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10)
- 2023(10848)
- 2022(9246)
- 2021(8634)
- 2020(6969)
- 2019(15714)
- 2018(15374)
- 2017(29224)
- 2016(15411)
- 2015(16924)
- 2014(16039)
- 2013(15628)
- 2012(14193)
- 2011(12681)
- 2010(12297)
- 2009(11364)
- 2008(10595)
- 2007(9269)
- 2006(8271)
- 2005(6853)
- 学科
- 济(63067)
- 经济(62895)
- 管理(41217)
- 业(36086)
- 企(29066)
- 企业(29066)
- 方法(23421)
- 农(19192)
- 数学(19097)
- 数学方法(18838)
- 地方(17355)
- 中国(16390)
- 业经(15238)
- 财(15105)
- 农业(12820)
- 学(11053)
- 制(10829)
- 理论(10628)
- 税(10404)
- 和(10226)
- 环境(9878)
- 税收(9838)
- 收(9785)
- 贸(9724)
- 贸易(9719)
- 易(9303)
- 务(8297)
- 财务(8243)
- 财务管理(8227)
- 地方经济(8056)
- 机构
- 学院(200657)
- 大学(196898)
- 济(77950)
- 经济(76257)
- 管理(75915)
- 理学(65679)
- 研究(65403)
- 理学院(64855)
- 管理学(63499)
- 管理学院(63119)
- 中国(49082)
- 京(41465)
- 科学(40492)
- 财(39103)
- 江(35535)
- 中心(32002)
- 所(30977)
- 财经(30886)
- 农(30276)
- 范(28772)
- 师范(28494)
- 业大(28222)
- 研究所(28086)
- 经(27881)
- 州(26878)
- 院(24630)
- 北京(24538)
- 经济学(24240)
- 农业(23468)
- 师范大学(22926)
- 基金
- 项目(142345)
- 科学(113083)
- 研究(107187)
- 基金(102574)
- 家(88452)
- 国家(87669)
- 科学基金(76490)
- 社会(70170)
- 社会科(65457)
- 社会科学(65437)
- 省(57705)
- 基金项目(54867)
- 教育(49122)
- 自然(48200)
- 划(47667)
- 自然科(47062)
- 自然科学(47052)
- 自然科学基金(46176)
- 编号(44297)
- 资助(40346)
- 成果(34971)
- 重点(32103)
- 发(31368)
- 部(30786)
- 课题(30754)
- 创(29989)
- 国家社会(28468)
- 创新(27927)
- 制(27376)
- 科研(27190)
共检索到2975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孙洁 朱喜钢 林晓群 余思奇
从混合居住视角,评估了常州市收储社会闲置房源作为公租房这一举措的社会效应,认为该做法规避了贫困边缘化和集中化,确保保障对象居住就业的空间匹配以及维持原社会网络,在城市尺度上促进了不同阶层的混含居住。但是,房源相对集中的老旧社区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老龄化、贫困化、邻里网络松散和社区管理缺失等特征,这种安置致使低收人群体在一定程度上遭到邻里排斥,获得有益文化与行为示范有限,受到非正式社会控制力的影响薄弱。从长远来看,此举难以形成有益的混含居住和可持续的社会融含效果,甚至可能致使贫困空间固化。因此完善类似住房政策仍
关键词:
混合居住 收储保障房 社会效应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叶丹 陈树荣 赵家亮
混合型保障房建设是城市从增量发展转向存量提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混合居住相关研究为切入点,梳理总结我国保障房政策发展脉络,重点评述我国保障房混合居住政策与实践效应,当前“隔离导向”的配建保障房实践往往不能促进融合,而且更易导致邻里排斥和冲突。文章以具体案例为实证,从空间设计、配套设施、社区管理、邻里交往等方面分析配建型保障房住区的居住冲突表征,并基于不同利益主体视角,综合辨析居住冲突机制。研究表明,配建型保障房住区的居住冲突源于两对矛盾,一是政府公共收益最大化和企业利益最大化矛盾,二是商品房业主物权和保障房居民居住权矛盾。文章最后从立法保障、收入差异梯度混合、分散混居、提高货币补贴比例等方面探讨了居住融合导向下的混合型保障房建设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爽 王艳 徐伟 杜珍珍 江欣禅 杜雯雯
以常州市为样本地区,以HER-2阳性乳腺癌病种为例,测算江苏省医疗保险特殊药品保障政策推出前后患者的医药费用负担,以"灾难性卫生支出"为指标来评估医疗保险特殊药品保障项目的实施成效。结果显示,该政策使患者经济负担大幅下降,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的概率显著降低;医保基金总支出的绝对值虽然在逐年上升,但基金支出年增长率与政策前相比却呈下降趋势,说明该政策的实施并未给基金带来大的冲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洪武扬 李飞雪 李满春 张芳芳 张荷霞
从空间定位角度审视规划的实施效果是对传统评估方法的重要补充。本文基于GIS空间分析,以评估期内土地利用空间形态变化为导向,从规划执行力、规划控制力、规划引导性3个方面选取空间偏离度、耕地连片度、城镇重心偏移指数、土地利用布局分异指数以及建设用地布局离散度作为规划实施定位评估指标,对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评估期内新北区较好地落实了土地用途管制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土地利用结构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与规划空间布局的符合程度较高,用地的发展趋势基本符合规划的调控方向,规划实施效果总体良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焦雯珺 闵庆文 成升魁 袁正 李静 戴忱
太湖流域水环境演变过程虽然具有一定的自然背景,但是流域内高强度的人类活动是导致流域水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本文构建了太湖流域污染足迹模型,以流域上游常州市为例,通过定量分析与模拟污染物排放,综合评估水环境演变的人文驱动力。结果表明:①2007年常州市最大污染足迹为69960.75hm2,总污染足迹为167190.37hm2,人文驱动力较大的地区集中在常州市市区以及新北区、武进区、金坛市和溧阳市的中心城镇;②常州市水环境演变的直接人文驱动力主要是有机物、氮和磷污染物的排放,2007年常州市有机物、氮和磷污染足迹分别为34814.01hm2、62415.61hm2和69960.75hm2,有机物...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胡海龙 汪炽平 栗洪超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发展地方经济,竞相压低地价,甚至"零地价"出让工业用地,不仅导致工业用地的低成本过度扩张、土地闲置和重复建设问题突出,也破坏公平公开、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为此,国土资源部于2006年颁布了《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全国每个区县都能找到对应的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地方政府低价出让工业用地行为得到遏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毛明华 吕莹璐
分析了常州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以来,常州市城市贫困阶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生活、群体特征及其社会救助状况;讨论了社会救助制度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与思路。
关键词:
城市 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社会救助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邵丽珍 季庆庆
通过对"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常州市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情况的调查,分析地级市国际科技合作现状与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地方国际科技合作能力提升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地级城市 国际科技合作 项目 能力提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志华 胡非凡
