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13)
- 2023(11465)
- 2022(9846)
- 2021(9351)
- 2020(7827)
- 2019(17662)
- 2018(17684)
- 2017(34638)
- 2016(19086)
- 2015(21795)
- 2014(22007)
- 2013(21529)
- 2012(20692)
- 2011(18932)
- 2010(19567)
- 2009(18885)
- 2008(19198)
- 2007(17713)
- 2006(16108)
- 2005(15108)
- 学科
- 济(74597)
- 经济(74476)
- 管理(60870)
- 业(54468)
- 企(46018)
- 企业(46018)
- 方法(31533)
- 数学(26570)
- 数学方法(26100)
- 财(24428)
- 中国(23020)
- 制(22554)
- 农(20997)
- 业经(17145)
- 学(16976)
- 贸(16779)
- 贸易(16767)
- 银(16476)
- 银行(16444)
- 易(16413)
- 行(15745)
- 融(14647)
- 金融(14645)
- 体(14575)
- 理论(14203)
- 策(14155)
- 务(13852)
- 财务(13813)
- 财务管理(13766)
- 企业财务(13002)
- 机构
- 大学(287240)
- 学院(284653)
- 济(118810)
- 经济(116044)
- 管理(103270)
- 研究(100498)
- 理学(86630)
- 理学院(85669)
- 管理学(84035)
- 管理学院(83500)
- 中国(80662)
- 财(63601)
- 京(62143)
- 科学(58611)
- 所(52321)
- 财经(47937)
- 研究所(46350)
- 农(46227)
- 江(45633)
- 中心(45473)
- 经(43258)
- 北京(40280)
- 业大(38695)
- 经济学(37190)
- 农业(36371)
- 范(36324)
- 院(36150)
- 州(36114)
- 师范(35897)
- 财经大学(35417)
- 基金
- 项目(171108)
- 科学(133443)
- 研究(126419)
- 基金(123306)
- 家(107334)
- 国家(106408)
- 科学基金(89598)
- 社会(79037)
- 社会科(74769)
- 社会科学(74751)
- 省(65192)
- 基金项目(62526)
- 教育(59439)
- 自然(56975)
- 划(56035)
- 自然科(55622)
- 自然科学(55600)
- 自然科学基金(54615)
- 资助(53361)
- 编号(51711)
- 成果(45806)
- 部(39367)
- 重点(39044)
- 课题(37373)
- 发(36054)
- 制(35463)
- 创(34778)
- 教育部(33782)
- 性(33716)
- 创新(32638)
共检索到4586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亦春 周艳
我国货币政策环境可视作混沌的复杂系统。混沌理论表明,系统在时空上的复杂结构通常隐含着简单的决定性准则,一旦这样的准则被发现,管理当局则可以观察或者控制系统内部的复杂状况,以达到预期目标。运用于货币政策的混沌理论,是指将货币政策环境看作是具有高度复杂性和长期行为不可预测性的混沌系统,其中必然隐含着复杂系统内普遍适用的简单决定性准则。如果我们掌握并始终遵循这一准则,就可以观察并控制货币政策环境这一复杂混沌系统,使货币政策目标向预期的方向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易定红
美国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历史实际上是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和实施技术逐步演化的过程,其中操作程序的形成和发展对美联储当前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货币政策的操作程序,美联储自从1970年以来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操作程序:1970~1979年是货币增长和联邦基金率操作程序,1979~1982年是货币总量和非借入准备金操作程序,1983年至今是联邦基金率、货币与经济目标和借入准备金操作程序。从三种货币政策工具的重要性来看,贴现率是联储成立之初的重要手段,30年代以后逐渐由法定准备金率所取代,50年代以后公开市场操作日趋成熟,并成为联储目前的主要政策工具。本文对美联储操作程序的演变过程进行了详...
