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14)
- 2023(10032)
- 2022(8175)
- 2021(7557)
- 2020(6675)
- 2019(14984)
- 2018(14865)
- 2017(30884)
- 2016(16117)
- 2015(18219)
- 2014(18092)
- 2013(18441)
- 2012(17133)
- 2011(15192)
- 2010(15600)
- 2009(15192)
- 2008(15743)
- 2007(14417)
- 2006(13139)
- 2005(12279)
- 学科
- 业(82395)
- 济(80463)
- 经济(80369)
- 企(73457)
- 企业(73457)
- 管理(63456)
- 方法(40961)
- 数学(33281)
- 数学方法(33145)
- 财(27691)
- 业经(26915)
- 农(25917)
- 制(24843)
- 银(23165)
- 银行(23020)
- 行(21564)
- 中国(21141)
- 务(20722)
- 财务(20713)
- 财务管理(20684)
- 企业财务(19643)
- 农业(18427)
- 融(16637)
- 金融(16637)
- 技术(16338)
- 策(15175)
- 贸(14933)
- 贸易(14922)
- 体(14608)
- 易(14556)
- 机构
- 学院(245624)
- 大学(241912)
- 济(115719)
- 经济(113784)
- 管理(105370)
- 理学(89234)
- 理学院(88586)
- 管理学(87803)
- 管理学院(87351)
- 研究(70326)
- 中国(68950)
- 财(60231)
- 京(49092)
- 财经(47563)
- 经(43159)
- 江(37791)
- 经济学(36486)
- 农(36097)
- 财经大学(35311)
- 科学(35026)
- 中心(34435)
- 所(33584)
- 经济学院(33323)
- 北京(31285)
- 商学(31239)
- 商学院(30995)
- 州(30376)
- 业大(29916)
- 研究所(29237)
- 经济管理(28870)
- 基金
- 项目(146462)
- 科学(118338)
- 研究(111612)
- 基金(110602)
- 家(91953)
- 国家(91089)
- 科学基金(81557)
- 社会(75799)
- 社会科(72108)
- 社会科学(72091)
- 基金项目(57757)
- 省(55901)
- 教育(50339)
- 自然(50052)
- 自然科(48946)
- 自然科学(48936)
- 自然科学基金(48196)
- 资助(46666)
- 划(45054)
- 编号(44294)
- 成果(35250)
- 部(34771)
- 业(34192)
- 创(33371)
- 国家社会(31737)
- 重点(31481)
- 人文(31176)
- 教育部(31165)
- 制(31022)
- 发(30808)
- 期刊
- 济(130103)
- 经济(130103)
- 研究(80009)
- 财(48870)
- 融(43955)
- 金融(43955)
- 管理(43573)
- 中国(41594)
- 农(33736)
- 科学(27746)
- 学报(25452)
- 财经(25315)
- 业经(23322)
- 大学(21687)
- 农业(21672)
- 技术(21619)
- 经(21555)
- 学学(20956)
- 经济研究(20551)
- 问题(17849)
- 技术经济(15848)
- 贸(15241)
- 商业(13946)
- 教育(13582)
- 理论(13527)
- 国际(13299)
- 现代(13143)
- 业(13087)
- 统计(12952)
- 财会(12900)
共检索到3812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水根 肖秉毅
本文对现在金融混业趋势作了分析,然后对中国金融业的分业格局与混业趋势的冲突现状做了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金融业发展的现实选择应是设立以银行为核心的银行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黄洪民
本文认为,多元化经营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的自然选择,这种经营战略能够适应需求变化,规避经营风险,发掘企业潜能,发挥综合效能,实现产业转移,提高企业效益,但多元化经营战略也可能给企业带来决策失误、管理失控以及资源短缺等风险。文章提出,为成功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企业应以经济实力作为多元化经营战略选择的前提,以产业关联性作为多元化经营战略选择的方向,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立和培育作为多元化经营战略管理的重点。
关键词:
多元化经营 价值实现 风险规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方
金融危机给我国中小企业带来了严重的打击,中小企业经营风险集中暴露。本文从分析中小企业经营风险类型出发,探讨我国中小企业在规避经营风险方面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规避中小企业经营风险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中小企业 经营风险 规模经济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来生 霍学喜 崔彬
我国加入WTO后,农业经营将出现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和多种不同体制的农业生产结构,农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着日益增大的农业经营风险。本文分析了加入WTO后农业风险的主要类型及特点,针对不同种类的农业风险,剖析农业经营风险存在原因及其风险规避的程度,提出了增强我国农业风险规避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经营 风险 WTO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郭丽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金融业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面对这一浪潮的冲击,尽管中国目前实行混业痉营的时机尚不成熟,但是,金融业混业经营必将成为我国金融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我国当前要积极创造条件,寻找突破口逐步向混业经营过渡。