我国粮食产业链环节众多、人为分割明显,尤其是与西方发达国家既已形成的粮食供应链网络体系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常州粮食现代物流中心在对现行大米供应链主要缺陷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积极进行以构建糙米增值供应链为核心内容的粮食供应链整合,并借此实行由以往的自营向基于物流中心的第三方供应链服务转化,取得了规模化、集约化与供应链一体化的良好效果,为我国粮食供应链整合提供了可供学习参考的一般范式,即抢抓转型机遇、搭建整合平台、实施共赢机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陆敏 顾雪芝 姜辽
以常州红梅公园为例,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游憩涉入的3个维度(吸引力、自我表现及中心性)与地方依恋的2个维度(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之间的关系,运用Mplus软件进行测量模型的验证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模型的路径分析,运用Bootstrap法对地方依赖在游憩涉入与地方认同关系中的中介效应进行检测。研究表明,居民在城市公园游憩活动中,游憩涉入各维度对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只有自我表现对地方认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方依赖对地方认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在游憩涉入各维度对地方认同的影响中起着中介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莉
[目的]分析江苏省常州市及各区、县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建立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从人口城镇化、经济生态化、社会城镇化、生态城镇化等4个方面共确定13个评价指标进行深入研究,以便为常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供相关建议。[方法]依据科学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及理论分析与频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指标的获取与筛选,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综合确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大限度提高研究结果的精确度,并得出影响常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结果]常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由"良好"向"较好"转化,最终优化为"优秀",优化趋势遥遥领先,各区、县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及优化趋势差异性明显,总体来看金坛区、溧阳市发展水平较好,钟楼区与武进区发展水平不理想,天宁区、金坛区及新北区新型城镇化优化趋势紧跟中心城市常州市。[结论]常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呈逐步上升趋势,发展前景较好,建成区绿地覆盖率、工业废水达标率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常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影响较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宋云飞 刘玉华 王科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服务"三农"的有效途径,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点内容之一。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按照"以建设促保护,统一规划布局,服务三农发展,推进城乡融合"的思路,全域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共投入资金3.52亿元对10.5万亩土地进行了集中整治,建成高标准农田4.2万亩,新增耕地1.21万亩,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得到明显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郝慧明 阮陵 殷俊 张翎 龙毅
基于江苏省常州市工业用地调查数据、服务设施兴趣点数据,运用熵值法构建常州市产业服务设施配套评价体系,利用空间分析方法探究评价结果。研究表明:(1)常州市产业服务设施配套水平呈现多中心的等级圈层结构、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异格局,同时表现出显著的聚集态势,高值聚集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低值聚集则分散在全市各地。(2)常州市工业用地规模与服务设施配套水平之间具有较为明显的相关性,随着产业人员、销售收入的不断扩增,产业服务设施配套水平也有一定提升。(3)常州市存在产业服务设施配套水平与产业规模不匹配现象,处于快速发展期的机械器材制造业、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产业服务设施配套不足,处于成熟期的纺织业、造纸和印刷记录媒介复制业等产业服务设施配套过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芮晔 张树夫
旅游资源非优地区在我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那么这些地区如何合理开发和规划旅游资源 ,如何发展旅游经济使之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是旅游资源非优地区亟待思考并寻找出路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以常州市为例 ,论述了旅游非优地区旅游发展的基本对策 ,或许对我国其它类似地区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旅游资源非优区 旅游发展 常州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杜军 王皓妍
本文在梳理我国现行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和对江苏省常州市高新技术企业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2009~2011年间常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年报资料中利润额和税收优惠相关数据进行了计量经济学分析,通过检验选择了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得出各项主要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效果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税收优惠政策 高新技术企业 效应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探究——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
科技人员流动情况及比较研究——以江苏省常州市、扬州市和徐州市为例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的实践探索为例
经济发达地区粮食稳产保供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为例
城镇化下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路径思考——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
长三角地区典型城市湿地保护现状与对策建议研究——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
健康城镇化视角下的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研究——以江苏省东台市为例
尺度重组视角下的城郊型乡村空间重构——以常州市窑港村为例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 构建学习圈社区教育体系
创新手段 精细管理——江苏省常州市创新土地管理方式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