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84)
- 2023(14408)
- 2022(11955)
- 2021(10718)
- 2020(8728)
- 2019(19667)
- 2018(19032)
- 2017(36426)
- 2016(19786)
- 2015(21801)
- 2014(22091)
- 2013(21939)
- 2012(20225)
- 2011(18271)
- 2010(18760)
- 2009(17658)
- 2008(18268)
- 2007(16629)
- 2006(14948)
- 2005(14157)
- 学科
- 济(89162)
- 经济(89020)
- 业(84879)
- 企(82867)
- 企业(82867)
- 管理(79343)
- 方法(33080)
- 财(32146)
- 业经(29311)
- 中国(24824)
- 数学(24360)
- 制(24299)
- 数学方法(24097)
- 务(23317)
- 财务(23274)
- 财务管理(23238)
- 企业财务(22192)
- 农(21172)
- 地方(20857)
- 技术(18715)
- 体(17548)
- 和(16472)
- 银(16446)
- 银行(16424)
- 划(16330)
- 理论(16120)
- 策(15954)
- 行(15802)
- 融(15640)
- 金融(15638)
- 机构
- 学院(292337)
- 大学(287302)
- 济(121884)
- 经济(119307)
- 管理(113900)
- 研究(97847)
- 理学(96158)
- 理学院(95147)
- 管理学(93859)
- 管理学院(93293)
- 中国(77629)
- 财(63863)
- 京(61196)
- 科学(56859)
- 所(49496)
- 财经(48545)
- 江(47315)
- 中心(44448)
- 农(43938)
- 研究所(43884)
- 经(43769)
- 北京(38874)
- 业大(38492)
- 州(37604)
- 经济学(36922)
- 范(36011)
- 财经大学(35685)
- 院(35666)
- 师范(35634)
- 农业(33805)
- 基金
- 项目(183391)
- 科学(146516)
- 研究(136027)
- 基金(133670)
- 家(115335)
- 国家(114248)
- 科学基金(99831)
- 社会(88631)
- 社会科(84162)
- 社会科学(84144)
- 省(73484)
- 基金项目(69821)
- 自然(63150)
- 教育(62197)
- 自然科(61725)
- 自然科学(61708)
- 自然科学基金(60673)
- 划(60248)
- 资助(54174)
- 编号(53810)
- 成果(44161)
- 发(43139)
- 重点(41355)
- 部(40518)
- 创(40147)
- 制(38992)
- 课题(38631)
- 创新(37419)
- 国家社会(36791)
- 性(36381)
- 期刊
- 济(148671)
- 经济(148671)
- 研究(90510)
- 中国(65192)
- 财(55333)
- 管理(51127)
- 学报(41464)
- 农(41232)
- 科学(40532)
- 融(32579)
- 金融(32579)
- 大学(32431)
- 教育(30867)
- 学学(30837)
- 农业(27340)
- 技术(27114)
- 财经(25458)
- 业经(25289)
- 经济研究(22961)
- 经(21904)
- 问题(18449)
- 业(15962)
- 技术经济(15744)
- 财会(15610)
- 贸(14649)
- 现代(14458)
- 会计(14223)
- 商业(13920)
- 经济管理(13772)
- 科技(13487)
共检索到4626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明华 郭传孜
本文基于中国有企业业混合所有制的改革和发展,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选取中国2014—2017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不同控股性质、不同时间节点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对董事会有效性和公司绩效的不同影响,以及董事会有效性在各类控股性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的不同作用。从混合所有制本质以及中小投资者保护角度,使用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来衡量混合所有制效果。董事会有效性使用董事会行为指数(CCBI_BB~(BNU))来衡量,以反映董事会是否实质性发挥作用,这区别于既有研究大都满足于对董事会形式上或结构上的衡量。研究结果表明:(1)股权集中度当期效应对董事会有效性呈负相关关系,与企业绩效呈倒U型关系;董事会有效性在当期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2)股权制衡度当期效应对董事会有效性并无显著影响,对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集中在U型关系的后半段;股权制衡度滞后效应与董事会有效性之间呈倒U型关系,与企业绩效呈倒U型关系,董事会有效性对二者关系的影响并不明显。(3)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国有控股公司中,董事会有效性对股权制衡度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有显著的中介作用,相对于非国有控股公司,国有控股公司董事会行为是否有效更取决于股权制衡水平而非股权集中度,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追求绝对控制力不利于企业发展。据此分析结果,本文对混合所有制发展以及董事会有效性机制的完善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继德 胡月
2014年7月起,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董事会制度、混合所有制、纪检派驻等四项改革正式启动,各级政府相继披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具体方案,同年10月,试点央企也陆续向国务院国资委提交了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标志着混合所有制改革进入实操阶段。作为一种新的尝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董事会治理缺乏可借鉴的经验。此外,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遗留问题也在制约着改革的推进。文章通过对董事会治理基础理论研究的梳理和董事会治理机制相关研究的总结,结合国有企业董事会治理机制存在的问题,从文献综述的视角提出混合所有制企业董事会治理机制的优化对策,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顺利推行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高明华 刘波波
