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499)
2022(482)
2021(484)
2019(920)
2018(823)
2017(1681)
2016(922)
2015(981)
2014(879)
2013(797)
2012(667)
2011(626)
2010(610)
2009(619)
2008(700)
2007(621)
2006(632)
2005(651)
2004(664)
2003(627)
作者
(2726)
(2187)
(2167)
(2135)
(1436)
(1049)
(973)
(875)
(830)
(828)
(809)
(787)
(761)
(737)
(736)
(735)
(665)
(655)
(651)
(632)
(614)
(581)
(553)
(536)
(535)
(516)
(489)
(489)
(476)
(455)
学科
(4638)
经济(4638)
(4177)
(3921)
企业(3921)
管理(2614)
(2286)
业经(2132)
(2015)
方法(1556)
农业(1537)
(1465)
经营(1456)
(1395)
体制(1281)
数学(1277)
数学方法(1246)
土地(1161)
(1153)
银行(1152)
决策(1101)
(1077)
(966)
(959)
组织(922)
企业经济(915)
问题(901)
(844)
财务(842)
财务管理(842)
机构
学院(13126)
大学(12521)
(5882)
经济(5781)
管理(5549)
理学(4586)
理学院(4560)
管理学(4471)
管理学院(4451)
研究(3942)
中国(3799)
(3670)
农业(2738)
(2691)
业大(2601)
(2578)
(2426)
科学(2213)
财经(1976)
(1963)
(1930)
中心(1895)
(1855)
经济管理(1830)
(1774)
研究所(1761)
北京(1755)
(1633)
(1626)
农业大学(1597)
基金
项目(7675)
科学(6040)
基金(5673)
研究(5485)
(5008)
国家(4941)
科学基金(4255)
社会(3434)
社会科(3275)
社会科学(3273)
(3172)
自然(2885)
基金项目(2820)
自然科(2812)
自然科学(2811)
自然科学基金(2772)
(2439)
资助(2413)
教育(2316)
编号(2296)
(1803)
(1750)
重点(1741)
(1672)
成果(1619)
(1609)
(1605)
(1587)
科研(1528)
创新(1523)
期刊
(8473)
经济(8473)
研究(3890)
(3869)
管理(2708)
中国(2548)
农业(2300)
业经(2298)
(2286)
(2225)
金融(2225)
科学(2201)
学报(2164)
大学(1852)
学学(1838)
技术(1343)
问题(1295)
农村(1212)
(1212)
财经(1158)
林业(1113)
(1101)
农业经济(989)
经济问题(983)
技术经济(979)
(976)
经济研究(891)
(839)
商业(806)
现代(729)
共检索到218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万山楚  
我国的金融业,在现行分业经营的制度框架内,打破了“银、证、保”三足鼎立格局,建构起多种形式的业务合作关系,初步形成了金融混业经营的态势。随着我国加入WTO,加大金融业的改革力度,探索金融业的发展规律,选择金融业的发展模式——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是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鲁明易  
对于当前我国是应该开展混业经营还是继续坚持分业经营模式,国内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本文选择菲律宾这一与我国金融基础较为接近的国家,分析其金融业由分业转向混业的原因以及转变后的金融运行效率和风险,以期从中能够找出对我国有益的启示。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宪荣  
发达国家银行业分业经营被打破后,经过10年过渡期,混业经营在国际金融界占据了主要地位。混业经营具有信息优势和规模优势,同时必须对其加强有效监管。基于对发达国家经验和我国实际情况的分析,指出混业经营是我国银行业经营体制改革发展的方向,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采取不同的政策策略。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道江  王利民  
从哈耶克的社会二元观出发 ,借鉴了诺思、纳尔逊、温特等人的演讲论思想 ,从理论上分析、对比了中美两国金融经营体制的不同选择 ,提出了中国金融经营体制未来演进的路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仁松  
20世纪90年代,金融混业经营在西方国家重新取得主导地位。但是,与20世纪30年代以前20相比,这次金融混业经营在组织形式、技术基础、市场环境、金融监管等方面已发生显著变化。正确认识金融混业经营的条件约束,是我国金融业稳步走向混业首先要探讨的理论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钟晓清  
2005年10月1日,三菱东京金融集团与日本联合控股公司正式合并,成立三菱日联控股公司,资产规模190万亿日元,一跃成为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金融集团。三菱日联控股公司集银行、证券、信托、信用卡、金融租赁于一体,它的成立。同时标志着日本国内三菱日联、瑞穗和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郑明高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金融一体化不断加速,加快我国金融改革,尽快实现真正的金融混业经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选择。我国金融业发展迅速,企业和居民的金融服务需求提高,刺激并促进金融混业的发展。但在混业经营完全放开的情况下,目前已经处于市场领先的金融机构会更加强大,新起步的金融控股公司和中小型金融机构将在业务范围、人才引进、市场份额、客户资源、品牌影响力等方面面临巨大挑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丽娟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经营制度,从而界定了不同金融机构间的业务范围。这在我国金融机构经营机制、监管机制和制度建设尚不健全的条件下,对加强金融监管、规范金融秩序、约束金融机构行为、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金融稳步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金融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已相当明显,对金融业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它随时能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潘英丽  
混业经营已成全球金融业的重要发展趋势。我国金融业在分业与混业经营的选择上举棋不定的原因及其背后的两难冲突是什么 ?混业经营背景下 ,商业银行应选择什么样的竞争战略 ?混业经营背景下西方商业银行内部与外部分工的发展趋势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笔者就自己对西方商业银行近期发展趋势的研究 ,对上述问题作出分析。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柳钦  
德国金融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长期以来一直坚持混业经营制度。虽然如此,德国也经历了一个金融制度的变迁和完善的演变过程。本文通过梳理德国金融混业经营制度的发展历程,发现德国能够坚持混业经营制度的重要原因在于具备了一套高效而且适合金融业发展规律的监管制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程卫红  
混业经营已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金融业服务的主要模式。混业经营之所以迅速发展 ,其根本原因是混业经营能够共享金融资源获取最大利润。那么金融业为什么能够共享金融资源 ,其优势在哪里 ,其理论基础是什么。本文提出“金融资源共享”并从理论上探讨共享金融资源是混业经营发展的基础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鹤立  
在金融自由化改革和金融创新的驱动下,混业经营在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中已成为一种趋势。随着我国金融业改革的深化和逐步开放,以及加入WTO后外资混业模式金融机构在效率与风险管理等方面带来的冲击,我国金融业呈现多元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虽然分业模式是我国目前的制度选择,但随着政策上对混业经营的放宽,我国银、证、保等金融机构间的合作交流已开始稳步运行,并出现几种符合自身特点,带有混业特征的经营模式。本文通过对美日德韩等国混业经营模式的案例分析,得出我国应借鉴美国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结论。同时我国要参照发达国家的监管经验,积极推进监管创新,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监管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