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22)
2023(17234)
2022(14645)
2021(13632)
2020(11522)
2019(26053)
2018(25563)
2017(49748)
2016(26490)
2015(29718)
2014(29574)
2013(28766)
2012(26674)
2011(23870)
2010(24251)
2009(23041)
2008(22483)
2007(19945)
2006(17624)
2005(15952)
作者
(72994)
(60943)
(60619)
(57973)
(39165)
(29264)
(27743)
(23523)
(23303)
(22046)
(20716)
(20685)
(19321)
(19230)
(19125)
(19033)
(18072)
(17705)
(17668)
(17561)
(15178)
(14840)
(14630)
(14045)
(13832)
(13822)
(13423)
(13409)
(12298)
(11925)
学科
(109167)
经济(109014)
管理(86983)
(82247)
(71135)
企业(71135)
方法(52732)
数学(46223)
数学方法(45598)
(36467)
中国(32113)
(30431)
金融(30428)
(29126)
银行(29103)
(28574)
(28449)
(27915)
业经(24731)
(23677)
财务(23607)
财务管理(23555)
企业财务(22561)
地方(20635)
(20298)
贸易(20283)
(19760)
(19045)
理论(18791)
农业(18690)
机构
大学(376847)
学院(375968)
(160125)
经济(156852)
管理(149675)
理学(129003)
理学院(127789)
管理学(125604)
管理学院(124910)
研究(117900)
中国(98581)
(82108)
(76785)
科学(66196)
财经(64215)
(58396)
中心(57979)
(56601)
(56404)
(53769)
经济学(50630)
研究所(50211)
业大(49912)
财经大学(47916)
北京(47873)
经济学院(45680)
(45481)
师范(45033)
(45032)
(42852)
基金
项目(245877)
科学(196862)
基金(182883)
研究(182394)
(156252)
国家(154961)
科学基金(136412)
社会(119377)
社会科(113446)
社会科学(113420)
基金项目(95548)
(94251)
自然(86885)
教育(85365)
自然科(84975)
自然科学(84957)
自然科学基金(83479)
(78813)
资助(75938)
编号(73270)
成果(60498)
(56244)
重点(54585)
(51515)
(51070)
(50132)
课题(50108)
国家社会(49962)
教育部(49770)
人文(48532)
期刊
(173306)
经济(173306)
研究(112736)
中国(73146)
(66693)
管理(57528)
(52383)
金融(52383)
学报(51630)
科学(49141)
(48253)
大学(42005)
学学(39859)
教育(37434)
财经(33191)
技术(32887)
农业(31586)
(28323)
经济研究(27639)
业经(26836)
问题(22234)
(19139)
理论(19109)
统计(18719)
技术经济(18081)
(17365)
财会(17267)
实践(17097)
(17097)
(16876)
共检索到5671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志强  石水平  石本仁  曹鑫雨  
文章基于动态权衡理论,以1999-2014年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混合所有制改革这一"自然实验"条件,研究了高管股权激励对其融资决策中防御行为的影响,分离出激励和治理双重效应。研究发现:(1)股权激励有助于抑制高管融资决策中的防御行为,但这种效应只存在于民营企业中;(2)对于国有企业,只在股权分置改革后才观察到类似效果,而股改前高管在减少债务融资的同时,提高了股权激励水平,自我激励问题明显;(3)公司股权混合度越高,其在赋予高管股权激励上越谨慎,但在国有股比例较高的公司中,混合所有制改革显著提高了股权激励水平;(4)股权混合安排显著改进了股权激励契约在抑制高管防御行为方面的效率,这种效应在非国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殷裕品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的混合主要通过投资行为来实现,这一过程必然加大过度投资风险,但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对过度投资行为可能产生调节作用,从而约束过度投资行为。根据股东关系假设,如果制衡股东对控股股东发挥了监督作用,则会降低这种风险;如果制衡股东与控股股东之间合谋共同掠夺中小股东,则会加剧这种风险。由于存在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的客观前提,股东关系会受到资本属性的影响。控股股东持股在10%~50%区间时,如果控股股东与制衡股东性质相异,第二大股东的制衡变量对过度投资行为没有发挥监督作用;如果控股股东与制衡股东性质相同,二者都为国有资本属性时,股东之间的利益行为异化从而产生了制衡效果,表现出"同而不合",二者都为非国有资本属性时,制衡变量对过度投资行为没有显著影响,股东之间的合谋概率较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殷裕品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的混合主要通过投资行为来实现,这一过程必然加大过度投资风险,但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对过度投资行为可能产生调节作用,从而约束过度投资行为。根据股东关系假设,如果制衡股东对控股股东发挥了监督作用,则会降低这种风险;如果制衡股东与控股股东之间合谋共同掠夺中小股东,则会加剧这种风险。由于存在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的客观前提,股东关系会受到资本属性的影响。控股股东持股在10%50%区间时,如果控股股东与制衡股东性质相异,第二大股东的制衡变量对过度投资行为没有发挥监督作用;如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姬怡婷  陈昆玉  
