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57)
- 2023(11024)
- 2022(9898)
- 2021(9549)
- 2020(8082)
- 2019(19026)
- 2018(19130)
- 2017(37416)
- 2016(20408)
- 2015(23092)
- 2014(23012)
- 2013(22534)
- 2012(20307)
- 2011(18120)
- 2010(18162)
- 2009(16296)
- 2008(15670)
- 2007(13436)
- 2006(11567)
- 2005(9893)
- 学科
- 济(79270)
- 经济(79188)
- 管理(57265)
- 业(54114)
- 企(46058)
- 企业(46058)
- 方法(41495)
- 数学(36556)
- 数学方法(35864)
- 农(19682)
- 中国(19240)
- 财(18572)
- 学(17437)
- 业经(17093)
- 地方(15454)
- 理论(14998)
- 贸(13378)
- 贸易(13369)
- 农业(13148)
- 易(12986)
- 和(12852)
- 技术(12810)
- 制(12744)
- 务(12059)
- 财务(11986)
- 环境(11967)
- 财务管理(11963)
- 企业财务(11290)
- 划(10967)
- 教育(10531)
- 机构
- 大学(280233)
- 学院(279992)
- 管理(115042)
- 济(105210)
- 经济(102811)
- 理学(100824)
- 理学院(99743)
- 管理学(97564)
- 管理学院(97075)
- 研究(88869)
- 中国(64515)
- 京(59964)
- 科学(58283)
- 财(46213)
- 所(44420)
- 业大(44181)
- 农(44150)
- 研究所(40894)
- 中心(40300)
- 江(39164)
- 北京(37850)
- 财经(37762)
- 范(36581)
- 师范(36239)
- 农业(34607)
- 经(34332)
- 院(32526)
- 州(32398)
- 技术(31197)
- 经济学(30280)
- 基金
- 项目(198976)
- 科学(155789)
- 研究(143626)
- 基金(143410)
- 家(125317)
- 国家(124304)
- 科学基金(107135)
- 社会(87369)
- 社会科(82773)
- 社会科学(82748)
- 省(78848)
- 基金项目(76409)
- 自然(72369)
- 自然科(70740)
- 自然科学(70727)
- 自然科学基金(69399)
- 教育(67182)
- 划(66353)
- 资助(60456)
- 编号(59393)
- 成果(47036)
- 重点(44360)
- 部(42996)
- 创(41522)
- 发(41489)
- 课题(40653)
- 创新(38544)
- 科研(38343)
- 大学(37074)
- 教育部(36784)
- 期刊
- 济(109259)
- 经济(109259)
- 研究(77536)
- 中国(49875)
- 学报(45656)
- 管理(41774)
- 科学(41756)
- 农(39375)
- 大学(34463)
- 财(34043)
- 教育(33897)
- 学学(32368)
- 农业(27873)
- 技术(26589)
- 融(19607)
- 金融(19607)
- 业经(18514)
- 经济研究(17498)
- 财经(17258)
- 图书(15888)
- 业(14586)
- 经(14537)
- 科技(14494)
- 问题(14030)
- 技术经济(13976)
- 理论(13866)
- 统计(13187)
- 实践(12964)
- 践(12964)
- 版(12767)
共检索到3918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瑞骏 李章浩 陈尧隆
基于湿度传导理论及一般外荷载作用下的接触摩擦单元理论,经过系统分析,建立了面板与垫层之间接触面的湿度场及干缩应力有限元计算模型。算例结果表明,应用该模型可以获得较为准确合理的接触面湿度场及干缩应力计算结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瑞骏 吕海东 陆丽
基于等宽缝隙稳定流的运动规律,建立了面板接缝的渗流计算模型,并以公伯峡水电站大坝为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计算模型考虑了接缝充填情况,可计算确定各种接缝渗流要素,揭示了在面板接缝止水失效情况下面板堆石坝的渗流变化规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炎隆 涂幸 王海生 王瑞科
