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77)
2023(9375)
2022(8027)
2021(7553)
2020(6282)
2019(13871)
2018(13609)
2017(26608)
2016(14236)
2015(15658)
2014(15214)
2013(14635)
2012(13348)
2011(11910)
2010(12284)
2009(11634)
2008(11674)
2007(10700)
2006(9644)
2005(9103)
作者
(38232)
(31188)
(31152)
(29836)
(20332)
(14879)
(14316)
(12157)
(11948)
(11639)
(10634)
(10513)
(10069)
(10032)
(9974)
(9846)
(9564)
(9173)
(9088)
(9039)
(7777)
(7715)
(7533)
(7221)
(7214)
(7154)
(7090)
(7023)
(6271)
(6085)
学科
(48837)
经济(48788)
(43393)
管理(41011)
(35378)
企业(35378)
(20566)
银行(20421)
(19486)
(19059)
方法(18947)
中国(16911)
(16281)
数学(15999)
数学方法(15753)
(15611)
(13485)
金融(13484)
业经(12974)
(12924)
(11826)
制度(11825)
(11115)
贸易(11102)
(11022)
业务(10987)
保险(10931)
(10827)
农业(10396)
(10099)
机构
学院(190480)
大学(185812)
(79103)
经济(77224)
管理(74345)
研究(62130)
理学(61459)
理学院(60879)
管理学(59925)
管理学院(59549)
中国(58630)
(43004)
(39063)
科学(34053)
财经(32273)
(31467)
中心(30635)
(30211)
(29200)
(28252)
(26742)
研究所(26598)
银行(25610)
(25238)
北京(25048)
(23887)
财经大学(23877)
(23623)
业大(23444)
师范(23426)
基金
项目(116146)
科学(91873)
研究(89922)
基金(83574)
(70627)
国家(69985)
科学基金(60978)
社会(56550)
社会科(53543)
社会科学(53531)
(45319)
基金项目(42543)
教育(41247)
编号(38527)
自然(38195)
(37638)
自然科(37309)
自然科学(37297)
自然科学基金(36631)
资助(35180)
成果(31952)
课题(26551)
重点(25978)
(25567)
(25140)
(24269)
(24241)
项目编号(23845)
(22884)
(22713)
期刊
(94284)
经济(94284)
研究(64900)
中国(40850)
(39170)
金融(39170)
(33293)
管理(29296)
(27160)
科学(23355)
学报(22629)
教育(20794)
大学(18228)
学学(17265)
农业(16968)
业经(16910)
技术(15984)
财经(15979)
经济研究(14837)
(13535)
问题(11305)
(10869)
国际(10728)
理论(10463)
现代(9743)
实践(9525)
(9525)
(9207)
论坛(9207)
技术经济(8752)
共检索到3122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庄序莹  
更为复杂、更具不确定性的外部宏观环境,尤其是混业经营模式下的风险串联为银行风险管理带来极大的挑战。我国当前信贷井喷,银行信贷呈现明显的国有化倾向,行业集中度高,地方政府在刺激经济大背景下的融资冲动和巨额融资现状无疑使债务风险凸显。此种状况需引起银行及监管部门的警惕。补充资本金、加强信贷组合管理、确定银行经营的恰当杠杆率和最低流动性比率、理性分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防范银行风险的必要举措。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历芳  刘纪鹏  
2017年以来,中央释放出继续扩大金融开放的政策信号,其中银行业已取消外资持股比例限制。但是,在重视改革开放"红利"的同时,有必要对开放条件下的潜在风险做出预警和防范。回顾国内外银行业对外开放的经验与教训,本文认为对外开放尚不构成威胁金融安全的实质性风险,但为了与开放政策相适应,应构建安全审查机制等"第二道防线";审视内部,银行业表外风险叠加或可引发明斯基时刻,为此,应切实严格管控影子银行,要求银行业提高自身竞争力与稳健运营水平,防止爆发系统性风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志成  
受宏观经济形势严峻、实体企业表现欠佳、外部竞争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我国银行业利润增速大幅下滑、不良贷款率持续攀升、拨备覆盖率有所下降,还有一些问题通过不同的方式暂时被掩盖。需要通过强化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创新对不良资产的处理方式、不断提升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鼓励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等方式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继续发挥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马如飞  邓城涛  卜慧美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由于起步较晚,业务范围以传统的银行业务为主,监管机构对风险的识别也主要以存贷业务的信用风险为主。同时,由于国内的市场波动因素长期在政府管控下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利率与汇率的相对稳定导致大多数商业银行忽略了市场风险。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动了汇率制度改革,2015年12月人民币加入一篮子货币后允许人民币汇率自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丘永萍  章荩今  
