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48)
- 2023(8521)
- 2022(7396)
- 2021(6865)
- 2020(5965)
- 2019(13915)
- 2018(13526)
- 2017(26807)
- 2016(14489)
- 2015(16496)
- 2014(16383)
- 2013(16431)
- 2012(15422)
- 2011(13757)
- 2010(14161)
- 2009(13769)
- 2008(13194)
- 2007(12177)
- 2006(10589)
- 2005(9695)
- 学科
- 济(60493)
- 经济(60426)
- 业(45164)
- 管理(42774)
- 企(37805)
- 企业(37805)
- 方法(29069)
- 融(27678)
- 金融(27676)
- 银(26196)
- 银行(26175)
- 数学(25974)
- 数学方法(25763)
- 行(25265)
- 中国(21852)
- 财(20975)
- 制(17580)
- 农(17507)
- 务(14947)
- 财务(14919)
- 财务管理(14876)
- 业经(14016)
- 企业财务(13906)
- 地方(13401)
- 农业(11888)
- 贸(11850)
- 贸易(11840)
- 易(11513)
- 学(11282)
- 中国金融(11204)
- 机构
- 学院(204881)
- 大学(204330)
- 济(88072)
- 经济(86102)
- 管理(78353)
- 研究(66831)
- 理学(66342)
- 理学院(65685)
- 管理学(64632)
- 管理学院(64259)
- 中国(60453)
- 财(44115)
- 京(42333)
- 科学(39014)
- 农(36740)
- 财经(34586)
- 所(34324)
- 中心(34320)
- 江(31987)
- 经(31215)
- 研究所(30868)
- 业大(30379)
- 农业(28855)
- 经济学(27981)
- 北京(26908)
- 州(25941)
- 财经大学(25737)
- 经济学院(25506)
- 范(23815)
- 师范(23560)
- 基金
- 项目(129749)
- 科学(100922)
- 研究(95197)
- 基金(93750)
- 家(80705)
- 国家(80006)
- 科学基金(68183)
- 社会(60003)
- 社会科(57021)
- 社会科学(56999)
- 省(51182)
- 基金项目(49600)
- 自然(43328)
- 教育(43318)
- 划(42525)
- 自然科(42312)
- 自然科学(42299)
- 自然科学基金(41588)
- 编号(39487)
- 资助(39234)
- 成果(32355)
- 重点(29361)
- 部(29309)
- 发(28116)
- 创(27087)
- 课题(26607)
- 科研(25464)
- 创新(25405)
- 性(25197)
- 教育部(25172)
共检索到314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尹洪波 熊海斌
通过采用成本-收益分析法,对混业经营转变过程中金融监管的成本和收益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在混业经营转变过程中,必然存在一个保证金融体系安全与稳定的最佳监管均衡点。在最佳监管均衡点所映射的金融监管强度下,金融监管制度能实现顺利转变。
关键词:
成本-收益分析 金融监管 混业经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静
中国已出现了从事混业经营的多种形式的金融控股公司;金融机构相互之间的业务合作和渗透在不断增强;外资混业经营金融机构正逐步进入我国金融市场。我国金融业正处于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过渡时期。“三会一银”金融监管体制难免部分监管职能交叉;难以对混业经营金融机构进行有效监管;妨碍金融业务创新。应当抓紧完善监管联席会制度和信息共享机制;完善主监管制度,对混业经营实行功能监管。近期内在“三会一银”之上建立统一监管机构是不现实的。赋予银监会履行过渡期内对混业经营的临时监管职能,有利于避免对混业经营的监管重复或监管真空,提高监管效率。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育华 袁红霞
基于管制成本说理论,引入成本-收益分析(CBA)方法,通过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办法比较和评价各项监管政策方案的成本和收益,对金融混业经营监管的成本-效益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对金融混业经营监管的边界和成本-效益方法给出了经济学解释。
关键词:
金融监管 混业经营 成本-收益分析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尹洪波
随着金融全球化和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金融业必将向混业经营转变。金融业在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带来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分散风险和金融创新的同时,金融风险也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本文分析了我国向混业经营转变这一特定时期的特殊风险,并就如何有效地管理特殊风险进行了一些现实性的探索。
关键词:
混业经营 特殊风险 过渡时期 金融监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强 汪东山
效率是经济学永远的追求。金融效率是经济效率的一个分支,而金融监管效率则是这个分支宏观层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本—效益分析为我们判断金融监管政策合适与否,提高金融监管效率提供了现实的思路,将这一经济分析方法运用到金融监管中来是切实可行而且相对精确的。这里将管制成本说作为理论基础,尝试引入成本—收益分析方法,作为界定、衡量、最终提高金融监管效率的有力工具。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金子寿 刘鹤麟