【目的】基于混凝土面板与垫层之间接触面的数值计算模型,考虑温度荷载作用,研究面板堆石坝面板的应力变形特性。【方法】以接触摩擦单元理论为基础,采用接触单元模拟混凝土面板与垫层之间的接触面,进行了公伯峡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应力变形仿真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面板挠度呈现出中部大、两端小的分布规律,最大值为0.24m,位于面板的中心位置,与观测结果基本一致;面板的顺坡向应力分布呈现出中部受压、两端受拉的变化趋势,顺坡向压应力最大值为7.9MPa,出现在约1/2坝高处,拉应力最大值为1.3MPa,出现在面板的底部与顶部;面板底面点与表面点的应力分布是一致的,在同一高程处,面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瑞骏 李炎隆 焦丽芳 田艳
结合某在建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针对施工期日温差及发生寒潮等气温骤降情况,进行了气温骤降条件下面板温度场及温度应力的全过程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气温骤降条件下,面板表面及中心的温度将随气温骤降的发生而持续降低,其中面板表面温度降幅最大;此时面板表面和中心均出现拉应力,面板表面的最大主应力大于面板中心的最大主应力;面板表面和中心的最大主应力均发生在高程约为坝高一半的位置。采取保护措施,可以明显削减气温骤降所产生的面板降温幅度及最大主应力增幅,保护措施越强其削减效果越明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瑞骏 王党在 陈尧隆
结合在建的公伯峡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考虑影响面板温度场及温度应力的各项因素,实时模拟面板的施工过程,对施工期面板的温度场和温度应力进行了全过程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面板混凝土浇筑初期,面板各个层面(表面、中心)的最高温升与面板厚度有关,且面板中心的最高温升大于面板表面的最高温升。此后,面板各个层面的结点温度均迅速下降,表面降温比中心快。最大压应力发生在最高温升时的面板底部中心层面上,最大拉应力发生在最高温升后出现最大温降时的面板中部表面上。
关键词:
混凝土面板 堆石坝 施工期 面板温度应力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尚立明 郑成成 王亚军 刘文媛 胡潇予 娄锴伦
为明确涂覆型止水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中的经济性水平,构建涂覆型止水资源消耗量测算模型与经济性测算模型,并以某抽水蓄能水电站为案例,以写实法为基础,结合市场水平与水电工程造价体系,分析计算得到以“100延米”为单位的造价指标,并明确其与传统锚固型止水在造价上的区别。研究结果为涂覆型止水在水电工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推广提供技术与经济支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守义 马成成 李炎隆 宋志强
【目的】研究混凝土面板开裂情况下堆石坝在应力场与渗流场耦合作用下的工作性态,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方法】以多孔岩土介质渗透系数与体积应变之间的数学表达式为基础,研究建立了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应力场与渗流场耦合分析的数学模型,并基于等宽缝隙稳定流的运动规律,推导建立了混凝土面板裂缝的等效渗透系数计算模型。【结果】当混凝土面板发生开裂时,对于堆石体而言,应力场与渗流场的耦合效应是客观存在的。与不考虑耦合效应相比,考虑耦合效应时坝体的垂直位移最大值出现的位置相对偏向坝体下部,且数值增大了5.5%;坝体的水平位移最大值增大了8.9%,其分布规律也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坝体内渗流自由面明显...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秀根 剧锦三 王宏志
根据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关系的常用曲线方程,对受弯截面压区混凝土应力进行了矩形应力简化,推导得到了等效矩形应力图形高度及应力强度的一般公式。选取4种应力应变关系模型,计算得到了矩形应力图形的简化结果,并分析了单筋截面不同模型的相对抗弯强度及其与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简称《规范》)建议值的相对误差。分析表明,不考虑混凝土受压的软化性能将过高估计截面的承载力,《规范》建议值导致截面抗弯强度计算值提高近5%,且在截面高配筋率下更为显著。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正截面 应力图形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乔天霞 佟德宇
水电工程现行定额标准无相关沥青混凝土防渗定额,而水利工程定额也是基于早期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编制,不能反映沥青混凝土施工的现状水平。以沥青混凝土面板整平胶结层摊铺为例,现场测定施工消耗量,对测定数据统计分析,形成定额消耗量。通过介绍数据测定及统计分析的方法,为预算定额编制提供思路及借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成成 李守义 赵丽娟 刘宸岩
