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60)
- 2023(2264)
- 2022(1997)
- 2021(1819)
- 2020(1680)
- 2019(3740)
- 2018(3736)
- 2017(6951)
- 2016(4207)
- 2015(4196)
- 2014(4206)
- 2013(4213)
- 2012(3991)
- 2011(3659)
- 2010(3607)
- 2009(3224)
- 2008(3192)
- 2007(2738)
- 2006(2343)
- 2005(2124)
- 学科
- 济(15297)
- 经济(15288)
- 业(8888)
- 管理(8193)
- 方法(7449)
- 企(7181)
- 企业(7181)
- 数学(6787)
- 数学方法(6743)
- 学(5304)
- 结构(4966)
- 财(4355)
- 农(3913)
- 中国(3842)
- 产业(3789)
- 地方(3565)
- 制(3491)
- 体(2951)
- 产业结构(2922)
- 务(2778)
- 财务(2778)
- 财务管理(2773)
- 企业财务(2718)
- 业经(2678)
- 体制(2603)
- 农业(2439)
- 地方经济(2303)
- 贸(2237)
- 贸易(2234)
- 易(2178)
- 机构
- 学院(59042)
- 大学(58861)
- 研究(25480)
- 济(21367)
- 农(21012)
- 经济(20984)
- 科学(19981)
- 管理(17516)
- 农业(17243)
- 中国(16399)
- 理学(15656)
- 理学院(15379)
- 所(15312)
- 业大(15062)
- 管理学(14909)
- 管理学院(14821)
- 研究所(14500)
- 京(12728)
- 农业大学(11088)
- 中心(10433)
- 省(10149)
- 室(9979)
- 业(9739)
- 实验(9559)
- 科学院(9408)
- 实验室(9167)
- 财(9014)
- 江(8972)
- 院(8849)
- 重点(8748)
- 基金
- 项目(45482)
- 科学(34039)
- 基金(32797)
- 家(32569)
- 国家(32380)
- 科学基金(25406)
- 研究(25189)
- 自然(19106)
- 省(18959)
- 自然科(18670)
- 自然科学(18662)
- 自然科学基金(18308)
- 基金项目(17624)
- 划(16601)
- 社会(15380)
- 社会科(14636)
- 社会科学(14631)
- 资助(13759)
- 计划(12192)
- 科技(12026)
- 重点(11668)
- 教育(11420)
- 发(10332)
- 科研(9625)
- 部(9494)
- 业(9416)
- 专项(9413)
- 创(9384)
- 农(9361)
- 创新(9023)
共检索到804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僧珊珊 王群 李潮海 刘天学 赵龙飞
【目的】研究不同玉米品种幼苗根显微结构及呼吸代谢对淹水胁迫的响应差异。【方法】以耐涝性不同的玉米品种浚单20(耐涝性强)和登海662(耐涝性弱)为试材,设CK、淹水2、4、6、8 d共5个处理,比较淹水胁迫下不同玉米品种苗期根结构及呼吸代谢差异。【结果】淹水后,两品种幼苗的根干重、根总长度、根系活力均明显下降,随着淹水天数增加,下降幅度增大,两品种间表现为登海662各指标下降幅度显著高于浚单20。其中淹水8 d时,登海662和浚单20根干重分别比对照降低29.7%和12.1%,根系活力分别比对照降低30.6%和8.7%。淹水增加了两品种玉米根气腔面积和根孔积率,平均比对照增加3.9倍和2.8倍...
