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
2023(1)
2021(5)
2020(6)
2019(5)
2018(3)
2017(12)
2016(6)
2015(4)
2014(9)
2013(9)
2012(3)
2011(6)
2010(4)
2009(4)
2008(3)
2007(5)
2006(1)
2005(1)
2004(4)
作者
(24)
(20)
(18)
(17)
(12)
(12)
(11)
(10)
(10)
(10)
(9)
(8)
(8)
(8)
(7)
(7)
(7)
(7)
(7)
(7)
(7)
(7)
(7)
(7)
(6)
(6)
(6)
(6)
(6)
(6)
学科
土地(55)
资源(53)
(47)
(47)
耕地(47)
(22)
经济(22)
(12)
土壤(12)
(12)
农业(10)
地方(9)
数学(7)
数学方法(7)
方法(7)
(6)
(6)
土壤肥力(6)
(6)
经济学(6)
(6)
肥力(6)
评价(5)
业经(4)
(4)
中国(4)
农业经济(4)
土壤调查(4)
地理(4)
城市(4)
机构
大学(90)
学院(90)
(56)
资源(56)
农业(50)
业大(46)
科学(44)
农业大学(42)
环境(36)
中国(33)
土地(33)
(29)
研究(28)
实验(27)
实验室(27)
国土(26)
环境学(26)
理学(26)
管理(26)
中心(24)
国土资源(23)
理学院(23)
管理学(23)
(22)
管理学院(22)
重点(22)
地理(21)
(20)
(19)
学学(17)
基金
项目(74)
科学(53)
国家(49)
基金(49)
(49)
科学基金(41)
自然(38)
研究(36)
自然科(36)
自然科学(36)
自然科学基金(35)
基金项目(34)
(30)
(27)
(25)
资源(24)
国土(21)
国土资源(19)
社会(19)
(18)
科技(18)
社会科(17)
社会科学(17)
课题(17)
专项(16)
(16)
资助(16)
资源部(16)
重点(16)
国土资源部(15)
期刊
资源(45)
(35)
科学(33)
中国(30)
农业(29)
(23)
学报(19)
国土(18)
中国农业(17)
(16)
经济(16)
(13)
区划(13)
研究(12)
土地(11)
科技(11)
(10)
大学(10)
学学(10)
自然(10)
地理(9)
管理(9)
国土资源(7)
现代(7)
科技管理(7)
农业现代化(6)
(6)
现代化(6)
自然资源(6)
业大(5)
共检索到1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郑栅洁  
<正>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演讲,总结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的辉煌成就和成功经验,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展望下一个金色十年的美好前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今后一个时期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关键词: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红婷  
近20年来,中国农村社区已经从传统的"全耕社会"演进为"半耕社会"。乡村社区的转型导致乡村教育也面临一些新的困惑:学校管理以县为主还是以乡村为主?中小学布局调整是"就近入学"还是"集中办学"?学校对社区是开放教育资源还是实行封闭式管理?乡村学校如何开展素质教育?面对这些困惑,笔者建议:一要根据乡村社区发展的需要重新界定乡村教育的性质与功能;二要重现审视教育管理体制,避免乡村学校管理中出现的权力真空;三是在多元文化理论背景中重新构建农村教育的课程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毛晓红   李懿芸   傅琳琳  
粮食安全是关乎民生的战略问题,而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基。本文以耕地资源稀缺的浙江省为例,在明晰耕地基本现状情况和已有耕地保护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调研成果总结了开展耕地保护工作面临的主要困境,并针对实际问题提出了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对策建议,以此为资源禀赋条件不足地区的耕地综合保护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钱凤魁  张靖野  王秋兵  
对耕地数量、质量与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是耕地保护理论体系的丰富与升华,是耕地空间分区管制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以辽宁省盘锦市为研究区,基于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耕地资源数量、质量和生态特征进行现状评价及空间保护分析,可为耕地资源三位一体的保护分区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结果表明:盘锦市耕地数量特征值相对较高,集中分布特征显著。耕地质量及生态指数的高值与低值区域均呈现分散和不均匀分布的空间特征,集中分布在粮食主产区域。耕地数量空间集聚性相对较高,耕地密度大的地区集聚特征显著,属于HH型高值分布区域。耕地质量的空间集聚性相对较差,HH型与LL型区域耕地质量指数的空间分布较为零散。耕地生态的空间集聚性不显著。根据耕地资源空间相关性特征的分析结果,可将研究区耕地划分为优势保护区、一般保护区、整治改良区和农业结构调整区等4个一级保护分区和10个二级保护分区,建立耕地"三位一体"保护分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必坚  
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耕地占用的发展收益归于耕地占用当事人及所在地,即"实化";耕地保护的安全收益惠及一国公民及国家,即"虚化"。现行耕地占用税制度未能消解耕地占用"实化"与耕地保护"虚化"之间的张力,应当从税名替代、税率调整、税收归属及税收用途耕地保护相关性进行制度调整,在税收法定化过程中促进税收效率及公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晔立  
根据近30年甘肃省耕地与经济发展的数据库资料,建立回归模型揭示耕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定量关系。研究表明:(1)人均GDP、第一产业产值均与耕地面积变化呈显著负相关;(2)耕地利用变化与人口增长、城市化、第一产业增加值、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额等与库兹涅茨曲线并非呈典型的倒"U"型环境库茨涅茨曲线;(3)经济结构演进与耕地利用变化存在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关系。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以耕地动态平衡为目标进一步强化土地管理江苏省国土管理局江苏省土地总面积10.2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066万人,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689人,居全国各省区之首。现有耕地6672万亩,人均占有耕地0.94亩。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发展较快,国民生产总值...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克宁  曹志宏  梁流涛  赵珂  韩春建  
本文提出了利用耕地基尼系数定量评价区域耕地质量差异的方法和其理论依据。以广东省南方稻田耕地地力评价结果为例,结合其他指标对研究区域的耕地质量空间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根据耕地基尼系数值利用SPSS软件聚类分析模块将研究区域的稻田耕地质量分为4级以显示各市水稻田质量差异程度,然后文章提出耕地洛伦茨曲线的优化,最后文章对广东省南方稻田耕地质量差异实证分析进行总结,并对耕地基尼系数的相对性和变化幅度的微小性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运用耕地基尼系数对区域耕地质量差异进行定量评价的方法简单快捷,为区域耕地质量差异程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对全面区域耕地质量状况和消除耕地质量差异程度宏观政策全面提高耕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子生  
