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39)
2023(14068)
2022(12251)
2021(11372)
2020(9427)
2019(21614)
2018(21532)
2017(41208)
2016(22577)
2015(25284)
2014(25384)
2013(25168)
2012(22915)
2011(20577)
2010(20566)
2009(18836)
2008(18466)
2007(16055)
2006(14170)
2005(12617)
作者
(64472)
(53449)
(53191)
(50474)
(34103)
(25559)
(24192)
(20915)
(20323)
(19138)
(18404)
(18069)
(17068)
(16847)
(16431)
(16309)
(16117)
(15869)
(15239)
(15202)
(13209)
(13206)
(12781)
(12166)
(11974)
(11890)
(11829)
(11799)
(10787)
(10523)
学科
(88006)
经济(87881)
管理(68172)
(63428)
(52060)
企业(52060)
方法(38363)
数学(33017)
数学方法(32578)
(23913)
中国(23493)
(23081)
地方(20965)
(20911)
业经(20694)
(18746)
农业(15245)
理论(15217)
(15203)
贸易(15192)
(14729)
环境(14726)
(14530)
(14527)
(14510)
银行(14487)
财务(14459)
财务管理(14429)
技术(13903)
(13870)
机构
大学(318323)
学院(315050)
管理(126264)
(122243)
经济(119259)
理学(109427)
理学院(108148)
管理学(106277)
管理学院(105681)
研究(104513)
中国(77660)
(68262)
科学(65171)
(58487)
(51805)
中心(47776)
(47690)
研究所(47041)
(46497)
财经(46031)
业大(45978)
(43310)
北京(43168)
师范(42956)
(41673)
(38383)
(37970)
农业(37102)
经济学(36015)
师范大学(35007)
基金
项目(219231)
科学(172710)
研究(162979)
基金(158201)
(137205)
国家(136052)
科学基金(117186)
社会(101922)
社会科(96453)
社会科学(96428)
(85990)
基金项目(84352)
自然(75550)
教育(74756)
自然科(73732)
自然科学(73718)
(72364)
自然科学基金(72361)
编号(67501)
资助(64287)
成果(55464)
重点(49160)
(48089)
(46940)
课题(46537)
(45627)
(42662)
创新(42572)
项目编号(41939)
国家社会(41548)
期刊
(134980)
经济(134980)
研究(93735)
中国(63455)
学报(48740)
管理(46243)
科学(44838)
(44373)
(42927)
教育(39316)
大学(37220)
学学(34607)
农业(29632)
技术(27419)
(27337)
金融(27337)
财经(21994)
业经(21915)
经济研究(20644)
图书(20373)
(18662)
问题(17261)
理论(16105)
科技(15580)
实践(14897)
(14897)
(14610)
技术经济(14462)
(14177)
现代(14070)
共检索到463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江涛  
本文提出了混合学习视域下支持服务机制建设需要把握支持的系统性、全程性、智慧化与个性化等特征。构建学习支持服务首先要以人为出发点,塑造便捷、开放、有序、智慧的学习场域,合理使用学习支持服务技术,构建大数据环境,通过主动支持、个性化支持、提升支持服务人员素质等方式构建混合学习视域下的学习支持服务。同样,学习支持服务机制的构建需要技术发展、平台建设和学校机制体制建设作为保障条件。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李爽  黄治霞  蔡草原  陈小会  
随着混合学习的推进,富媒体技术环境带来的学生认知负荷增加问题引发人们关注。为探究混合学习情境下认知负荷对学习投入的影响,本研究基于某中学293位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及其在线学习行为投入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在线学习行为在心理投入对学习满意度影响中的中介作用,并采用多群组分析法检验认知负荷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混合学习情境下学生的实质性在线学习投入有限;心理投入与在线学习行为投入对学习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在线学习行为投入在心理投入对学习满意度影响中起中介作用;认知负荷通过调节在线学习行为投入对心理投入的表征,改变学习投入对学习满意度的影响机制。本文建议加强教学存在,提升在线学习投入的质量;通过满足学生三种基本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提升心理投入;优化在线学习任务与资源设计,基于动态学情提供及时的学习支持,确保学生的认知负荷处于适当水平,从而保障实质性在线学习,真正发挥混合学习的价值。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陈明阳  阳亚平  陈明  陈展虹  
智慧教育概念的提出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为广播电视大学系统远程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文章在界定智慧教育与混合式学习空间核心概念的基础上构建了混合式学习空间模型,阐述了其关键技术,试图在智慧教育理念引领下构建一种将方法、技术、资源融为一体的混合式学习空间,并利用其在大数据教学分析、空间联动、课程教学改革、党建与思政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有效促进了广播电视大学系统远程教育改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宋亦芳  
推进混合式学习的关键,是将网络学习与传统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近年来,随着OMO理念的提出,推动了混合式学习又一次深刻变革,也为构建社区混合式学习新样态提供了全新的视野。研究表明,OMO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模式是一个线上与线下完整融合、线上线下融为一体的学习生态体系,体现了全场景无缝学习、全方位学习体验、全融通学习服务的基本特征。从发展预期看,社区教育发展对OMO提出需求,数字智能技术为OMO提供支撑,线上线下探索为OMO奠定基础。因此,为推进社区OMO混合式学习,要加强学习场景、学习平台、学习策略设计,通过社区场馆、社区教室、智慧教室寻求推进路径,并基于联通主义理论、学习空间理论进行理论解构。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马婧  
大学生学习投入对其学业成功具有重要作用,教学行为是影响学习投入的关键因素,但是针对混合教学环境下教师教学行为与大学生学习投入之间关系的研究较为缺乏。本研究通过创建混合教学下大学生学习投入调查问卷(BLSES)和教师教学行为调查问卷(BIPS),对600多名大学生在混合教学行为影响下的学习投入情况进行模型构建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大学生学习投入在混合教学环境下可分为六个维度(主动学习、师生交互、小组协作、策略运用、自我管理、情感投入),教师教学行为可分为六个维度(设计组织教学、促进参与、直接指导、反馈评价、提供资源、情感支持)。(2)混合教学下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处于中等水平,尤其是"师生交互"和"自我管理"维度需进一步提升;教学行为中"反馈评价"维度水平最低。(3)总体上,混合教学行为对大学生学习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具体维度的影响作用不同。其中,"设计组织教学"行为在预测大学生学习投入方面的效果最强,而"促进参与"和"反馈评价"次之。研究建议,教师在混合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在"设计组织教学"方面实施有效的教学行为,这将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教师需要重点完善"反馈评价"行为,改进学生的师生交互、小组协作水平,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萧时诚  秦淑娟  