关键词:
玉米 淹水 无氧呼吸酶 通气组织 孔积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余波 盛文静 韩蒙蒙 鲍飞燕 李祖林 宋有洪 刘惠惠
为研究淹水对苗期玉米不同类型根的形态结构和活力的影响,选择代表性玉米品种郑单958(耐涝性强)和蠡玉16(耐涝性弱)为试验材料,在三叶期分别淹水2,4,6,8 d,以不淹水为对照(CK),比较玉米胚根和不定根形态特征及活力对淹水胁迫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淹水2 d后,玉米初生胚根、次生胚根和不定根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根分叉数高于对照,随着淹水时长增加,这些指标显著降低,但根平均直径显著升高,新生不定根形态指标明显优于对照,其中根长和根尖数受淹水伤害最大。淹水后不定根层数和数量增多、角度增大。随淹水时间的延长,除第1层不定根干质量外,郑单958初生胚根、次生胚根和第2层不定根干质量先升高后降低,而蠡玉16一直降低。根冠比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淹水显著降低初生胚根和次生胚根的根系活力,不定根可以维持4~6 d。淹水对不同类型根的影响表现为初生胚根>次生胚根>不定根,不同品种根系特征对淹水胁迫的响应规律不同。抗涝品种淹水8 d后不定根根系活力和根冠比开始下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任佰朝 张吉旺 李霞 范霞 董树亭 赵斌 刘鹏
【目的】探讨气候变化下持续降雨造成的大田淹水对夏玉米籽粒灌浆特性和品质的可能影响。【方法】以登海605(DH605)和郑单958(ZD958)为试验材料,设置大田淹水时期(三叶期、拔节期、开花后10 d)和淹水持续时间(淹水3 d和6 d)处理,分析夏玉米籽粒干重和体积的增长、籽粒灌浆参数、籽粒粗脂肪、粗蛋白、总淀粉含量、支/直比值以及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淹水胁迫后籽粒干重增长速率降低,籽粒灌浆参数减小,且三叶期淹水6 d下影响最大,DH605和ZD958到达最大灌浆速率时的天数(Tmax)、最大灌浆速率(Gmax)、灌浆速率最大时的生长量(Wmax)和籽粒灌浆活跃期(P...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蔡金峰 曹福亮 张往祥
为研究乌桕的耐涝机制,采用盆栽模拟涝渍环境的实验方法,研究了淹水胁迫对2个乌桕种源1年生实生苗的生长和根系无氧呼吸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胁迫抑制了浙江种源的高生长和生物量的累积,而福建种源全部死亡,浙江种源较福建种源耐涝性强;淹水胁迫下,浙江种源乙醇脱氢酶和乳酸脱氢酶显著增加,且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耐涝性差的福建种源乙醇脱氢酶显著低于对照,渍水和淹水处理10 d时,乳酸脱氢酶活性分别为对照的4.67倍和4.14倍,然后急剧下降。耐涝性强的种源能够通过自身的调节,维持一定的无氧呼吸代谢途径的强度,为植株的生长提供能量,从而维持一定的生长量。
关键词:
乌桕 淹水胁迫 幼苗生长 无氧呼吸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杜红阳 程明明 杨青华 刘怀攀
为了探讨多胺提高玉米抗涝性的机制,以2个抗涝性不同的玉米品种(郑单958,抗涝性较弱;浚单22,抗涝性较强)为材料,设置正常处理、涝胁迫处理、涝胁迫+亚精胺(1 mmol/L)3个处理,分别在处理0,2,4,6 d取幼苗根测定相对电解质渗漏率、无氧呼吸酶活性(乳酸脱氢酶(LDH)、丙酮酸脱羧酶(PDC)和乙醇脱氢酶(ADH))、代谢产物(乙醇和乳酸)和亚精胺(Spd)含量,并测定幼苗相对干物质增长速率,研究了亚精胺对涝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系呼吸代谢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在正常生长情况下,2个玉米品种幼苗根系中无氧呼吸酶活性、代谢产物和亚精胺含量均无明显变化,且在2个品种间无明显差异;涝胁迫处理后,...
关键词:
亚精胺 涝胁迫 玉米 无氧呼吸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九信 杨瑛 周毅 段立珍 汪建飞
【目的】研究不同供氮水平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对苗期淹水胁迫玉米氮、磷、钾含量及累积的影响,为采取氮营养调控途径优化玉米的氮、磷、钾营养特性及提高玉米的抗涝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室内砂砾培养及模拟淹水胁迫的方法,研究2个玉米品种("利民15"和"皖玉9号")分别在苗期单独供应不同水平(3,7mmol/L)NH4+-N和NO3--N时,根、茎、叶中氮、磷、钾含量及累积量对淹水胁迫的响应。【结果】在2种氮形态和供氮水平下,淹水胁迫分别对低供NH4+-N处理(A3F)和高供NO3--N处理(N7F)苗期玉米生长的影响相对较小,且淹水胁迫对根系生长的抑制效应明显大于地上部...
