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85)
- 2023(19074)
- 2022(16503)
- 2021(15434)
- 2020(13098)
- 2019(30026)
- 2018(29581)
- 2017(57506)
- 2016(30948)
- 2015(34986)
- 2014(34321)
- 2013(33801)
- 2012(31013)
- 2011(27692)
- 2010(27904)
- 2009(25725)
- 2008(25598)
- 2007(22630)
- 2006(20135)
- 2005(17796)
- 学科
- 济(119057)
- 经济(118889)
- 管理(96827)
- 业(91690)
- 企(78206)
- 企业(78206)
- 方法(57165)
- 数学(49796)
- 数学方法(49151)
- 财(36421)
- 中国(33778)
- 制(32521)
- 农(31452)
- 银(27783)
- 业经(27761)
- 银行(27636)
- 行(26094)
- 学(23851)
- 务(23216)
- 财务(23133)
- 财务管理(23077)
- 技术(22669)
- 融(22150)
- 金融(22146)
- 地方(22137)
- 贸(22071)
- 贸易(22051)
- 企业财务(21927)
- 易(21447)
- 农业(20710)
- 机构
- 大学(436514)
- 学院(433718)
- 济(174726)
- 管理(173533)
- 经济(170944)
- 理学(149843)
- 理学院(148239)
- 管理学(145718)
- 管理学院(144901)
- 研究(139153)
- 中国(111348)
- 京(92226)
- 财(86941)
- 科学(83692)
- 财经(68677)
- 所(68046)
- 农(67251)
- 中心(64997)
- 江(64286)
- 业大(62563)
- 经(62355)
- 研究所(61317)
- 北京(58059)
- 范(54730)
- 师范(54173)
- 经济学(53432)
- 农业(52694)
- 州(51997)
- 财经大学(51246)
- 院(50864)
- 基金
- 项目(292125)
- 科学(231403)
- 研究(214562)
- 基金(213741)
- 家(184808)
- 国家(183289)
- 科学基金(159272)
- 社会(136062)
- 社会科(129066)
- 社会科学(129036)
- 省(114149)
- 基金项目(112960)
- 自然(103523)
- 自然科(101151)
- 自然科学(101128)
- 教育(99803)
- 自然科学基金(99343)
- 划(95597)
- 资助(87736)
- 编号(87010)
- 成果(70674)
- 部(64968)
- 重点(64942)
- 创(63453)
- 发(61079)
- 课题(59830)
- 创新(58729)
- 教育部(56421)
- 国家社会(56032)
- 科研(55928)
- 期刊
- 济(187822)
- 经济(187822)
- 研究(131034)
- 中国(85218)
- 财(68768)
- 学报(65775)
- 管理(65722)
- 科学(60487)
- 农(59802)
- 大学(51115)
- 融(50625)
- 金融(50625)
- 学学(48147)
- 教育(47610)
- 农业(39495)
- 技术(38378)
- 财经(34141)
- 业经(30738)
- 经济研究(30144)
- 经(29093)
- 问题(24522)
- 理论(21854)
- 技术经济(21007)
- 科技(20994)
- 图书(20515)
- 业(20459)
- 统计(19871)
- 实践(19839)
- 践(19839)
- 版(19554)
共检索到645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永兵 袁博 骆品亮
该文以我国上市银行2007年至2013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研究混合所有制与银行业务创新及市场绩效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股权所有制混合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与转型;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股权所有制混合对股份制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促进效果更为明显;银行业务创新与财务绩效表现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启示为:在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应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优化股权所有制结构,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
上市银行 混合所有制 业务创新 绩效表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曙光 王琼慧
我国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选择一直是学术界争议的焦点问题。本文在系统梳理两种改革路径的逻辑及其理论支持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按照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地方性银行三种类型进行结构性实证研究,基于24家上市银行的财务数据,对银行股权结构与绩效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证明银行股权结构与绩效并不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且股权结构影响绩效的微观机制在不同类型银行中存在较大差异。本文认为,在银行未来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应当谨慎推进微观意义上的存量改革,而要着重推进宏观意义上的增量改革,并切实改善银行法人治理结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曙光 王琼慧
我国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选择一直是学术界争议的焦点问题。本文在系统梳理两种改革路径的逻辑及其理论支持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按照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地方性银行三种类型进行结构性实证研究,基于24家上市银行的财务数据,对银行股权结构与绩效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证明银行股权结构与绩效并不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且股权结构影响绩效的微观机制在不同类型银行中存在较大差异。本文认为,在银行未来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应当谨慎推进微观意义上的存量改革,而要着重推进宏观意义上的增量改革,并切实改善银行法人治理结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姬怡婷 陈昆玉
在党中央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背景下,选取2013-2017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国有混合所有制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混合所有制企业分类治理视角,分析竞争类和公益类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非国有资本渗透性增强和高管股权激励对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①竞争类国有企业混合主体深入程度对创新投入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公益类国有企业混合主体深入程度对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不显著;②在竞争类国有企业中,高管股权激励弱化了混合主体深入性对创新投入的促进效应,在创新公益类国有企业中,高管股权激励对混合主体深入性影响创新投入的促进效应不显著。研究结论对于指导我国国有企业分类治理实践具有一定借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谷方杰 汪梦玉 张文锋
中国企业改革是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其中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创新投入产生了深远影响。选取2015—2022年内1 001家A股上市公司的截面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结果显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度对国有企业的创新投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制衡度对国有企业的创新投入也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混合股权结构的公司更有助于国有企业增加创新投入,而引入非控股国有股权的民营企业也更有利于增加其创新投入。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乐 韩立岩
本文从中国银行业改革过程中混合所有制构建的阶段性成果讨论入手,考察混合所有结构变化对银行不良贷款的影响,总结深化改革的方向。本文通过对中国16家上市银行2006-2013年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民营大股东持股比率增加将降低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外资持股比率的增加将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会使银行不良贷款比率提高。而国有股、民营金融机构投资股及未流通法人股对银行不良贷款比率无显著影响。从以上实证结果本文认为,我国银行业未来在进一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可以大力加大民营资本的引入力度,适当规范国外"财务"投资者行为,积极引进有长期合作意愿的国外战略投资。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不良贷款 产权制度 市场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邵剑兵 姜道平
