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31)
2023(3958)
2022(3408)
2021(3234)
2020(2844)
2019(6391)
2018(6208)
2017(11996)
2016(6776)
2015(7183)
2014(7220)
2013(7310)
2012(6753)
2011(6093)
2010(5954)
2009(5341)
2008(5489)
2007(4748)
2006(3982)
2005(3497)
作者
(21876)
(18752)
(18445)
(17503)
(11865)
(9189)
(8277)
(7271)
(7012)
(6877)
(6493)
(6280)
(6209)
(6168)
(5965)
(5821)
(5565)
(5466)
(5416)
(5155)
(4856)
(4739)
(4608)
(4198)
(4182)
(4143)
(4042)
(4026)
(3912)
(3870)
学科
(25776)
经济(25746)
(18496)
管理(17625)
(15331)
企业(15331)
方法(14422)
数学(12902)
数学方法(12748)
(8753)
(7041)
中国(5791)
(5639)
(5379)
(4807)
财务(4801)
财务管理(4790)
业经(4775)
企业财务(4679)
技术(4552)
(4481)
贸易(4481)
(4325)
(4324)
银行(4295)
(4253)
金融(4251)
(4101)
理论(3897)
地方(3870)
机构
大学(97609)
学院(96180)
研究(36318)
(35097)
经济(34288)
管理(33417)
理学(29665)
理学院(29196)
管理学(28348)
管理学院(28191)
科学(26432)
中国(25418)
(24446)
(20836)
(20618)
业大(19760)
农业(19437)
研究所(19267)
(16646)
中心(16059)
(14076)
财经(13922)
(13089)
北京(12982)
(12913)
(12834)
农业大学(12634)
(12207)
(11747)
科学院(11700)
基金
项目(71121)
科学(54714)
基金(52606)
(49600)
国家(49241)
研究(43340)
科学基金(40405)
自然(29562)
自然科(28946)
自然科学(28931)
自然科学基金(28449)
基金项目(27796)
(27542)
社会(27189)
社会科(25762)
社会科学(25756)
(24109)
资助(22468)
教育(20094)
重点(16815)
计划(15958)
(15299)
编号(14620)
科研(14580)
科技(14498)
(14471)
(14288)
创新(13651)
(12810)
(12391)
期刊
(33719)
经济(33719)
学报(25844)
研究(23652)
(21345)
科学(20540)
大学(18380)
学学(17951)
中国(17303)
农业(14416)
(12802)
管理(11970)
(8175)
业大(7897)
(7583)
金融(7583)
财经(7112)
教育(6991)
林业(6767)
(6433)
技术(6369)
农业大学(6176)
(6082)
经济研究(5944)
科技(5501)
统计(5041)
业经(5034)
(4678)
自然(4567)
问题(4493)
共检索到134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菲  梁军  
调查了江西省竹–针混交林、竹–阔混交林、毛竹纯林3种毛竹林的植物多样性和毛竹枯梢病的病情,分析毛竹林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植物多样性指数与枯梢病感病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竹–针混交林感病指数为6.321±1.530,枯梢病为害最严重;毛竹纯林感病指数为4.460±1.903,受害最小;竹–阔混交林乔木层和灌木层的丰富度指数(S)、香浓威纳指数(H)和辛普森指数(D)最高,毛竹纯林乔木层和灌木层的植物多样性指数最低,毛竹纯林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最高,竹–针混交林草本层的最低;竹–阔混交林和竹–针混交林乔木层的植物多样性指数均与感病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毛竹纯林乔木层的的植物多样性指数与感病指数呈正相关;竹–阔混交林灌木层的辛普森指数和香浓指数、毛竹纯林的丰富度指数与感病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竹–针混交林灌木层的丰富度指数与病情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竹–阔混交林和毛竹纯林草本层的植物多样性指数与感病指数均呈正相关,竹–针混交林草本层的植物多样性指数与感病指数呈负相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谢菲  梁军  
