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94)
2023(3872)
2022(3388)
2021(3109)
2020(2602)
2019(5595)
2018(5486)
2017(10505)
2016(5501)
2015(6053)
2014(5945)
2013(5996)
2012(5767)
2011(5177)
2010(5238)
2009(4660)
2008(4394)
2007(4097)
2006(3475)
2005(3110)
作者
(15654)
(13309)
(13101)
(12614)
(8316)
(6283)
(6055)
(5173)
(4941)
(4826)
(4495)
(4451)
(4313)
(4275)
(4143)
(4019)
(3986)
(3951)
(3862)
(3736)
(3344)
(3245)
(3162)
(3019)
(2985)
(2974)
(2962)
(2955)
(2743)
(2734)
学科
(28085)
经济(28075)
(13840)
管理(12127)
(10485)
企业(10485)
地方(8621)
产业(8407)
(8328)
业经(7557)
中国(6837)
方法(6833)
农业(5457)
数学(5430)
技术(5380)
数学方法(5373)
结构(5148)
地方经济(5073)
(4904)
(4792)
(4661)
贸易(4659)
(4388)
(3934)
关系(3876)
产业结构(3669)
(3430)
(3408)
理论(3335)
(3234)
机构
学院(78631)
大学(74564)
(34253)
经济(33530)
研究(29901)
管理(29495)
理学(25148)
理学院(24849)
管理学(24532)
管理学院(24375)
中国(20693)
科学(17482)
(15953)
(15347)
(14262)
研究所(14019)
中心(13261)
(12540)
(12308)
业大(11614)
(11075)
农业(10992)
(10653)
师范(10566)
北京(10186)
(10042)
财经(10017)
技术(9675)
经济学(9533)
科学院(9229)
基金
项目(53252)
科学(41915)
研究(41617)
基金(36224)
(31495)
国家(31204)
科学基金(26347)
社会(25737)
社会科(24464)
社会科学(24461)
(22838)
基金项目(19451)
(18559)
教育(18282)
编号(17545)
自然(15848)
自然科(15444)
自然科学(15441)
自然科学基金(15197)
(14295)
资助(13932)
成果(13509)
课题(12793)
重点(12302)
(12139)
发展(11944)
(11779)
创新(11262)
(11149)
(10538)
期刊
(42814)
经济(42814)
研究(22001)
中国(16191)
(14359)
管理(11561)
科学(10508)
学报(10252)
农业(10194)
教育(9465)
业经(8888)
(7938)
大学(7708)
技术(7561)
学学(7232)
(6580)
金融(6580)
经济研究(6388)
问题(5534)
(5055)
国际(4950)
(4682)
科技(4555)
(4464)
论坛(4464)
商业(4367)
财经(4318)
世界(4311)
现代(4034)
(3993)
共检索到1195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卢圣亮  
深港产业合作的现状及前景·卢圣亮·一、深港产业合作的现状及特点中国的对外开放是从建立深圳经济特区和珠海经济特区开始的。深圳因为毗邻香港,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并且在中央和广东省的支持下,对外资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而香港受到劳动力短缺、工资及土地成本上涨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卢圣亮  
深港产业合作现状及前景展望卢圣亮(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现状及特点随着香港经济的发展,香港日益受到劳动力短缺、工资及土地成本上涨的影响,产品成本日渐攀升,而深圳毗邻香港,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并且还得到了中央所赋予的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所以深圳就成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坤峰  
在中国由煤炭净出口国转化为煤炭净进口国的过程中,澳洲因其丰富的储备资源以及便利的交通条件,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煤炭进口来源地以及煤炭企业"走出去"目的地。未来中澳两国煤炭产业合作,既存在两国产业互补性强、双方自贸区协议签订等有利因素;也存在国际煤炭市场低迷、各国坚定不移推进节能减排战略等不利因素;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交织,双边煤炭产业合作程度难以明显提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慧静   金新文   沈从举   刘战霞   李斌斌   杨慧   贾文婷  
我国红枣的种植面积和年产量在全世界位居第一,新疆是我国最大的红枣生产区。红枣产业作为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前景。但新疆红枣加工产品仍以初加工产品为主,精深加工比例较低,制约了新疆红枣加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全国特别是新疆的红枣种植生产、市场流通情况,总结了红枣加工制品、加工技术方面的进展;分析了现阶段新疆红枣产业存在的问题,包括机械化程度低、产业链短、产品同质化严重等,并从种植模式、产品开发、品牌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旨在为推动新疆红枣加工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姚淑梅  庄成红  
