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79)
- 2023(18883)
- 2022(15809)
- 2021(14571)
- 2020(12591)
- 2019(29033)
- 2018(28923)
- 2017(55033)
- 2016(30149)
- 2015(33899)
- 2014(33800)
- 2013(33013)
- 2012(29959)
- 2011(27051)
- 2010(27110)
- 2009(25420)
- 2008(25350)
- 2007(22376)
- 2006(19527)
- 2005(17421)
- 学科
- 济(121081)
- 经济(120915)
- 管理(92922)
- 业(88840)
- 企(76028)
- 企业(76028)
- 方法(60431)
- 数学(53815)
- 数学方法(52988)
- 财(37898)
- 农(31644)
- 中国(29950)
- 制(28486)
- 业经(27319)
- 务(24701)
- 财务(24626)
- 财务管理(24565)
- 学(23958)
- 企业财务(23392)
- 贸(22219)
- 贸易(22211)
- 易(21529)
- 地方(20875)
- 农业(20674)
- 体(19839)
- 理论(19812)
- 银(19646)
- 银行(19576)
- 融(19042)
- 金融(19037)
- 机构
- 大学(432279)
- 学院(431198)
- 济(173726)
- 经济(170158)
- 管理(166942)
- 理学(145005)
- 理学院(143458)
- 管理学(140667)
- 研究(140566)
- 管理学院(139883)
- 中国(106588)
- 京(89846)
- 科学(87792)
- 财(83824)
- 农(77016)
- 所(71501)
- 业大(68141)
- 财经(66379)
- 中心(65443)
- 研究所(64915)
- 江(64425)
- 农业(61027)
- 经(60368)
- 北京(55766)
- 经济学(53521)
- 范(53413)
- 师范(52695)
- 院(50642)
- 州(50541)
- 财经大学(49507)
- 基金
- 项目(292961)
- 科学(230485)
- 基金(214250)
- 研究(206274)
- 家(189290)
- 国家(187763)
- 科学基金(161177)
- 社会(131254)
- 社会科(124604)
- 社会科学(124564)
- 省(115292)
- 基金项目(112877)
- 自然(107555)
- 自然科(105153)
- 自然科学(105121)
- 自然科学基金(103291)
- 教育(97637)
- 划(97625)
- 资助(88854)
- 编号(81880)
- 重点(66613)
- 成果(65974)
- 部(64934)
- 创(61453)
- 发(60983)
- 创新(57564)
- 科研(57251)
- 课题(57125)
- 教育部(55688)
- 计划(54979)
- 期刊
- 济(183149)
- 经济(183149)
- 研究(119955)
- 中国(82981)
- 学报(73450)
- 财(68776)
- 农(67994)
- 科学(64856)
- 管理(61903)
- 大学(55606)
- 学学(52784)
- 农业(45424)
- 教育(44628)
- 融(38803)
- 金融(38803)
- 技术(38778)
- 财经(33382)
- 经济研究(30074)
- 业经(29519)
- 经(28536)
- 业(25248)
- 问题(23918)
- 统计(22862)
- 版(22081)
- 技术经济(21193)
- 策(21127)
- 科技(19813)
- 理论(19421)
- 贸(19343)
- 财会(19258)
共检索到6258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嘉伟 陈洁
国企混改有整体上市、引进战投、员工持股三种典型模式。2013年至今,随着国企混改的不断推进,不同混改模式对企业生产要素投入效率的影响渐受重视。文章从国企混改模式的视角出发,以2013年初至2015年末成功完成一种或多种混改模式的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作为观察样本,聚焦不同混改模式下企业三种生产要素投入对其2016-2018年绩效正效应的差异。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三种典型模式下,企业技术、资本和劳动要素投入效率显著提升。其中,技术和劳动要素在员工持股模式下,对企业绩效产生的正效应最大;资本要素在引进战投模式下,对企业绩效产生的正效应最大。文章既拓宽了国企混改背景下生产要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又为相关企业选择混改模式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莉艳 安维东
零售行业因其高度市场化的特点成为当前国企改革的重要领域。本文在对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我国零售业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以2009—2013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着重研究产权性质、产权结构与绩效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国有零售企业绩效低于民营企业;民营零售企业的股权集中度与绩效呈正相关关系,适当引入国有资本能够提升绩效;国有零售企业的股权集中度与绩效没有显著关系,但是引入其他所有制资本能够改善绩效。国有资本应率先退出零售行业,或者提高零售行业中混合所有制的比例,允许民企控股,从而实现彻底的市场化运营。
关键词:
零售企业 国企改革 混合所有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蓝文永
文章以我国2005、2006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研究发现:被审计单位资产规模、子公司个数、事务所的规模与我国证券市场的审计费用显著相关,而存货与应收账款之和与总资产之比、被审计单位在经济区域发达与否、盈余管理行为以及被审计单位被出具的意见类型对审计费用不具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审计定价 影响因素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和平 吴梦雪
选取我国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2010—2019年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样本上市公司资产保值增值和经理层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分析薪酬业绩敏感性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效果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总体上提高了国有上市公司的资产保值增值率和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薪酬业绩敏感性在混合所有制和资产保值增值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路径之一。混合所有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市场化发展的不足,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积极效应在市场化发展起步较晚的西部地区更加明显,中央国有上市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对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强度显著高于地方国有上市公司。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幸娟 严子淳
文章利用我国经验数据实证检验发现,整体来看CEO变更能够改善上市公司业绩,而且CEO变更的价值效应将在一定滞后期逐步显现。进一步地,研究发现CEO任期长度与企业业绩负相关,而且这一关系在国有控股企业中表现的更为明显,而且较长的CEO任期对亏损企业业绩有抑制作用,而对盈利企业业绩却有促进作用,研究结论对于指导企业更替CEO行为及时机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CEO变更 价值效应 CEO任期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淑惠 罗孟旎
公允价值资产计量模式的应用促使审计人员必须通过增加审计工作量来降低审计风险,导致审计收费的提升。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特征,本文采用Simunic审计定价模型,以深沪两市A股1 433家上市公司2007-2013年相关数据为样本,探讨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运用及其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没有证据显示公允价值模式下的审计收费高于成本减折旧模式;审计费用与公司规模、盈利能力、公司公允价值的披露比例、公允价值测量的难易度、公允价值计量披露方式存在相关性,但与聘请外部评估师的相关性不显著。
关键词:
公允价值 审计费用 公司特征 审计对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晔 张训常 蓝晓燕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研究了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消除选择性偏差以及异质性偏差后,国有企业改革后全要素生产率(TFP)显著提高,且国有控股型混合所有制改革效果还略高于完全私有化改革,而非国有控股型混改只在竞争性行业中对企业的TFP有提高作用。同时,与垄断性行业相比,竞争性行业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大。本文进一步发现,对于垄断性行业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TFP的影响不受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影响,而对于竞争性行业的国有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效应具有显著的正向...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凌志雄 夏倍蓉
文章旨在检验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以2011—2015年国有上市公司平衡面板数据为基础,使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消除选择性偏差后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提高国企的投资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与非管制性行业相比,管制性行业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后对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大;东部地区的国企比中西部地区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效果更好。此外,混合所有制改革在促进企业投资效率提升的同时提高了企业价值。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的积极效应,为进一步深化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建 王文 刘小元
企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文章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以企业相对国家、员工、投资者和社会公益贡献率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通过回归分析来实证检验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相对国家贡献率与企业绩效成显著正相关,而相对员工贡献率与企业绩效则是显著负相关,相对投资者和社会公益贡献率则是负相关,但不显著。因此,建议企业在重视对国家贡献的同时,更要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玉珊 陈哲
依据2009—2020年国有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构建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考量国企混改对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供应链协作对二者关系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国企混改能直接或间接地推动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供应链协作,包括协同供应链创新和增强供应链信任,在国企混改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上述促进作用在地方国企以及行业竞争程度更高、地区市场分割程度更低的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鉴于此,应继续推进分类混改以提升政策成效,发挥供应链协作的积极意义,促进供应链企业的联动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白景坤 李红艳 屈玲霞
动态环境下上市公司高管团队异质性与战略变革关系逐渐成为上市公司治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但两者的关系机理尚不明确。基于高阶理论和战略变革理论,本文引入结构惯性作为调节变量,探讨其对高管团队异质性与企业战略变革关系的影响。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2010—2013年210组数据的分析发现,高管团队年龄异质性、任期异质性和职业背景异质性与战略变革显著正相关,高管团队的教育背景异质性与战略变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结构惯性负向调节职业背景异质性与战略变革的关系,正向调节教育水平异质性与战略变革的关系,但对年龄异质性、
关键词:
高管团队 异质性 战略变革 结构惯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白景坤 李红艳 屈玲霞
动态环境下上市公司高管团队异质性与战略变革关系逐渐成为上市公司治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但两者的关系机理尚不明确。基于高阶理论和战略变革理论,本文引入结构惯性作为调节变量,探讨其对高管团队异质性与企业战略变革关系的影响。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2010—2013年210组数据的分析发现,高管团队年龄异质性、任期异质性和职业背景异质性与战略变革显著正相关,高管团队的教育背景异质性与战略变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结构惯性负向调节职业背景异质性与战略变革的关系,正向调节教育水平异质性与战略变革的关系,但对年龄异质性、任期异质性与战略变革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本文为高管团队异质性与战略变革关系研究提供了新视角。研究结果也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战略转型过程中结构惯性的作用不容忽视。
关键词:
高管团队 异质性 战略变革 结构惯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谷方杰 汪梦玉 张文锋
中国企业改革是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其中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创新投入产生了深远影响。选取2015—2022年内1 001家A股上市公司的截面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结果显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度对国有企业的创新投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制衡度对国有企业的创新投入也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混合股权结构的公司更有助于国有企业增加创新投入,而引入非控股国有股权的民营企业也更有利于增加其创新投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惠献波
文章基于融资约束和公司治理视角,选取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不同产权性质下,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正相关,即股权主体多元和股权融合程度越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越高,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研究表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对企业管理形成有效的监督,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而非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能够有效弥补制度缺陷,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本研究为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绩效评价提供了微观层面的有力证据,对实现中国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研究——基于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融资约束和公司治理视角的研究
董事会监管与盈余管理——来自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独立董事独立性、关联交易与公司价值——基于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股权混合主体深入性、高管股权激励与创新投入——基于国有混合所有制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会计师事务所选择——来自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监事会特征的优化能否稳健提升企业经营效率?——来自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证据
监事会特征的优化能否稳健提升企业经营效率?——来自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证据
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研究——来自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会计弹性视角下盈余管理与我国上市公司投资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来自于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