【目的】通过算例对比分析等效表面散热系数法、等效厚度法、导热系数法、导温系数法在计算保温板保温效果方面的异同,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表面保温的计算提供依据。【方法】从热量平衡原理出发,推导了直接以导热系数、表面散热系数和热量为热传导方程基本参数的温度场计算方程,据此修改了以导温系数为基本参数的温度场有限元计算程序RCTS。【结果】利用修改后的温度场有限元计算程序RCTS,能够合理地计算由不同热学性能材料组成的复合结构的温度场,能模拟计算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任意部位在任意时段的表面保温效果。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导热系数法与等效表面散热系数法的计算结果比较接近;由于等效厚度法是等效表面散热系数法的近似处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东青 卢哲安
为研究层布式钢纤维与聚丙烯纤维混杂应用对混凝土干缩性能的影响,对普通混凝土、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以及层布式混杂纤维混凝土在恒温((20±2)℃)、恒湿(相对湿度(60±5)%)条件下的干缩率和质量损失率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层布式混杂纤维混凝土的干缩率明显小于普通混凝土和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在龄期180 d时,层布式混杂纤维混凝土干缩率降低了26.9%,掺入粉煤灰和磨细矿渣的层布式混杂纤维混凝土降低了40.2%;而层布式混杂纤维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比普通混凝土大,在龄期180 d时,增加了18.3%,掺入粉煤灰和磨细矿渣的层布式混杂纤维混凝土,其质量损失率与普通混凝土基本一致。层布式混杂纤维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志芬 王正中 赵斌
通过分析各种常用的材料强度破坏准则,建议了一种适合混凝土非线性特性的破坏准则;采用了非线性指标βt,βc区别对待材料的不同拉、压状态;引用了Sargin的一维应力应变关系.结合以上3个方面,提出了一个较为合理恰当的混凝土非线性本构模型,便于有限元的实施。
关键词:
混凝土强度准则 非线性指标 本构模型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国伟 黄金涛 薛红京 秦昌安 宋佳晔 张凯修 廖文杰
为提升加固梁的抗弯承载力和施工效率,提出了一种射钉作为连接层的加固方式,为充分发挥加固材料性能,需要对射钉的传力机理和加固梁抗弯承载力进行深入研究,因此,该文开展了基于预应力碳纤维织物增强混凝土(P-TRC)板采用射钉加固混凝土梁的四点弯曲试验;通过平截面假定和截面极限状态分析,提出了P-TRC板加固梁在不同破坏模式下的受压区高度计算公式;在梁底纵筋屈服后,考虑了射钉弯曲导致的碳纤维织物应变滞后,并由力矩平衡得到不同破坏模式下加固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此外在考虑预应力碳纤维织物等代和加固梁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P-TRC板加固梁正常使用阶段和塑性阶段的跨中挠度理论计算公式。为验证加固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与跨中挠度的计算公式,设计6种工况试验与理论计算,结果表明试验值与计算值较为吻合。该文提出的计算方法在指导实际工程设计时具备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承斌 付传清 金贤玉
准确测定混凝土的连通孔隙率是预测混凝土抵抗侵蚀介质传输能力的关键。采用非接触式阻抗法测定混凝土连通孔隙率,该方法通过测定混凝土试件的电阻率得到连通孔隙率。该装置由离子迁移系统、电阻率测定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突破了传统测试方法对试样大小的限制,既适用于室内新拌制的混凝土,也可用于既有建筑结构钻芯取样混凝土连通孔隙率测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肖林峻 李丽民 韩振中
通过对第一传荷状态临界荷载及其对应弯沉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以与第一传荷状态临界荷载相对应弯沉作为地基脱空评定指标是可行的。提出了一种用有限元法建立路面位移计算模型,根据FWD实测弯沉值判定地基脱空的评定方法,并编制了相关程序。通过室内试验板及试验路验证,该地基脱空评定方法是合理的,并具有较高的精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