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65)
2023(17014)
2022(14225)
2021(12952)
2020(10845)
2019(24084)
2018(23711)
2017(45373)
2016(23870)
2015(26391)
2014(25930)
2013(25383)
2012(23348)
2011(21077)
2010(21810)
2009(21090)
2008(20429)
2007(18302)
2006(16881)
2005(15771)
作者
(65535)
(54090)
(54051)
(51663)
(34470)
(25665)
(24611)
(20700)
(20629)
(19296)
(18614)
(18100)
(17435)
(17369)
(16908)
(16868)
(15897)
(15775)
(15712)
(15407)
(13955)
(13069)
(13001)
(12507)
(12366)
(12276)
(11988)
(11847)
(10823)
(10515)
学科
(109762)
经济(109632)
管理(76707)
(70987)
(61224)
企业(61224)
方法(37112)
中国(35452)
数学(31681)
数学方法(31369)
(30827)
(30297)
金融(30294)
(30052)
银行(30028)
(29782)
(29001)
(26190)
业经(25828)
地方(25633)
(20182)
(19837)
(18925)
贸易(18906)
(18396)
(18268)
财务(18229)
财务管理(18182)
技术(17894)
企业财务(17261)
机构
学院(337323)
大学(337009)
(153088)
经济(150025)
管理(126632)
研究(116095)
理学(106271)
理学院(105204)
管理学(103703)
管理学院(103046)
中国(97669)
(77820)
(70096)
科学(62034)
财经(59554)
(56839)
中心(54075)
(53769)
(52624)
研究所(50055)
经济学(49134)
(45352)
北京(45004)
财经大学(44083)
经济学院(43910)
(42692)
师范(42348)
(41891)
(41807)
业大(40375)
基金
项目(206983)
科学(164500)
研究(159884)
基金(150496)
(127860)
国家(126760)
科学基金(109712)
社会(105589)
社会科(100329)
社会科学(100306)
(80577)
基金项目(77801)
教育(73238)
(66137)
自然(64754)
编号(64658)
自然科(63236)
自然科学(63222)
自然科学基金(62107)
资助(60409)
成果(54752)
重点(46798)
(46611)
(46068)
(45754)
课题(45519)
(44865)
国家社会(44457)
创新(43033)
(41945)
期刊
(182928)
经济(182928)
研究(115188)
中国(74223)
(61818)
管理(52984)
(51388)
金融(51388)
学报(42692)
(42654)
科学(41179)
教育(38185)
大学(34506)
学学(32192)
财经(31248)
经济研究(30782)
技术(29828)
业经(28164)
农业(27329)
(26999)
问题(23100)
(20081)
国际(18580)
技术经济(17862)
理论(17382)
商业(16071)
现代(15698)
统计(15656)
世界(15634)
实践(15138)
共检索到5474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仙慧  
在跨国金融机构的竞争、示范效应和国内金融机构效率追求的双向驱动下,我国混业经营趋势日渐迅猛,而这对我国现行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国内、国际两个层面,都带来了新的挑战。2015年6月的股灾,所昭示的证监会和银监会的不协调,更是凸显了当下协调机制改革的迫切需求。本文以法与经济学视角分析了混业经营趋势下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革新,并通过绩效分析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方案,得出:在国务院设立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专司三会协调及与人民银行的协调,是较为得当的选择,同时就中国国际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制度构建与完善,提出了初步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涵  
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是典型的多边分业监管体制,但是结构化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混业经营以及载体——金融控股公司已大量存在。金融实践已经对传统的金融监管体制与金融法律安排提出了挑战。积极顺应金融混业监管的全球趋势,并恪守我国金融改革的路径选择和创新实践,应当尽快吸收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改革和金融立法经验,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监管体制和金融法律安排框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庆康  陈华龙  
短期内中国仍坚持分业经营,但长期内无法避免混业经营的大趋势。在从分业到混业的转变带来规模经济、分散风险和促进金融创新的同时,也伴生着由于金融内部交易而产生的经营不确定性、风险传递、虚假信息披露、违规经营等问题。从金融监管的角度讲,有可能面临监管重复、监管不到位、各监管机构和部门协调不当、监管组织体系设计陈旧等新的挑战,必须未雨绸缪,做好监管方面的准备。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戴典  
本论文以日益白热化的混业经营趋势为视角,明晰"混业经营"的内涵,确定目前我国金融机构混业经营所处的阶段为"跨业经营";基于该趋势导致的金融市场变化,论证金融监管体制转型的必要性;进而结合中国立法实际和市场现状,提出"双层五位"金融监管体制的转型建议及其特点;最后针对更好建立该金融监管体制和促进金融业稳健运行的目标,对当今相关法律构架的完善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黄宪  
1998年4月,从美国传来的一系列大型金融机构之间实行强强合并的信息中,花旗公司与旅行者公司宣布组成花旗集团最具震憾力。它意味着在理论上和法规上最强调金融分业主义的美国,正在放弃传统的金融管理模式,而选择更具国际竞争力,更符合现实经济需要的综合性商业...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范忠山  邱引珠  
