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98)
- 2023(14611)
- 2022(11845)
- 2021(10836)
- 2020(8766)
- 2019(19599)
- 2018(18945)
- 2017(35162)
- 2016(19281)
- 2015(20833)
- 2014(20538)
- 2013(19910)
- 2012(17668)
- 2011(15700)
- 2010(15720)
- 2009(15104)
- 2008(15557)
- 2007(13673)
- 2006(12362)
- 2005(11338)
- 学科
- 业(81852)
- 企(81426)
- 企业(81426)
- 管理(77911)
- 济(74790)
- 经济(74651)
- 方法(32150)
- 财(31964)
- 业经(26696)
- 数学(23978)
- 数学方法(23726)
- 制(23671)
- 务(22725)
- 财务(22694)
- 财务管理(22662)
- 企业财务(21589)
- 农(19363)
- 中国(18862)
- 体(17306)
- 技术(16903)
- 划(16086)
- 理论(15092)
- 体制(15079)
- 和(14346)
- 策(14212)
- 贸(13630)
- 贸易(13622)
- 易(13335)
- 银(13309)
- 银行(13273)
- 机构
- 学院(274814)
- 大学(271533)
- 济(112945)
- 经济(110743)
- 管理(109727)
- 理学(94302)
- 理学院(93381)
- 管理学(92171)
- 管理学院(91640)
- 研究(87220)
- 中国(68515)
- 财(59108)
- 京(55751)
- 科学(51351)
- 财经(45394)
- 农(44667)
- 所(42975)
- 江(42936)
- 经(41137)
- 业大(40358)
- 中心(39980)
- 研究所(38456)
- 农业(34886)
- 北京(34441)
- 经济学(34287)
- 财经大学(33564)
- 州(32936)
- 院(32092)
- 范(31698)
- 商学(31465)
- 基金
- 项目(182050)
- 科学(144769)
- 基金(133737)
- 研究(132412)
- 家(117186)
- 国家(116079)
- 科学基金(100747)
- 社会(87254)
- 社会科(82735)
- 社会科学(82711)
- 省(72256)
- 基金项目(70527)
- 自然(64504)
- 自然科(63037)
- 自然科学(63015)
- 自然科学基金(61984)
- 教育(61125)
- 划(59947)
- 资助(52339)
- 编号(51705)
- 成果(41466)
- 重点(41038)
- 创(40583)
- 部(40083)
- 制(39528)
- 发(38230)
- 创新(37767)
- 业(36752)
- 国家社会(36699)
- 课题(36556)
- 期刊
- 济(129487)
- 经济(129487)
- 研究(79914)
- 中国(56312)
- 财(52130)
- 管理(46615)
- 学报(43179)
- 科学(40127)
- 农(39998)
- 大学(33530)
- 学学(32116)
- 教育(27670)
- 融(26498)
- 金融(26498)
- 农业(25861)
- 技术(24166)
- 财经(23581)
- 业经(22147)
- 经济研究(20509)
- 经(20277)
- 问题(16234)
- 财会(15405)
- 业(15003)
- 技术经济(14103)
- 版(13893)
- 会计(13314)
- 贸(13222)
- 科技(13089)
- 现代(12977)
- 商业(12837)
共检索到412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韩沚清 许多
本文就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企绩效影响机理和路径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影响国有企业绩效的基本逻辑是:混合所有制改革从两个方面、通过三个层次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国有企业绩效;其影响的具体路径是:通过调整股权结构、优化激励机制、放松融资约束、提高投资效率、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和减轻政策性负担影响国企绩效。总之,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是通过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和剥离政策性负担两大路径影响国企绩效,而调整股权结构是影响国企绩效的最主要途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郝颖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其演进历程超越了国有产权与私有产权非此即彼的固化视角,形成了具有中国优势的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文章系统梳理了西方国有化运动与私有化浪潮的理论基础和历史经验,重点回溯了我国国有企业混改实践的演进历程与现实进展,并从资源配置效应、内部治理效应和外部治理效应三个维度分析混合所有制改革提振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渠道。鉴于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仍存在诸多问题,文章从内部调整视角与外部支持因素提出一系列国企混改优化路径与推进举措,有助于厘清国企混改现实进展与深化方向,多维度推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贾甫
文章基于企业效率源泉、产权关联度和改革成本三个维度,提出实施国有企业分类改革思路,重点考察"内卷化"特征下的国有企业改革方式选择。结果发现,在劳动边际产出不变的条件下,混合所有制改革不仅能够克服行政式裁员的产出损失和私有化改革的国有经济占比下降问题,实现产出增长,而且能够促成员工、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政府等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共赢格局,因而是一种较优的改革方式。基于此,文章从效率界定、改革领域、关键变量、机制建设和改革方式等层面提出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郑志刚
2015年我国国企将掀起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幕。国企公司治理的现状是:部分国企凭籍市场的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利润,形成与民企的不公平竞争,面临公众对国资垄断经营和不公平竞争的不满和愤怒;目前政府除了通过国有资产管理链条"管资本"外,还通过至上而下的人事任免体系和国企官员晋升考核事实上对企业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国企成为存在代理冲突的"新古典资本主义企业";由于产生来源、更迭机制中经理人权力的影响和董事会任人唯亲文化的存在,独立董事并没有发挥预期的监督经理人的作用。因而,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特征的新一轮国企改革事实上遵循的历史逻辑是:平抑公众对国资垄断经营和不公平竞争的不满和愤怒;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的...
