稻 褐飞虱 抗性 挥发性次生物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东 李强 彭彦 吴天昊 张秀丽 董家瑜 毛毕刚 赵炳然
为研究淹水胁迫下褪黑素浸种对长短中胚轴水稻幼苗期生理和生化性状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梯度的褪黑素(MT)处理,测定中胚轴长、胚芽鞘长、芽长、鲜质量、成活率等相关农艺性状,测定过氧化物歧化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MT浸种对淹水胁迫下水稻生长的影响可分为低浓度缓解胁迫和高浓度加剧毒害;淹水处理下相比短中胚轴品种华航31、DH4040,长中胚轴品种鄂中4号、DH4038具有较高的成活率;在对4个品种添加10,100μmol/L的MT浸种处理时,华航31中MT浸种效果表现均是最好的,其中100μmol/L MT浸种处理在每个品种中均能显著提高幼苗的成活率。随着浓度提高到1 000μmol/L,对所有的品种均表现为抑制成活;MT浸种可降低MDA含量,提高POD、SOD、CAT活性,促进中胚轴长、胚芽鞘长、芽长、鲜质量等农艺性状,100μmol/L MT浸种处理效果最好;1 000μmol/L MT浸种也可以促进相关农艺性状提升并提高酶活性,但成活率显著下降。适当浓度的褪黑素浸种,能提高淹水胁迫下水稻幼苗活力和出苗率,显著降低淹水胁迫对水稻幼苗的毒害作用。
关键词:
水稻 中胚轴 褪黑素 浸种 淹水胁迫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启侠 杨威 朱建强 王曾桢 叶浩
湖北平原地区夏季强降水频发,稻田易受洪涝灾害。为探明淹水胁迫对杂交中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排涝指标,在杂交中稻(丰两优香1号)分蘖期、孕穗期分别设计了淹水深度和淹水时间交互试验。结果表明:淹水处理后,水稻株高、第3、4节间均表现出伸长生长,且与淹水深度和持续时间的累积值(SD)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但收获时遭受淹水的各处理其株高均矮于对照,且淹水程度越重,收获时株高越矮。淹水造成水稻减产,且淹水时间越长,淹水深度越深,减产越严重,若以产量受害指标为评价标准,孕穗期对淹水胁迫较分蘖期更敏感。就产量构成要素来看,分蘖期淹水胁迫导致水稻减产主要是有效穗下降、其次是结实率降低;孕穗期...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斌斌 许建兰 蔡志翔 马瑞娟
以正常浇水为对照,研究了持续淹水胁迫下2个李砧木品种(‘GF43’和‘GF1869’)光合特性的变化,并对影响净光合速率变化的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淹水总体上使2个品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光饱和点(LSP)、表观量子效率(AQY)、CO2饱和点(CSP)和羧化效率(CE)降低,光补偿点(LCP)和CO2补偿点(CCP)升高。试验结束时,淹水处理‘GF43’和‘GF1869’的LSP与LCP差值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78.32%和67.46%,而CSP与CCP差值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46.43%和57.07%。淹水使植株对光和CO2适应的生态幅变窄,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碧球 黄凤宽 黄所生 韦素美 龙丽萍
以褐飞虱生物型Ⅱ和孟加拉型为研究对象,探讨苗龄和施氮量对水稻品种抗褐飞虱不同生物型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苗龄和施氮量对水稻品种抗褐飞虱不同生物型的影响较明显,但影响程度有差异。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生物型Ⅱ和孟加拉型的抗性,在品种和苗龄、品种和施氮量以及品种、苗龄、施氮量三者间均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但苗龄和施氮量间对褐飞虱孟加拉型的抗性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而对生物型Ⅱ的抗性互作效应不显著。
关键词:
褐飞虱 生物型 苗龄 施氮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碧球 黄所生 胡大星 李成 孙祖雄 凌炎 蒋显斌 黄芊 龙丽萍 黄凤宽
