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71)
2023(10815)
2022(9455)
2021(8799)
2020(7811)
2019(18448)
2018(18390)
2017(37167)
2016(20136)
2015(23360)
2014(23586)
2013(23492)
2012(21847)
2011(19947)
2010(20504)
2009(19381)
2008(19513)
2007(17669)
2006(15376)
2005(13968)
作者
(59975)
(50150)
(49785)
(47710)
(32019)
(23949)
(22963)
(19530)
(18805)
(18055)
(17054)
(16707)
(16007)
(15815)
(15682)
(15589)
(15112)
(14714)
(14554)
(14450)
(12542)
(12524)
(12415)
(11415)
(11352)
(11321)
(11246)
(11150)
(10277)
(9880)
学科
(91919)
经济(91832)
管理(58256)
(57320)
方法(49091)
(46488)
企业(46488)
数学(44821)
数学方法(44186)
中国(23655)
(23177)
(22911)
(18291)
贸易(18279)
(18236)
(17753)
业经(17295)
(16233)
(15458)
银行(15434)
地方(15235)
(14797)
金融(14795)
(14700)
农业(14673)
(14578)
财务(14533)
财务管理(14493)
理论(13787)
企业财务(13749)
机构
大学(303675)
学院(303176)
(128789)
经济(126095)
管理(118866)
理学(102232)
理学院(101200)
管理学(99317)
管理学院(98753)
研究(97233)
中国(76437)
(63452)
(61433)
科学(57411)
(49625)
财经(49185)
(48361)
中心(45506)
(44852)
(44504)
研究所(44417)
业大(43389)
北京(40589)
经济学(40391)
农业(38268)
(37114)
经济学院(36824)
师范(36735)
财经大学(36550)
(35944)
基金
项目(193525)
科学(152120)
基金(140849)
研究(140326)
(121920)
国家(120959)
科学基金(103861)
社会(88280)
社会科(83818)
社会科学(83791)
(75650)
基金项目(73547)
自然(67731)
教育(67079)
自然科(66224)
自然科学(66207)
自然科学基金(65031)
(63843)
资助(60901)
编号(57707)
成果(47110)
(44194)
重点(43718)
(40905)
(40097)
课题(39944)
教育部(38209)
创新(37481)
科研(37376)
大学(36851)
期刊
(137453)
经济(137453)
研究(88184)
中国(54804)
(47619)
学报(44408)
管理(43142)
(42379)
科学(40795)
大学(33836)
学学(31927)
(31805)
金融(31805)
教育(30143)
农业(28219)
技术(27967)
财经(25362)
经济研究(22886)
业经(22527)
(21630)
问题(19081)
统计(18630)
(16673)
(16541)
技术经济(16539)
理论(15822)
商业(15513)
(15322)
决策(15260)
实践(14155)
共检索到4446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腊生  翟淑萍  
证券资产作为以获取未来收益为目的投资工具,它在价格形成及其市场运行模式上都取决于投资者的预期。基于有效市场假说(EMH)的资产定价理论虽然在理论体系及其形式化上都给出了完美的解决方案,但投资者理性和投资者具有完全一致的预期这两个基本假定在现实证券市场投资中却难以得到满足。本文更现实地依据投资者预期形成的差异,讨论了非一致有限理性预期下的证券市场价格的决定,提出了基于混合预期的噪声交易模型。同时本文还利用上海证券市场的相关实际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从而克服了行为金融学中噪声交易模型不能用于实证分析的障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艳虹  王聪  
本文首先扼要地概述了隐性交易成本的早期研究成果,主要是买卖价差的提出和影响范围、存货成本的类型与特点;然后综述了隐性交易成本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信息模型在隐性交易成本研究中的运用、最小报价单位对买卖价差的影响、隐性交易成本与流动性和资产定价理论的关系等;最后对隐性交易成本理论进行了简要的评价。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鹏举  
笔者使用一个异质交易者并存的市场收益模型,证明非理性的反馈交易导致证券收益的长程相关,收益序列的长程相关性引起了异常扩散,由于扩散的方差大于标准布朗运动的方差,造成收益概率密度函数的厚尾现象。在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蒙特卡罗仿真方法生成了股市收益时间序列样本,计算了仿真数据的峰度、尾指数和自相关系数,并与我国上证指数真实收益序列的相应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模型的仿真结果显示了证券收益的尖峰厚尾特征以及收益序列的自相关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庄正欣  朱琴华  