董事会治理是国企混改方案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主要问题,尤其是需要深化混改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本文以2014-2019年中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作者多年主持开发的董事会治理指数和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指数,考察了董事会治理对国企混改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混改对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影响。研究发现:(1)董事会治理规范化整体上显著促进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2)对于不同行政层级和行业竞争程度的国有企业,董事会治理对其混合所有制改革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对中央国企和垄断性国企的影响更大;(3)进一步研究发现,国企发展混合所有制不仅不会导致国有资本流失,还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本研究提供了董事会治理促进国企混改的经验证据,对新时代背景下更大力度推进国企混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艳 年洁 杨明晖
本文用“进入权”对非国有股东委派的董事“赋权”,考察非国有股东参与国有企业董事会治理的局限,以2007—2021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并购前后“非国有派”董事的变化对国有企业并购非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并购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并购后三年,随着“非国有派”董事在董事会占比的提高,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并购绩效显著提升,该结论在更换核心变量、改变模型、扩大样本区间以及使用上市公司治理准则DID政策冲击检验后,依然稳健。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并购后“非国有派”董事人数的增加可以提高监督治理水平(增加董事会召开次数并降低国有大股东超额委派董事),优化战略决策效果(促进数字化转型并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增强资源供给能力(缓解税收负担和融资约束)。拓展性分析发现,“非国有派”董事积极参加混合所有制并购带来的并购绩效提升,最终能够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及抗风险能力,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并购中实现资本的有序扩张以及保障“非国有派”董事的话语权,提供了相应的经验借鉴与政策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继德 王唯远
混合所有制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也是我国下一步国有企业改革的热点问题。从文献视角出发,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混合所有制的研究文献,从混合所有制概念的提出、发展脉络、优势及前景、发展的问题等方面全面介绍了混合所有制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成果,并认为混合所有制的产生、发展具有必然性,前景十分广阔。最后针对混合所有制发展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并对对策执行的必要性作出评价。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国有企业 公司治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更生 张彤
从现状调研入手,初步探明,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问题在于:高职发展较快,财政投入不足,学费偏高;学校投资主体单一,办学成本高,融资难;地方政府认识不到位,缺乏强有力政策引导。成因包括法律政策缺失;参与各方信心不足;产值评估专业性强,操作难度大。马克思主义关于过渡时期所有制公私混合、经济体制计划市场共存、按资与按劳分配并存的论断,毛泽东关于共和国经济由国营、合作社、私人资本主义、个体、国家资本主义构成的论述,是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理论渊源和依据;黄炎培大职业教育主义是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理论雏形。建议充分认识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的地位作用;制定相关法律政策;强化政府扶持监督;构建长效机制;完善院校法人治理。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混合所有制发展 问题研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鲁瑛均 耿云江
基于董事会群体断裂带的视角对混合所有制企业社会责任与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2010~2016年间沪深两市A股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且实际控制人性质发生改变的国有企业为样本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企业社会责任积极影响企业创新;基于认知特征划分的董事会群体断裂带对企业社会责任与创新二者之间关系存在积极的调节效应,也就是说董事会群体断裂带越强,企业社会责任与创新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越强。研究结果为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有效驱动创新以及利用董事会群体断裂带的积极影响优化董事会决策过程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春雨
混合所有制的出现源于国有企业改革,是国有企业所有权改革渐进推进的结果,并在探索国有企业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形式和路径中得到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实践早于理论,是实践中出现了混合所有制企业,而后得到理论界和政府的关注。从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探索与争论到政府对混合所有制的肯定和发展,再到针对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的研究,在实践探索与理论突破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独特范式。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国有控股 国有参股 企业治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石颖 黄群慧