[目的]研究毛竹林的立地条件和枯梢病发生的关系。[方法]对江西省不同立地条件的60块毛竹样地开展了监测调查,分析了坡度、坡位、坡向、海拔高度和土壤层厚度5个立地因子对毛竹林枯梢病感病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毛竹枯梢病的感病指数在不同坡度、不同海拔、不同土层厚度下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且感病指数与坡度及海拔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层厚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感病指数与坡向呈负相关关系;坡位对毛竹枯梢病的感病指数无显著影响。同时,为了探究这5个立地因子对毛竹枯梢病感病指数的综合影响,利用数量化理论,以这5个立地条件为自变量,毛竹枯梢病的感病指数为因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方程,该预测方程复相关系数R=0.854,复相关系数的F检验得F=10.432>F_(0.01)(11.48)=2.64,经T检验,与毛竹枯梢病感病指数关系最大的立地因子是土层厚度,其次是海拔高度和坡度,这3个因子是影响毛竹枯梢病的主导因子。[结论]综合分析得出,在急险坡、上坡位、阳坡面、高海拔、薄土层的立地条件下,毛竹枯梢病的感病指数最大;在平缓坡、下坡位、阴坡面、丘原、肥土层的立地条件下,毛竹枯梢病的感病指数最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刚华  萧江华  聂洁珠  陈双林  郭子武  
通过对不同类型毛竹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毛竹林内物种是丰富的,但较大部分物种是脆弱的;乔木层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林下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相关显著,与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相关不显著,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小于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竹阔混交林>竹针混交林>毛竹纯林,粗放经营竹林>中等集约经营竹林>集约经营竹林;林下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竹针混交林>毛竹纯林>竹阔混交林,中等集约经营竹林>粗放经营竹林>集约经营竹林;竹阔混交林向毛竹纯林转型时,林下木本植物部分丧失,而草本植物将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叶茂  罗宽  何昆  王明旭  梁骥  
从患毛竹枯梢病病竹上分离出 9个菌株 ,其培养滤液对高粱、玉米、水稻的胚根、胚芽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而且其毒素对各作物胚根的抑制作用大于对胚芽的抑制作用 ;毒素对油菜的胚芽、胚根没有抑制作用 ,而高粱较其他几种作物对该病原菌的毒素更敏感 .接种毛竹也可产生典型的症状 ,证明该病原菌可产生一种毒素 .PSB培养液适于菌株生长 ,而改良 Fries培养液适于毒素的产生 .适于菌株生长和产毒的温度为 2 5℃ ,p H值为 6 .通气有利于毒素的产生 ,但对菌株生长影响不明显 .用改良 Fries培养液培养的菌株在第 10天出现生长高峰 ,在第 12天产毒最多 .光照处理对菌株生长影响很小 ,但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秦娟  王凯博  上官周平  
为了研究混交林群落植物多样性,对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山杨纯林、辽东栎纯林及山杨-辽东栎混交林3种林型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子午岭林区由先锋群落(山杨纯林)向顶极群落(辽东栎纯林)演替的过程中,其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与植物种类多样性均呈下降趋势,而混交林类型是处于演替的中间过渡阶段,所以其物种丰富度与植物种类多样性也介于以上两种林型之间,即山杨纯林>山杨-辽东栎混交林>辽东栎纯林。山杨纯林、山杨-辽东栎混交林和辽东栎纯林的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Gleason指数与Margalef指数)与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在草本层、灌木层及乔木层均呈下降趋势,除辽东栎...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阳  王新杰  
在标准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物种丰富度指数Patrick指数、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物种均匀度指数Pielou指数和Gini指数,分析了6毛竹4杉木、8毛竹2杉木、7毛竹3木油桐、10毛竹、9毛竹1樟树5种毛竹林下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及其差异。结果表明:5种毛竹林灌木层植物物种数依次为34、38、47、46和14种,共有102种;草本层依次为53、34、47、39和24种,共有121种;林分相似性结果显示,5种毛竹林分间差异较大;灌草层物种多样性指数表明,5种毛竹林下植物多样性有差异,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最高为7毛竹3木油桐,最低为9毛竹1樟树;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谢宪   邓勋   宋丽文   梁军  
