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05)
- 2023(9965)
- 2022(8236)
- 2021(7390)
- 2020(6156)
- 2019(13415)
- 2018(12937)
- 2017(22980)
- 2016(13072)
- 2015(14291)
- 2014(13942)
- 2013(13257)
- 2012(12162)
- 2011(10757)
- 2010(10583)
- 2009(9517)
- 2008(9362)
- 2007(8164)
- 2006(7095)
- 2005(6126)
- 学科
- 济(45516)
- 经济(45455)
- 管理(34423)
- 业(30676)
- 企(23764)
- 企业(23764)
- 方法(19701)
- 数学(17425)
- 数学方法(17196)
- 学(15759)
- 农(13738)
- 中国(13022)
- 财(12351)
- 业经(10595)
- 制(10542)
- 农业(9312)
- 贸(9200)
- 贸易(9197)
- 易(8945)
- 体(8642)
- 地方(8496)
- 银(8280)
- 银行(8200)
- 环境(8022)
- 行(7810)
- 融(7723)
- 金融(7716)
- 理论(7557)
- 技术(7514)
- 务(7418)
- 机构
- 学院(182510)
- 大学(182218)
- 研究(69467)
- 济(66929)
- 经济(65499)
- 管理(62383)
- 理学(54509)
- 理学院(53771)
- 管理学(52400)
- 管理学院(52113)
- 科学(50227)
- 中国(50025)
- 农(48821)
- 京(39553)
- 农业(39281)
- 业大(38558)
- 所(38354)
- 研究所(35814)
- 中心(30720)
- 财(29997)
- 江(27712)
- 院(25973)
- 农业大学(25954)
- 省(24430)
- 北京(24301)
- 财经(23996)
- 室(23860)
- 技术(23523)
- 范(22927)
- 师范(22343)
- 基金
- 项目(136153)
- 科学(104335)
- 基金(97934)
- 家(92326)
- 国家(91589)
- 研究(87289)
- 科学基金(75066)
- 省(54958)
- 社会(53907)
- 自然(52914)
- 基金项目(51919)
- 自然科(51690)
- 自然科学(51668)
- 社会科(50987)
- 社会科学(50974)
- 自然科学基金(50743)
- 划(47487)
- 教育(39822)
- 资助(39218)
- 重点(32227)
- 编号(32026)
- 计划(30625)
- 发(29048)
- 创(28467)
- 科技(28168)
- 部(28014)
- 科研(27640)
- 创新(26811)
- 业(25435)
- 成果(24617)
共检索到261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仲维玮 文华 蒋明 吴凡 袁丹宁 刘太亮 刘伟
以混合植物蛋白源(棉粕/菜粕/玉米蛋白粉/蚕豆的质量比为1∶1∶1∶1)分别替代0%、25%、50%、75%、100%鱼粉,配制成5组等氮(粗蛋白为30%)、等能(总能为20 kJ/g)的饲料,探讨混合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对初始体质量为(7.16±0.81)g的尼罗罗非鱼幼鱼生长、体组成及消化率的影响,试验期为10周。结果表明:混合植物蛋白源替代25%~75%鱼粉时,罗非鱼的质量增量、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和饲料系数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替代100%鱼粉时,罗非鱼的质量增量、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混合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对鱼体的肝体比、脏体比无显著影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进 刘恒见 黄峰 韩金林