通过对金融监管的成本收益内涵的界定 ,具体分析了影响监管成本和收益的因素。对如何寻求监管成本和收益的最佳均衡点从而实现监管效率最优化进行了综合评价 ,指出金融监管实际上就是一个动态的帕累托优化过程。
关键词:
金融监管 成本 收益 监管效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炳英
中国加入WTO后,金融业对外开放的程度日益加强,与国际金融业发展的关联度愈来愈大,必须顺应金融全球化发展趋势将混业经营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现有的分业体制存在着制度滞后的缺陷,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创新深化改革,逐步实现金融监管从分业经营到平衡过渡。
关键词:
统一监管 制度滞后 制度创新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夏慧
面临世界金融业混业经营浪潮的冲击,我国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已是风起云涌。且不谈银行与证券、保险之间业务的混合,就连“银行号”基金公司也已经呼之欲出,特别是混业经营的重要载体——金融控股公司在中国早已暗流涌动,中国金融业的主力——四大银行也加紧了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步伐。可以说,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以及随之而来的金融控股公司已威为中国金融机构从“分业经营”过渡到“多元化混业经营”的现实选择,中国的金融业进入“混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时代已势不可挡。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宜庆 王浣尘 王芸
我国金融业即将融入全球竞争之中 ,现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模式下我国金融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的威胁与挑战。因此 ,我国金融业的现实选择是“混业经营、统一监管”模式。
关键词:
分业经营 混业经营 监管体系 新构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伟 刘志荣
近年来,主要发达国家均放弃了对金融分业经营的严格规定,实行混业经营,金融混业经营浪潮再度掀起。随着各国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的逐渐明显,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分业监管模式显然已经缺乏发展的基础。从前瞻的角度看,分业监管模式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业有序竞争的监管功能方面面临弱化的处境。因此对目前的中国而言,选择一个适当的金融监管模式,对金融业进行更有效率的监管就显得十分必要。文章正是以混业经营为背景,对美国1999年金融监管模式改革前后的金融监管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希望对我国未来金融监管模式的建立有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金融混业 金融监管效率 成本有效性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善华
面对国外混业经营金融机构的大举进入及国内的竞争压力,国内金融机构纷纷进行金融创新,不断突破原有的业务界限,逐渐走上了金融混业经营之路。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我国原有的适应分业经营的监管体制不能适应这一挑战,出现了很多问题。以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条件下的金融监管机制为研究对象,阐述了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论述了不同时期的金融监管理论,及金融监管的发展变化趋势。
关键词:
分业经营 混业经营 金融监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范忠山 邱引珠
在中国金融体系从分业向混业转型的发展趋势下,本文从提升风险管理的时效性、系统性与全局性的角度提出了混业经营趋势下完善分业金融监管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信息共享机制以及宏观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创建架构,为完善金融监管提出新的思路。
关键词:
混业经营 金融监管 信息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柳钦
德国金融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长期以来一直坚持混业经营制度。虽然如此,德国也经历了一个金融制度的变迁和完善的演变过程。本文通过梳理德国金融混业经营制度的发展历程,发现德国能够坚持混业经营制度的重要原因在于具备了一套高效而且适合金融业发展规律的监管制度。
关键词:
德国 制度 金融制度 混业经营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陈柳钦
德国金融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直坚持混业经营制度,而其能够坚持混业经营制度的重要原因在于具备一套高效且适合金融业发展规律的监管制度。德国的金融监管系统,是一个法律和法规相当完备、自我监管和社会监管和政府监管相结合、法律裁决作为终审判决的有机整体;完备的监管体系使其能从容面对各种困难和危机。德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特点以及严格的监管体系使其稳步发展,即使在全球发生金融危机时也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关键词:
德国 混业经营 金融制度 金融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