【目的】探明落叶松针叶和梢的内生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差异与落叶松枯梢病发病的关系,为落叶松枯梢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通过OTU数量、鉴定类群、多样性指数及FUNGuild营养型预测等方法,分析无病斑和染病的针叶和松梢的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功能营养型的差异。【结果】针叶样品中共计1 091个OTU,梢样品中共计1 083个OTU;针叶样本间差异显著(P<0.05),全无病斑的针叶内生真菌多样性显著高于染病最重的针叶,无病斑梢与感病梢内生真菌多样性无显著差异;针叶和梢中的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无病斑的针叶内生真菌优势菌目和属为刺盾炱目Chaetothyriales和Arthrocatena,染病后针叶优势真菌为葡萄座腔菌目(Botryosphaeriales)和新壳梭孢属(Neofusicoccum),梢中优势真菌目和属为煤炱目(Capnodiales)和小叠孢属(Microcyclosporella);LefSe分析表明在针叶和梢中真菌群落中共54个显著性差异类群;PCoA分析进一步证实无病斑与染病针叶的内生真菌群落差异显著(anosim R=0.695,P<0.05);针叶真菌营养型以病理-腐生营养型真菌为主,染病后病理营养型真菌占优势,梢中真菌营养型以病理-腐生营养型真菌为主。【结论】相较于落叶松梢,针叶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变化更显著,病原菌在针叶中富集,进而促进落叶松枯梢病的发展。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林庆源  林强  黄吉力  张文勤  黄炳荣  陈锡桓  
根据福建省225块毛竹枯梢病林分病情样地调查分析,表明病害发生发展与林分及其立地因子关系密切。并由83块有代表性的样地推导出毛竹枯梢病病情指数与林分类型、林龄结构、土壤、地形、林分密度、胸径的生态数学模型:Y= 40.493 2- 3.543 5C11- 1.980 5C21- 0.942 7C22- 6.7996C31- 5.002 3C32- 3.658 8C41- 2.409 1C42- 17.983 6C51- 12.290 0C52- 8.889 4C61- 3.150 4C62,其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356 0、0.199 2、0.577 4、0.344 9、0.869 7、0.6...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朱军  湛斌  陈霞  关庆伟  
结合混交度、大小比数、角尺度、开敞度4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和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4个多样性指数,综合分析了紫金山针阔混交林林分特征,旨在明晰紫金山针阔混交林的空间结构特征和植物多样性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该林分以马尾松和栓皮栎为优势木,混交程度较高,林木水平分布格局为低程度的聚集分布,林木生长空间处于严重不足状态。(2)该林分同一样方不同林层之间的多样性指数存在很大差异,不同样方同林层之间的多样性指数同样存在很大差异。但是该林分灌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尤文忠  刘明国  李宏印  米淑红  
以辽西半干旱地区不同类型的油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综合分析了6种类型林分在层次结构、径阶分布、植物多样性3个方面的特征,旨在选择出适合本地区的最优油松阔叶水土保持林。结果表明:油松-山杏、油松-紫穗槐两种林分具有较好的空间结构层次,油松-山杏、油松-刺槐、油松-紫穗槐3种林分具有较好的径阶生长结构,油松-小叶锦鸡儿、油松-黄栌、油松-紫穗槐3种林分树高与胸径生长最优,油松-紫穗槐、油松-刺槐、油松-黄栌3种林分具有较高的植物多样性。综合各林分类型的生长特征及植物多样性特点,油松-紫穗槐林分为该地区最优的水土保持林类型;油松-刺槐、油松-黄栌水土保持林表现次之;油松-山杏、油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莫雅芳  王家妍  陈亮  魏国余  杨梅  