以2013—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资本参股程度越高,民营企业ESG的表现越好。机制检验表明,国有资本参股通过提高环保补助、强化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和降低第二类代理成本提高民营企业的ESG表现。此外,国家股参股和国有股权参与度高的企业中,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分项检验发现,国有资本参股主要通过提高社会和治理维度来提高民营企业的ESG表现,而国有资本参股对环境表现的提高作用存在环境治理和压力的差异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冯丽艳 朱雨洁 肖翔
2017年8月至2018年2月,中国联通顺利完成基于业务创新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文章从经营业务、公司治理和融资能力三个方面分析了这次改革产生的财务效应。研究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拓展了中国联通的创新业务,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治理结构得到优化,提升了管理效率;顺应了国企去杠杆的政策目标,财务风险降低的同时提升了融资能力。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改革 经济后果 中国联通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晓 朱德胜
混合所有制企业有利于盘活国有资本,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采用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四个方面的多项指标综合比较四种类型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深入研究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创新性现状。结果表明:四类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创新性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股份有限公司在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劳动生产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处于领先地位,其他有限责任公司的创新能力较好,股份合作制企业和其他联营企业的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艳 刘晓慧
利用2009~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出台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准自然实验,运用PSM-DID方法实证检验混合所有制改革如何影响国有企业ESG表现。研究发现: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改善国有企业ESG表现;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通过降低政府干预程度、缓解代理问题两条路径提高国有企业ESG表现;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媒体关注度较高以及制度环境较好的国有企业,其ESG表现促进作用更强;区分ESG分项的检验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环境表现(E)、社会责任表现(S)以及公司治理表现(G)均具有较强的提升作用;经济后果检验发现,混合所有制改革促成的国有企业ESG表现改善,有助于提升国有企业当期及下一期的企业价值。鉴于此,应持续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充分发挥混合所有制改革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高丽 刘昭郡
本文以我国上市的商业银行2010~2012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和曲线回归,检验了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和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呈U型曲线关系;第一大股东的性质与经营绩效负相关,即商业银行的国有性质会降低其经营绩效;混合所有制对上市银行具有正向积极影响。因此,国有上市银行需进一步加大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积极开拓战略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但不能降低股权集中度,分散的股权结构会降低决策效率,抵消股权多元化带来的红利,不利于上市银行资金的安全和经营绩效的提升。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资本结构 经营绩效 混合所有制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红 侯贵生
地方政府干预被认为与国有企业创新升级的步履迟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章就此结合中国新兴加转轨的制度背景和特殊的所有权制度安排,重点关注地方国企依赖对国有企业创新升级的影响,同时考察了混合所有制这一国有企业股权改革的新举措对两者关系的间接影响。文章从投入、产出和升级三方面衡量企业的创新升级水平,结果表明:第一,地方政府的国企依赖行为抑制了国有企业的创新产出和升级水平,但并没有造成创新投入的下降;第二,混合所有制优化了国有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进而有利于削弱地方国企依赖对国有企业创新产出和升级水平的影响;第三,在不同的行业市场竞争程度和不同的地区市场化水平下,地方国企依赖对国有企业升级水平的影响存在差异性。这一研究在防止地方过度竞争、加快构建统一市场和深化国企改革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与政策参考价值。
关键词:
地方国企依赖 混合所有制 企业创新升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学军
"混合所有制"是一种国有资本、集体资本等公有制资本与私有资本等非公有制资本交叉融合的所有制形态。混合所有制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是股份公司。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曾经存在着一些混合所有制银行。不过,随着单一国有银行体制的建立与强化,混合所有制银行融合到了国有银行体系之中。混合所有制银行的来源20世纪50年代,混合所有制银行来源于两条途径,一条是民国时期的官商合办银行、官僚资本银行的延续与改组,另一
关键词:
人民政府 混合所有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安世友
商业银行作为国有经济融资的中心,也应该贯彻落实混合所有制改革,甚至应该发挥先导作用,以此为构造市场化资金输送渠道创造条件商业银行应在金融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发挥先导作用随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关于商业银行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观点逐渐开始成为经济金融改革进程中的热门话题。商业银行应该在整个改革过程中发挥先导作用,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四点。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徐丹丹 李向亮 王婕
绿色技术创新是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键力量。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对于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至关重要,而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引入非国有股东对公司治理机制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手工搜集并整理了2008—2019年国有上市企业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和委派高管数据,从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两个层面衡量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的程度,实证研究非国有股东治理对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从企业类型和环境规制压力两个方面进行了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第一,非国有股东治理促进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股东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民营股东可以发挥有效的治理效应,显著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第二,非国有股东治理的促进作用通过融资约束、代理成本和风险承担水平三种路径实现。第三,对于不同类型和环境规制压力不同的国有企业而言,非国有股东治理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如果国有企业属于商业一类国有企业或面临较高环境规制压力,非国有股东治理对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本文研究发现不仅有利于深化和拓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效应和绿色技术创新驱动因素的理论研究,而且为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和推动国有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实践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