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48)
- 2023(13079)
- 2022(10701)
- 2021(10051)
- 2020(8358)
- 2019(18705)
- 2018(18465)
- 2017(34614)
- 2016(18585)
- 2015(20502)
- 2014(19763)
- 2013(19143)
- 2012(17306)
- 2011(15138)
- 2010(15699)
- 2009(14687)
- 2008(15194)
- 2007(13354)
- 2006(12098)
- 2005(11117)
- 学科
- 管理(68550)
- 济(65273)
- 经济(65168)
- 业(62198)
- 企(57842)
- 企业(57842)
- 财(34566)
- 制(24112)
- 方法(22871)
- 中国(21957)
- 业经(19751)
- 数学(18600)
- 务(18417)
- 财务(18381)
- 农(18379)
- 数学方法(18343)
- 财务管理(18332)
- 企业财务(17510)
- 技术(17501)
- 体(16703)
- 财政(15019)
- 银(15019)
- 银行(15007)
- 体制(14398)
- 行(14197)
- 地方(13982)
- 理论(13770)
- 融(13323)
- 金融(13320)
- 技术管理(12618)
- 机构
- 学院(247187)
- 大学(246388)
- 济(101402)
- 经济(99192)
- 管理(97582)
- 理学(82582)
- 理学院(81794)
- 管理学(80691)
- 管理学院(80184)
- 研究(79264)
- 中国(63839)
- 财(61618)
- 京(50859)
- 财经(43538)
- 科学(42835)
- 江(39804)
- 经(39268)
- 所(37713)
- 中心(36428)
- 研究所(32726)
- 北京(32426)
- 财经大学(32011)
- 经济学(31540)
- 范(31475)
- 师范(31206)
- 州(30909)
- 农(30453)
- 院(29158)
- 业大(29041)
- 经济学院(28060)
- 基金
- 项目(157169)
- 科学(125416)
- 研究(123351)
- 基金(112895)
- 家(95854)
- 国家(94975)
- 科学基金(83420)
- 社会(80433)
- 社会科(76164)
- 社会科学(76145)
- 省(62835)
- 基金项目(58867)
- 教育(57834)
- 划(51289)
- 编号(50297)
- 自然(49323)
- 自然科(48230)
- 自然科学(48221)
- 自然科学基金(47393)
- 资助(43816)
- 成果(43289)
- 创(38667)
- 制(36988)
- 课题(36252)
- 重点(35465)
- 创新(35190)
- 部(35029)
- 国家社会(33749)
- 发(33345)
- 性(32354)
- 期刊
- 济(121386)
- 经济(121386)
- 研究(82751)
- 中国(61714)
- 财(55629)
- 管理(41620)
- 教育(35612)
- 学报(31069)
- 科学(30225)
- 农(28721)
- 融(28032)
- 金融(28032)
- 大学(26036)
- 学学(24043)
- 技术(23343)
- 财经(23301)
- 经(20009)
- 经济研究(19615)
- 业经(18926)
- 农业(18581)
- 会计(14632)
- 问题(14486)
- 财会(13938)
- 科技(12827)
- 技术经济(11942)
- 图书(11709)
- 坛(11469)
- 论坛(11469)
- 贸(11465)
- 版(11445)
共检索到3982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于玲
PPP模式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建立的一种长期合作关系,为市场主体地位趋势下社会资本投资和公共服务供给互动关系提供了新线索。然而既有的探索经验下,特殊的国家背景使PPP模式中国运用面临困扰:国有经济是国家政权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的前提下,如何调适政府治理、国有资本以及非国有资本间张力,是整个创新尝试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正视法定制度不完备和约束机制缺失的现实,从混合所有制改革角度审视问题,或许能够为寻求公共财政与国有资本间平衡点,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冰石 马忠 夏子航
国有资本管理体系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础。针对国有集团企业多层级组织结构、多产业板块布局、多业务模块分布的特征,在构建以管资本为主的新型国有资本管理体制基础上,提出国有集团企业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应融入多层级国有资本优化配置体系中,设计"分层级、分类别、分阶段"的"股权优化配置的公司治理、资产优化配置的业务合作、灵活变通的经营机制、提高竞争活力为目标"四位一体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模式,以多种形式并举来有序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并针对自然垄断业务提出采取在业务子公司层面以特许经营、合资合营为主要形式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进行突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根林 段恬
为了更好地认清国有资本在民营企业中扮演的角色,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以2014—2018年沪深两市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面板数据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Heckman两阶段分析法,实证检验了民营企业中国有资本、融资约束与技术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国有资本的加入抑制了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融资约束在两者的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即国有资本参股民营企业后并未发挥资源优势,反而加重了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进而抑制了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结果不仅弥补了已有研究的不足,还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涛 徐婷 邵群
混合所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实现形式,同时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向。为了进一步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入,本文以2010-2015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重点比较不同类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财务绩效,并对工业企业国有资本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全面评析。研究发现混合所有制企业在实现规模效应、提升财务绩效、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进而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资本管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涛 徐婷 邵群
混合所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实现形式,同时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向。为了进一步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入,本文以2010-2015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重点比较不同类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财务绩效,并对工业企业国有资本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全面评析。研究发现混合所有制企业在实现规模效应、提升财务绩效、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进而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资本管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苏剑 杨振玲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股权结构较为单一,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是实现多元化股权结构的主要障碍,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国有企业并且成为混合所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有企业股权改造的当务之急。文章利用时间固定效果模型,通过对2006-2013年间上市公司的财务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国有资本比率与资产收益率(ROA)之间存在着显著的非单调关系,也就是说在平面坐标图中,随着国有股比率的增加,企业的资产收益率会呈现为先上升、后下降、最后再上升的曲线。该一结果暗示了国家以及国有法人的一些特性导致了该曲线的形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军 肖金成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混合所有制企业是具有不同性质的产权主体共同出资形成的企业,是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微观表现形式。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有资本的管理主体包括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国有独资企业以及国家授权的资产管理公司。根据国有资本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所占比例分为绝对控股、相对控股以及参股三种情形。依据现代企业制度,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有资本的收益主要包括股息和红利、股权转让收益以及清算收益等三种来源,其收益主要包括收益分配以及经营再投资两种方式。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国有资本管理 资本收益分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朱磊 陈曦 王春燕