关键词:
铵态氮与硝态氮 玉米 淹水胁迫 氮磷钾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曹志华 吴中能 刘俊龙 苗婷婷 孙慧 闫彩霞
【目的】比较不同竹种的耐湿性,筛选耐湿性较强的优良竹种用于沿江滩涂地和湿地造林。【方法】以水竹、灰水竹、阔叶箬竹、皖紫竹2号、金镶玉、皖紫竹1号、斑苦竹、红哺鸡竹、淡竹、黄古竹、早园竹等11个竹种的两年生母竹移栽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淹水处理60 d内不同竹种形态与生理指标的响应,并采用主成分分析结合隶属函数法对11个竹种的耐湿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淹水处理下,11个竹种的形态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包括叶片黄化、新发竹和母竹死亡等。从外部形态看,11个竹种之间差异明显。在生理指标方面,淹水处理显著降低了11个竹种叶片的叶绿素a(Chl a)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显著提高了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和淹水程度的加剧,这些指标的变化幅度逐渐加大。分析结果显示,生理指标在11个竹种中的变化幅度存在显著差异,表明11个竹种受到淹水胁迫的伤害有所不同。【结论】采用主成分分析法,5个单项指标集约于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0.963。通过隶属函数D值综合评价不同竹种耐湿能力的强弱顺序为水竹>灰水竹>金镶玉>阔叶箬竹>斑苦竹>皖紫竹2号>皖紫竹1号>红哺鸡竹>黄古竹>淡竹>早园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丽英 杜克兵 姜法祥 彭言劼 涂炳坤 王翔
【目的】淹水胁迫是我国平原水网区杨树面临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造成木材产量的巨大损失,因此研究杨树的耐涝机制十分必要。【方法】选取耐涝型I-69杨与不耐涝型小叶杨为材料,研究淹水胁迫对杨树初生根细胞结构的影响。以2种杨树90~100 cm高的植株为试材,进行淹水胁迫试验,共淹水处理14天,然后排水恢复3天,期间观测植株的表型变化。淹水处理的第0,1,3,7,14天,分别采集试材的同级细根距根尖2.0~3.5 cm的根段,采用石蜡切片与透射电镜法,研究细根的解剖结构与超微结构对淹水胁迫的响应。【结果】1)淹水胁迫下,2种杨树均出现生长减缓,叶片萎蔫、干枯、脱落以及茎基部皮孔膨大等现象。但是随着时...
关键词:
杨树 耐涝性 根 解剖结构 超微结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检锋 陈华 李在凤 王攀磊 尹梅 刘俊 付利波 洪丽芳 苏帆 王志远
【目的】探讨云南省云瑞系列12个玉米杂交品种在对干旱胁迫及旱后复水的响应,为玉米抗旱及弹性恢复机理研究、品种选育及云南省玉米春季播种用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遮雨棚内,采用PVC管栽法测定云瑞系列12个杂交玉米品种在极端干旱中期、末期及胁迫结束后复水处理下的地上及地下响应特征,并对各个指标及系数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干旱胁迫下各玉米品种的地上干重、地下干重、根表面积及根体积均比对照下降,且各指标与对照比值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在复水后玉米出现补偿生长,各指标均有所恢复。在干旱胁迫第30天,抗旱性较强的品种包括云瑞6、云瑞10、云瑞21、云瑞47、云瑞88、云瑞68。在干旱胁迫天数增加至60 d时,云瑞505、云瑞999、云瑞21、云瑞2、云瑞7则表现出更高的抗旱性;在复水后,云瑞21、云瑞68、云瑞8、云瑞7、云瑞2表现出较强的恢复力。【结论】云瑞21在极端干旱复水后,仍能够更有效地恢复生长能力,能更好地抵御干旱,具有较高的弹性恢复力,保证稳定的玉米生物量及产量,该品种可作为云南春播时期遭遇严重干旱时的玉米抗旱品种推广应用。
关键词:
玉米 复水 抗旱性 恢复 根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崔蓉 王天野 王呈玉 李锦秀 张欣宇 刘淑霞
旨在探究不同干旱胁迫程度对东北半干旱地区玉米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为深入研究玉米抗旱的生理机制奠定理论基础。采用抗旱棚微区试验,选用3种不同耐旱程度的玉米品种,于玉米拔节期、抽雄期及灌浆期分别设置正常供水(CK)、轻旱(LS)、中旱(MS)、重旱(SS)及持续干旱处理(S)5个水分梯度,综合性分析不同干旱胁迫程度对3个玉米品种生长性状及产量相关指标的影响。随干旱程度的不断加重,玉米株高、穗位及干物质量逐渐降低,茎粗随干旱程度的增加无明显差异,其中金庆707玉米品种株高、穗位及干物质积累量最高,嫩单19及富单16次之。玉米于抽雄期干旱胁迫时果穗性状变化最明显,且重旱下玉米产量最低,持续干旱无产量。同一干旱程度下玉米品种耐旱性越差,减产越大,玉米品种产量大小具体表现为金庆707>嫩单19>富单16。采用多个指标进行综合性分析得出,玉米抽雄期为玉米需水关键期,较易受到干旱胁迫的影响,同时指出抽雄期干旱胁迫亦或干旱胁迫程度严重是最终导致玉米产量降低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玉米 干旱胁迫 生长性状 产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斌斌 许建兰 蔡志翔 马瑞娟
