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69)
2023(13542)
2022(11830)
2021(11019)
2020(9296)
2019(21194)
2018(20974)
2017(40176)
2016(21869)
2015(24360)
2014(23898)
2013(23950)
2012(21725)
2011(19523)
2010(19154)
2009(17240)
2008(16740)
2007(14222)
2006(12266)
2005(10376)
作者
(65113)
(54009)
(53739)
(50771)
(34282)
(25978)
(24266)
(21303)
(20577)
(19039)
(18367)
(18194)
(17151)
(16822)
(16782)
(16573)
(16422)
(16118)
(15342)
(15271)
(13732)
(13102)
(12956)
(12265)
(12110)
(12050)
(11889)
(11794)
(10964)
(10925)
学科
(81251)
经济(81161)
管理(61893)
(60671)
(48106)
企业(48106)
方法(39708)
数学(34608)
数学方法(34213)
(22560)
(21136)
中国(21071)
(19265)
业经(18944)
(16952)
(16944)
贸易(16937)
地方(16525)
(16458)
农业(15265)
技术(13617)
理论(13581)
环境(13359)
(13214)
财务(13150)
财务管理(13132)
(13063)
(12590)
银行(12525)
企业财务(12432)
机构
大学(307054)
学院(304124)
管理(123623)
(116094)
经济(113326)
理学(108443)
理学院(107216)
管理学(105259)
管理学院(104719)
研究(100784)
中国(73047)
科学(66766)
(65339)
(56862)
业大(52153)
(51125)
(50677)
研究所(47280)
中心(46107)
农业(45072)
(42876)
财经(41454)
北京(40796)
(39116)
师范(38611)
(37854)
(36662)
(35159)
经济学(33587)
技术(32440)
基金
项目(221226)
科学(172079)
基金(160055)
研究(155411)
(142402)
国家(141223)
科学基金(120252)
社会(96817)
社会科(91654)
社会科学(91626)
(86811)
基金项目(86352)
自然(81250)
自然科(79351)
自然科学(79326)
自然科学基金(77913)
(73740)
教育(70476)
资助(65210)
编号(62803)
重点(49365)
成果(49285)
(47462)
(46564)
(46148)
科研(43057)
创新(43026)
课题(42534)
计划(42154)
大学(40342)
期刊
(120773)
经济(120773)
研究(82223)
学报(56597)
中国(55914)
(49740)
科学(48434)
管理(42297)
大学(41487)
学学(39178)
(36505)
农业(34407)
教育(30226)
技术(24379)
(22556)
金融(22556)
业经(20585)
图书(19600)
经济研究(19316)
财经(19062)
(17714)
科技(16569)
(16158)
问题(15564)
业大(15336)
(15305)
理论(14891)
技术经济(14012)
实践(13880)
(13880)
共检索到4253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馨元  韩优莉  
支付方式从单一的按项目付费向以病种付费为主的混合支付方式转变已经成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而支付方式改革的效果依赖于医疗服务提供方对支付方式的反应,因此亟待查明混合支付方式对供方医疗服务影响的作用机制和激励强度。通过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国内外混合支付方式对医疗服务行为影响的研究进行梳理,并结合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特征深化这一问题的探讨,为完善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君  何梦乔  
为控制医疗费用,医疗保险预付制在国际范围内广泛应用,中国也在积极探索和试行预付制的改革。但是,医疗机构的道德风险问题是预付制难以成功实施的最大障碍。本文基于医疗机构是风险规避型代理人的假设,构建了一种混合的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当患者费用低于一定数量时,实施按病种付费的预付;当患者的医疗费用超过一定数量时,医疗机构能够能够得到一定比例的成本补贴。本文对混合支付方式的拐点和医疗机构获得的成本补贴比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有意义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姚奕  陈仪  石菊  
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是规范医疗服务提供方行为、控制成本、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2009年新医改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愈加重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作用,各地医保部门也积极开展改革试点。文章通过梳理针对我国各地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以及总额预付试点改革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对试点经验以及成效进行评述,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石梦潇  李彧  王前强  
现代医保付费制度下,DRG支付方式通过成本风险转移约束医疗服务行为并控制医疗费用上涨。但随着经济和医学技术的发展,DRG支付方式对医疗服务行为同时产生正向和信息不对称及监督、交易成本过高等负向效应。未来需通过建立良好的激励相容机制,敦促医生主动参与支付方式改革,以实现其健康可持续发展,从而有效优化DRG支付方式,发挥其对医疗服务行为的正向激励作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纪京平  张乐辉  郭默宁  曹卫民  邓小虹  