"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新时期,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不仅是理论界的热点与焦点,更是实践中的重点与难点。美国混合所有制经历了政府支持企业、政府持股试验、政府资助企业、政府救市浪潮这样一个长期的发展进程。以克莱斯勒公司、美国国际集团以及花旗集团三个美国混合所有制的典型案例,详细剖析债务担保、信托基金、以及有限投票权和预先退出三种美国混合所有制采取的主要模式。以期通过美国经验为新时期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提供可供借鉴的启示。
关键词:
美国混合所有制 典型案例 主要模式 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石颖 黄群慧
"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新时期,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不仅是理论界的热点与焦点,更是实践中的重点与难点。美国混合所有制经历了政府支持企业、政府持股试验、政府资助企业、政府救市浪潮这样一个长期的发展进程。以克莱斯勒公司、美国国际集团以及花旗集团三个美国混合所有制的典型案例,详细剖析债务担保、信托基金、以及有限投票权和预先退出三种美国混合所有制采取的主要模式。以期通过美国经验为新时期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提供可供借鉴的启示。
关键词:
美国混合所有制 典型案例 主要模式 启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海洋 曹少鹏 孟欣
文章以2010-2016年沪深A股国有企业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非国有股东对国有企业绩效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与派任董监高、国有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非国有股东派任董监高在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作用于企业绩效的路径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并且这种中介效应在垄断性国有企业行业中更显著。文章不仅丰富了股东治理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文献,更直接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非国有股东的作用路径提供了经验证据,对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林峰 付强
为深化行政垄断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比了2006-2015年中国5个行政垄断行业和1个经济垄断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未能发现混改带来的显著效果。运用衡量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模型,通过计量检验发现:混合所有制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之间没有显著相关关系;国有、私有和外资三种股权虽然均与企业绩效正相关,但混改的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为了进一步分辨行政垄断企业绩效的来源,使用邹检验发现,主要是行政垄断而不是股权结构因素导致行政垄断与经济垄断企业之间的绩效产生了结构性改变,这说明非国有股权仅仅在搭行政垄断的便车,并未发挥应有的"鲶鱼效应"。在混改中应落实私有资本"责、权、利"的统一性,在混改后应大力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加快弱化、去除行政垄断因素。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股权结构 绩效 行政垄断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树林 姜新蓬 余谦
基于多代理人合作模型,本文以2013年的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我国370家A股民营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由董事会服务角色绩效和控制角色绩效构成的董事会有效性主要受董事会在制度上所作的硬性规定的影响,而董事会中董事之间的互动行为对董事会有效性并没有起促进用,这意味着董事会互动行为加强只是反映董事会制度上的硬性规定,并没有在董事会成员之间达成共识;而董事会的领导行为则单独会对反映董事会有效性方面的控制角色绩效起作用,对反映董事会有效性方面的服务角色绩效并不起作用。
[期刊] 预测
[作者]
段云
本文基于大股东视角对董事社会网络嵌入性与董事会有效性关系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董事社会网络嵌入性影响董事会有效性的概念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方法的模型发展策略,选取2005~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通过契合概念模型与实证数据,得到了统计上与样本数据良好适配的理论模型。实证检验该模型,验证了概念模型的合理性和董事社会网络度量指标的有效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宣杰 王晓莹 闫睿 张盛俊
文章以2016—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熵值法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独立董事履职有效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探究了现金股利在两者关系中发挥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独立董事履职有效性越高越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企业绩效;独立董事履职有效性越高越有助于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独立董事履职有效性可以通过影响现金股利政策来提高企业绩效。文章不仅丰富了独立董事研究内容,拓宽了独立董事研究视角,而且揭示了独立董事影响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对以提高企业绩效为导向进而提高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能力具有一定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