以正常浇水为对照,研究了持续淹水胁迫下2个李砧木品种(‘GF43’和‘GF1869’)光合特性的变化,并对影响净光合速率变化的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淹水总体上使2个品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光饱和点(LSP)、表观量子效率(AQY)、CO2饱和点(CSP)和羧化效率(CE)降低,光补偿点(LCP)和CO2补偿点(CCP)升高。试验结束时,淹水处理‘GF43’和‘GF1869’的LSP与LCP差值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78.32%和67.46%,而CSP与CCP差值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46.43%和57.07%。淹水使植株对光和CO2适应的生态幅变窄,碳...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国 王权 封琦 熊良伟 王远祥
采用静水呼吸法研究了中华鳑(1.070±0.068)g在溶氧逐渐降低环境中呼吸耗氧和氮代谢生理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温度在(23.2±0.2)℃时,中华鳑饱食和饥饿状态下耗氧率分别为0.441 mg/(g·h)和0.297 mg/(g·h),排氨率分别为1.6μg/(g·h)和0.5μg/(g·h);溶氧低于1.5 mg/L开始浮头,低于0.31 mg/L开始死亡。当溶氧降低时耗氧率和排氨率均显著降低,但仍表现出一定的昼夜节律性,白天(6:00~14:00时)较夜间(10:00~2:00)高。在低溶氧环境中氨氮、亚硝酸氮浓度逐渐增加,水质环境随时间延长会逐渐恶化。实验结果提示在溶氧逐渐降低的...
关键词:
中华鳑 溶氧 呼吸生理 氮代谢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秦嗣军 吕德国 李志霞 马怀宇 刘灵芝 刘国成
【目的】探讨东北山樱幼苗对水分胁迫的响应机制,为评价其资源特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采用持续干旱和淹水处理,测定根系呼吸途径和相关酶活性、呼吸底物、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的变化过程,比较分析东北山樱幼苗对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响应特征的差异及形成机制。【结果】持续干旱和淹水胁迫对东北山樱幼苗根系呼吸等生理代谢造成严重影响。干旱胁迫1 d后根系活力即受到严重抑制,而淹水胁迫在3 d后表现为迅速降低;干旱胁迫后根系呼吸速率先升高,第5天时达到峰值后迅速降低,而淹水胁迫前5 d无明显变化,之后也迅速降低。水分胁迫1 d时根系呼吸各生化途径和电子传递途径比例未发生明显变化,而后三羧酸循环(TCA)、...
关键词:
东北山樱 水分胁迫 呼吸代谢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光 李春红 赵新华 于海秋 蒋春姬 曹敏建
探讨低钾胁迫下不同大豆品种钾吸收利用效率的差异,为培育钾高效率基因型大豆品种提供理论依据。以钾不敏感型大豆品种沈农6号、GD1617和钾敏感型大豆品系铁95079-2、铁95068-5为供试材料,设低钾和高钾2个处理,测定各生育时期干物质重和各器官的含钾量,比较不同大豆品种不同处理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低钾条件下,低钾不敏感型大豆沈农6号和GD1617植株地上部和根系的含钾量在各生育时期均表现为与高钾处理的植株比较接近,且成熟期无论是籽粒、荚皮,还是茎秆,均表现了相对较高的含钾量,分别为籽粒1.12%和1.01%、荚皮0.84%和0.76%、茎秆0.62%和0.56%,钾利用效率(64.8 g...
关键词:
大豆 低钾胁迫 吸收效率 利用效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德华 贺立源 李建生 刘武定
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 ,研究了对酸性土壤反应不同的玉米基因型根系对铝毒胁迫反应的差异。耐铝基因型具有苏木精着色程度较低、种子根相对伸长率和TTC相对还原强度以及根系相对生物量较高的共同特点。种子根相对伸长率、苏木精染色指数及根系TTC相对还原强度与植株的耐铝性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关键词:
玉米 铝胁迫 根系反应 基因型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