在党中央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背景下,选取2013-2017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国有混合所有制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混合所有制企业分类治理视角,分析竞争类和公益类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非国有资本渗透性增强和高管股权激励对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①竞争类国有企业混合主体深入程度对创新投入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公益类国有企业混合主体深入程度对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不显著;②在竞争类国有企业中,高管股权激励弱化了混合主体深入性对创新投入的促进效应,在创新公益类国有企业中,高管股权激励对混合主体深入性影响创新投入的促进效应不显著。研究结论对于指导我国国有企业分类治理实践具有一定借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朝芳  
以国有企业产权性质带来的高管股权激励与约束难题为切入点,在梳理分析我国国企股权激励制度演进的基础上,以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分类治理为背景,结合2016、2017年沪市国有上市公司公告的股权激励计划特征,研究我国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的股权激励问题,并提出:恰当权衡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的风险与收益;鼓励和完善商业类国企股权激励,限制公益类国企股权激励;反映国企分类治理考核特点,完善行权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再思考国企股权激励普惠型倾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风险合规部课题组  刘伟  喻春芳  
作为一种解决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的长期激励机制,股权激励有助于实现高管层的个人利益与银行中长期发展目标有机统一,2013年以来已重新被银监会认可。本文通过对股权激励的历史沿革、主要模式,银行机构实施现状等的研究,探讨民营为主的混合所有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实施股权激励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具体操作路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惠祥  李秉祥  李明敏  
企业外源融资结构主要取决于对经营决策具有决定作用的经理层的主观能动性,而经理层能动性受到客观存在的融资风险引发的自身利益损失和职位被替换等防御动机的影响。本文以GONE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经理层管理防御影响企业外源融资结构的机理,并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经理层管理防御水平强弱与企业外源融资结构的内在关系,进一步考察股权激励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经理层管理防御是企业外源融资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而股权激励能够弱化经理层管理防御对企业外源融资结构的不利影响,发挥对债权融资比向上的调节作用和对股权融资比、长期债务比向下的调节作用。因此,企业应重视运用经理层股权激励对经理层管理防御动机下外源融资结构偏好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可为企业外源融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为弱化经理层管理防御强度以形成合理的外源融资结构提供借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惠祥  李秉祥  李明敏  
企业外源融资结构主要取决于对经营决策具有决定作用的经理层的主观能动性,而经理层能动性受到客观存在的融资风险引发的自身利益损失和职位被替换等防御动机的影响。本文以GONE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经理层管理防御影响企业外源融资结构的机理,并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经理层管理防御水平强弱与企业外源融资结构的内在关系,进一步考察股权激励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经理层管理防御是企业外源融资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而股权激励能够弱化经理层管理防御对企业外源融资结构的不利影响,发挥对债权融资比向上的调节作用和对股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于成永  刘旭  丁明明  
混合所有制是国企改革的重要方向,如何安排第一、前五或前十大股东股权比例是个理论与实践都有待解决的问题。在现有文献中,有关股权集中与企业绩效变化关系的理论观点纷呈,证据矛盾。在区分"一股独生""大股东共生"生态基础上,分析了"股东数量递增效应"与"持股非均衡效应",提出混合所有制股权比例安排假设后,以中国银行业为例,文章运用元分析技术,依据40篇样本文献,提取了148个方程信息,经实证检验后发现:一是第一大股东股权越集中,企业绩效越差;二是前五或前十大股东股权越集中,企业绩效越好;三是前十大股东股权集中能够减弱第一大股东利益侵害;四是前十大股东股权集中效应高于前五大股东股权集中作用;五是前五大股东股权内部不均衡效应相对显著。文章政策启示在于,混合所有制改革既应重视降低第一大股东持股集中带来的利益侵害,也应着力培育多个大股东,特别是前十大股东力量;同时,应注意大股东之间股权比例分布适度均衡。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秉祥  雷怡瑾  
随着我国研发创新政策的不断推进,企业越来越多增加研发投入,但是反映企业自主创新转化能力的研发资本化却没有随之改善。以A股市场2007—2018年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从管理防御视角出发,研究经理人对企业研发创新投资的影响,以及股权激励能否发挥对经理人管理防御和研发投资决策之间的治理作用。结果显示:经理人管理防御显著正向影响研发投入却显著负向影响研发资本化,即经理人的研发创新投资决策具有一定的创新迎合倾向;股权激励负向调节经理人管理防御与企业研发创新投资之间的关系,证实股权激励对经理人进行企业研发创新投资决策的治理效果。最后从政府研发创新政策制订、企业研发创新信息披露和采取有效的股权激励措施等方面提出优化企业研发投资决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罗孟旎  