为观察不同铁源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以初重6.79 g左右的吉富罗非鱼为饲养对象,采用酪蛋白、糊精为主要原料制成半精制日粮,分别添加铁含量相等(100 mg/kg饲料)的硫酸亚铁、氯化铁、氯化亚铁、柠檬酸亚铁、卟啉铁,饲喂吉富罗非鱼70 d。结果显示,在铁含量相等(100 mg/kg饲料)的半精制日粮中添加氯化亚铁,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显著(P<0.05)高于其它四种铁源。以增重率为指标,吉富罗非鱼日粮中适宜以氯化亚铁作为添加铁源。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勇 冷向军 李小勤 李惠 刘爱君
以含9%鱼粉的基础饲料为对照组,以0%,4.8%,9.6%,14.4%混合发酵蛋白(鲜杂鱼∶豆粕=1∶1)分别替代饲料中0%,3%,6%,9%鱼粉(相当于鱼粉用量的0/3,1/3,2/3,3/3)配制四组等氮、等能饲料,饲养奥尼罗非鱼,考察混合发酵蛋白替代鱼粉对鱼体生长、营养物质消化率、体组成及血清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共进行3个试验,试验Ⅰ、Ⅱ分别以奥尼罗非鱼稚鱼[(1.00±0.05)g]、鱼种[(17.57±1.06)g]为试验对象,分别进行为期8周和4周的饲养试验;试验Ⅲ测定了奥尼罗非鱼鱼种对饲料干物质及蛋白质消化率。结果表明:试验Ⅰ中,混合发酵蛋白替代鱼粉用量1/3、2/3时,奥尼罗非...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郝甜甜 王际英 李宝山 宋志东 黄炳山 孙永智 王雅平 王晓艳
本研究设计5组等氮等能(粗蛋白为53%,能量为25KJ/g)的实验饲料,以60%的鱼粉饲料组作为对照(D1),豆粕∶花生粕∶鱼溶浆粉∶鸡肉粉(2∶1∶3∶2)的复合蛋白替代40%(D2)、50%(D3)、60%(D4)和70%(D5)的鱼粉,养殖大菱鲆幼鱼(Scophthalmus maximus L.)初始体重(53.0±0.2) g,养殖周期84 d,每天定时(08:00,16:30)投喂2次,投喂量为体重的1.5%~2%。实验结果显示,各处理组之间幼鱼存活率、饲料系数和摄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D4和D5组增重率显著降低(P<0.05);肥满度在D2组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D3、D4和D5组(P<0.05);脏体比(VSI)、肝体比(HSI)和肠体比(ISI)均在D2组达到最低值,均显著低于D5组(P0.05);各替代组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全鱼灰分含量在D5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复合动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鱼体肌肉非必需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总量无显著影响(P>0.05);各替代组均显著提高了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P<0.05);总蛋白浓度在D2组显著高于D4和D5组(P<0.05);血糖浓度在D2和D3组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D3、D4和D5组甘油三酯浓度和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D2组(P<0.05);各替代组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动植物蛋白可有效替代50%鱼粉而不影响大菱鲆幼鱼生长性能和部分生理生化指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罗琳 薛敏 吴秀峰 曹海宁 梁乙明
A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degossypolled cottonseed meal(DCM) on Japanese sea bass(Lateolabrax japonicus,(5.04?0.02) g initial body weight).Five experimental diets DCM 0,DCM 25,DCM 50,DCM 75A,DCM 75 were formulated to contain 0,15.2%,30.5%,46%,and 46% DCM to replace 0,25%...