关键词:
美联储 货币政策 操作程序
[期刊] 征信
[作者]
武鹏
当前及今后一阶段,我国货币政策思路将更加关注自身经济体中的问题和矛盾,切实围绕"房住不炒"、污染防治、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等问题进行政策上的主动协调和配合,将解决好中国自身问题和进一步深化改革作为制定货币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货币政策思路进行思考和展望:在稳中求进总基调基础上,货币政策的制定将通过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健全双支柱政策调控框架、优化信贷结构,为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保驾护航。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温彬 杨美超
自然利率的内涵及其在货币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自然利率也叫中性利率,自1898年由瑞典学派创始人维克赛尔(Wicksell)提出以来,一直在宏观经济和货币理论中扮演着核心角色。结合维克赛尔本人的解释,以及瑞典学派主要传承者缪达尔(Myrdal)的解读,自然利率可以表述为资本收益率或生产率,同时也是投资与储蓄相等、物价和工资保持不变时的利率。随着主要国家将短期利率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
关键词:
政策制定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莹
本文介绍了泰勒规则的主要内容、政策含义及其在西方国家的应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该规则进行了评价,分析了该规则对于我国货币政策制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泰勒规则 货币政策 中介目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马尧
如何确定最优的利率水平以促进宏观经济的发展,是货币政策制定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本文在回顾传统泰勒规则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学术界研究泰勒规则的各种改进成果,进而结合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状况,探讨在资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我国的货币政策是否考虑了资产市场的价格波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可能适度考虑了资产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但利率政策对资产价格波动反应不敏感,资产价格波动尚未成为影响我国利率政策的重要决定因素。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资产市场 泰勒规则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殷克东 赵昕 战德坤
本文利用Taylor规则和McCallum规则的理论模型及其修正的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在过去16年中的运行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McCallum规则及其修正的模型能够更好地解释我国货币政策的松紧性,而通过控制修正模型的相对变化率的波动区间,可以实现对货币政策适宜程度的有效控制和平稳运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艾莲
本文通过对信用渠道的理论分析以及银行信贷渠道和广义渠道的探讨,认为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货币渠道和信用渠道同样影响经济总量和经济运行。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化的逐步发展和深入,信用渠道会逐渐成为辅助性的传导机制。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信用渠道 信用经济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贾卓鹏 宋文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唐菁菁 范利民
文章试图对2008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此问题对于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执行和促进货币政策目标的科学实现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分从紧的货币政策阶段、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阶段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阶段三个阶段对该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厦楠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传导机制是否畅通,而利率机制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最重要的传导机制;对利率的行政管制严重制约着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有效性,破坏了利率机制内在的平衡机制,导致利率结构失衡,无法形成合理的利率体系;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改革利率行政管制,推进利率市场化。
关键词: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利率机制 利率市场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宋玉华 江乾坤
规则与相机抉择之争是央行货币政策实施中的一个长久话题,时间不一致概念虽使规则论在可信度上有了更坚实的理论基础,但相机抉择论具有的灵活性始终被美联储所采用。泰勒规则作为简单工具规则,只能作为美联储的“指导线”,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其复杂的货币政策制定;而目标设定规则中的“一般目标设定规则”相对全面,美联储可在规则性的基础上进行相机抉择性行动,针对经济形势做出相应地预测与判断。此外,本文还从货币一般均衡模型与通货紧缩等角度出发,探讨了美联储货币政策理论中微观基础的不足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郑挺国 刘金全
传统"泰勒规则"的线性设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宏观经济背景和政策作用时间不同,货币政策规则可能是一种非线性系统。本文将"泰勒规则"扩展为一种具有时变通胀目标的区制转移"泰勒规则"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中国1992—2009年的货币政策反应方式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规则具有明显的区制转移特征,不同区制反映了利率对通胀和实际产出的不同政策反应关系;在区制2,政策规则表现为一个稳定的"泰勒规则",利率调整的方向与通胀和实际产出变动方向基本一致;而在区制1,利率对通货膨胀缺口和实际产出缺口不敏感,是一种不稳定的结构;结合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特点,可以将我国货币政策规则划分为"惰性"和"活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郑伟东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经济货币化程度显著提高,金融运行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作用明显加强,货币政策在我国宏观政策中的地位急剧上升。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货币政策方式正在逐步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货币政策方式转化,而新的货币政策措施作用的发挥还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制约。于是,货币政策常常不能达到预定的政策目标,形成货币政策的调控信号失真,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