在中国金融体系从分业向混业转型的发展趋势下,本文从提升风险管理的时效性、系统性与全局性的角度提出了混业经营趋势下完善分业金融监管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信息共享机制以及宏观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创建架构,为完善金融监管提出新的思路。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鹿小楠  
金融监管体制是一国金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出现了银行、证券和保险业混业经营的趋势,在这一背景下,各国监管制度也逐步向统一综合监管方向发展。本文深入研究混业经营背景下全球金融监管体制发展的趋势、内在规律和根本动因,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变革的方向和路径进行探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丁磊  
国际上金融混业经营已经是金融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国际金融监管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我国加入WTO后,金融混业经营趋势也进一步加深,这对我国金融监管提出了新要求。因而,为适应金融混业经营发展趋势,必须完善金融监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夏秋  罗然然  
金融危机爆发后,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金融监管体制再次开始进行巨大的变革,而我国也开始重新审视现有金融监管制度的利弊得失。近期,关于金融监管机制的改革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本文从商业银行这一被监管者角度着眼,试图从微观的视角对有关监管机制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改革的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郝静明  张莹  
2018年4月8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这标志着我国的金融监管从"一行三会"时代正式跨入了"一委一行两会"时代。金融监管体制又一次进行了重大调整。新的监管框架是否能够提升监管效力,满足金融发展的需求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文章主要以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为例,使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金融监管的成本收益有效性,并以我国监管体制沿革为基础,从分业与混业监管、机构与功能监管、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监管三个维度展开分析不同阶段金融监管的成效,并在此视角下,对当前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成效做出展望。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玉珍  
混业经营是国际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也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下一步的战略选择和方向,未来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能力的高低、核心市场竞争力的强弱、发展质量的好坏甚至国际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成学真  张德梅  
金融业混业经营是全球趋势,我国已经形成事实上的混业经营,现行的分业监管体制已经暴露出缺陷,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通过研究次贷危机后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案给予的启示,提出在我国建立金融业统一监管机构的设想。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纯  王颖  
目前金融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主流的金融经营模式,我国金融业也正在逐步走向混业经营之路。而合理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是实现监管资源有效配置和提高金融监管效率的基础,在保障国家金融安全,防范金融危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下,如何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如何构建高效的协调机制以实现金融监管机构间的合作,成为现在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外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探讨,指出了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存在的问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韦荣真  吕旭红  
我国金融业实行的是分业监管,且由于相关立法不够完善导致了金融监管的不协调。为了提高金融监管效率,迫切需要依法建立经常有效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贺聪  洪昊  王紫薇  葛声  陈一稀  项燕彪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金融监管体制下各金融监管部门的职责分工,在对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法律依据和组织形式介绍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目前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存在的法律体系不健全、组织架构不完善、尚未建立信息协调机制和平台,以及难以防范综合经营带来的系统性风险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对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构建的几点设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