关键词:
日本鲈 脱酚棉籽蛋白 营养 鱼粉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牟玉超 梁萌青 郑珂珂 卫育良
本研究利用低分子水解鱼蛋白设计了4组等氮等能的高植物蛋白饲料,研究不同水平低分子水解鱼蛋白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幼鱼[(4.16±0.01)g]生长性能、鱼体组成及肝脏中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receptor,igf-ir)表达的影响。水解鱼蛋白分别替代总蛋白的5%(uf-5)、10%(uf-10)、20%(uf-20)的鱼粉,无添加fph组为对照组(uf-0),用这4种饲料饲喂大菱鲆幼鱼84 d,结果显示,uf-0、uf-5和uf-10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uf-...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伟 文华 蒋明 吴凡 田娟 杨长庚
【目的】研究吉富罗非鱼成鱼对8种植物源饲料原料中营养成分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ADC),为吉富罗非鱼饲料的配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6种植物源蛋白原料(全脂膨化大豆、豆粕、棉粕、菜粕、花生粕、玉米蛋白粉)和2种能量原料(小麦麸、面粉),分别与基础饲料按照3∶7的质量比配制成试验饲料,投喂体质量为(290.6±5.8)g/尾的吉富罗非鱼成鱼,1周后,采用网捞法收集成型完整的粪便,研究吉富罗非鱼成鱼对8种原料的粗蛋白、粗脂肪、总能、总磷和氨基酸的ADC。【结果】吉富罗非鱼成鱼对8种原料粗脂肪的ADC差异不显著(P>0.05),均高于89.42%;对8种原料粗蛋白、总能的ADC和氨基酸的平均ADC...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成鱼 植物原料 表观消化率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江星 陈立侨 孙盛明 李二超 黄艳青 唐伯平
使用氧化钇作为指示剂,按照"70%基础饲料+30%实验原料"的原则配制实验饲料,测定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63.72±1.67 g)对鱼粉、血粉、水解羽毛粉、肉粉、虾粉、肉骨粉、玉米蛋白粉、棉粕、花生粕和精米糠共10种大宗饲料原料的粗蛋白,能量和必需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除水解羽毛粉和肉骨粉外,中华绒螯蟹对动物性蛋白源的粗蛋白和能量表观消化率比植物性蛋白源要高,蛋白消化率:血粉>虾粉>鱼粉>肉粉>棉粕>花生粕>精米糠>玉米蛋白粉>水解羽毛粉>肉骨粉;能量消化率:血粉>肉粉>虾粉>花生粕>鱼粉>水解羽毛粉>玉米蛋白粉>肉骨粉>棉粕>精米糠。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表观消化率 蛋白质 能量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郭佩 张程 王春梅 于卓 侯扶江 南志标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将12只体重相近、体况良好、6月龄的杂交公羊,随机分为两个处理,每个处理6只羊,分别饲喂两种饲粮[单一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 sudanense)饲粮和高丹草与箭筈豌豆(Vicia sativa)混合饲粮],分析了以高丹草饲粮为基础添加一定比例箭筈豌豆(高丹草∶箭筈豌豆=2∶1)对牧草表观消化率以及家畜产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高丹草+箭筈豌豆饲喂羔羊时干物质采食量、中性洗涤纤维和粗蛋白消化率显著高于高丹草组(P 0.05)。说明高丹草与箭筈豌豆组合改善饲粮的适口性,提高了饲草的表观消化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望城 龚世园 田罡
以豆粕、菜粕、棉粕为主要植物蛋白源,配制3种蛋白含量为46%的配合饲料,分别饲养人工繁殖的黄鳝苗(体质量12.56±1.17 g)60 d,探讨不同植物蛋白源饲料对黄鳝生长性能与肉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棉粕组黄鳝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和饲料系数分别为145.01%、1.47%、88.2%和2.46,在3组中生长性能表现最佳,与其他2组差异显著,豆粕组次之,菜粕组表现最差;3组黄鳝在肝体指数、内脏指数、肥满度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豆粕组黄鳝肌肉粗蛋白含量3组中最高,显著高于其他2组;菜粕组黄鳝肌肉粗脂肪含量最高,显著高于豆粕组与棉粕组;豆粕组与菜粕组黄鳝在肌肉粗灰分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黄鳝 植物蛋白源 生长 营养成分 棉粕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薛云飞 蒋广震 蔡万存 钱妤 刘文斌
采用由30%待测蛋白源饲料原料和70%基础饲料组成的试验饲料,以三氧化二钇(Y_2O_3)作外源指示剂,添加量为0.05%,以平均体重(34.38±1.06)g的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幼鱼作研究对象,在30℃和25℃两种水温条件下比较研究其对鱼粉(FM)、豆粕(SBM)、菜粕(RSM)、棉粕(CSM)、酵母浸粉(YEF)、肉骨粉(MBM)和花生粕(PNM)7种蛋白源饲料原料的干物质(DM)、粗蛋白(CP)、总能(GE)、总氨基酸(TAA)及必需氨基酸(EAA)的表观消化
关键词:
团头鲂 蛋白源饲料原料 水温 表观消化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冯琳 杨义 周小秋 姜俊 刘扬
试验考察了酶解植物蛋白对建鲤生长性能、肝胰脏和肠道发育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体质量为(9.18±0.21)g的建鲤900尾,随机分成6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分别饲喂酶解植物蛋白替代相应完整植物蛋白0、20%、40%、60%、80%和100%的试验饵料,试验期为60d。结果表明,酶解蛋白替代完整蛋白40%时,生长速度最快,饵料系数最低,摄饵量、蛋白和灰分沉积率最高;替代比例在60%以下时,肠重和肠皱襞高度、肠道脂肪酶、碱性磷酸酶、Na+,K+-ATP酶的活性随着替代比例的上升而显著增加;替代比例超过60%以后,生长速度显著降低、饵料系数升高,肠道酶活、皱襞高度、蛋白沉积率下降,而...