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供应链金融逐渐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关键途径,供应链金融风险及其防范也成为亟需关注的问题。论文梳理了应收账款、存货质押和预付款三种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风险,提出了金融科技防范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解决方案,并对金融科技防范供应链金融风险的难点问题提出了思考与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徐志宏  
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其产生的原因在于不确定因素的存在。风险并不等于损失,对于一个机制健全、管理先进、内控完善的进取性银行来说,风险更多的是机遇和盈利机会。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产生信用风险的制度性因素并没有消除,贷款资产中隐含的大量信用风险并未完全释放,防止信用风险的内控体系尚不健全。在关注信用风险的同时,对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职工行为风险,特别是一些员工的善意行为风险亦不能忽视;由于这些行为风险的隐蔽性、突发性及规避手段的缺失,客观上都放大了这些风险的影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林志华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在贷款过度集中、组织架构效率下降、激励约束机制欠缺、收入结构单一的背景条件下进行经营转型,选择适当有效的策略显得尤其重要。笔者认为,城市商业银行通过隐性跨区经营、提高分支机构实用性、强化利益相关者管理以及多元化业务创新等策略,有望实现经营机制的优化。另外,在转型过程中,城市商业银行还要注意利益平衡、转型时机、人才储备、小企业不良贷款等方面的风险防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潘敏  陈新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金泽   刘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书文  
在经济转型、制度变革以及历史留存等问题的综合影响下,我国金融风险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对此,需要切实理顺金融企业,特别是国有银行与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尤其是要解决产权制度的瓶颈;要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信息披露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还要建立全国的征信体系;切实解决股票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以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思强  
针对私人银行业务面临的声誉、信用、市场等风险,我国的私人银行业务有必要加强其防范风险管理的能力,必须将其纳入商业银行的整体风险管理体系来统筹规划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申风平  刘玉莹  周燕  
物流银行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方式,打破了固定资产抵押贷款的传统思维,引用动产质押来解决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为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群体竞争力提供了可能。本文介绍物流银行的业务效能,分析了物流银行可能产生金融风险,并针对这些新风险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郑伟  宋凯  
赤道原则(Equator Principles)是金融机构的企业社会责任基准,它要求金融机构对于项目融资中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尽到审慎性审核调查义务。本文从定义赤道原则和商业银行的环保风险入手,分析商业银行环保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商业银行进行环保风险防范的必要性:银行间激烈的竞争、政府对环境法律与法规的不断强化、公众对绿色产品的需求、非政府组织对环保的关注和来自国际规则的压力等,最后阐述我国商业银行环保风险防范的现状并提出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恩付  
当前我国银行业的风险,集中表现在银行业内部控制较为薄弱,贷款质量不高,大案要案频发,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日益突出。为防范、控制和化解中国金融风险,应强化银行内部控制,加强监督制约,强化风险管理和监管,加大清收不良贷款的力度,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比例,减少企业对银行的过份依赖,逐步化解银行业的风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维林  张功林  王能珍  
《物权法》所确立的新担保物权制度,与以往担保物权制度有着极大的不同,银行业应准确识别风险,并积极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