我国企业改革的选项之一是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造,由此不同性质资本之间的相互融合也致使不同性质股东之间的利益相互抗衡。基于股东财富实现(实现指数)视角,本文选用2006-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从年份层面分析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环境现状,探究混合所有制下公司治理质量与股权资本成本的相关性。结论表明:中国公司治理整体质量进步明显,已有接近一半的公司实现了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但公司治理的整体环境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公司治理质量与股权资本成本呈反比关系,第一大股东性质影响两者的相关性,且非国有公司的公司治理质量对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更显著。这些结论说明混合所有制企业改革符合市场化的改革宗旨,能够发挥非国有股东作为控股股东的治理职能,通过股权结构的合理调整可实现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资本成本的最低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罗孟旎  
我国企业改革的选项之一是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造,由此不同性质资本之间的相互融合也致使不同性质股东之间的利益相互抗衡。基于股东财富实现(实现指数)视角,本文选用2006-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从年份层面分析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环境现状,探究混合所有制下公司治理质量与股权资本成本的相关性。结论表明:中国公司治理整体质量进步明显,已有接近一半的公司实现了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但公司治理的整体环境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公司治理质量与股权资本成本呈反比关系,第一大股东性质影响两者的相关性,且非国有公司的公司治理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浩  
选择2006—2019年沪、深两市A股公司数据,研究了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股权激励行权限制对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股权激励能够显著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将股权激励按照行权限制标准分解为长期权益和短期权益,股权激励行权限制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激励效应,其中,短期权益的激励效应更大。(2)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股权混合度能够促进股权激励(包括长期权益和短期权益)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激励效应,并且对短期权益激励效应的促进作用更大。(3)在国有控股公司中,降低国有股权能够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并且能够促进股权激励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激励效应。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增加国有股权并不能显著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但对股权激励效应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股权激励制度的有效性及实施过程中的现实性,为公司强化内部治理以及政府机构完善监管措施、继续推进国企改革和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供实证参考依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双燕  苗进  
在中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中,由于国有企业改制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和民营企业通过引入国有资本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机不同,其股权制衡效果可能存在差异,且该效果也会随行业而变化。本文区分国有类和非国有类混合所有制企业,实证研究了差异化股权制衡度对两类混合所有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公司治理制衡度与全要素生产率呈倒"U"型关系,混合主体制衡度能促进生产率的提升,混合主体深入度对生产率的影响在两类混合所有制企业下有显著差异。分行业考察发现,在垄断行业中,公司治理制衡度的提高能促进生产率的提升,而混合主体制衡度对生产率影响不显著。混合主体深入度对生产率的正向影响只存在于国有类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在竞争行业中,三类股权制衡度对生产率的影响接近总体样本结论。在公益类行业中,公司治理制衡度对生产率的影响不显著,混合主体制衡度对生产率有负向影响,混合主体深入度与生产率的"U"型关系只在非国有类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呈现。本文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在于,在制定混合所有制分层分类改革的政策时,应视行业差异与企业性质不同,设计恰当的公司治理结构,并适度把握混合主体的多样性与深入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柏春华  高晓晔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已成为当下的政治经济热点,其中股权激励深化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这一话题备受关注,券商股权激励沉寂已久,终于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再次破冰。本文介绍了券商股权激励的发展进程,分析券商股权激励发展缓慢的原因,指出当前政策和市场为券商探索股权激励提供的双重机遇,并对目前券商股权激励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