【目的】研究苗龄、光照强度和施氮量对抗虫水稻品种的可溶性糖、氨基酸含量及褐飞虱抗性的影响,为抗褐飞虱的水稻品种选育及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开展玻璃网室试验,采用均匀设计法,以苗龄、光照强度和施氮量为试验因子,鉴定不同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生物型II和孟加拉型的抗性,测定稻株可溶性糖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受苗龄、光照强度和施氮量的影响,不同水稻品种对褐飞虱2种生物型的抗性减弱甚至丧失,乃至植株死亡。苗龄、光照强度和施氮量的单独作用或交互作用显著影响IR56对褐飞虱生物型II的抗性及570011对2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亦红 韩召军 张小敏 庞超
用水稻敏感品种TN1和具有不同抗性基因的品种Mudgo ,ASD7和RathuHeenati饲养稻褐飞虱 (Nilaparvatalu gens) ,研究不同品种对褐飞虱体内酯酶、谷胱甘肽转移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氧脱甲基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褐飞虱在 3种抗性品种上饲养一代后 ,其酯酶活性与敏感品种上的试虫相比没有显著差异。然而 ,取食Mudgo和ASD7的雌成虫之间酯酶活性达到显著性差异 ;取食Mudgo和RuthuHeenati的雄成虫酯酶的Km 值分别为取食TN1的 2 78和 2 5 8倍。褐飞虱体内酯酶活性还因其生物型的不同而异。对褐飞虱生物型 1和生物型 2个体酯酶活力分布的测定...
关键词:
褐飞虱 生物型 水稻品种 代谢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杨会 罗光华 张月亮 王利华 方继朝
[目的]探究3种杀菌剂高剂量处理的稻苗对水稻及取食褐飞虱种群的影响。[方法]通过测定杀菌剂处理后稻苗体内草酸、还原糖以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并构建种群生命表探讨经杀菌剂处理的稻苗对取食褐飞虱种群生命参数的影响。[结果]糯稻经3种杀菌剂高剂量处理后,稻苗体内还原糖含量显著降低,碳氮比(C/N)有降低的趋势,草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无显著变化。粳稻经3种杀菌剂高剂量处理后,C/N有升高的趋势,但草酸、还原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显著变化。褐飞虱取食杀菌剂高剂量处理的糯稻后,5龄若虫历期、个体总发育历期以及雌成虫寿命显
关键词:
褐飞虱 杀菌剂 生理生化物质 生命参数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董亚强 李强 尤民生 林胜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褐飞虱在转cry1Ab抗虫水稻(mf-mH3301-1)和非转基因水稻(mH3301)上的取食和产卵选择行为,并通过y型嗅觉仪研究了褐飞虱对2种水稻的趋性反应.结果表明:转基因水稻mf-mH3301-1对褐飞虱成虫的取食选择行为有一定的影响,在接虫后2、4、8 H,雄成虫在bt水稻上的着虫率显著低于对照mH3301,而雌成虫在接虫后4、8 H在bt水稻上的着虫率显著低于对照mH3301.然而,bt水稻对于褐飞虱的产卵选择性和趋性反应均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褐飞虱 Bt水稻 生态适合度 行为反应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陆魁东 宁金花 解娜 黄晚华 宋忠华
为探明水稻关键生育期形态特征对淹涝胁迫环境的敏感性,以常规稻湘早籼45为供试材料,分别在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乳熟期等4个生育期,设计不同淹水深度及淹水持续时间的淹涝胁迫试验,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淹涝胁迫对湘早籼45的茎、叶等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淹前相比,淹涝处理后0 d时,2/3淹处理在乳熟期的绿叶数减少最明显,3/3淹处理在分蘖期的减少最不明显,4个生育期均是2/3淹处理较3/3淹处理减少明显;淹后2 d时,各生育期绿叶数变化情况存在明显差异。2)除乳熟期外的其余3个生育期均存在高位分蘖情况,在拔节期最明显,其次是在抽穗期,且3/3淹处理的高位分蘖率高于2/3淹处理的。3)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