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37)
- 2023(18475)
- 2022(15693)
- 2021(14553)
- 2020(12349)
- 2019(28099)
- 2018(27965)
- 2017(53144)
- 2016(29415)
- 2015(32527)
- 2014(32237)
- 2013(31851)
- 2012(28919)
- 2011(25848)
- 2010(25811)
- 2009(24218)
- 2008(24302)
- 2007(21334)
- 2006(19231)
- 2005(17385)
- 学科
- 济(117287)
- 经济(117111)
- 业(104558)
- 管理(97073)
- 企(92479)
- 企业(92479)
- 方法(52379)
- 数学(42389)
- 数学方法(41924)
- 财(37712)
- 农(37086)
- 业经(35082)
- 中国(30073)
- 制(28649)
- 务(25774)
- 农业(25712)
- 财务(25699)
- 财务管理(25664)
- 企业财务(24373)
- 学(22473)
- 技术(21779)
- 理论(21574)
- 体(20722)
- 地方(20681)
- 贸(20424)
- 和(20421)
- 贸易(20414)
- 易(19841)
- 划(19289)
- 银(18662)
- 机构
- 学院(418195)
- 大学(416499)
- 济(167919)
- 管理(165380)
- 经济(164448)
- 理学(142365)
- 理学院(140837)
- 研究(138748)
- 管理学(138519)
- 管理学院(137757)
- 中国(106096)
- 京(89058)
- 科学(86637)
- 财(81014)
- 农(77074)
- 所(70650)
- 业大(66250)
- 研究所(63982)
- 财经(63667)
- 江(63143)
- 中心(62449)
- 农业(60656)
- 经(57938)
- 北京(55955)
- 范(51634)
- 师范(51023)
- 经济学(50165)
- 州(49872)
- 院(49866)
- 财经大学(47174)
- 基金
- 项目(281145)
- 科学(220312)
- 基金(203908)
- 研究(202583)
- 家(179304)
- 国家(177749)
- 科学基金(152383)
- 社会(127843)
- 社会科(121134)
- 社会科学(121104)
- 省(110562)
- 基金项目(108175)
- 自然(100178)
- 自然科(97838)
- 自然科学(97809)
- 自然科学基金(96090)
- 教育(92601)
- 划(92561)
- 资助(83689)
- 编号(81409)
- 成果(65631)
- 重点(62998)
- 部(61443)
- 创(60156)
- 发(59275)
- 课题(56374)
- 创新(55717)
- 科研(53826)
- 制(53069)
- 业(52944)
- 期刊
- 济(189183)
- 经济(189183)
- 研究(123358)
- 中国(83026)
- 农(71161)
- 学报(69618)
- 财(65531)
- 管理(64833)
- 科学(62552)
- 大学(52751)
- 学学(50118)
- 农业(48337)
- 教育(43726)
- 融(37540)
- 金融(37540)
- 技术(36741)
- 业经(32488)
- 财经(31979)
- 经济研究(29300)
- 经(27405)
- 业(27229)
- 问题(24552)
- 技术经济(21521)
- 科技(20613)
- 版(20601)
- 现代(19678)
- 理论(19391)
- 商业(18550)
- 财会(18182)
- 业大(18117)
共检索到6212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艺明 赵焱
基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劳动生产率、价值转形、利润率平均化等理论,本文构建了衡量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指标,实证地检验国有独资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否提升其劳动生产率水平。研究发现,混合所有制改革显著促进了国有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并且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加,国有资本保留企业控制权的改革效果优于非国有资本取得企业控制权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显著提升了国有资本控股企业的人均工资水平,但对非国有资本控股企业人均工资的影响不显著。此外,混合所有制改革对非国有资本控股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抑制效应但对国有控股企业的影响不显著。最后,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资本控股和非国有资本控股企业的利润率皆存在提升作用。在理论和实证研究基础上,本文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晔 张训常 蓝晓燕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研究了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消除选择性偏差以及异质性偏差后,国有企业改革后全要素生产率(TFP)显著提高,且国有控股型混合所有制改革效果还略高于完全私有化改革,而非国有控股型混改只在竞争性行业中对企业的TFP有提高作用。同时,与垄断性行业相比,竞争性行业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大。本文进一步发现,对于垄断性行业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TFP的影响不受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影响,而对于竞争性行业的国有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效应具有显著的正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喻宏伟 祁怀锦 刘艳霞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重要突破口。文章以国有上市公司2010—2022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在职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会约束管理层在职消费行为。异质性检验发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管理层在职消费的抑制作用在地方国有企业、非垄断行业以及数字化转型程度较高的样本中更为显著。文章的创新点主要是从在职消费的视角,揭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效果及其在不同类型样本中的差异,丰富了有关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文献。研究结论对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稳步实施与持续深化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速建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混合所有制经济提高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的高度。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混合所有制在中国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12年底,中央企业及其子企业引入非公资本形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已经占到总企业户数的52%。今天强调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调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微观实现形式,除了提供制度合法性以外,还进一步明确了这种混合所有制的制度意义与高度,明确混合所有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和实现形式,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空间。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情况...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国有企业 改革 措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冰石 马忠 夏子航
本文在对国有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难点进行阐述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与管理学相关理论,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涉及的垄断国有企业引入非公资本、国有资本与非公资本的融合、多元化资本主体的产权关系、国有资本管理体系以及集团企业多层级公司治理等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框架,为推动国有企业特别是自然垄断国有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丹丹
在中国市场化转型的背景下,企业所有权性质的变化在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和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用2001-2016年中国工业不同所有制类型的分省份-行业数据,考察不同企业所有制类型的工业经济变动特征,并实证分析劳动生产率收敛趋势,比较和分析其收敛差异。研究发现,中国不同所有制类型的工业劳动生产率均存在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非国有经济的收敛驱动了整体经济的收敛。国有企业由于市场竞争不充分、缺乏创新激励等,劳动生产率的收敛速度要慢于非国有产权企业的。而私营企业能更好的与本土实际相结合,充分匹配适宜的技术,收敛速度要优于外商和港澳台企业。为实现经济发展均衡,政府需继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重视私营企业的发展优势,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优化创新环境。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丹丹