目的:对比平谷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葡萄相关指标,评估平谷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综合支付方式改革引导医疗行为改变的效果。方法:对平谷区医院相关DRGs指标以及基层住院和试点乡镇门诊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急症短期住院费用增长得到控制、药占比等下降;基层医疗机构不必要住院大幅降低、基层门诊回流。结论:北京市平谷区采用急症短期住院按诊断相关组(DRGs)、慢病长期住院按床日和与签约服务相结合的门诊按人头付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综合支付方式改革试点数据显示,医院工作效率提高并可获得相应控费激励性收益,体现了医保支付方式有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宁姗  
简言之,“服务流程”就是“患者接受医疗服务的过程”。由于疾病和医疗服务的复杂性,医疗服务产出也多种多样,但是测量医疗服务产出并用于制定医疗服务价格的单位不外乎病种、住院日、服务项目,或者是人头。产出的测量单位不同,“服务流程”的内容就不同,如果测量单位是每个服务项目,“服务流程”就是这个服务项目本身;如果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晓惠  
笔者在对国外不同医疗服务支付方式的利弊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几个特定国家的医疗服务支付方式的演变历程作了介绍,以期为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栗成强  代涛  朱坤  
目的:了解支付方式对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文献综述法。结果:理论上支付方式会对医务人员行为构成影响,从而间接影响到医疗服务质量;文献综述显示按项目付费、按人头付费和单病种付费等支付方式对医疗质量有影响,但不同支付方式对医疗质量的影响不同。结论:支付方式确实对医疗服务质量有影响,但支付方式对医疗服务带来的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尚需结合疾病种类和实施条件做出判断。建议:支付方式改革时综合考虑费用控制与医疗服务质量,积极探索混合支付方式。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苏榕生,郑琼玲  
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是指医院提供了一定的有效服务后获取补偿的实现形式。目前各地的支付方式不尽相同,但归纳起来有4种,即项目支付、病种支付、预付制、定额支付等。它不仅是连接医患双方的纽带,也是维系医院投入产出有序循环的重要环节。支付方式的不同选择,不仅对医院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而且也是我国医改成败的关键问题。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马进,李恩奎,吴群鸿,李芳靖,方立,杜乐勋,刘国祥,傅秀珍,高广颖,贺志忠  
本文通过比较预算支付、按人头支付、按服务项目支付和按病种补偿的优缺点,得出:任何支付方式都有正负两方面的作用,将几种支付方式结合起来的支付方式可能抵消各自的缺点,从而可以构造出较好的支付方式。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乐乐  俞乔  
深化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文章结合中国医疗改革的制度背景,采用四川省成都市2011~2015年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超大样本数据,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方法,从医疗费用结构和医疗保险的角度,实证分析了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和医疗保险等因素对医疗总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1)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对医疗总费用支出具有正效应;(2)疾病类型越严重,医药费用占比越高会更加削弱医疗总费用支出的正效应,材料费用占比越高会更加增强医疗总费用支出的正效应;(3)医疗保险实际报销费用(实际报销比例)对于医疗总费用的支出具有负效应,而可补偿费用(名义报销比例)对于医疗总费用支出具有正效应;(4)医药费用占比和材料费用占比提高是影响医疗总费用增长的主要表现,但是医药费用占比对医疗总费用支出的影响在不断减小,材料费用占比对医疗总费用的影响不断增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吕凯男  江芹  王珊  张振忠  
目的:通过研究子宫肌瘤及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住院费用的变化情况以及不同支付方式对于住院费用控制的效果,分析混合式支付方式对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对A市B医院2011—2015年522例子宫肌瘤患者及110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病案首页、一日清单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患者就诊明细数据进行统计学描述与分析。结果:子宫肌瘤患者住院次均费用变化波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住院次均费用变化趋势平稳。不同支付方式患者人次结构随支付标准的变化而变化。结论:由于对按项目付费的准入和不同支付方式之间的选择及转换监管力度不够,供方趋于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马进,徐刚,曾武,蔡勇,宋昕,江芹  
随着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入,支付方式的改革越来越显得重要,我国与韩国一样,在社会医疗保险初期,支付方式都是按服务项目付费。这种支付方式导致服务数量的增加、治疗方案的扭曲,医生更愿意提供收益好的服务。为了寻求解决办法,韩国在1997年尝试实施按诊断相关分组(DRG)的支付方式。通过对韩国支付方式改革的回顾,为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改革提供借鉴。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金彩红  
医疗卫生服务供方诱导需求是医疗费用上涨的重要原因,而合适的供方支付方式是制约诱导需求的有效途径。与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公共卫生领域的其他改革相比,中国在供方支付方式上的改革相对进展缓慢。作者认为中国未来应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整合、医疗保险制度的供方支付方式上加速推进改革,以控制不断上涨的医疗费用,保持医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