关键词:
国际金融业 混业经营 金融控股公司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鹿小楠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金融制度的选择与一国经济发展有着紧密联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出现了银行、证券和保险业混业经营的趋势。本文深入研究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国际趋势、内在规律和根本动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实现的路经。
关键词:
分业经营 混业经营 金融监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毅
在中国推行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情景下,金融风险也在不断累积并逐渐加大,银行系统的稳健性在金融安全中占有核心的地位。文章通过公开市场数据,采用系统性风险期望损失方法度量了上市银行在国际金融危机前后的风险累积程度及贡献率。阐述了系统性风险传导路径以及国有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目标及优选模式。
关键词:
系统性风险 金融安全 混业经营模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毅
在中国推行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情景下,金融风险也在不断累积并逐渐加大,银行系统的稳健性在金融安全中占有核心的地位。文章通过公开市场数据,采用系统性风险期望损失方法度量了上市银行在国际金融危机前后的风险累积程度及贡献率。阐述了系统性风险传导路径以及国有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目标及优选模式。
关键词:
系统性风险 金融安全 混业经营模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家恩 陈金贤
在分析和比较银证混业有关经营模式、过渡模式和监管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有国情,指出我国应选择纯粹金融控 股公司的经营模式、"人为渐进"的过渡模式,辅之以银监会牵头的牵头监管模式,渐进地推进银证混业。
关键词:
混业经营 经营模式 过渡模式 监管模式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邱延冰
在银行利润来源单一、风险较高且过于集中的情况下,有限制地允许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将有利于银行扩大收入来源,提高盈利能力,分散经营风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童生 成金华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资源约束越来越成为影响我国经济与产业安全的重要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依赖国际市场,通过资源型企业跨国投资获取海外资源。然而政治风险一直是跨国经营的一个敏感而又复杂的问题,尤其对于经营能源矿产等政治商品和战略物资的资源型跨国公司而言更是如此。本文系统地分析了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经营所面临的政治风险,并从多个角度探讨了企业的规避之道。
关键词:
资源型企业 政治风险 跨国经营 规避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曙光
经营风险问题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稳定和安全的因素越来越多。运用法律手段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风险成为一个重要手段和根本措施。无论防范可能的风险,还是化解已经发现的问题,都会遇到许多法律问题,因而,有必要从法律的视野来研究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的风险问题。
关键词:
法律 商业银行 金融风险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双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大量金融创新的出现,金融业各行业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其业务也在一定程度上交叉、融合在一起。因此,金融业的发展为其走向混业经营提供了现实的生长点。在这样的国际大环境下,我国金融业应从自身实际和我国国情出发,确定适当的经营模式,而不能一味地追随潮流。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毅 于薇
美国次贷危机表明,混业经营的快速推进,增加了金融体系的风险传染性和脆弱性,并由此给全球金融业带来了巨大危害。因此,本文在回顾美、中两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变迁的基础上,分析了混业经营与次贷危机的关联性,认为应该重新思考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维持分业经营的格局。
关键词:
次贷危机 商业银行 经营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