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导向的国有企业改革已经成为社会热议话题,本文从股权多样性与股权融合度两个维度出发,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利用中国A股2013—2017年国有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企业创新显著正相关,即股权多样、股权融合程度越高,创新水平越高。第二,考察混合所有制改革在不同情境中的作用时发现,地方所属、政府放权意愿强以及竞争性行业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进一步研究表明,基于治理视角,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通过抑制股东资金侵占行为,提升国有企业的创新水平;混合所有制改革能提高国有企业创新效率,通过创新渠道产生"价值提升效应"。本文为混合所有制改革发挥治理作用提升国有企业创新水平提供了实践借鉴,同时,本文的研究结论也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应重视由"量变"到"质变"的突破,分类分层推进改革进程,有效实现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有华 马忠 张冰石
本文针对国有集团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有与民营资本的产权配置与资源优势互补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国有集团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应当以资本优化配置为导向进行,通过引入非国有资本实现国有与民营资本的产权优化配置,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与机制,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分析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的基础上,总结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混改实施层次、股权多元化、董事会制衡机制、国有民营业务合作、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五个方面的创新特征,为在重点领域的国有集团企业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创新性示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建标 王高阳 李帅琦 殷西乐
新一轮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将重塑经济利益格局。本文首先分析了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在垄断产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行为博弈过程;在此基础上,用比较制度实验方法,检验了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的行为进路。实验结果显示,非国有资本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期望收益更高,且越早参与获利越多,但其收益会受到交易成本和国有资本超级股东身份的影响;对国有资本而言,其收益不受交易成本的影响,且超级股东身份会使其拥有较高的谈判能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而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是在不同的运作体制和行为认知的框架上发展而来的,因此,二者的混合开始会遇到较大困难,如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权力认知取向...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吴伟 丁承 鲁阳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在这一背景下,PPP模式作为公共项目中最典型的混合所有制架构,其实践意义十分突出,其背后蕴含的创新理念也将成为新一轮国企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思路。笔者从投资银行的视角探索混合所有制和PPP理念下的若干创新点,不论是PPP专项产业基金,还是SPV标准化债务工具,或是借助PPP理念为国企改革提供综合性投行服务,均可成为当前混合所有制趋势下投行业务的创新前沿。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静 娄登峰
地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作为"管资本"的重要平台,对于普通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有着统驭作用。文章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选取长春国投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地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的目标为逻辑起点,从公司本身和下属国企两个层面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得出地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要因地制宜吸收非公股东资源推进混改、完善公司治理促进股东资源内化、兼顾下属国企改革发挥平台作用的启示;弥补了以往研究的不足,即只关注资本投资公司自身的改革,而缺乏对下属国有企业的引导,未真正体现平台的"中间层"功能,同时丰富了地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闵乐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目标是使不同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明确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各自的优势和弱势。国有资本能够克服生产的外部性,具有综合收益和风险低的特点,这让国有资本擅长于长期投资和科技创新;然而国有资本的委托代理链条长并且缺乏对运营效率的评价机制和运营效果的监督机制。民营资本在运营效率以及模式创新方面具有优势,但其要求回报率高且不稳定、强调短期收益的特点容易引发经济波动。混合所有制改革要参考行业性质、经济周期和企业生命周期等特点科学有序地进行,实现优化国有资本布局、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和加快政府的转变职能。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国有资本 民营资本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健慧 张楠
本文探讨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地方政府国企依赖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股权结构维度的混改和国企协同创新绩效之间并无显著相关性,引入非国有股东并不一定能够提升国企协同创新绩效;高层治理维度的混改和国企协同创新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增加非国有股东委派的董监高数量能够促进国企协同创新绩效;地方政府对于国有企业的依赖会抑制国企混改和协同创新,对于国企混改和协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更好开展国企混改、激发国有企业创新活力、促进国有企业协同创新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吴世农 杨玲玲 汤旭东
近年来,中国扶贫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系统解构其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文章从国有资本参股民营企业的视角,考察产权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于企业扶贫参与的促进作用。文章立足于中国民营企业存在大量国有股权的基本现实,根据股权结构影响企业行为的基础逻辑,系统分析了国资参股对民营企业扶贫参与的积极影响及其内在机理。基于2016-2020年A股民营上市公司的样本,文章实证研究发现,国资参股明显地促进了民营企业的扶贫参与,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成立。机制检验发现,国资参股通过提升民营企业的资源基础和强化民营企业对扶贫社会责任的价值认同而产生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该作用在有同省份国有资本参股的民营企业、政府干预较强地区及贫困程度较高地区的民营企业中更为明显。文章探索了我国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与精准扶贫之间的学理关系,从理论上丰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成效的研究,为“十四五”时期巩固扶贫成果以及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探索反贫困道路提供了有益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