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是近年来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修订工作的核心。文章在对云南省现有耕地适宜性进行分析评价基础上 ,认为从土地持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 ,山区省份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应是指保持现有耕地总数中的净“宜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不适宜耕作的现有陡坡耕地、轮歇地等不应列入“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范畴。本文还分析、制定了云南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方案 ,包括耕地的数量平衡、质量平衡和人均占有耕地总产品的平衡 ;并提出了山区省份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战略对策与措施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罗洋洋  于婧  张升元  陈芳  
以武汉城市圈的耕地发展权为研究对象,从耕地发展权价值出发,根据该价值对城市圈内的利益分配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耕地发展权价值较高,是耕地经济生产价值的数倍,在实现区域和谐发展时,提出对损失利益的主体进行补偿和产生的增值利益合理分配。通过建立耕地发展权利益的分配机制来协调国家、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的利益,从整个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上实现公平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曹春艳  
[目的]文章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新型城镇化发展与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生态城镇化等4个方面,耕地投入强度、耕地利用程度、耕地产出水平及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共确定20个评价指标,以便对江苏省耕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研究。[方法]依据系统性、独立性及可操作性等原则,参照相关行业标准及研究成果进行评价指标的获取与筛选,运用均方差权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大限度提高研究结果的精确度,并得出影响江苏省协调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因素。[结果]江苏省耕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发展水平成逐步上升趋势,各地级市协调发展水平及优化趋势差异性明显,南京、无锡及苏州为协调发展度高水平聚集区,宿迁、连云港为协调发展低水平聚集区,其余地级市发展水平一般。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优化趋势方面,常州与南通优化趋势较明显,南京、无锡及苏州优化趋势较好。镇江、泰州与宿迁优化趋势不理想,其中宿迁市需作为重点城市对象进行重点关注发展。[结论]影响江苏省新型城镇化发展与耕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因素分别为城市建成区绿地覆盖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房地产固定投资总额、人均粮食产量及复种指数,最终得到在江苏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要保护耕地、节约集约利用耕地的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挺  
枝江市位于江汉平原向鄂西山区的过渡地带,是湖北省实施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重点区域,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土地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近几年来,该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推动了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的转变。2003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仁浩  
以江苏省无锡市为例,通过对其城市化发展和耕地保护现状的分析,认真总结其在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无锡市城市化发展所产生的不利影响,运用“可持续发展”、“土地整理”、“土地挖潜”等新思维,结合当地实际,重点提出了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实施耕地保护和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赵茜宇  张占录  华逸龙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都市郊区耕地保护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从耕地保护缺乏经济补偿机制和动力机制出发,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分析基于土地发展权的设立和配置完善耕地保护相关政策的路径。研究表明:1土地发展权基于公平的理念,因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而产生;2土地发展权为耕地保护提供了一个与土地用途管制相补充的经济补偿机制;3土地发展权的初始配置需依据土地利用规划,根据相关指标确定土地发展权的初始数量;4土地发展权对耕地保护的实现路径主要体现为市场交易和政府购买。基于此,政府应通过法律、规划监管的完善和耕地保护基金的设立来构建基于土地发展权的耕地保护体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卢阳禄  王红梅  胡月明  刘光盛  程迎轩  肖雄  
本文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与耕地集约利用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协调发展、重心迁移等模型,以广东省为实证,揭示两者间协调发展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与耕地集约利用呈较强正相关,本质上属互促共进关系,但受发展阶段和地区差异影响,两者间仍存在矛盾;户籍城镇化率是协调发展等级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后者随前者同向变化;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协调发展等级较高,协调发展类型对经济实力依赖较小,主要受产业结构、耕地资源禀赋等影响;协调发展度重心大体向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城乡统筹发展的地理空间转移;促进协调发展应结合地区特色及所处协调阶段,采取差异化创新驱动发展策略,注重加大农业机械投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