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028)
- 2023(20068)
- 2022(17195)
- 2021(15908)
- 2020(13679)
- 2019(31583)
- 2018(31413)
- 2017(60467)
- 2016(32955)
- 2015(37224)
- 2014(37195)
- 2013(36859)
- 2012(33850)
- 2011(30408)
- 2010(30435)
- 2009(28463)
- 2008(28767)
- 2007(25745)
- 2006(22564)
- 2005(20245)
- 学科
- 济(137040)
- 经济(136855)
- 业(113969)
- 管理(109623)
- 企(100640)
- 企业(100640)
- 方法(64378)
- 数学(53718)
- 数学方法(53016)
- 财(43040)
- 农(40178)
- 业经(37025)
- 中国(32579)
- 制(30140)
- 务(29887)
- 财务(29796)
- 财务管理(29744)
- 企业财务(28264)
- 农业(27248)
- 学(26422)
- 地方(24836)
- 贸(24507)
- 贸易(24496)
- 理论(24218)
- 易(23793)
- 技术(23331)
- 和(23002)
- 体(21260)
- 划(21250)
- 银(20796)
- 机构
- 学院(478257)
- 大学(476119)
- 济(191048)
- 管理(190565)
- 经济(186849)
- 理学(164139)
- 理学院(162391)
- 管理学(159550)
- 管理学院(158672)
- 研究(153251)
- 中国(117782)
- 京(100921)
- 科学(95059)
- 财(92412)
- 农(81016)
- 所(77531)
- 财经(73200)
- 业大(71856)
- 江(71816)
- 中心(70825)
- 研究所(69971)
- 经(66375)
- 农业(63642)
- 北京(63519)
- 范(59451)
- 师范(58857)
- 州(57466)
- 经济学(56993)
- 院(55381)
- 财经大学(54161)
- 基金
- 项目(318125)
- 科学(250100)
- 研究(231296)
- 基金(230915)
- 家(200506)
- 国家(198797)
- 科学基金(171752)
- 社会(144916)
- 社会科(137329)
- 社会科学(137293)
- 省(125307)
- 基金项目(122494)
- 自然(112969)
- 自然科(110346)
- 自然科学(110316)
- 自然科学基金(108359)
- 教育(106754)
- 划(104499)
- 资助(95662)
- 编号(94741)
- 成果(76378)
- 重点(70786)
- 部(70004)
- 创(66899)
- 发(66695)
- 课题(64840)
- 创新(62094)
- 科研(61217)
- 教育部(59974)
- 大学(59732)
- 期刊
- 济(212817)
- 经济(212817)
- 研究(137753)
- 中国(89205)
- 财(75912)
- 学报(74406)
- 农(74371)
- 管理(73132)
- 科学(68336)
- 大学(56836)
- 学学(53876)
- 农业(50666)
- 教育(47973)
- 技术(43648)
- 融(42509)
- 金融(42509)
- 业经(36622)
- 财经(36477)
- 经济研究(32854)
- 经(31148)
- 业(28434)
- 问题(27926)
- 技术经济(24903)
- 版(22980)
- 理论(22570)
- 统计(22331)
- 财会(22327)
- 现代(22034)
- 科技(21907)
- 商业(21869)
共检索到701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郝云宏 汪茜
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结构问题是当前中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全面推进市场化所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伴随着民营资本与国有资本融合程度的不断加深,民营资本作为第二大股东力量的不断增强,如果不能有效权衡二者之间的股权关系就会直接导致控制权纷争,从而引发治理效率缺失。解决国有股权和民营股权的激励相容问题,需要我们明晰二者之间股权制衡的动因、路径以及形成的最终绩效。本文以股权分置改革后的"鄂武商"为案例,根据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特征,借鉴股东关系理论,探讨上市公司民营第二大股东对国有第一大股东的制衡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民营参股股东与国有控股股东进行适度控制权争夺是符合效率原则的市场化行为,其制衡动因受到股权性质、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维 郭磊 杨海儒
王跃堂等(2008)研究表明股权制衡作为一种公司治理机制能够抑制大股东行为有助于改善公司绩效。股权制衡起作用无疑是能够影响公司决策,通过鄂武商两大股东的投票和提案行为的分析,文章研究发现股东大会投票机制是有效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制衡股东能够成功抑制大股东侵权行为;但普通投票情况下制衡股东还是很难与大股东抗衡。今后中小股东还需不放弃拥有的投票权和提案权,才能引起大股东和上市公司对其利益诉求的重视。文章从股权制衡视角分析了鄂武商股东大会制度的有效性,为监管层制定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股权制衡 股东大会投票 鄂武商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玉罡 莫夏君
