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92)
2023(7248)
2022(6005)
2021(5682)
2020(4513)
2019(10445)
2018(10197)
2017(19145)
2016(10546)
2015(11691)
2014(11639)
2013(11216)
2012(10164)
2011(9290)
2010(9285)
2009(8586)
2008(8766)
2007(7821)
2006(6960)
2005(5865)
作者
(30364)
(25653)
(25363)
(24321)
(16352)
(12096)
(11609)
(9834)
(9785)
(9168)
(8875)
(8773)
(8246)
(8190)
(7987)
(7771)
(7513)
(7432)
(7392)
(7258)
(6433)
(6403)
(6283)
(5985)
(5977)
(5770)
(5738)
(5454)
(5177)
(5127)
学科
(46869)
经济(46712)
管理(28701)
(26024)
方法(25184)
(23288)
企业(23288)
数学(20998)
数学方法(20551)
(11976)
业经(11547)
中国(11356)
理论(10872)
(9916)
(9741)
(8184)
地方(7830)
农业(7647)
(7212)
贸易(7207)
(7120)
(6996)
(6566)
财务(6536)
财务管理(6526)
环境(6214)
(5949)
金融(5947)
企业财务(5884)
(5823)
机构
大学(152196)
学院(152076)
(59065)
经济(57822)
管理(56808)
研究(51279)
理学(49680)
理学院(49086)
管理学(47667)
管理学院(47404)
中国(38113)
科学(32653)
(31723)
(27815)
(26176)
(25117)
研究所(23928)
中心(23120)
业大(22849)
财经(22442)
(22394)
(21020)
师范(20792)
(20357)
北京(19837)
农业(19606)
经济学(18371)
(18199)
(18010)
财经大学(16816)
基金
项目(105059)
科学(83331)
基金(76669)
研究(75233)
(67414)
国家(66875)
科学基金(57266)
社会(49354)
社会科(45665)
社会科学(45647)
(41713)
基金项目(39558)
自然(37332)
自然科(36555)
自然科学(36548)
教育(36255)
自然科学基金(35888)
(35555)
资助(32226)
编号(30126)
成果(24852)
重点(24324)
(23125)
(22144)
(21825)
课题(21749)
创新(20274)
科研(20249)
国家社会(19994)
教育部(19920)
期刊
(63628)
经济(63628)
研究(42645)
中国(28568)
学报(25836)
科学(23476)
(23301)
(21764)
管理(20725)
大学(19816)
学学(18797)
教育(18480)
农业(15984)
(14228)
金融(14228)
技术(13927)
财经(11195)
经济研究(10286)
统计(9936)
业经(9719)
(9592)
(8784)
(8581)
问题(8042)
决策(8012)
(7861)
技术经济(7520)
业大(6970)
科技(6946)
理论(6612)
共检索到2202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再文  李刚  李远富  
在现代宏观经济运行中,通货膨胀是各国都回避不了的普遍现象。虽然就其本质而言,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但是它们产生的原始动因却是多种多样的。在现实生活中,单纯的需求型和供给型的通货膨胀是很难找到的,正因如此,我们主要讨论混合型通货膨胀的生成路径、理论解释及其社会福利成本。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晓求  
一、引言 依据性质差异和其产生原因的不同,人们一般总是将通货膨胀划分为需求型、供给型、结构型和预期型等不同类型的通货膨胀。本文主要讨论以需求型和供给型两类通货膨胀为基础而形成的混合型通货膨胀及其运行过程,并对这类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作简要分析。 从理论上说,任何一种类型的通货膨胀,最终都将与货币的超经济发行联系在一起。从这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遥  费俊俊  
文章基于局部均衡模型和一般均衡模型的框架下,选取了双对数和半对数形式的货币需求函数,实证分析了我国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双对数形式的货币需求函数下,局部均衡模型和一般均衡模型所估计我国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基本相同。名义利率越高,通货膨胀就会越高,其福利成本也就会越大,那么央行就要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研究进一步发现,双对数形式的货币需求函数估计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高于半对数的福利成本,可能双对数形式的货币需求函数符合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情况;同时,一般均衡模型估计的方法要优于局部均衡模型,因为一般均衡分析方法拥有充分的微观经济基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清超  
文章借鉴西方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理论,利用Bailey的消费者剩余方法,用半对数和双对数形式的货币需求函数对我国通货膨胀带来的福利成本作了实证研究,得出有关我国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数据,希望能对我国的财政、货币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龚六堂  邹恒甫  叶海云  
通货膨胀到底对经济有多大的影响?这是经济学家和各级政府所关心的问题。本文按照Lucas(2000)的方法,在Gong和Zou(2001)给出的带有人们对社会地位的追求和消费品及投资品的Cash-in-Advance约束的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通货膨胀对社会福利的影响,给出了通货膨胀的福利损失的估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太明  逄博  张彦波  
通货膨胀究竟会给社会福利水平带来多大的影响,这是经济学者和各级政府所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双对数货币需求函数,结合中国1992—200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应用计量经济学前沿方法得到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和相应参数值,然后使用消费者剩余方法和变异补偿方法来具体估算中国通货膨胀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将利率从14%降至3%会改善社会的福利水平,其数值相当于增加实际产出的0.67%;将利率从3%降至零带来的福利收益相当于增加实际产出的0.19%;通货膨胀越高,社会福利水平越低,因此,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是维持低通货膨胀.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昆亭  郑文风  
