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19)
- 2023(16380)
- 2022(13645)
- 2021(12551)
- 2020(10783)
- 2019(24630)
- 2018(24309)
- 2017(47449)
- 2016(25294)
- 2015(28437)
- 2014(27955)
- 2013(27544)
- 2012(24693)
- 2011(21923)
- 2010(22082)
- 2009(20655)
- 2008(20690)
- 2007(18336)
- 2006(15923)
- 2005(14302)
- 学科
- 济(113279)
- 经济(113129)
- 业(103272)
- 管理(94461)
- 企(93721)
- 企业(93721)
- 方法(57764)
- 数学(48722)
- 数学方法(48037)
- 财(38358)
- 业经(33166)
- 农(32565)
- 务(27542)
- 财务(27472)
- 财务管理(27427)
- 企业财务(26134)
- 制(25459)
- 中国(24628)
- 农业(22773)
- 技术(20901)
- 理论(19338)
- 划(18877)
- 体(18780)
- 贸(18246)
- 贸易(18236)
- 和(17837)
- 策(17801)
- 易(17742)
- 地方(17496)
- 银(16130)
- 机构
- 学院(364796)
- 大学(360132)
- 济(155484)
- 管理(153422)
- 经济(152638)
- 理学(133263)
- 理学院(132118)
- 管理学(130000)
- 管理学院(129313)
- 研究(105163)
- 中国(84542)
- 财(77086)
- 京(72715)
- 财经(61339)
- 科学(59842)
- 经(55846)
- 江(54158)
- 农(53748)
- 中心(50518)
- 业大(50061)
- 所(49723)
- 经济学(48030)
- 财经大学(45664)
- 北京(44631)
- 研究所(44234)
- 经济学院(43664)
- 商学(42688)
- 商学院(42306)
- 州(42299)
- 农业(41924)
- 基金
- 项目(242858)
- 科学(195738)
- 基金(181570)
- 研究(178819)
- 家(155048)
- 国家(153778)
- 科学基金(137198)
- 社会(117572)
- 社会科(111851)
- 社会科学(111827)
- 基金项目(95669)
- 省(94819)
- 自然(88793)
- 自然科(86912)
- 自然科学(86894)
- 自然科学基金(85437)
- 教育(83723)
- 划(78043)
- 资助(75128)
- 编号(71306)
- 成果(55658)
- 部(55014)
- 创(53488)
- 重点(53347)
- 发(50071)
- 制(49726)
- 国家社会(49332)
- 创新(49329)
- 教育部(48679)
- 课题(48036)
- 期刊
- 济(166422)
- 经济(166422)
- 研究(102075)
- 财(65282)
- 中国(64839)
- 管理(62131)
- 农(49089)
- 科学(46971)
- 学报(46802)
- 大学(38502)
- 学学(36769)
- 技术(35691)
- 融(34555)
- 金融(34555)
- 农业(33561)
- 财经(31264)
- 教育(30751)
- 业经(29124)
- 经(26729)
- 经济研究(26547)
- 问题(21716)
- 技术经济(20490)
- 统计(20354)
- 业(20142)
- 财会(19404)
- 策(19336)
- 商业(17837)
- 现代(17222)
- 决策(16957)
- 理论(16525)
共检索到526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诚达
多个异质大股东并存的股权构成对公司治理和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这是国有企业混合制改革过程中常常被忽视的深层次结构化问题。以2011年至2016年上市的国有竞争类公司为样本,整合前十大股东中的国有、外资、民营和自然人四类股东的持股比例,选择企业规模作为异质门槛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发现非国有大股东集中度和制衡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都存在双重门槛效应,且从正到负地递减,结果显示:混改能促进改善大部分国企的绩效,但提升集中度和制衡度对于较大规模的国企绩效产生不利影响。研究结论为国企混改的顶层设计和分类指导提供了理论支持,丰富了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影响的相关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吉玖男 张俊瑞
近年来一系列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不断出台颁布,通过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断推动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优化,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文章使用2014—2020年间我国资本市场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实际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检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施对国有控股企业投资效率产生的预期后果,并且进一步通过中介效应检验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投资效率产生影响的作用路径。结果表明,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后的国有控股企业投资效率水平明显得到提升,且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减缓委托代理问题、改善公司治理水平而非强化融资约束导致的。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改革 投资效率 中介效应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济含 刘淑莲
基于国有企业大力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这一背景,深入考察混合所有制对国有企业并购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了非国有股权比例,这有利于国有企业实现"少而优"的并购,即降低并购发生的可能性,但所选项目能够获得优质的并购绩效,整体上表现出较高的并购效率,而且这种促进作用在非国有大股东参与国企公司治理时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混改国企处于竞争性行业或属于地方国企时,非国有大股东治理效应的作用机制更加凸显。所得结论有助于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国有企业利用市场化力量"混"股权、"合"治理以及实现国企价值创造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崔迎科
基于92家企业2002~2018年的面板数据,研究涉农上市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股权比例安排问题,发现从整体上存在涉农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底部绩效陷阱"。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之间是显著的U型曲线关系,绩效最低点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约为37.3%,其分布区间约为[37%,38%]。股权性质对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存在显著调节作用。国有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是显著倒U型曲线关系,绩效最高点的持股比例约为36.5%,存在"顶部绩效馅饼";非国有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是显著U型曲线关系,绩效最低点的持股比例约为33.7%,其分布区间约为[33%,34%],存在"底部绩效陷阱"。整体样本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的U型曲线关系主要是由非国有性质股东贡献的。该结论表明涉农上市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可能存在着暂时性困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海洋 曹少鹏 孟欣
文章以2010-2016年沪深A股国有企业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非国有股东对国有企业绩效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与派任董监高、国有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非国有股东派任董监高在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作用于企业绩效的路径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并且这种中介效应在垄断性国有企业行业中更显著。文章不仅丰富了股东治理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文献,更直接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非国有股东的作用路径提供了经验证据,对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平 凌士显 吕风光
随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持续深入,异质性大股东治理效应成为亟需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以2008—2017年发生并购交易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并购价值的视角,实证检验异质性大股东的治理效应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异质性大股东具有积极的治理效应,能显著提高企业并购价值;机制检验发现,异质性大股东通过监督控股股东、激励管理层、为非国有企业提供异质股权"扶持效应"三种路径来提升并购价值;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异质性大股东的数量越多、累计持股比例越高、控股股东股权越集中时,异质性大股东对并购价值的治理效应越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国鼎