非洲资源矿产丰富,已探明石油储量占全球10%左右,黄金、钻石、铜、铀等重要矿产资源储量均居世界首位。近年来,非洲大陆战略中心已转为发展经济、应对全球化和探索新的发展道路。为此,在联合自强、积极推进一体化的框架下,非洲各国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丹晖  
一、山东与韩国经贸合作的现状 山东与韩国的经贸关系于80年代初开始恢复发展,当时是以民间的间接贸易为主,规模较小。80年代末,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韩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两地的经贸合作才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山东省先后开通了青岛—釜山的集装箱航线和威海——仁川的客运航线,为两地的直接贸易创造了条件。1988年,山东对韩国直接出口额为0.5亿美元,1991年上升3.13亿美元。中韩建交后,两地的经贸合作又掀起了新高潮。韩国厂商纷纷到山东考察,洽谈经贸合作项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梁吴俊明  范凯旋  张方东  赵树梅  
近年来,中国和越南药品零售市场发展迅猛,双方药品市场合作范围不断扩大且流通渠道不断完善。2022年1月1日,由15个亚太国家共同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这将很好促进RCEP协议内国家的友好经贸往来。借助这一重大利好协议的签署,中越药品市场的双边合作将迎来新的契机,这将促进中国和越南两国药品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包满珠  陈俊愉  
梅是花果兼用的优良园艺树种.本文回顾了梅的研究历史,从梅的植物学分类、花梅研究、果梅研究、梅的起源及进化以及其它方面的研究都作了较为详实的述评,提出了梅研究的一些薄弱环节和今后研究需要加强之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宜胜  
中韩建交15年来,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领域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两国关系的全面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两国安全关系的发展还相当缓慢,远远落后于两国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展望未来,由于中韩已经建立了"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两国安全关系的发展潜力巨大,可望从建立军方高层会谈机制、军事教育交流机制、互相观察演习及进一步加强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等多个层面,全面推进两国安全关系的深化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翁东玲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在存款市场、贷款市场、债券市场、以人民币计价交易的金融产品、以RQFII投资内地金融市场、人民币定价机制以及人民币业务平台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目前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面临着伦敦、新加坡、台湾地区等地的挑战,香港需要继续按照风险可控、服务实体经济活动、便利金融创新的原则,继续秉持开放的态度,将香港建设成为全球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并在多个人民币离岸市场中居主导地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沈梦溪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有着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据中国海关统计,2013年中印双边贸易额达到654.7亿美元,印度在中国贸易伙伴中排名第18位,是中国的第八大出口市场。据印度统计,中国是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三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玉华  向欣  周捷  任昌山  任雅薇  沈玉君  罗煜  程红胜  
本文利用国内外实地调研的一手资料,阐述了塔吉克斯坦粮食安全状况,分析了中塔农业合作现状,展示了中塔农业合作的前景,为中国农业"走出去"战略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尤安山  
近20年来 ,沪港两地产业结构在不断演进的过程中既得到提升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并逐渐成为两地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障碍。因此 ,为适应内外经济发展的需要 ,继续保持并进一步提高各自的竞争力 ,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自然就成为沪港两地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对90年代中期以来 ,沪港两地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方向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较详尽的探讨 ,对人们了解两地经济未来发展目标不无裨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