关键词:
国企改革 公司治理 混合所有制改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段志鹏
利用2011—2020年国有制造业上市企业经营数据,建构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研究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绩效的影响及金融化程度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以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和股权制衡度为测度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可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有力提振国有企业绩效;金融化程度会对国有企业绩效产生挤出效应,削弱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绩效的提升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市场竞争程度低、资产负债率高、经营规模小的国有企业中,金融化程度的负向调节效应更为明显。基于研究结果,从深化改革以落实专业化与市场化的现代经营理念、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以推动尖端资源在内部结构中合理分配及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以探索不同产业间优势互补的协同实践三个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彦玲
本文以2002—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对混合所有制改革、高管限薪与国有企业绩效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经研究发现:高管限薪与国有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国有企业绩效正相关;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显著增强高管限薪与国有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性。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改革 高管限薪 国有企业绩效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萱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战略部署,旨在通过引入非国有股份实现两者优势互补,进而提升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形成的多元混合股权结构、非国有股权制衡度对国有企业经营绩效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非国有股权对公司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且不同性质的非国有股权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混合股权的制衡度提高了企业绩效。进一步检验发现,混合股权制衡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在中央国企和地方国企呈现不同效应,且相较于垄断性行业而言,对竞争性行业的影响更为显著,对市场化进程相对较慢的地区的影响更加明显。因此,应充分发挥非国有股东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的治理作用,分类推进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改革 国有企业 经营绩效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綦好东 郭骏超 朱炜
发展混合所有制是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突破口,分析改革的动力与阻力,明晰其实现路径有助于改革的顺利推进。本文认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力主要在于提升经济绩效、改善企业治理、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而改革的阻力则主要来自部分既得利益者的阻碍、落后激励机制的制约、意识形态的固化及公众对变革的担忧。因此应多方式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大国有资产经营机制改革力度,切实加强各类产权的法律保护,维护公众利益。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喻宏伟 祁怀锦 刘艳霞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重要突破口。文章以国有上市公司2010—2022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在职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会约束管理层在职消费行为。异质性检验发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管理层在职消费的抑制作用在地方国有企业、非垄断行业以及数字化转型程度较高的样本中更为显著。文章的创新点主要是从在职消费的视角,揭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效果及其在不同类型样本中的差异,丰富了有关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文献。研究结论对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稳步实施与持续深化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倪宣明 贺英洁 彭方平 欧明青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支柱,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巩固其主体地位、做大做强国有经济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制造业国有控股企业数据,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国企混改)对企业盈利水平的影响,并检验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国企混改显著提升了企业的资产收益率。进一步研究表明,上述影响主要通过降低代理成本和杠杆率两条作用路径实现。在隶属层级层面进行异质性分析时,本文发现地方国企混改的效果优于央企。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改革 作用机制 企业盈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梅洁
1993年国有企业改革以来,以张维迎(1995)为代表的"产权改革派"和林毅夫等(1997)为代表的"剥离负担派"及其改革导向影响较大。时至今日,有关他们的争论仍在继续,使得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缺乏自洽性的理论逻辑。为此,该文以剖析这两类派别的逻辑分野、主要举措及其局限性为基础,结合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提出减少政府行政干预、引进积极股东参与,及统筹党委领导与法人治理相结合的公司治理机制。以此为基础,结合我国30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的成就,提出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关键路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宁 夏友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经济增加值考核作为国有企业提升长期绩效的重要手段,其所代表的价值管理理念正在促进公司治理相关供给侧制度的调整,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行为和运营方式。本文梳理了提升长期绩效与公司治理水平的相关文献,分析了德国、新加坡有关经济增加值考核的公司治理制度,在研究推进经济增加值考核对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影响的基础上,针对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的不足,从促进行政型治理向经济型治理转变、董事会制度建设和完善会计信息内、外部监督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邵晓宇
一、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分析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国有企业在规模、实力和治理层面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也显现了存在的问题,这些为下一步的国有企业改革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一)国有企业总体规模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邵晓宇
一、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分析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国有企业在规模、实力和治理层面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也显现了存在的问题,这些为下一步的国有企业改革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一)国有企业总体规模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兆国 陈华东 郑宝红
1.吸收非公有资本。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在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据统计,2012年,非公有制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超过60%,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已超过50%,提供的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