分红监管政策对于两权分离度与现金分红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效应。笔者以2004—2018年中国沪深A股市场中上市企业的相关数据,从样本总体以及区分监管政策类型、企业所有制类型、企业所处地区市场化程度等维度,实证检验了两权分离度对企业现金分红的影响及其间分红监管政策发挥的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证实:两权分离度对企业现金分红有负向影响,但是半强制分红政策削弱了这种负向影响;区分所有制类型检验证实,半强制分红政策对国有企业中两权分离度与现金分红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更大;区分企业所处地区市场化程度检验证实,半强制分红政策对低市场化程度地区之企业两权分离度与现金分红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更大;实施差异化分红政策增强成长期企业中两权分离度与现金分红之间的负向关系,削弱成熟期企业中两权分离度与现金分红之间的负向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拓展了宏观经济政策下的企业代理理论,能够为改进监管政策以及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洽 刘志明
结合混合所有制改革和企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以2010~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异质大股东治理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探究不同所有制企业的ESG表现和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异质大股东治理对企业ESG表现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异质大股东治理与企业ESG表现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异质大股东治理主要通过监督效应、互补效应和内部控制水平提升效应三种路径促进企业ESG表现的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异质大股东治理会促进企业ESG表现的提升和企业高质量发展;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的异质大股东治理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本文丰富了异质大股东治理的经济后果研究,并从企业股权治理的角度探究了影响企业ESG表现的因素,为混合所有制改革和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内部治理对ESG表现的影响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与经验证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高磊 赵雨笛
创新作为高风险投资活动,风险承担与融资约束是企业创新活动的关键。多个异质大股东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提高了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同时也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企业高质量创新。研究发现,多个异质大股东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创新能力显著高于其他企业。进一步研究发现,风险承担和融资约束是多个异质大股东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影响高质量创新的中介变量。其中,异质大股东的制衡性和多样性影响企业风险承担,进而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异质大股东的多样性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且两种中介作用在高质量创新中表现更为显著。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多个异质大股东共存的混合所有制有利于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这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康艳玲 王满 陈克兢 曹帅莹
外部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重点关注的话题。本文以退出威胁作为切入点,考察外部大股东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机理。实证结果表明:外部大股东退出威胁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退出威胁每上升一个标准差将提高3.941%的投资效率;外部大股东退出威胁的治理效应主要是依赖于管理层对于自身持股财富和股权质押爆仓风险的担忧;长期型外部大股东退出威胁的治理作用更为显著,而短期型外部大股东退出威胁的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投资效率 退出威胁 治理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林
文章以2004—2014年沪深两市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大股东支持动机、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大股东在"保配"、"保壳"等制度性驱动下会给予上市公司更多的利益支持,但这不过是大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目的是未来掏空上市公司资源,这在家族控股企业中尤为普遍。机会主义支持引致的掏空行为因外部大股东的约束力量以及大股东的现金流权带来的利益协同效应而减弱。良好的法治水平在抑制大股东机会主义行为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这为从上市公司监管以及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层面加强法制体系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现实依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彬 靳秀丽 李淑元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也是理论界所关注的焦点。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以2012—2017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国有企业为研究样本,探究了外资股东比例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外资股东持股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外资股东对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作用在制度环境较完善的地区较为显著,在制度环境较差的地区则不显著。文章丰富了外资股东和内部控制的相关文献,为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进程中引进外资股东提供了一些理论参考。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外资股东 制度环境 内部控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周海晨 陈俊豪
如何通过"改"提升和巩固混改成效,需要国有股东在履行股东职责的方式上作出很大调整。在国家积极稳妥分四批推进重点领域企业混改试点、混改有关政策文件已较为完备的情况下,多数具备条件的国有企业实现"混"已无政策障碍,但如何通过"改"提升和巩固混改成效,不仅需要国有企业本身经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产权重构、治理结构改造、经营机制转化、激励约束
关键词:
混改 混合所有制企业 国有股东履职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范公广 马静 李媛
自2010年起,国资委对央企实行以EVA为核心的业绩考核制度。基于此背景,文章以2011—2016年的上市央企为样本,在考虑企业规模的影响下,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经济增加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构造静态面板回归模型和门槛面板回归模型,发现在静态面板回归模型中企业的研发投入对EVA存在个体效应,在门槛面板回归模型中不同规模下企业研发投入与EVA的关系会发生方向性的改变,即二者并非呈单一的线性关系,也不是普通的二次函数关系,而是以企业规模为门槛变量分区间的线性函数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向荣
股权结构是重要的公司治理机制,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优化了企业的股权结构,利于企业业绩的改进。通过对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的国有股比例、制衡股东特征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制衡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制衡股东身份类型与公司绩效显著相关;国有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基于此,为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出建议:有选择性地引进参股主体;保持较高的股权集中度;适当降低国有股比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