关键词:
建鲤 酶解蛋白 生长 肝胰脏 肠道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高淳仁 王印庚 马爱军 朱建新 刘新富 雷霁霖
通过温度的变化研究不同温度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成活率和消化器官内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在温度达到0℃时,幼鱼成活率为30%;4℃以上至20℃时成活率为100%,22~24℃为80%;26℃为40%;当水温达到28℃时,幼鱼成活率为0(20d)。养殖水温在8℃以下时,幼鱼基本不摄食,体重没有增长。12~16℃时,其生长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当养殖水温达到20℃时,其生长速度与16℃条件下的生长速度相比较开始下降,达到24℃时,幼鱼生长速度已经明显下降,与12℃条件下的体重增长速度相接近。在8℃之前,幼鱼胃、肠和肝脏等消化器官中的蛋白酶活力单位含量较低。随温度的增加,酶活力单位显著增加,其...
关键词:
大菱鲆幼鱼 成活率 生长 蛋白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郑金仙 周东生 魏山山 熊云凤 孔有琴 张易祥 赵建华 刘艳 戚常乐 丁志丽
为探讨动植物蛋白对日本沼虾生长、肌肉组成、抗氧化、TOR信号通路及食欲调节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配制了3组等氮等能饲料,分别为鱼粉组(FM)、混合植物蛋白组(豆粕,菜粕,玉米蛋白粉)(PPB)和混合植物蛋白添加氨基酸组(PPB/Aa),投喂饲养日本沼虾8周。结果发现,PPB和PPB/Aa组日本沼虾增重率和摄食率显著低于FM组,而饲料系数显著高于FM组,各组之间成活率和肌肉必需氨基酸组成无显著差异;FM组肝胰腺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低于PPB组和PPB/Aa组,各组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无显著差异,PPB与PPB/Aa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和ALT的活性均显著高于FM组;与FM组相比,PPB与PPB/Aa组显著降低了雷帕霉素靶蛋白(TOR)、核糖体蛋白S6激酶(S6K)及神经肽(NPY)基因的表达,但各组瘦素(leptin)基因的表达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鱼粉与混合植物蛋白对日本沼虾肌肉中氨基酸组成无显著影响,但混合植物蛋白源降低了虾的生长和抗氧化能力及TOR信号通路与NPY基因表达,且添加氨基酸不能缓解混合植物蛋白所引起的生长抑制、氧化应激及蛋白质合成和食欲相关基因表达的降低。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贵锋 蒋广震 刘文斌 李向飞 蒋阳阳 邵仙萍
探讨了饲料中不同蛋白质和能量水平对建鲤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其中,蛋白质(CP)的4个水平分别为26%、30%、33%和36%,可消化能(DE)的两个水平分别为13.5 MJ/kg和14.5 MJ/kg。选用建鲤幼鱼960尾随机分为8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养殖在规格为3.0 m×1.0 m×0.8 m的水箱中,每日投喂3次,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呈升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随能量水平的升高显著改善(P<0.05);其中,CP36DE14.5组和CP33DE14.5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