【目的】分析不同混交模式桉树人工林的生长状况和植物多样性,为桉树混交林科学经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测定广西高峰林场4种类型18年生桉树林分(桉树×大叶栎混交林、桉树×红锥混交林、桉树×台湾桤木混交林和桉树纯林)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林分蓄积量等生长指标,分析其林下灌草层的物种组成、重要值和多样性特征。【结果】桉树×红锥混交林中桉树单株的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均高于桉树纯林,即桉树与红锥混交对桉树单株生长具有促进作用。4种类型桉树人工林林分的蓄积总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桉树×红锥混交林(373.733 m~(3)/hm~(2))、桉树×大叶栎混交林(366.042 m~(3)/hm~(2))、桉树纯林(339.86 m~(3)/hm~(2))和桉树×台湾桤木混交林(249.041 m~(3)/hm~(2)),其中,桉树×红锥混交林、桉树×大叶栎混交林和桉树纯林的蓄积总量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三者均极显著大于桉树×台湾桤木混交林(P<0.01)。4种桉树人工林林下共出现植物69科112属139种,其中,灌木层出现47科77属96种,草本层出现22科35属43种,草本植物的物种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小于灌木层,灌木层以大戟科、草本层以禾本科植物种类最多。桉树×红锥混交林林下植物种类较丰富,共出现植物58科82属95种。桉树×红锥混交林、桉树×台湾桤木混交林和桉树纯林林下植物群落中等相似,桉树×大叶栎混交林与其他3种林分林下植物群落为中等不相似。桉树不同混交模式对林下植物多样性具有显著影响(P<0.05),多样性指数排序为桉树×红锥混交林>桉树纯林>桉树×台湾桤木混交林>桉树×大叶栎混交林。【结论】在桉树×红锥混交林中,桉树生长、林分蓄积、林下植被总数和多样性更具优势。桉树×红锥混交林可作为今后桉树混交林经营的参考模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进  冯洁  
植物细菌性青枯病是由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Yabuuchi et al.)引起的一种世界性重大病害。作为复合种,青枯菌在与寄主长期协同进化过程中,表现出广泛的生态和寄主适应性。Fengan和Prior提出青枯菌演化型分类框架,用以描述青枯菌种以下的遗传多样性。青枯菌种内表型特征差异的本质是其基因组较其它植物病原细菌更为复杂和更具可塑性。笔者对近期青枯菌遗传多样性和致病基因组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和讨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飞萍  陈清林  尤民生  侯有明  
将毛竹林人工经营划分为垦复施肥、垦复、劈草、喷山 (喷施除草剂 +劈草 )和抛荒 (对照 ) 5种类型 ,于2 0 0 1年 9月到 2 0 0 2年 8月对各类经营下毛竹纯林冠层螨类和林下植物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 :(1)林下灌木层有 36科 84种植物 ,藤本层有 15科 2 8种 ,草本层有 2 6科 30种 ,林下植物各层次多样性和均匀度大小序列均为灌木层 >藤本层 >草本层。 (2 )各类经营干扰均降低了林下灌木层植物的多样性和均匀度 ,但提高了草本层的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 ,对藤本层的影响则较复杂。 (3)竹冠层螨类主要由 15种益害螨组成 ,垦复施肥可显著提高冠层螨类的多样性...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詹祖仁  张文勤  
毛竹枯梢病是国家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因其传播蔓延迅速,危害严重,防治困难,长期以来一直是影响毛竹生产的主要问题。福建省尤溪县根据该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实践,研究总结出以人工清除病原为基础,以营林技术为主,化学保护为辅的综合治理技术,经过应用和推广,基本实现毛竹林梢病防治根绝目标,解决了该病害防治“老大难”问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程元  梁军  谢宪  姜斌  冯琳  孙国文  张星耀  
【目的】明确赤松枯梢病与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物种的关联性,筛选与赤松枯梢病呈显著关联的植物物种,为通过林分内植物物种组成改造来调控赤松枯梢病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昆嵛山赤松天然次生林群落为研究对象,设置120块临时样地进行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物种以及赤松枯梢病病情调查,计算各植物物种重要值,应用方差比率法检验赤松枯梢病病情指数与植物物种总体关联性,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定量判定病情-植物物种间的关联性。【结果】赤松枯梢病病情与乔灌草植物物种总体关联性均为显著正关联(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