基于2001~2017年中国工业分企业所有制-分地区-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利用相对劳动生产率和变异系数指标对全国和分区域的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商和港澳台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和收敛性进行描述性分析,并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其进行计量检验。结果显示:从全国范围来看,三类所有制结构的劳动生产率均呈现显著的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但是收敛速度呈现差异。其中,私营企业收敛速度最快,外商和港澳台企业次之,国有企业收敛速度最慢。分区域来看,东北和西部收敛速度相对较快,中部次之,而沿海三类所有制结构的劳动生产率收敛速度均较慢。因此,政府应进一步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完善市场竞争等方面努力,有助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所有制结构的收敛,从而带动整体经济的收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杜博士 吴宗法
基于2007—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GMM估计方法研究了政企官员交流对国有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和机理。研究发现,官员交流显著地提高了辖区内的国有企业劳动生产率,且这一影响主要来自于具有企业经历的官员交流。政企官员交流对地方治理水平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地方治理水平与国有企业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从而证实地方治理水平是政企官员交流影响国有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渠道。进一步分析发现,政企官员交流对国有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在党的十八前更为显著;与具有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经历的官员相比,具有市场经济时期企业经历的官员履新后对辖区内国有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更强。从晋升激励的角度,证实平调型官员履新后对国有企业劳动生产率具有更大更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朱磊 陈曦 王春燕
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导向的国有企业改革已经成为社会热议话题,本文从股权多样性与股权融合度两个维度出发,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利用中国A股2013—2017年国有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企业创新显著正相关,即股权多样、股权融合程度越高,创新水平越高。第二,考察混合所有制改革在不同情境中的作用时发现,地方所属、政府放权意愿强以及竞争性行业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进一步研究表明,基于治理视角,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通过抑制股东资金侵占行为,提升国有企业的创新水平;混合所有制改革能提高国有企业创新效率,通过创新渠道产生"价值提升效应"。本文为混合所有制改革发挥治理作用提升国有企业创新水平提供了实践借鉴,同时,本文的研究结论也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应重视由"量变"到"质变"的突破,分类分层推进改革进程,有效实现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志强
基于一个修正的经典模型,应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分析产品核心化策略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考察了企业所有制因素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主动产品核心化策略对企业劳动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被动产品核心化策略对企业劳动生产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另外,外企、国企主动产品核心化策略效果更好,私企主动产品核心化策略效果较弱;外企被动产品核心化策略的损失较小,私企被动产品核心化策略的损失较大。
关键词:
产品核心化策略 企业所有制 劳动生产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春玲 李瑞萌 袁润森
本文以2007-2015年沪深两市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测度了2009-2013年5年间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公司的投资效率,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实证分析了国企混改前后投资效率的变化,并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研究控股方式和股权制衡度对混改国企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混改后国有企业投资效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由绝对控股变为相对控股方式的混改国企投资效率提高为最优;混改后股权制衡度越高,则国企投资效率越差。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投资效率研究的理论知识,还可以为正在进行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卢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将混合所有制经济提升到我国基本经济制度重要实现形式的高度,进一步明确其发展方向,使这种富有效率和活力的资本组织形式,成为深化国企改革的有效载体和动力,也是深化国企改革的基本方向与重头戏。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国企改革 实施路径 保障措施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周楠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但是,混合所有制不是简单的降低国有股权的比重。行政化依然严重、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国有企业人力资本市场化程度低等因素降低了资本混合的效率和活力。要进一步"去行政化",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积极推进员工持股,及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提升国有企业的经营绩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春玲 李瑞萌 袁润森
本文以2007-2015年沪深两市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测度了2009-2013年5年间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公司的投资效率,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实证分析了国企混改前后投资效率的变化,并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研究控股方式和股权制衡度对混改国企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混改后国有企业投资效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由绝对控股变为相对控股方式的混改国企投资效率提高为最优;混改后股权制衡度越高,则国企投资效率越差。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投资效率研究的理论知识,还可以为正在进行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冉渝 徐依诺 庄子萱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兼具效率与公平吗?本文以2013—2021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探讨了国企混改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结果表明,国企混改显著削减了国企的劳动收入份额,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该结论依旧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国企混改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会因劳动密集度、研发投入强度的差异而不同。进一步分析发现,有别于一般员工,国企高管的薪酬反而因混改得到显著提高。总之,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国企混改不具有积极的分配效应,这进一步拓展了国企混改经济效应的内涵。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混合所有制改革 劳动收入份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