“老鼠仓”是我国资本市场的特有现象,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是新兴的市场,存在普遍的不规范现象,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博弈会对资本市场的价格波动造成巨大影响。本文利用DSSW模型讨论了存在“老鼠仓”条件下,噪声交易者的收益变动,并得出相应的启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蔡伟彬  
做市商交易制度、竞价交易制度以及混合交易模式三者如何选择和取舍是国内证券市场一个长期争论的话题。本文尝试以德国证券交易所积极管理型上市基金指定保荐人制度为例,从积极管理型上市基金目前的发展现状为出发点,对混合交易模式进行分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唐齐鸣  叶俊  
本文在DSSW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证券市场参加主体的最优投资决策进行分析,得出对于理性交易者而言,最优的投资决策是反向操作;对于噪声交易者而言,最优的投资策略是跟风的结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继  吴越涛  
由于噪声交易者通常是非知情交易者,他们的首要目的是实现手持证券的流动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活跃程度。但其对市场有效性的作用有限,过多的噪声交易对市场有效性产生负面影响。噪声交易是一把双刃剑,我国证券市场要谨慎对待,发挥其积极作用,减少其不利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永春  
文章在考虑非线性交易费用情形下构建M-CVaR模型,并利用滤波历史模拟法生成收益率情景数据,用二次函数近似实际的交易费用函数,通过分支界定算法对M-CVaR组合选择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交易费用的存在会减少投资组合的收益,在给定的收益水平下,VaR是小于CVaR的,随着风险的增大,CVaR和VaR差会变小。随着置信度的增大,无论是VaR还是CVaR值都会增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田存志  王聪  吴甦  
本文基于隐性交易成本和信息非对称程度的视角研究了中国证券市场报价制度的运行绩效。首先以Roll(1984)、George et al.(1991)模型的序列协方差法为基础,推导出指令驱动市场中隐性交易成本和信息非对称程度的联合估计模型;其次,基于联合估计方法,估计出上海股票市场的隐性交易成本和市场的信息非对称程度。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证券市场的运行绩效不理想,信息非对称依然严重,隐性交易成本是投资者不可忽略的成本。最后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中国证券市场应该建立混合报价制度,并引入做市商制度作为竞价制度的补充。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冀宁  盛昭瀚  李心丹  
一、引言 对于证券投资者真实的投资交易行为及其在投资决策活动中呈现的心理特点等进行研究是一项十分新颖而又极富挑战性的工作。传统的证券市场研究的重点往往在于价格变化和市场波动性,却忽视了对证券市场的主宰者行为的深入探究。在当今证券研究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传统金融理论认为:证券投资者应当是理性的,能根据预期未来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夏明  李家和  
本文运用"噪声交易"、"过度自信"、"羊群行为"、"惯性反转"、"规模效应"等行为金融学原理清晰地分析了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及市场的各种"非理性"行为。为中国证券市场的政策制定从理论、思路、内容3个方面提出了新的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宋飞  李明  
噪声交易广泛存在于我国的证券市场中,从而导致证券市场的振幅进一步加大,大涨大跌的局面时有发生。通过选取我国证券市场2003至2007年A股数据,首次实证检验了影响噪声交易的因素,得出低股利政策、夸小性会计盈余操纵和市场超额收益率是导致其产生的根源。因此,应提高股利的支付水平、加大投资者的教育和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以减少证券市场中的噪声交易。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丁宏术  
与成熟国家证券市场的噪声交易零的特征不同,中国证券市场噪声交易直接影响投资者行为,导致证券市场功能紊乱。其原因在于中外证券市场经历了不同的制度演化路径,中国证券市场制度产生的基础既不是自然演变,也不是投资者的内生需求,而是基于经济改革及企业融资的需要,由政府"有形之手"通过强制制度变革建立起来,中国的噪声交易与证券市场演变过程中的制度安排有直接的关系。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蔡奕  
内幕交易是证券法学界炙手可热、经久不衰的热门课题,关于内幕交易的各种概念、学说、理论被学术界翻炒得烂熟,解剖个案"麻雀"的精彩论著也不鲜见,但受制于案例、资料和相关数据的局限,少有学者从实证角度,系统性地研究我国内幕交易成案的总体特征。本文力图在传统证券法学研究途径之外,独辟蹊径,通过运用统计、数量分析等经济学科工具,对证券市场成立以来查处的全部31起内幕交易案件加以实证分析,以期得出我国内幕交易案件的发案特征与规律,为打击和防范内幕交易违法行为,修订内幕交易法制提供数据支持和实证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