后股权分置时期控制权市场的激活使得控制权争夺战将愈演愈烈。以鄂武商的控制权之争为背景,采用案例研究法分析了双方争夺控制权的原因以及资本市场对控制权争夺的反应。研究表明,鄂武商的控制权私有收益达到27%,且这一私有收益是造成本次控制权争夺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事件研究法分析资本市场对控制权争夺的反应后,发现投资者更倾向于支持原来的国有控股股东。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高宏进一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利用金字塔式股权结构实现自身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依靠控制权占用企业发展资金来满足私有收益,影响企业的研发投入。本文选取2012~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控股股东两权分离对企业研发投入有负向效应,进一步地,股权制衡呈现削弱这种负向效应,控股股东两权分离现象在民营企业中更明显,而股权性质对这种负向效应没有显著影响。最后就针对解决"第二类代理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
两权分离 研发投入 股权制衡 产权所有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继伟 张奕敏
企业股东出资类型及所占股权比例的不同导致公司股权结构也不同,而股权结构是决定公司治理水平的关键点,控制权则是股权结构的具体体现。混合所有制公司自身的所有制性质确定了其股权治理与控制权结构与其他类型公司有诸多不同点,且会面临潜在的控制权危机。基于此,本文以万科宝能控制权争夺为案例,分析混合所有制公司股权治理和控制权对公司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股权治理 混合所有制 控制权争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继伟 张奕敏
企业股东出资类型及所占股权比例的不同导致公司股权结构也不同,而股权结构是决定公司治理水平的关键点,控制权则是股权结构的具体体现。混合所有制公司自身的所有制性质确定了其股权治理与控制权结构与其他类型公司有诸多不同点,且会面临潜在的控制权危机。基于此,本文以万科宝能控制权争夺为案例,分析混合所有制公司股权治理和控制权对公司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股权治理 混合所有制 控制权争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孟晖 白宏坤 宋大为 王江波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关键在于合理配置不同性质的股权,发挥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的相对比较优势,提高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治理水平、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基于终极控制权理论,通过对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有股权的配置模式问题的研究发现:可以采用金字塔、交叉持股、优先股或特殊管理股等多样化的形式,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有股权配置的内在要求是保障国有资本的收益和安全;国有主导模式和非国有主导模式是两种主要的国有资本配置模式,具有不同的治理问题和治理对策;强化混合所有制企业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切实保障国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殷裕品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的混合主要通过投资行为来实现,这一过程必然加大过度投资风险,但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对过度投资行为可能产生调节作用,从而约束过度投资行为。根据股东关系假设,如果制衡股东对控股股东发挥了监督作用,则会降低这种风险;如果制衡股东与控股股东之间合谋共同掠夺中小股东,则会加剧这种风险。由于存在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的客观前提,股东关系会受到资本属性的影响。控股股东持股在10%~50%区间时,如果控股股东与制衡股东性质相异,第二大股东的制衡变量对过度投资行为没有发挥监督作用;如果控股股东与制衡股东性质相同,二者都为国有资本属性时,股东之间的利益行为异化从而产生了制衡效果,表现出"同而不合",二者都为非国有资本属性时,制衡变量对过度投资行为没有显著影响,股东之间的合谋概率较大。
关键词:
异质股权 股权制衡 过度投资 混合所有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殷裕品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的混合主要通过投资行为来实现,这一过程必然加大过度投资风险,但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对过度投资行为可能产生调节作用,从而约束过度投资行为。根据股东关系假设,如果制衡股东对控股股东发挥了监督作用,则会降低这种风险;如果制衡股东与控股股东之间合谋共同掠夺中小股东,则会加剧这种风险。由于存在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的客观前提,股东关系会受到资本属性的影响。控股股东持股在10%50%区间时,如果控股股东与制衡股东性质相异,第二大股东的制衡变量对过度投资行为没有发挥监督作用;如