混合学习是面对面的课堂学习和远程在线学习两种典型教学形式的有机结合,综合了传统教学方式和在线教育的优势,根据学生自己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内容自主选择适当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一种模式。利用在Blackboard教学平台上开发建设的网络课程,对工程图学课堂教学与网络在线考试的混合学习模式进行教学实践、学生调查和统计分析等实证研究。实践证明,混合学习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陈然  杨成  
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是"后MOOC时代"的一种典型课程范式,具有小众化、限制性、集约化等特点,能够促进MOOC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代表了MOOC的未来发展方向。本研究结合SPOC资源的特点和高校教学改革实际需求,设计了基于SPOC的混合学习模式,并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设计了应用案例,以期为高校深入建设和应用SPOC提供借鉴,使MOOC在高校的教学应用落地生根,促进高校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变革。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师亚飞  童名文  孙佳  戴红斌  龙陶陶  王建虎  
混合同步课堂是信息技术赋能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实践场。然而,当前有关混合同步学习环境是如何影响学生有效学习的问题研究依然有限。学习动机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内在心理因素,是解释其学习行为的重要动因。本文以学习动机为中间变量,旨在研究混合同步课堂中混合同步学习环境对学生认知投入的影响机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来验证所构建的模型和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外部动机是混合同步学习环境影响浅层认知投入的中介变量;内部动机在混合同步学习环境影响深层认知投入和浅层认知投入过程中均有中介效应;外部动机对内部动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在混合同步学习环境影响认知投入过程中具有链式中介效应。建议在混合同步课堂中教师可以从教学法、社会交互以及ICT教学能力方面来提高远程学生的学习动机。此外,教师还应该采用适性教学策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胜任感、课堂的亲密感,给予其充分的自主性,促进学习动机的内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春华  
自我效能感知影响着学习者的内在动机及文化自信,是决定学习者成长能力的重要维度,社区教育发展需关注学习者的效能意识与学习自主能力。本文在分析社区教育价值诉求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中提升学习者自我效能感知、效能体验、效能维度及效能潜力的策略进行了讨论,以期对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凤营  冯丽  
学习科学在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学习是一个涉及多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在以往的学习科学研究中,考虑较多的是技术因素和具体教学实践活动因素,而很少涉及教育文化因素对其影响的研究。西方教育文化崇尚心智教育,注重发现、探索和理解世界;东方教育文化则关注学习个体的自我完善,注重个体道德修养发展。东西方教育文化传统对学习科学研究影响巨大:文化差异导致人们对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学习技术应用等的认识理解显著不同;文化共性促使人们都主张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和推崇学校教育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亚婷  王雅  
疫情背景下,如何有效融合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改善双线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是当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基于探究社区理论,利用某"双一流"建设高校1 116名本科生的调查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以此明确如何在疫情期及后疫情时代的混合教学实践中改善学生的混合学习成效。研究发现,线上线下混合课程中学生感知的教学临场感、认知临场感、社会临场感能直接显著正向预测学习投入,也能通过混合课程满意度、学习态度的独立中介作用和二者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预测学习投入,且总间接效应远大于直接效应。在三个特定间接效应中,课程满意度的独立间接效应最大。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应继续提供制度技术支撑,完善混合教学环境;构建学习探究社区,推进高质量深度混合学习;改善学习体验、课程满意度与学习态度,注重混合学习反馈;关注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改进混合教学质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慧  
混合学习把传统学习和数字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增加了信息的广度,然而在混合学习环境下如何引导学生展开反思、促进认知深度等方面的探讨尚处在起步阶段。本研究以深度学习理论为指导,对混合学习环境中如何应用深度学习开展教学实践研究,提出在教学目标及内容、学习者预评估、教学活动设计等方面促进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并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等方法探讨教学实践效果,旨在为本领域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范荣  王燕  延星  刘媛  
混合学习是多种学习方式的融合,由于其固有的属性,导致混合学习中教学内容组织、学习活动及师生互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混合学习中的师生互动包括教师与学习者的互动、学习者之间的互动、教师与助学者的互动、学习者与助学者的互动,其互动策略是:明确主体角色定位,帮促职能发挥;设计破冰活动,营造良性互动氛围;制定互动评价标准,及时反馈与总结。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成龙  李丽娇  
很多高校将优质的MOOC课程资源用于本地小规模的结合了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中,形成了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中学习支持服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国内外混合式教学学习支持服务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的学习支持服务范畴,包括教育技术支持、环境支持、资源支持、管理支持、互动活动支持五个方面,就这五个范畴构建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并对每一个范畴进行深入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