通货膨胀福利成本问题是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基础。本文在研究传统的(Bai- ley(1956)定义的消费者剩余的估计方法)和当前流行的Lucas(2000)一般均衡框架下,用补偿思想对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进行的估计方法)通货膨胀福利成本估计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中国1992—2005年的数据,利用上述两种方法对我国的通胀福利成本分别进行估计。分析结果认为:名义扭曲是导致社会福利损失的根源,过度的扭曲导致的社会福利损失严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刚  
通货膨胀常被视为"痛苦指数"。近年来,通货膨胀冲击逐渐成为了中国经济的常态,因此,测算中国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对于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CGSS(2006)数据,评估了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并以此测算了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研究发现,中国的通货膨胀显著降低了居民幸福感,其福利成本远远高于欧美国家。具体来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上升1个百分点,将会使国民幸福感降低1.13%左右,这需要GDP增长率上升2个百分点才能弥补。同时,在适应性预期的假设下,中国的预期型和非预期型通货膨胀都显著降低了居民幸福感,但它们的福利成本并未有显著的差异。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严成樑  
本文在一个产业结构变迁框架下按照现金约束(CIA)方式引入货币政策,研究货币政策通过通货膨胀渠道作用于产业结构变迁的传导机制,并估算通货膨胀的社会福利损失。研究发现,假设消费受CIA约束时,非位似偏好是通货膨胀影响产业结构变迁的重要原因;假设消费和投资同时受CIA约束时,非位似偏好和资本深化都是通货膨胀影响产业结构变迁的原因。通货膨胀率越高,农业部门的劳动力份额越高,通货膨胀抑制了产业结构变迁。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取消通货膨胀税带来的社会福利改善相当于增加1.97%-4.68%的消费;通货膨胀率在基准上增加10个百分点,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失相当于减少2.31%-5.24%的消费。本文认为以往的文献忽视了通货膨胀对产业结构变迁的抑制效应,从而低估了通货膨胀的社会福利损失。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潘玲霞  刘志光  
本文从分析本轮我国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出发,按照经济学关于通货膨胀的一般理论,认为当前通货膨胀的根本诱因在于成本推进,并对本轮通货膨胀发展变化趋势进行了探讨,进而提出了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林乐芬  金鑫  
本文从通货膨胀福利成本和福利效应两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外部分经济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货膨胀福利成本方面主要侧重于福利三角和一般均衡方法的研究进展。通货膨胀福利效应方面则主要侧重财富分配效应的最新进展。这些文献都从不同角度为通货膨胀福利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景睿  付代军  
本文通过梳理传统宏观货币经济学和具有微观基础的现代货币理论,从各自对货币的理解来认识通货膨胀福利成本与其研究脉络,这样,就可以确定一条研究中国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逻辑主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吴锦顺  
本文在货币效用模型(MIU)框架下研究我国通货膨胀福利成本问题,理性经济人的动态最优化选择行为产生了一组随机非线性欧拉方程。利用这些方程,在稳定状态下推导出估计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方法。实证分析以欧拉方程为基础,利用广义矩方法(GMM)估计模型参数,进而估计出我国1995-2012年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我们发现名义利率比通货膨胀率对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影响更大,在低通货膨胀水平,通货膨胀率对福利成本的影响更大。本文阐述的估计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同时考虑通货膨胀率和名义利率两个变量的影响,而传统估计方法只能利用名义利率作为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变量来估计通货膨胀福利成本。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谭硕  甘元霞  景睿  
通过梳理传统宏观货币理论和具有微观基础的现代货币理论,从各自对货币的理解来认识通货膨胀福利成本与其发展演变,可以确定一条研究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逻辑主线,沿着这条主线,就可以建立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理论框架与计量方法,从而可以展开对中国通货膨胀福利成本问题的研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于栋  闫庆悦  霍凌汉  
本文在Jones、Asaftei & Wang(2004)等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包含人口增长和货币利息收益的货币效用模型、计算我国的Divisia货币数量和价格指数,重新估算了我国通货膨胀的社会福利成本。研究发现,在考虑了人口增长和货币利息收益后,我国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大大降低。这意味着,我国在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时,不用过多考虑通货膨胀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失,从而可以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灵活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