关键词:
异质股权 股权制衡 过度投资 混合所有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肖彦 谢晓君 程思嘉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的主要发展方向,降低资本成本则是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其中,股权资本成本的变化与企业股权结构联系紧密。针对混合所有制企业,运用CAPM模型和GORDON模型分别估算企业2012~2016年间的股权资本成本,并与同期普通股获利率相比较,检验模型的适用性;然后对股权资本成本进行趋势分析,并探究不同股权性质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资本成本变动特征。研究表明:国有企业经过"混改"形成股份制企业,在国有资本中融入非国有资本,从而提高股权制衡度、降低股权集中度、优化公司治理结构、降低企业的股权资本成本。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安维东
家族企业引入机构投资者是其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一步。以往研究大多认为机构投资者参与治理能够缓解代理问题,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本文通过对雷士照明控制权争夺案例的分析,发现在股权制衡下,机构投资者为改善企业的治理状况而采用引入战略投资者、更换管理团队、驱逐创始人股东等手段,却因为无法获得家族企业社会资本的支持而无法有效发挥治理效应。本文认为,在我国家族企业中,股权制衡情况下机构投资者与家族股东之间的利益博弈容易引发控制权争夺;由于我国家族企业中存在的社会资本控制链,机构投资者发挥其治理效应仍存在困难;应注重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保护外部投资者利益。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沈红波 张金清 张广婷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关键在于引入非公有制经济的同时,进行治理结构以及人才机制和管理体制的变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从而提高国企的资产效率。然而,在国企混改的方案中,控制权如何安排,这是国企和民企都最关注的核心问题。云南白药的混改结果是云南省国资委和民企新华都共同控制上市公司,云南白药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不再保留国有企业的级别和待遇,其经营活动无需政府行政审批,可建立更市场化的决策和治理机制,公司的管理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最终实现政府、社会资本和管理层三方利益统一。本案例从研究云南白药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历程入手,探究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为何要混改、和谁混改、是否转让控制权、如何定价、改革后的绩效等核心问题,并对国企改革提出若干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为宾 周建
检验混合所有制改革如何影响国企过度投资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提高混合主体的股权制衡度对于缓解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有显著的积极效应。但不同类型的混合所有权方式对过度投资的影响存在差异:在国有控股企业中,实施国有+外资混合股权结构以及国有+外资+民营混合股权结构,均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过度投资水平;但当混合股权结构中只包含民营股东时,混合主体的股权制衡度与国有企业过度投资水平则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政府干预效应,经理人代理效应是混合股权制衡度影响国企过度投资的主导机制,即经理人观对国企非效率投资问题的解释力相对更为有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夏鑫 周春红 宋荣娟 董瑞锋
以分类改革下的"一般商业性"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选取2008—2015年沪深两市A股相关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国有终极控股的股权安排与控制权私利行为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控制性股权结构(CS)中,国有控股股东现金流权的减少会抑制其掏空行为;在控制性少数股权结构(CMS)中,国有控股股东现金流权的减少对控制权私利行为的影响会因国有终极控股股东攫取控制权私利的方式而产生差异。当采取掏空行为时,国有控股股东现金流权的减少不一定会影响国有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利益侵占行为;当采取援助行为时,国有控股股东现金流权的减少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